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_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_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23 09: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硫及其化合物
课时3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硫、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教材首先根据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利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从化学变化的视角考虑硫单质能否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发生反应,使学生掌握研究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基本思路;之后,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硫的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硫、硫酸)的化学性质。教材以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为载体,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综合认识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并结合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基于证据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接下来,设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对构成物质的离子进行检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设置“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探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提升学生“变化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对本节的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情景素材建议为:火山喷发中含硫物质的转化;“雷雨发庄稼”;工业制硫酸;食品中适量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去色、杀菌、抗氧化);酸雨的成因与防治。实验及探究活动:浓、稀硝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溶液中SO42-等离子的检验。因此内容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硫和二氧化硫,第二课时为硫酸,第三课时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本节为第三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了解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3、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核心素养】
1、通过对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2、知道不同价态物质之间能相互转化,使学生形成变化观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2、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稀硫酸、Na2SO4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试管夹、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过渡】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讲解】
一、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 结论:检验SO42-的正确操作方法:
被检液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产生(判断有无SO42-)。
(2) 注意: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现在我们炒菜用的精盐又细又白,你知道精盐是由粗盐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制得的吗?粗盐经溶解、过滤和蒸发后还含有硫酸盐及CaCl2、MgCl2等杂质。如何进行粗盐提纯吗?
【思考与讨论】粗盐的提纯
(1) 经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一些可溶性硫酸盐及CaCl2、MgCl2等杂质。如果按照下表所示顺序除去它们,应加入什么试剂?
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去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用什么方法除去这些离子?
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时,除了要考虑所加试剂的种类,还要考虑哪些问题?
【讲解】
二、粗盐的提纯
为使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后续试剂要能够将前面所加过量的试剂除去,由此可知碳酸钠溶液要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
通常加入试剂的几种顺序:
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盐酸
【课堂练习】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⑤③②①⑤④ B. ⑤③①②⑤④
C. ⑤②③①⑤④ D. ⑤②①③⑤④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介绍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
【方法导引】化学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按照一定的实验方法,对实验的原理、试剂、仪器与装置、步骤和方法等所进行的规划。
运用化学实验设计时,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和绿色化原则。化学实验设计一般以实验设计方案的形式呈现,通常包括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结论与讨论等。
【过渡】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探究】实验室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1)尽可能多地列举每种价态的硫元素所对应的物质,并根据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各种物质在反应中表现的是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2)从上述转化关系中设计实验实现其转化。
(3)综合考虑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总结】含硫物质的价类二维图
【化学与职业】化工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是解决人类在生产、生活等领域面临的化工相关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在石油炼制、化肥生产、医药开发和环境治理等了领域。主要工作是依据科学原理,统筹各方面的资源,设计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化工工程师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全局观念、风险管控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课堂练习】
1、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 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 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 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2、FeS2的结构类似于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时首先生成H2S2,H2S2类似于H2O2,易分解:H2S2===H2S+S↓。实验室制取H2S时,某学生误将FeS2当作了FeS,反应完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为(  )                   
A. H2S B. S
C. Fe2+ D. Fe3+
3、实验室用硫酸和硫化亚铁反应制取少量硫化氢气体,装置中可能涉及如图组件。关于这些组件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①能控制气体发生速度
B. 若气体不纯而万一发生爆炸,②具有保护装置的作用
C. ③用于硫化氢的干燥和收集
D. ④用于硫化氢的尾气处理
4、对于反应:2SO2+O22SO3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B. 1 mol氧气与2 mol二氧化硫混合发生反应能生成2 mol 三氧化硫
C. 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
D. 该反应有0.4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三氧化硫0.2 mol
5、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 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 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教学反思
整节课讲练结合,讲能阐述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练起到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探究如何能深入到学生学习化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让“探究”常态化,而不流于形式,还需要对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深层次了解。本节课趣味性比较强,通过对浓硫酸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设计及操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在本节课还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在对学生回答做评价时,如何给予艺术性的评价,做到既准确,又能很好把握激励的度,让学生的心智得以健康发展,做为教师,语言功底还要加深。如何能在教师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究,做到教师“手动”,学生“脑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