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讲课教案
一、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力图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理论作为设计理念;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阐述
课标要求:“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教学重点阐述
现代食物生产、储备方面进步的表现及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3.教学难点阐述
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初中时期的学习思考模式,掌握了一定的归纳、分析、探究等学习方法。这就有利于对学习内容展开充分探讨,掌握关键知识点。但是高二学生经历文理分科并不久,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参与度不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上也有所欠缺,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可能会比较吃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将采取以教材为基础,辅之以现代教育技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注重情境创设、史料解读、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结合史料分析法、比较法、表格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等来实现对本课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 传统板书
三、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2.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时空观念)
3.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探究食物生产和储备技术的进步,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
4.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明确科技发展对人类食物历史的重大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历史解释)
5.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食物生产和储备技术、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培养“民以食为天”和关注民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四.板书设计
第三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杂交育种技术 2.其他行业生产现代化的表现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原始社会储备技术(地窖、陶器) 古代粮仓储备技术 现代粮食储备技术(低温、低氧) 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图片情景导入 展示两张图片 展示温室种植的蔬菜图片和 现代粮仓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温室种植的蔬菜,右图是现代粮仓。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什么现象? 生:现代食物的生产和储存 师:对!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那么,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那么我们来看第三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进入本节课的内容学习,出示标题目录页。 第三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师:这就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三节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我们需要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本课内容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展示PPT,让学生思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哪些不同,带领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得出得出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农业机械化 展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对比的图片 师:大家看以上两张图片,它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那么我请一位同学来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哪些不同发表一下他的看法 生:传统农业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现代农业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 师:回答得很好,其实说到底,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其实就是生产工具的不同对吧,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最根本的标志其实就是农业机械化生产。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原因和历程如何?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 (2)历程: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展示高效化肥 大型农场、养殖场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这两张图片,正如上面所说现代农业采用了类如高效化肥,现代农场,现代养殖场等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这其实也是现代农业生产的表现之一,农业机械化就在这样现代农业生产的大背景下诞生,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条件、表现、意义是怎样的? (1)条件: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2)表现: ①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3)意义: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展示铧式犁 联合收割机的图片 师:同学们根据以上两张图片不难看出,农业机械化高效生产离不开这些现代的农业生产工具,工作效率高,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的效率无不受到这些现代农业机械的影响。其实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其实粮食作物本身也有大变化,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粮食品种改进的表现如何? (1)表现: ①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③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④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有何历史意义 师:了解到粮食品种改进的表现后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有何历史意义?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问题,那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3分钟讨论,同学们根据上面学到的内容来进行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疑问可以及时询问我,我会给同学们一些意见。 师生合作得出杂交育种技术发展的历史意义 (2)意义: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示杂交育种概念解释与袁隆平 师:现代农业作物经过人为杂交改良 后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类在摆脱饥饿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那么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杂交育种技术,以及袁隆平的基本事迹。() 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种植业的现代化,还包括养殖畜牧业现代化和渔业现代化,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养殖畜牧业现代化和渔业现代化有何表现? 养殖畜牧业的现代化 1.表现: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渔业的现代化 1.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展示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渔业育种场图片 师:根据图片不难发现养殖畜牧业现代化和渔业现代化呈现出一个规模化,自动化,工厂化和集约化的特点。在了解完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之后我们进入到第二小节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师:大家都听过“地主家都快没余粮了”的俗语,那么大家也会好奇古人是如何保存食物的吧,食物不仅是生产出来就行了这么简单,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储存,那么许多食物在还未送入人口中就已经腐坏了,那么生产出来的粮食便会失去它的意义。从古至今,食物储备技术一直是伴随着食物生产共同发展变化的,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食物储备的传统技术有何表现?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又有何表现和意义? (一)传统技术 1.表现: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防鼠、防盗、防潮、防火和保鲜功能。 (二)现代技术 1.储粮 (1)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②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③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 (2)意义: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展示传统粮仓 现代粮仓图片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粮仓运用了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粮仓容量也比传统粮仓大大提高了,存放环境由不可控变为了可控,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储量的变化,接下来我们来看冷冻保存食品的变化。 2. 冷冻 (1)表现: ①古代人们用腌制、风干、自然界中的冰等方法加工保存和保藏食品。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 ②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2)意义:冷冻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食用。 展示冷冻食品与冷链物流图片 师:冷冻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食用。虽然现代食品生产与储存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粮食安全以及食品安全依然是全人类面临的难题,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节的学习,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粮食安全的背景和措施如何?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概念进行辨析)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 1.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措施: 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②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3.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师:粮食安全的保障使得我们能够解决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食物的问题,是人类摆脱贫困的最根本要求,维护粮食安全也就是维护了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望大家能够珍惜粮食,爱惜养育我们的一粒粒粮食。现代人们不仅要有得吃,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食品安全屹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进入相关内容的讲解。 食品安全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措施如何? 1. 背景:农业现代化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2. 措施: 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②中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其进行了修订;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展示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图片以及视频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提出粮 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消除饥饿和加强食品安全的历史意义的小组探讨,请代表发言,教师适当提供引导最终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1.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重视的重要问题。 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3.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保障食品安全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理念的践行,关系到人民全中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带领学生梳理本课所讲解的三节内容 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食物生产都实现了现代化,特别是农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机械化和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 同时食物的储备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由古代的地窖、陶器转为低温低氧的储存方式。 食物的生产和储备技术的进步有力推动了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的解决,但是饥饿和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消除饥饿和维护食品安全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每个国家、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为此献出一份力量。 师:以上就是授课的全部内容,最后给大家布置一道课后作业: 1809年,法国人制造出罐头食品,成为现代食品保藏技术的开端。此后,各种现代食品保藏技术不断问世。 同学们可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食品保藏技术,了解它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观看图片,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认真听讲,形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根据课件的提示和阅读教材及食物生产现代化的讲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 得出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农业机械化的结论 根据课件的提示和阅读教材听取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原因和历程的讲解 根据课件的提示和阅读教材及与教师共同从多方面分析农业机械化的条件表现和意义 了解到农业机械化的原因之一是优良品种的育成推广,从而过渡到粮食品种改进的表现和意义的学习 学生同教师一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进行讨论,不时向教师请教 观看袁隆平的图片,听取其相关事迹,了解杂交育种概念 根据课件的提示和阅读教材浏览教材中其他行业现代化生产的表现,观看相关图片 通过俗语同教师进行互动,注意到食物储备技术的重要性根据教材与课件提示对食物储备的传统技术的表现以及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的表现和意义进行梳理 根据课件的提示,分析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措施以及中国取得的成就 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师共同探析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措施 观看图片与视频从而关注身边出现过的食品安全问题,并进行初步思考如何解决 通过两端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同教师共同分析世界面临的贫困和饥饿问题以及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来总结消除饥饿和加强食品安全的历史意义 听取教师梳理 总结的知识点,观看课件, 认真思考完成作业。 通过展示鲜活的图片,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迅速融入情景,设置的问题又增加了悬念,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让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有系统的认识。 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认识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有利于下面的讲解 调动学生的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图文结合可加深学的印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加深学生对杂交育种技术的了解 图文结合可加深学的印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俗语过渡能引发学生共鸣,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本小节知识 。 让学生对教材 内容有系统的 认识 拓宽知识范围 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 联系生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加深理解和印象,深化本课重点内容促进学生掌握关键知识 梳理本节课知识点,给学生构建一定的结构框架,巩固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培养学生的兴趣点
六.教学反思
教材容量大、内容多、知识线索事件多,较难及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新教材增加一些史料,包括文字、图片、文物等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本课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学习难度较小,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进度。讲解内容的深度与宽度把握得较好,能够突出重难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