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一、变压器的构造:
1.示意图: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互感现象: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
2、能量转化:电能→磁场能→电能
3、理想变压器: P入=P出
三、理想变压器的变压规律 : U1/U2=n1/n2
四、理想变压器的变流规律:I1/I2=n2/n1
五、常用变压器:
课堂小结
2.电路图中符号:
3.构造:
【例1】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R=10 Ω的电阻,则:
(1)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峰值
(2)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3)电阻R的热功率
(4)原线圈的电流
(5)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n1
n2
R
u
V
课堂练习
【例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图中电流表A1的示数12mA,则电流表A2的示数为( )
A.3mA B.0
C.48mA D.与负载R的值有关
B
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
5.一原多个副线圈情况下的电压、功率和电流关系
①电压关系:
②功率关系:
P入=P出
③电流关系:
I2
n2
U2
I1
n1
U1
I3
n3
U3
E1 : E2 : E3=n1 : n2 : n3
则
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分别为:
若不考虑线圈电阻则
3.2 变压器(第2课时)
【例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交流输入电压U1=220V,有两组副线圈,其中n2=36匝,标有“6V,9W”、“12V,12W”的灯泡分别接在两副线圈上均正常发光,求:
n1
n2
~
n3
6V
9W
12V
12W
(1)原线圈的匝数为n1和另一副线圈的匝数n3.
(2)原线圈的电流I1.
解:(1)n1 =1320匝
n3= 72匝
(2)I1=0.095A
课堂练习
一、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U2=n2/n1·U1
2.U2由U1和匝数比决定;
1.U1由电源决定;
问题1、U1由谁决定?
问题2、U2由谁决定?
I1=n2/n1·I2
4.I1由I2和匝数比决定;
I2=U2/R
3.I2由U2和负载决定;
5.P2由U2和负载决定;
P2=U22/R
6. P1由P2决定; 即输出功率由输入功率决定
P1=P2
问题3、I2由谁决定?
问题4、I1由谁决定?
问题5、P2由谁决定?
问题6、P1由谁决定?
电源
U1
U2
P2
P1
I2
I1
U2=n2/n1·U1
I2=U2/R
I1=n2/n1·I2
P2=U22/R
P1=P2
一、变压器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功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1.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如图所示)
二、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3.如图所示,负载变化时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分析下列情况中,各表的读数变化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S 断开,R 1 变大: ① V1 ; ② V2 ; ③ A1 ; ④ A2 。
(2)R 1 不变, S 闭合: ① V1 ; ② V2 ; ③ A1 ; ④ A2 。
动态问题的分析思路:
U1
U2
I2
I1
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
决定
输出功率P出 决定输入功率 P入
输出电流 I2 决定输入电流 I1
P入 = P出 (U1 I1 = U2 I2)
不变
不变
变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变大
变大
V2
R1
R2
S
A1
V1
A2
e
二、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BC
课堂练习
【例5】(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开关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
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
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BCD
课堂练习
三、原线圈有负载的情况
【例6】(多选)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接有规格完全相同的四个灯泡,所有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则( )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1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
C.电源与副线圈的的电压之比为4∶1
D.此时L1和L2的电功率之比为1∶1
BCD
L2
L3
L4
n1
n2
~
L1
【例7】(多选)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 L1、L2 、L3为“24 V 2 W”的灯泡, 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端接正弦式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均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B.电压表的示数为72 V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 W
D.若在副线圈上再并联一个相同的灯泡,灯泡可能会烧坏
BD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