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21.2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2 11: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进化
第2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1.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现象。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14~19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在加拉帕戈群岛,达尔文发现群岛上的动物与环境协调一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 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 和 。
2.人工选择的启示
(1)饲养的动物和培育的植物是由野生原种经过精心 和 形成的,如宠物狗、 、菊花和毛质好的绵羊等。
(2)从人工选择的过程及结果中得到启发,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 。
3. 19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 》,提出了以 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4.自然选择的内容
(1)绝大多数物种繁殖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 的承受能力,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等。
(2)在竞争 或有限的 时,某些适应环境变化的微小 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 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 。
(3)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 在物种内积累起来,一个更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 形成,这就是 。
(4)自然选择是通过 实现的,生物的 和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选择在自然界中是 的。
从桦尺蛾体色的演变可以看出,环境的 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
合作交流
尝试用“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效果评价】
1.19世纪,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生物学家是 ( A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胡克 D.巴斯德
2.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出现这种现象是 ( B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的结果 D.食物不同的结果
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3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不同说明 ( C )
A.它们都不适应当地环境
B.它们吃不到食物
C.喙形和大小都与其所吃的食物相适应
D.它们不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4.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春小麦连年冬种就可以变成冬小麦
B.因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食蚁兽的舌变得很长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进行着相互选择
D.生活在地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5.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B )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
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
6.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
(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 有利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 选择 作用。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自然选择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