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最苦与
最乐
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词语。
2.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跳过某些细节,在短时间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把握作者观点。
3.对内容和表达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与体会。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语言运用:感受本文说理的清晰透彻、语言庄重又灵活的特点。
思维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
审美创造:结合生活经验,辩证理解人生苦乐,初步形成尽责的人生观。
了解作者
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写作背景
出处
思想背景
创作意图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
梁启超认为责任是“公德”之一部分,人人尽自己的责任,才能造就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新秩序的文明社会。
意在启迪民众明白人生的乐莫过于责任的完成,而人生之苦莫过于责任的肩负,归根结底,人都要完成自己的责任,才能最终得到生活的趣味。
文体知识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
1、定义: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2、要求:
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立论文
1.定义:
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2.方式:
①提出论点②证明论点③总结论点
3.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首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驳论文
字音字形
huì
shì
péi
qì
dū
mǐn
lǎn
xiè
恩惠
契约
卸却
如释重负
监督
揽
赔礼
悲天悯人
( )达观
( )道观
观
ɡuān
ɡuàn
意为“道教的庙宇”时读“ɡuàn”。
【串句记忆法】这个秀才使出浑身解(xiè)数,终于在乡试中中了解(jiè)元,然而之后的科考之路并不顺利,为了排解(jiě)心中忧愤,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著书立说。
多音字
21世纪教育网
陪( )
倍( )
卸( )
御( )
赔( )
焙( )
赔偿
陪伴
加倍
烘焙
péi
péi
bèi
bèi
防御
卸车
xiè
yù
契( )
楔( )
楔子
契约
qì
xiē
锲( )
锲而不舍
qiè
形近字
21世纪教育网
理解词语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整体感知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自然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1.快速阅读,从原文找出作者认为的人生最苦与最乐的事情。
2.通读全文,试着梳理: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阐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21世纪教育网
3.快速略读全文,勾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表达观点的句子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作者的
主要观点
背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新课精讲
第一部分(1-3):阐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引出这个论点的。
一、谈苦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引出这个论点的。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 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 死吗 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设问
引出
分论点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1)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提出论点
否
定
贫
失意
老、死
知足
安分
达观
谈苦
(1)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提出论点
贫 失意 老、死
否定:知足 安分 达观
作者是怎样论述“人生最苦是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观点的?
(2)论说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最苦:
正: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举例论证
列举承诺未兑现、欠钱未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未赔礼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具体情况,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于自己。
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良心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二、论乐
1.品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论证人生最乐的事的过程。
观点:人生最乐的事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1.品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论证人生最乐的事的过程。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引用论证:
作用:
形象生动地说明尽了责任所达到的快乐自由境界,简明易懂。
因为快乐的源泉是尽责,尽责并得快乐,相反,不尽责并得痛苦。那么尽不尽责就在于个人的责任心,这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3.作者为什么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三 担责任
1.第三部分作者要论证什么观点,是如何论证的?
论点:人生当勇于负责。
引用论证: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第三部分作者要论证什么观点,是如何论证的?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
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4.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 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尽得大的责任, 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 就得小快乐”。
“最乐”:
“最苦”:
“到了长成, 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 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4.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5.在作者看来,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作者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6.结合教材旁批,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
先写最苦,论述“背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摆事实
后写最乐,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讲道理
再写苦乐联系,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不应逃避责任”。
正反阐述
(列出具体生活情境)
(引用古语、俗语、名言)
(事例+引用)
总结:本文首先联系生活情境,通过摆事实论述了未尽责任之苦;接着引用古语、俗语、名言,通过讲道理论述了尽责任之乐;最后通过引用孟子、曾子的话,举圣贤豪杰、仁人志士和两三岁小孩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责任与苦乐的辩证关系,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小贴士
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特征
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比喻论证 用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将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之容易被读者接受。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和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突出论点。
道理论证 引用名人的言论、俗语,或公认的道理、定理、公式等。
深入探究
1.作者是怎样将道理说得清晰透彻,令读者易于接受的?
什么是未尽责任
未尽这些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
每个人应负的责任有哪些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引用古语、俗语、名人名言充当理论依据
分析观点的正确性,层层深入论述道理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2.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参与维新变法,办报,办学校,写文章,以实际行动承担着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除了他,你还知道哪些以担当责任为乐的人?
北宋的范仲淹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的忧乐,以治国安邦为己任的政治家,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里夫人也是一个一心造福人类、有责任担当的科学家,她说人类需要梦想家,以科学成果谋取经济利益违反她的纯粹研究观念。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人生最苦事:背负责任
事未办、钱未还
尽责任
享至乐
恩未报、礼未赔
对他人、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
人生最乐事:尽责任
处处尽责任,处处快乐
时时尽责任,时时快乐
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
正面:责任越大,快乐越大
反面:躲避责任,自投苦海
课堂总结
本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课后作业
“最苦”与“最乐”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作者将两者都与责任联系起来,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请你仿写一句有内在联系且观点鲜明的话。
例如:我认为最美的是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德;最丑的是庸俗的行为和肮脏的灵魂。
谢谢观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