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方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方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22 16: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3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学会了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或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和复式),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本节课主要通过系统化的复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够根据统计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统计图描述统计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预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以及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3.学会知识整理的基本方法,积累单元复习经验,提高自主复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画折线统计图,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分析数据和预测数据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单元导图。 师: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提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 师: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提问: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 师: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需要哪几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善,并课件呈现。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生:最大的区别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生1:单式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生2: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还能直观地表示出两组相关数据的差异。 生:最大的区别是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两组相关数据的差异。 生:1.画出横轴。横轴上标类别。 2.画出竖轴。竖轴上标数据。 3.描点。 4.标数据。 5.连线。 6.画图例、写标题。 根据单元复习提纲,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使知识网络化和结构化。特别是回顾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绘制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描述下面数据信息,用什么统计图合适?为什么? (1)表示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数量,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 (2)表示学校2016-2021年招生人数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 2.某校2016—2021年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如下表。请画出折线统计图。 师:前面两步需要干什么? 课件呈现。 师:请把折线统计图画完整。 校对交流,课件出示。 师: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师:观察折线统计图,思考。 (1)某校2016—2021年招生和毕业人数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 (2)从每年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3)通过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3.李明和王强两人10次跳绳训练情况统计图。 (1)李明和王强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2)你觉得谁的训练效果好?为什么? (3)如果第11次训练,你觉得谁的成绩好?为什么? 4.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 (1)A飞机飞行了( )秒,B飞机飞行了( )秒。 (2)起飞后上升到最高高度,A飞机用了( )秒,B飞机用了( )秒。 (3)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0秒A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米,起飞后第( )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4)起飞后大约( )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生1:条形。第1题是需要表示学生数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第2题需要表示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生:画出横轴和纵轴。 学生在纸上画。 生:两种折线需要用颜色或线型加以区分。 生1: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生2:每年的招生人数都比毕业人数多。 生3:这所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在逐年增加。 生:他们的跳绳成绩呈现逐次增加的变化趋势。 生:王强的训练效果好。王强前3次成绩都低于李明,后面6次成绩都高于李明。 生:我认为王强的训练成绩好。因为从第5次开始,王强的训练成绩一直比李明好。 生1:35;40。 生2:15;20。 生3:24;15。 生4:30。 以解决问题情境为主线,串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单元重点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间的区别。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探讨和交流,逐步提升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初步掌握透过数据看数据背后隐藏的重要信息。
环节三 拓展练习 1.观察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明骑车从家去距离住处6千米的图书馆借书,去图书馆的路上停车( )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 )分钟。 (2)从图书馆返回家中,骑车用了( )分钟,平均每小时骑行( )千米。 (3)小明往返共骑行( )分钟,往返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2.端午节期间,某校举行1000米龙舟比赛。甲、乙两支龙舟队在比赛时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2分钟时,( )支龙舟队处于领先位置。 (2)在这次龙舟赛中,( )支龙舟队先到达终点,用时( )分。 生1:20;100。 生2:20;18。 生3:60;12。 生1:乙。 生2:甲;4。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1:绘制折线统计图最主要的三步: 描点。②标数据。③连线。 生2: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描述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生3: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两种量之间的差异。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108-109页 第3、6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