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近似数的意义和性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 43. 9095保留整数是( 44 )
43. 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43. 9 )
43. 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43. 91 )
43. 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43. 910 )
2. 准确数与近似数:
准确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所遇到的数中,有时可以得到完全准确的数,它们精确,没有误差。如,某班有学生46人,这里的46是准确数。
近似数:由于实际中常常不需要用精确的数描述一个量,或不可能得到精确的数。例如:中国约有13亿人。这里的13就是近似数。
二、探索新知
(一)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1筒是12个)
问:这筒羽毛球19. 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分析:19. 4元——总价
12个——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列式:19. 4 ÷ 12
1. 计算价钱,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保留一位小数,要除到小数后面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
2. 计算价钱,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小数后面第三位,进行四舍五入。
(二)进一法
现在苹果32吨,如果东风牌汽车每次只能运5吨,32吨苹果要几次才能运完?
32 ÷ 5 = 6. 4
分析: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少,都必须运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进一法”。需要7辆车才能远完。
(三)去尾法
现有布料60尺,若做一套衣服需布料16尺,60尺布料可做几套衣服?
60 ÷ 16 = 3. 75
因为0 . 75 米布是做不成一套衣服的。所以不能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4。只能取近似数3了。
三、巩固练习
1. 竖式计算下面试题(得数保留整数)
48 ÷ 2. 3
正确解答:
2. 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 km,用了2. 6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路程÷时间=速度
正确解答:305 ÷ 2. 6 ≈ 117. 31(km)
答:平均每小时行117. 31 km。
3. 五(1)班6名同学的体重如下表:
请你求出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正确解答:45+42+48+29+33+35=232(kg)
232 ÷ 6 ≈ 38. 7(kg)
答:这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8. 7 kg。
4. 一堆煤重18. 5吨,平均每次运2. 5吨,一共需运多少次?
正确解答:18. 5 ÷ 2. 5 = 7. 4
在运送货物时,最后一次所剩的货物无论是多少,都必须运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进一法”。需要8次才能远完。
5. 23. 5 ÷ 0. 91的商( )23. 5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正确答案:B
6. 一件衬衫要钉6粒纽扣,现有100粒纽扣,能钉多少件衬衫?
正确解答:100 ÷ 6 ≈ 16. 67
因为0 . 67 米布是钉不成一套衣服的。所以不能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17。只能取近似数16了。
答:能钉16件衣服。
四、小结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在做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实际情况,有时候需要用进一法,有时候需要用去尾法。
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