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1951年5月28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颁布《妇幼保健站组织条例》,对各地积极筹建妇幼保健站、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定。除此以外,还通过整顿旧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并组织建立新的属于人民的接生组织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型接生组织机构网。这些举措( )
A.破解了卫生事业发展难题 B.提升了妇女儿童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当地经济迅速恢复 D.加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2.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3.1834年新济贫法颁布后,英国修建众多济贫院医院为广大下层民众尤其是贫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19世纪70年代后,济贫院医院的条件大为改善,开始从济贫院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济贫法医院,并向非贫民开放。济贫院医院的建立与完善( )
A.解决了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 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维持
C.推动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D.防范了社会流行疾病的传播
4.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现在1000万人患疫(血吸虫病),1万万人受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今日之华佗们在前几年大多数信心不足,近一二年干劲渐高,因而有了希望。第四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全面跃进,苦战三年,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口号,各疫区把冬季开荒、兴修水利与灭螺运动结合起来,掀起了群众性的防治运动。由此可见,当时医疗卫生工作( )
A.得益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 B.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C.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D.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建立一所眼科医院,为患者免费治疗,第一年就诊治病人达2000多人次,使大量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截至1905年,中国已有教会医院166所,遍及20多个省区。教会医院的建立( )
A.使国人完全接受了西医 B.表明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事业
C.不断冲击中国传统医学 D.促进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6.《中国卫生政策》(1992年第3卷第1期)的一份权威报告称:1980年,按卫生总费用来算,全国人均费用13.4元,1989年上升为51. 2元;在整个医疗费用中,群众自费增长幅度较大;自费项目由1980年占医疗费用21. 2%上升为34. 1%,城市自费人均21元,农村人均15 元。该报告( )
A.有利于城乡医保统筹 B.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C.肯定农村改革的成果 D.为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这反映了二战后( )
A.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意识增强 B.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获得缓解
C.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普遍推广 D.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
8.互联网大数据正催生医疗产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预约等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让患者享受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这有利于( )
A.完善医疗服务,利于民众健康 B.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C.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D.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9.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一五”时期,卫生部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这些举措( )
A.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B.利于推动卫生防疫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C.表明疫病防控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D.体现出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10.下图所示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或被提及。此举的主要用意是( )
A.预防重大传染病 B.和睦亲子关系 C.提高幼儿的智力 D.宣传卫生知识
11.1960~1992年的三十多年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从53.2岁增加到65.6岁,增加了12岁多。其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从46.2岁增长到63.2岁,增加了17岁。影响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变化的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医疗卫生水平 ③民族、种族差异 ④国内外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通过何种途径加强自我保健,这在事实上放弃了“只有求助于医生或医疗机构才能得到健康”的传统认识。这表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反映了医疗技术的革命
C.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 D.削弱了医生的社会地位
13.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评价中国是“医疗服务质量和可及性排名进步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卫生健康治理的成效显著,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了实质性提升(表)。据此可知,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 )
时间 医疗机构/个 每万人执业医师数/人 人均预期寿命/岁 婴儿死亡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949年 3670 7 5 9类41项
2020年 102.3万 73 77. 3 5.3 14类54项
A.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健康保障模式 B.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
C.提升了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质量和效率 D.提高了健康医疗制度保障和治理能力
14.1848年,英国通过颁行《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1858年创建枢密医务部;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从而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 )
A.折射出转型时期的英国公共卫生状况严重恶化 B.表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C.从侧面表明英国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D.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
15.民国以后,中央政府规定中医经过考试才能开业。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医考试的题目仿照西医科学的面目出现,如按摩科学、针灸科学、方剂学、诊断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这一现象( )
A.有利于传统中医的专业化 B.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C.体现出政府对中医的扶植 D.改变了人们对中医的态度
16.仅1851年至1867年,柏林就有18000多人死于霍乱。自1871年柏林成为帝国首都后,政府开始建造地下排水系统。至1878年柏林已建成长达744公里的排水网管,具有排泄一天一夜大暴雨的能力。这一做法( )
A.阻断了城市发洪水现象 B.提高了市民的卫生观念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D.提供了城市规划的蓝本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之前,改善公共卫生一直是地方志愿团体或地方政府的工作,英国的医院和诊所大多由私人慈善组织资助。工业革命推动了人口的爆炸,城镇人口的过度拥挤叠加污秽的居住环境严重恶化了人们的健康,出现了很多的婴儿死亡率,据统计,1842年在英国工人的孩子中有一半不满5岁即死亡。恶劣的工厂环境和超负荷的压迫劳动使工人的健康严重透支。在英国扫烟囱的童工中,时有因劳累过度掉入烟囱中或被烧、烫伤,由于没有洗浴卫生设施,发生了在历史上轰动的扫烟囱工阴囊癌事件。伦敦工人、商人和贵族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22、33、44岁。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律师查德威克提出疾病是贫困的根源而不是相反。他于1842年出版了一本研究公共卫生的著作《大不列颠工人群众的公共卫生状况之报告》,支持公共污物导致疾病,而疾病加重公共开支的观点。1845年,英国的一份官方报告建议各地要有单一的公共卫生主管机构,负责有关排水、铺路、净水、供水等工作,并且要求主管当局规范建筑物的兴建准则。18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公共卫生法案》,要求监管城市清洁卫生、排除“讨厌的麻烦事”以及提供清洁自来水等。英国在中央政府设立国家卫生委员会,这个机构到1919年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卫生部。
——摘编自武斌《记疫 :祈祷、隔离与共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公共卫生问题严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特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西方国家乡村重构历程
20世纪 70年代 西方以工业高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减缓,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联合,国家干预开始进入乡村市场,部分制造业也开始迁往本国乡村;农业生产采用工业化的标准与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0世纪 90年代 后现代主义和“城市病”催生城市社会的“乡村田园梦”,从而重塑乡村文化景观、重构乡村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引发人们对乡村空间的重新审视,农业资源保护、文化景观修复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成为西方国家乡村政策的价值取向。
21世纪以来 西方国家进入全球化深入发展阶段。全球性流动的加剧对乡村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西方国家乡村主体新增了跨国公司、国际劳工移民、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等。全球性流动不仅带来新的乡村主体,也催生了新的产业,新产业改变了乡村社区经济和环境关系,西方国家乡村呈现多 维混杂的空间格局。
——摘编自胡书玲等《乡村重构与转型:西方经验及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中期以来中外历史上的“乡村重构”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整顿旧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等举措有利于推动当地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群众的困难,加强工农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D项正确;新中国初期还不能完全破解卫生事业发展难题,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只是材料中一方面的措施不会很快显著提升妇女儿童社会地位,B项表述有些夸张,排除B项;材料措施不会直接促进经济“迅速”恢复,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依据材料“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可以看出医疗水平的高低跟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A项正确;医疗水平的高低不能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状况,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修建众多济贫医院为广大下层民众尤其是贫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并向非贫民开放”可知,济贫院医院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解决了”太绝对,排除A项;二战后英国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排除C项;“防范了”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本题考查医疗保障体制。以英国济贫院为命题素材,素材来源于郭家宏《新济贫法体制下英国贫民医疗救助问题探析》,具有学术性、严谨性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落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4.B
【详解】根据材料“各疫区把冬季开荒、兴修水利与灭螺运动结合起来,掀起了群众性的防治运动”,可以得出当时医疗卫生工作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B项正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才逐步健全,排除A项;1958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排除C项;材料“各疫区把冬季开荒、兴修水利与灭螺运动结合起来”表明当时的医疗卫生工作并没有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传播,产生了遍布全国的教会医院,这些医院不仅救治了大量病人,而且对于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D项正确;“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教会医院的建立与清政府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西医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医学,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材料中的数据反映出当时民众的医疗费用在提高,且自费的占比也较高,说明我国医疗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为深化医疗制度改革提供依据,D项正确;材料与城乡医保统筹无关,排除A项;该报告并不能缩小差距,排除B项;材料强调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北欧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洲的医院和专业卫生机构、基础医疗单位大量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一些重大传染病。这些成就表明二战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D项正确;A项只涉及材料中的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医疗卫生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欧洲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得出普遍推广,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预约等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让患者享受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可知,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医疗设备更先进,问诊方式更方便,极大完善了医疗服务,利于民众健康,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医疗服务的改善,与城乡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内容有利于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和服务,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的表述不能体现题干主旨内容,排除C项;材料所述内容有利于提高我国医疗服务,与实现社会公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指示》《关于预防霍乱的指示》《关于防止流行性脑膜炎的指示》”“又先后颁发了《关于防疫站暂行办法》《食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传染病管理办法》《饮用水水质标准》《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防治疟疾规划》”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利于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化保证,促进卫生防疫的规范化管理,B项正确;“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此说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疫病防控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众普遍意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且此说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疫苗接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或被提及的疫苗接种,其目的是预防重大传染病,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A项正确;和睦亲子关系与疫苗接种关系不大,排除B项;提高幼儿的智力,与材料中疫苗接种关系不大,排除C项;宣传卫生知识,与材料疫苗接种相关,但与材料表达的主旨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享受丰富的物质资源;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国内外战争的发生,也会影响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变化。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人口平均寿命变化与民族、种族差异无关,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由材料“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应通过何种途径加强自我保健”可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人们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了过去将健康只寄托在医生或医疗机构那里的观念,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医疗技术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不能直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排除C项;削弱了医生的社会地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题干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医疗机构数量、执业医师数量、人均预期寿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有大幅提高,卫生健康治理成效显著,全民素质实现实质性提升,由此可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上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治疗和效率都得到了提高,C项正确;题干中医疗机构数量、执业医师数量、人均预期寿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都有大幅提高不能体现符合国情的模式特点,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健康医疗制度保障和治理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加之缺乏相应的治理经验,以及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公共卫生状况随之不断恶化,使得英国社会问题不断突出,为此,英国被迫政府采取了材料中所述的种种措施加以应对,A项正确;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不等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不同,且材料无法体现“率先”排除B项;C项并非材料主旨,且材料无法充分体现推理,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规定中医经过考试才能开业。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医考试的题目仿照西医科学的面目出现,然后出现各种各样的学科”,可知中医在西医的影响下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A项正确;仅通过中医科学的分类更加细致,无法体现公共卫生体系建立,排除B项;材料只有政府对中医开业有要求,并没有扶植,排除C项;材料只是讲述中医在西医影响下的变化,无法体现人们对中医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从材料里由于霍乱政府开始建造地下排水系统,并修建了744公里的排水网管来排泄洪水。这做法为现代城市规划提供蓝本,D项正确;阻断了城市发洪水现象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B项这一做法是疫情后,与市民卫生观念提高无直接影响,排除B项;材料时间德国还在工业革命进行中,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原因:中央政府的忽视;工业革命带来的快速城镇化;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工人阶级的极度贫困;自由放任主义的影响;(任答其中四点)
(2)特点:广泛参与;立法保障;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改善公共卫生一直是地方志愿团体或地方政府的工作”可知中央政府的忽视;根据“工业革命推动了人口的爆炸,城镇人口的过度拥挤叠加污秽的居住环境严重恶化了人们的健康”和“恶劣的工厂环境和超负荷的压迫劳动使工人的健康严重透支”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的快速城镇化,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工人阶级极度贫困;在自由放任主义的影响下政府对公共卫生问题并不重视。
(2)特点:根据材料“改善公共卫生一直是地方志愿团体或地方政府的工作”、“各地要有单一的公共卫生主管机构”和“英国在中央政府设立国家卫生委员会”可知广泛参与;根据“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公共卫生法案》”可知立法保障;根据“各地要有单一的公共卫生主管机构”和“英国在中央政府设立国家卫生委员会”可知设立专门机构,统一管理;
18.示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其乡村重构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逆城市化是乡村重构与转型的初始动力,推动了乡村经济增长和城乡人口流动,使乡村地域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城乡关系等显著转变;全球化推动了乡村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了乡村重构向更广、更混杂的方向发展,重建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关系,推动了西方国家乡村向全球化乡村转型。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发端于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等复杂背景,并与特定时期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相关联。
示例二:全球化是推动西方乡村重构的重要力量之一。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持续深入发展的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全球性流动,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主义观念的形成。西方国家资本在全球乡村寻求新市场、更廉价的资源和生产场所以及新的投资机会,促进了乡村经济基础的重新配置。全球化推动了全球化乡村的形成,促进了乡村主体多样化和地域空间扩大化,促进了全球跨区域文化交流和频繁互动,推进了西方国家乡村重构进程。
综上所述,全球化不仅是西方国家乡村重构的时空背景,也是推动其演进的主要作用动力之一。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联合,国家干预开始进入乡村市场,部分制造业也开始迁往本国乡村”、“后现代主义和‘城市病’催生城市社会的‘乡村田园梦’,从而重塑乡村文化景观、重构乡村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引发人们对乡村空间的重新审视”、“全球性流动的加剧对乡村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等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综合所学可知,示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其乡村重构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逆城市化是乡村重构与转型的初始动力,推动了乡村经济增长和城乡人口流动,使乡村地域产业发展模式、就业方式、消费结构、城乡关系等显著转变;全球化推动了乡村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促进了乡村重构向更广、更混杂的方向发展,重建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关系,推动了西方国家乡村向全球化乡村转型。所以,当代西方国家的乡村重构发端于后工业化、逆城市化和全球化等复杂背景,并与特定时期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相关联。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