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B.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2.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点是“高”“寒”
B.青藏地区是四大地区中海拔最高的地区
C.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沿岸
D.本区交通落后,至今没有公路和铁路
3.青藏地区的农作物品质优良,原因是( )
A.日照时间长,作物生长期短
B.高寒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C.气温低,利于光合作用
D.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4.青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
A.小麦 B.水稻 C.青稞 D.玉米
5.藏族同胞在一天中穿藏袍的方式不同,主要影响因常是( )
A.地形 B.降水 C.风向 D.气温
6.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黄河,B是澜沧江,C是长江
B.A、B、C三条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C.D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D.E所在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
7.李倩想在暑假期间随爸妈一起到青藏地区旅游,他们特意准备了氧气袋和防寒衣,这主要是因为青藏地区( )
A.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 B.光照时间长
C.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经济不发达
8.青藏高原位于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可以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拉萨利用大棚种植瓜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下图为青藏铁路开通时的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青藏铁路的开通( )
A.沟通了川、藏两地 B.促进了西藏旅游业发展
C.完善了南方地区交通路网 D.有助于保持当地原始环境
10.青藏铁路沿线存在大面积冻土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气候温暖 B.海拔高,气候寒冷
C.远离海洋,降水量少 D.经济落后,碳排放少
11.青藏铁路穿过的地区( )
①以畜牧业为主 ②以种植业为主 ③粮食生产主要在河谷地区 ④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图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区域是( )
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3.四地中,丙地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低 C.身居内陆 D.靠近沿海
14.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跨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B.甲乙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C.甲区域的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
D.“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对乙区域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我国青藏地区有一个“雨舌”。如图示意“雨舌”位置,图中数字表示降水量(单位:mm),读图,完成下面15-18小题。
15.“雨舌”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6.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P地区( )
A.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7.该区域的青稞和豌豆等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A.三江源地区 B.柴达木盆地
C.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D.藏北高原
18.该地区的青稞和豌豆等农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二、解答题(共0分)
19.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读茶马古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____(填简称)、滇、藏三省境内,途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____山脉,是世界上地势最____(填“高”或“低”)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2)“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古代从成都、昆明等地运往拉萨的____,可助当地喜食肉奶类食物的主要少数民族——____人民促进消化;同时,该地区盛产良马,可满足中原防御需求,茶马古道应运而生。
(3)从拉萨到成都,沿着“茶马古道”依次可以看到____(按顺序填写字母)
A.林业 B.水田农业 C.河谷农业
(4)《藏程纪略》中记载:“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该地区各族人民历经千险,往返于茶马古道。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写出一个这一路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____。
20.读图完成下题。
(1)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山脉②_______山脉③_______江④_____江⑤_____(省区)⑥________(省区)⑦______湖
(2)区域概况
位置 大体上位于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
范围 主要包括_______自治区、______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面积 约占全国的25% 地广人稀
人口 约占全国的1%
民族和宗教 ______族的主要聚居区,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
(3)自然环境
地形 主体是青藏高原,有“_________”之称
气候 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
河流 本区是_____江、_____河、_____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江河的发源地
生态环境 多珍稀动物如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因此,保护本区自然环境,防止_______、______退化,意义重大
(4)经济
交通
铁路 青藏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是世界上海拔______、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______的高原铁路
公路 主要有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
农牧业
种植业 分布 地势较低的________地带,如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作物 _______、小麦、豌豆、油菜等,当地人民的主食是糌粑
牧业 主要牲畜有______、藏绵羊、藏山羊等。其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
参考答案:
1.三江源位于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羽族炫翎、蹄类竞骄故”,而“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故选C。
2.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海拔最高的地区,与其余三个地区的划分依据是地形,由于海拔高,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故A和B均正确。受气候的影响,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故C正确。青藏地区交通较落后,但已经修建有公路和铁路,如青藏铁路等,故D错误。故选D。
3.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该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强,日照足,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是生长期长,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等,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高寒的特征,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带,能种植的是耐寒的农作物,最有代表性是青稞,C正确。故选C。
5.早晚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中午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因此在一天中,藏族同胞穿藏袍的方式是有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日较差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读图可知, 图中A是黄河,B是长江,C是澜沧江;A、B、C三条河流均发源于青海省; D位于青藏高原,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E所在牧区是青藏牧场,优良畜种是牦牛。故选C。
7.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且空气稀薄,氧气密度低,氧气袋是为防止高原反应,防寒衣是用来抵御高山上或夜间的严寒,故选A。
8.青藏高原位于特殊的高原气候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该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太阳辐射透过塑料大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热量之后,向外散热受到塑料大棚的阻挡,热量不易散失,塑料大棚起到了保温作用,故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热量条件。B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A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源充足,C不符合题意;大棚不能改变土壤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读图可知,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到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沟通了青海和西藏,故A不正确;促进了西藏旅游业发展,B正确;完善了青藏地区交通路网,不利于保持当地原始环境。所以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10.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所以存在大面积冻土。故选B。
11.青藏铁路穿越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这里地势高,气温低,以高原为主,植被以草原为主,所以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才有种植业分布。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故①③正确。根据题意选B。
12.我国南方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原山地气候。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图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北方地区;乙图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方地区;丙图全年最高温不超过10℃,降水较少,属于高原山地气候,位于青藏地区;丁图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北地区。故选C。
13.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丙地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地势高,A正确。青藏地区主要位于中纬度,该地纬度对夏季气温的影响并不明显,B不符;距海远近主要影响降水和温差,C、D不符。故选A。
14.丁图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北地区,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A错误;甲为我国北方地区,乙为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依据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B错误;甲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墙体厚有利于防寒保暖,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小,C正确;乙区域位于南方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描述的是昼夜温差大的西北地区,D错误。故选C。
15.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水汽沿河谷北上西进,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P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气温年较差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差,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大。故A正确,BCDC错误。故选A。
17.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青稞和小麦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因为这里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所以选C。
18.青藏地区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气温低,病虫害少,所以青稞穗大粒饱,单产较高,品质优良。故根据题意选D。
19. (1)据图可知,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简称为川(蜀)、滇(云)、藏。途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2)“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说明茶叶的重要性,成都、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再加上地形坡度大,盛产茶叶,从成都、昆明运送到西藏,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畜牧业发达,可助当地常食肉奶类食物的藏族人民的消化,同时,该地区盛产良马,可满足中原防御需求,茶马古道应运而生。
(3)从拉萨到成都,沿着“茶马古道”依次可以看到河谷农业(青藏高原特色农业)、林业(横断山区林业)、水田农业(四川盆地水稻种植业),对应CAB。
(4)根据《藏程纪略》中记载:“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可知,该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气温低,高寒、缺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面起伏大等。
20.(1)读图可知,①是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②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③为主要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④为金沙江,与怒江、澜沧江形成三江并流景观;⑤为青海省;⑥为四川省,主要位于横断山脉东侧;⑦为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读图可知,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为藏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受地势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位于我国青藏地区青海省的南部,除此之外,青藏地区还是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江河的发源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因此为保护其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重大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6年7月1 日连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该铁路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的铁路,被称为“天路”;该地海拔高,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热量不足,故其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小麦等,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等,牦牛因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