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 大气压强 同步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 大气压强 同步训练(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2 18: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3 大气压强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跟大气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 D.大气压跟季节、天气等也有关系
2.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气动玩具枪。将泡沫球塞入枪管后,前手柄握住不动,将后手柄往后拉时吸入空气,再向前推压缩空气,就能将泡沫球发射出去。关于此玩具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时泡沫球向前运动是因为管内气体压力小于管外大气压力
B.泡沫球发射出去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泡沫球发射出去后,若所受的力都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泡沫球碰到竖直墙壁会反弹,说明墙壁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墙壁的作用力
3.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上方是空气
B.换用更细的玻璃管做实验,管中的水银柱高度不会增加
C.将玻璃管逐渐倾斜,在水银未到达管顶前,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D.利用吸管吸饮料不能用于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4.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其原理如图所示,中空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玻璃管中水柱上方密封部分空气,用玻璃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出现“大气压不变,被测物体温度升高”、“被测物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两种情况时,玻璃管中水柱分别会(  )
A.上升 上升 B.上升 下降 C.下降 上升 D.下降 下降
5.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河南宇通客车快速响应,加班加点生产“负压救护车”支援防疫一线。“负压式救护车”它与普通救护车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实现“负压隔离”,即利用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且负压技术还能将车内的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防止疫情扩散,实现病人的安全隔离与转运。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正在做饭的高压锅内
B.充满气后的灭火器气罐内
C.正在吸取药水的注射器内
D.正在向轮胎充气的打气筒内
6.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一起拉马德堡半球,甲同学的最大拉力是300N,则(  )
A.若球静止,则乙的拉力是300N
B.若球向右运动,乙的拉力小于300N
C.若球向左匀速运动,乙的拉力小于300N
D.若乙的拉力足够大,可能把半球拉开
7.洛桑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它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被水浸没。其瓶内水面能高于盆景中水面,主要是由于(  )
A.瓶的支持力作用 B.瓶的重力作用 C.水的重力作用 D.大气压的作用
8.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9.如图所示为自制的气压计,在用塞子封闭后,向瓶内吹气,使水沿着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拿着它从一楼上到六楼,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10.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侧面刻有棱状条纹,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吸管尖口可以增大对橡胶塞的压力
B.使用时,吸管a端比b端更容易插入橡胶塞
C.棱状条纹可以减小吸管与橡胶塞间的摩擦
D.棱状条纹有利于大气压将口服液压入口中
二、填空题
11.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受到外部的气压几乎为______,为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宇航员在太空穿的航天服内要保持一定的气压。中国制造的航天服内的规定气压约为3×104Pa,这约相当于______个标准大气压。
12.如图所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负压救护车的结构图,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滴水不漏地防护病毒再传播。该装置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气机,被污染的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抽气机将其从车内抽出,使车内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大气压,清洁的空气由车外流向车内。
13.如图是市场上一种圆形的软塑料吸盘,把它按在墙上,挤出它里面的空气,吸盘在______的作用下就可以“吸”在墙上用来挂东西。已知吸盘所挂物体重5N,则此时吸盘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
14.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说明下面事例:
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根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会发现蜡烛很快熄灭并且杯外的水进入了杯子里,说明氧气燃尽后杯内气压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杯外大气压。由于杯外大气压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可知:当杯中的氧气被耗尽时,杯内气压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成年人身体的表面积大约1.5m2,当大气压约为105Pa时,该人的身体表面受到的压力约是_____N,人没有被压扁的原因是:人体内气压_____外界大气压(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16.如图所示的“擦窗机器人”,它能凭借自身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利用______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板上。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_____mm高的水银柱。
三、简答题
17.小苏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同学,他发现妈妈以前切土豆片时总有一些土豆片粘在刀面上,很不方便。而最近妈妈用了新买的刀后,切土豆片再也不粘刀面了,于是他仔细观察了这把新买的刀,发现刀柄上有花纹,刀刃很薄,并且上面有一些小孔(如图所示)。请回答:
(1)刀柄处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2)刀刃做得非常薄,有什么好处
(3)刀刃上钻有小孔后为什么就不粘土豆片了呢
四、实验题
18.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______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①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
②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2)当实验环境中的气压发生变化后,发现管中水银柱高度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只与______有关;
(3)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______(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
19.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实验一: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1)小强与小磊合作,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从玻璃管的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使管内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
(2)小强托者气压计从一楼开始上楼,每上一层观察一次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小磊将数据记录成如下表格;
楼层 1 2 3 4 5 6 7
高度差(cm) 5.0 5.5 5.8 6.1 6.4 6.7 7.0
(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出:在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随距地面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将均匀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请分析该气压计的工作原理:瓶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______与______之和;
(5)表中高度差为什么在一楼至二楼的阶段变化比其它楼层大?______。(答一种原因即可)
20.为了测量大气压强,某同学选择的器材有:2.5mL的注射器、0~10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__N;
(3)该同学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___________Pa;
(4)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___________。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B 2.C 3.B 4.D 5.C 6.A 7.D 8.D 9.B 10.D
11. 0 0.3 12.低于 13. 大气压 5 14. 小于 不变 变小
15. 1.5×105 等于 16. 大气压 760
17.(1)使接触面变粗糙增大摩擦力;(2)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使孔内外大气压强相等 18. 760 不变 不变 外界大气压 会
19. 减小 大气压 管内外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 玻璃管倾斜了
20. 4.00 6.4 1.024×10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