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2 16: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芜湖期中)如图是元朝统一后的行政区划图,仔细观察地图,B处是(  )
A.西藏自治区 B.西藏省 C.宣政院辖地 D.吐蕃
2.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下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  )
西周 秦 元
属于燕国 分属广阳郡、渔阳郡 隶属于中书省
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3.()国家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度创新。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的是(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七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  )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5.()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
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
C.南逾阴山,北越海表
D.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6.()疆域是中华民族活动的舞台。今天新疆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分别始于(  )
A.秦朝唐朝 B.西汉三国 C.西汉元朝 D.东汉元朝
7.()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填入(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8.(2021八上·龙湖开学考)元朝在江西、湖广等地建立行省。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立“蛮夷官”,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官员。设置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这反映元朝地方治理的特点是(  )
A.推行民族平等 B.实行地方自治
C.管理因地制宜 D.官员定期轮换
9.(2021·盐城)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辖。下表中所列内容对应无误的一项是(  )
选项 朝代 机构 管辖地区
A 西汉 西域都护 西藏
B 元朝 澎湖巡检司 琉球(今台湾)
C 明朝 宣政院 新疆
D 清朝 伊犁将军 东北
A.A B.B C.C D.D
10.(2021·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下列哪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朝代(  )
A.
B.
C.
D.
11.(2021·广东)如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  )
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 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
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 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
12.元朝建立后,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御史台 D.宣政院
二、材料分析题
13.(2021·菏泽)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
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
——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
(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14.(2020·临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
材料二: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摘编自《中国网》
(1)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诸侯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各诸侯国的结局如何?
(2)材料二中的哪些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他主导建立的元朝“新秩序”主要有哪些“新”表现?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A.西藏自治区,不符合题意;
B.西藏省,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这里的B处是西藏,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吐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知道这是西藏,再结合所学知识知道对西藏管辖回答。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燕国属于被分封的诸侯国之一;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广阳郡、渔阳郡为其代表;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隶属于中书省管辖,故 D 项正确;
A , B , C 三项所给制度与朝代搭配错误,故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元朝的行省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行省制都是地方行政管理方式,故B符合题意;
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各种政治事务。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其议政场所为政事堂,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省六部制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唐朝才出现的,而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至隋朝时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尚书省形成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利。至隋唐时期职责完善和清晰。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到唐代演变成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等史料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是民族关系史。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太宗、武则天时,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故C符合题意;
题干“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和经济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代和元代民族关系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识记相关的知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地区),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5.【答案】C
【解析】【分析】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疆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1281年,元朝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这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澎湖巡检司的设置说明台湾地区正式纳人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答案选 C 项, A , B , D 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疆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的时间。
7.【答案】B
【解析】【分析】 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拿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故 B 正确;
ACD宣政院拿管西藏地区事务;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行省负责其他地方事务, BCD 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可得,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行省“、“蛮夷言、“直政院,以适应当地的统治,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推行民族平等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实行地方自治只能概括材料一部分。故B项不符合题意;
D项材料中未体现官员定期轮换,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统治,重点掌握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等知识。重点掌握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答案】B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表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 B ;
西汉建立的西域都护管辖今天的新疆等地, A 错误;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C 错误;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管理的相关措施,重点掌握西域都护、澎湖巡检司、宣政院、伊犁将军的设置。
10.【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元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看,A是汉朝地图,B是唐朝地图,C是元朝地图,D是清朝地图,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所学知识,知道这是开始于元朝,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看看那一幅地图属于元朝来回答。
11.【答案】A
【解析】【分析】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元代此举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A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2.【答案】D
【解析】【分析】A.中书省,不符合史实;
B.枢密院,不符合史实;
C.御史台,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课本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牢记。
13.【答案】(1)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
(2)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
(3)行省制度;驻藏大臣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郡县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可归纳出影响是加强中央集权。根据“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可知,郡县制的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2)根据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削弱。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不但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巩固了统一;
(3)根据“甘肃行省”等可知,元朝在地方上推行的行省制度,A处是西藏,元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故答案为:(1) 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
(2) 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
(3) 行省制度;驻藏大臣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后面的一问,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后面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看懂地图中这些地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回答。
14.【答案】(1)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2)措施: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等;“新”主要表现: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
(3)启示:要坚持改革创新;要坚持制度创新等。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事件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诸侯畏惧”的原因是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各诸侯国的结局是最终于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⑵根据材料“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等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他主导建立的元朝“新秩序”中“新”主要表现有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
⑶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出间的有益的启示有要坚持改革创新;要坚持制度创新等,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结局:公元前221年,被秦国所灭。
⑵措施: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等;“新”主要表现: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
⑶启示:要坚持改革创新;要坚持制度创新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国的商鞅变法以及影响、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的措施、元朝“新秩序”的表现等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