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2 16: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元代急递铺令牌图片内容反映了(  )
A.元朝交通的发达 B.元朝疆域的广大
C.元朝人口较多 D.元朝统一了中国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合作倡议。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2021八上·玉林开学考)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A.科学技术发达 B.民族关系融洽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4.(2021七下·平定期末)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下面正确的选项是(  )
A.宋元时海外航程可通到美洲
B.宋元驿站都比较发达
C.宋明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5.(2021七下·额尔古纳期末)在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现场,发掘表明,当年这里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印证了太仓港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的事实。上述材料印证了元朝(  )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6.(2021七下·镇平期末)宋朝时期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这说明宋朝(  )
A.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
B.采取限制外国商人的政策
C.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D.崇洋媚外
7.(2021七下·曲阜期末)《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此材料能实证(  )
A.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驿站 B.元朝加强海外贸易管理
C.元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广 D.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8.(2021·山西)《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9.(2021·潍坊)如图,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盈足)”,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政府重视贸易管理
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10.(2020·镇江)观察下列《宋代海外贸易图》,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
A.宋朝的海外贸易路线已经直达欧洲
B.广州、泉州已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C.宋朝开辟经中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
D.宋朝政府派遣的船队出使西洋诸国
11.(2020·扬州)元朝时来到大都,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其描绘的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的意大利旅行家是(  )
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马可·波罗
12.(2020·广东)《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转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
A.海上贸易繁荣 B.外国使节增多
C.造船技术发达 D.文化生活丰富
二、材料分析题
1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到成为家国宝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神兽形象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CCTV-10《百家讲坛》
【文化符号二: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符号三: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试举一例。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据材料三,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14.()宋元时期,中国经济发生巨大的发展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外贸易发展]
材料一:①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宋高宗
②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经济重心转移]
材料二: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 赋税(贯)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1196年) 赋税(贯) 60000000 14319000 81:19
都城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功能的市镇(如上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
(1)材料一①反映了宋朝设立哪一机构管理对外贸易?从材料一①可知对外贸易对宋朝政府有怎样的作用?宋朝对海外贸易采取怎样的政策?
(2)材料一②反映了元朝怎样的交通状况?这对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3)概括表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临安是当时哪一政权的都城?图主要反映了临安哪一经济领域的繁荣发展?
(4)材料二的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判断其完成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 根据“ 元代急递铺令牌图片 ”可知,元朝时期,传递文书的人出示此令牌,急递铺方可提供驿马、饮食等,设置众多的驿站说明元朝的交通很发达,故 A 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交通的相关史实。
2.【答案】D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中的信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3.【答案】C
【解析】【分析】宋代由于航海技术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 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题干说明元朝对外贸易繁盛。故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元朝时期,海陆交通发达,对外贸易频繁,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 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4.【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开辟的,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故选项ACD说法均错误,选项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有关知识。试题有些难度,解题时,结合所学运用排除法较为简捷。
5.【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材料“当年这里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天下第一码头”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对外贸易繁盛,C 符合题意;
ABD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宋朝时期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这表明宋代采取奖励与外通商,给予外商优惠待遇,故B符合题意;
“采取限制外国商人的政策”与题意相悖,排除A;
“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
“崇洋媚外”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掌握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元朝设立了许多驿站,人迹所及的地方,都建立了 驿传 ;由此可知, 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驿站 。
A: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驿站,符合题意;
B:元朝加强海外贸易管理,排除;
C:元朝时海外贸易范围广,排除;
D: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只需抓住关键并认真解读材料尽即可。
8.【答案】A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材料“《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统一以后,疆域十分辽阔,为了加强各地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立了四通八达 驿道、驿站体系,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不符合题意;
C. 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不符合题意;
D. 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学生读懂题干含义,这是文言文,只要读懂材料含义,就可以进行理解回答。
9.【答案】C
【解析】【分析】据题干“当时明州港‘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盈足)’,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可知,明州港船舶众多,从事海外贸易的大都是富豪之家,这说明当时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为依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反映广州、泉州是宋代海外贸易的重要节点。结合所学,广州、泉州已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B正确;
材料反映宋朝的海外贸易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但没有直达欧洲,排除AC;
材料没有反映宋朝政府派遣的船队出使西洋诸国的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11.【答案】D
【解析】【分析】元朝时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来到大都,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马可波罗回国后将其在东方的见闻著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其描绘的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D正确;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A排除;
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B排除;
崔致远是唐朝时期来华学习中国文化的新罗人或朝鲜人,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侧重考查马可波罗来华。元朝时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来到大都,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马可波罗回国后将其在东方的见闻著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其描绘的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
12.【答案】A
【解析】【分析】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据“(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徼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可知,这说明元代泉州海上贸易繁荣。
A项海上贸易繁荣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代泉州海上贸易繁荣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代泉州海上贸易繁荣的相关史实。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海外贸易繁荣。
13.【答案】(1)史实:实行分封制、百家争鸣、诸侯纷争。
意义: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2)地位:成为重要外贸商品。
原因:制瓷等手工业发达,造船技术高超,航海技术先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达。
(3)影响:丰富了丝路沿途人们的服饰,促进了海外丝织技术的发展。
评价: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的“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春秋战国时期,风气大开,思想活跃,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可以概括出材料反映的重大史实有: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诸侯纷争等。由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可知鼎象征着权威,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2)由材料的“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可以看出,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成为重要外贸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有:宋朝人发明了指南针,造船技术先进,利于航海;政府鼓励市民多海外贸易;宋朝制瓷业等手工业发达;宋朝商业繁荣,来宋的海外商人较多,致使贸易发达等。
(3)由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可以看出,中国丝绸外传,丰富了丝路沿途人们的服饰,促进了海外丝织技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在古时候就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它一直以来就是沟通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它不仅带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还直接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故答案为:(1)史实:实行分封制、百家争鸣、诸侯纷争。意义:国家和权力的象征;(2)地位:成为重要外贸商品。原因:制瓷等手工业发达,造船技术高超,航海技术先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达;(3)影响:丰富了丝路沿途人们的服饰,促进了海外丝织技术的发展。
评价: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宋代对外贸易的内容,丝绸之路的内容,需要学生用全面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14.【答案】(1)市舶司。增加财政收入。鼓励海外贸易。
(2)交通状况: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影响: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3)到了南宋,南方地区赋税超过北方地区,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南宋。商业。
(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①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可知反映的是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材料一“①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说明对外贸易对宋朝政府的作用是增加财政收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说明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是鼓励海外贸易。
(2)根据材料一“②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方便了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可以看出,南宋与北宋相比,南宋时期,南方地区赋税超过北方地区,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安是南宋的都城。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根据图二“都城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如左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等信息可以看出图二主要反映了临安商业经济领域的繁荣发展。
(4)根据材料二图一表格可知,南宋时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及图二临安的商业发展可以看出共同反映了我国经济中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故答案为:
(1)市舶司;增加财政收入;鼓励海外贸易。
(2)交通状况: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影响: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3)到了南宋,南方地区赋税超过北方地区,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南宋;商业。
(4)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