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2 14: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黑龙江省的东部 B.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C.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最初的水源 D.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2-3小题。
2.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源位于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3.家住北京的莹莹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快过年了,莹莹将一年来旅游途中曾看到的景观边回忆边整理。下面是她整理的记录:
“……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早穿皮袄午穿纱;……雪山连绵,牦牛成群;……鱼米之乡,河网密布。”按照莹莹的记录,她一年来走过的区域依次是
A.ABCD B.DCBA C.ACDB D.ADCB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读三江源示意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5.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6.今后,该地区应( )
A.增加农田面积 B.加强生态建设 C.大力开发水能 D.扩大牧场规模
对比“长江和黄河流域分布图”,完成下面7-10小题。
7.关于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源头水流清澈 B.上中游均落差大,水能丰富
C.中下游均流经季风气候区,水量充沛 D.下游泥沙沉积,均形成地上河
8.关于黄河、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上游陡坡垦殖 B.中游围湖造田 C.下游发展水电 D.全流域发展旅游业
9.黄河、长江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是( )
A.源头洪涝灾害——修建水库 B.上游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
C.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下游水污染——达标排放
10.有效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工程是( )
A.西气东输 B.小浪底工程 C.南水北调 D.三峡工程
读图“青藏地区略图”,完成下列11-12小题。
1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居民以藏族为主,信奉藏传佛教 B.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 D.主要牲畜有三河牛、藏绵羊、藏羚羊
12.三江源地区的“三江”,不正确的是( )
A.怒江 B.黄河 C.长江 D.澜沧江
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读图,完成下面13-17小题。
13.图中( )
A.国家公园集中于四季分明、季风显著的北方地区
B.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纬度最高的南方地区
C.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降水少、干旱的西北地区
D.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穿过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
14.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主要原因是( )
①湖泊、沼泽众多 ②海拔高,冰川广布 ③生物丰富多样 ④大江大河发源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地理学家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进行科学考察( )
A.需要带墨镜、帽子以抵御风沙 B.需要克服高寒、缺氧的困难
C.开展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D.发现长臂猿等热带珍稀动物
16.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生活着几十万原住居民,他们见证和参与了我国从保护单一物种到保护完整生态系统的过程。居民们的做法符合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是( )
A.带领游客穿越探险 B.开办豪华宾馆接待游客
C.扩大农田耕地面积 D.参加巡山、护林工作
17.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 )
①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②建设美丽中国 ③促进人地和谐 ④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小图,完成下列18-20题。
18.图中所示的是下列哪一民族的传统服饰 ( )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19.该服饰在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中最常见 ( )
A. B. C. D.
20.该服饰主要适应当地的哪种气候特征 ( )
A.年温差大 B.降水丰富 C.光照不足 D.日温差大
二、解答题(共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材料二: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
(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_,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_________。
(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_________。
(3)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
(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2.读三江平原、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河流A是_______________,山地B是__________,C处的简称是____________。
(2)读右图该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N 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________(河流)的发源地,其源头水源补给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__。
(4)三江并流位于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区,试分析此地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3.用好生态大理念,边疆发展展画卷。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读图,完成
材料一我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种植梭梭和红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①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手工羊毛地毯;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果汁饮料。
(1)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我国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三地州也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家在此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了西北地区突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两大公司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产区,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比,这里长绒棉生长的优势条件体现在哪几方面 ____
(4)新疆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疆最老的地下输水方式之一,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
(5)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A错误。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沼泽密布;雪山、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过度放牧、滥采乱挖等原因,使得这里湿地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BCD正确。故选A。
2.青藏地区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地区,在该地区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称号,是位于图中D表示的青藏地区,故选D。
3.由题目可知,绿油油的麦田是位于A表示的北方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是位于图中C表示的西北地区;雪山连绵位于图中D表示的青藏地区;鱼米之乡是指B表示的南方地区,故选C。
4.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属于青藏高原,其景观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河流水源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因此7月份气温高时河水流量大,故本题选C。
5.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上,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终年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是云贵高原的真实写照,故本题选A。
6.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农田面积、扩大牧场规模都会破坏生态环境;高原面上水量较小,地势平缓,水能资源较小,故本题选B。
7.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因此,长江、黄河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源头水流清澈,A正确;上游流经中国地势一、二阶梯交界处,均落差大,水能丰富,但中游较平稳,故B错误;中下游均流经季风气候区,黄河流经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的地区,而长江流经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湿润地区,降水丰富,而且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长江水量丰沛,C错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此现象描述的是黄河,D错误。故选A。
8.黄河、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全流域发展旅游业,不会造成黄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并且长江、黄河历史人文气息丰厚,环境优美,可发展旅游业,D正确;上游陡坡垦殖,会使水土流失加重,A错误;中游围湖造田会造成湿地减少,生态破坏,蓄洪、调节气候等能力下降,造成生态破坏,B错误;下游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水电,C错误。故选D。
9.黄河、长江共同存在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是下游水污染——达标排放,黄河、长江下游水污染严重,控制工业污水排放标准,D正确;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可通过修建水库治理,黄河下游易发生洪涝灾害可通过修建水库防止洪涝灾害发生,可通过加固黄河大堤治理,均非源头易发生洪涝灾害,A错误;黄河上游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不属于长江问题,B错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并不是两条河流均中游水土流失,C错误。故选D。
10.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是由于黄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而且耕地面积大,人口众多,生产、生活需求量大,水资源污染严重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故C正确。A是天然气运输,BD是水利工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青藏地区的居民以藏族为主,信奉藏传佛教;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较充足,土壤较肥沃;青藏地区以高山高原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牧民穿着特色的藏袍;ABC叙述正确。三河牛是中国培育的乳肉兼用品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属于内蒙古,不属于青藏地区,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答案选D。
12.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国外称湄公河)的源头汇水区,根据题意,答案选A。
13.国家公园也有三江源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不在北方地区,故A说法错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纬度低的南方地区,故B说法错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东北地区,故C说法错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穿过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故D说法正确。故选D。
14.①三江源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故①说法正确;②三江源海拔高,冰川雪山多,冰川融水多 ,故②说法正确;③三江源生物丰富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但跟被誉为“中华水塔”无关,故③说法错误;④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故④说法正确。①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武夷山在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少,A说法错误;武夷山在南方地区,青藏地区才是高寒缺氧的地区,B说法错误;武夷山在南方地区,有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C说法正确;武夷山在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不能发现长臂猿等热带珍稀动物。D说法错误。故选C。
16.穿越探险会破坏森林生态,A错误。开办豪华宾馆会破坏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B说法错误。扩大农田耕地面积可能导致该地区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C说法错误。参加巡山护林是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D说法正确。故选D。
17.①建立国家公园,严加保护和管理,有利于生态保护,故①说法正确;②建立国家公园,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等,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故②说法正确;③建立国家公园有利于保护生态,保护珍稀的动植物,促进人地和谐发展,故③说法正确:④建立国家公园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不是为了开发,故④说法错误;故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读图可知,图中是藏族的服饰,称为“藏袍”。是我国藏族的主要民族服饰。故选B。
19.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读图可知,图中A是西藏自治区,B是黑龙江省,C是甘肃省,D是云南省。故选A。
20.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袍一件长袖衬衣。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习俗。适应了当地气温日较大的特点。所以选D。
21.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为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特征,雪线很低,地表很多地方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貌特征。
(2)从甲图可以看出,该景观为西藏自治区拉萨的布达拉宫。
(3)从图中看出,A、B两处比较,A处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B处纬度较高,且位于高山上,气温较低,植被类型相对单一。
(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草场退化,草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22.(1)据图可知,河流A是松花江,山地B是大兴安岭,C处为西藏自治区,其简称是藏。
(2)下图为该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春季和夏季,A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冬季及初春流域内因气温低于0℃而长期累积的冰雪,在3月末4月初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是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由于海拔高,受季风影响弱,天气降水极为稀少。
(4)在青藏高原的东缘,有许多南北走向的山脉呈平行状排列,因阻断东西向的交通,这些山脉总称为“横断山脉”,横断山脉位于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山高谷深,落差大,加上当地降水丰富,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3.
(1)根据所学知识,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在沙漠里的公路两旁设置草方格并种植红柳,其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川藏铁路”从四川穿过横断山区、攀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修建过程中遇到高寒冻土,地势崎岖,低温缺氧,生态脆弱、植被破坏难以恢复等问题。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在此建立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解决了西北地区突出的干旱问题;根据材料信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和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这主要是当地该地以畜牧业为主,羊毛原料充足,同时瓜果多样,可制作果汁。
(3)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重要产区,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相比,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4)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是新疆最老的地下输水方式之一,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国家在青藏地区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高原湿地,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这里是中华水塔,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