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三:以我观物,物有我》名师单元教学设计(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习任务三:以我观物,物有我》名师单元教学设计(1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16: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任务三:以我观物,物有我》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在前面两组作品的学习中,大家带着制作散文小视频的任务一路寻找“心动点”。其实,寻找“心动点”的过程,就是品读语言、鉴赏情景关系、逐步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过程。作者笔下的每一个情境画面都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投射。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是品味鉴赏散文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制作散文小视频、进行散文创作的关键所在。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以读促写,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2.借鉴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尝试创作,提高对自然的感受力,提升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难点
脚本和视频能够准确表达出作者情感,作文能够选取恰当的景物,细腻描摹景物的特征,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
说明
设计两个写作任务,为不同层级的学生提供选择。写脚本,制作散文小视频是落实单元整体设计的主线任务;写作文是落实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学生可根据个人特点,任选其一完成。鼓励有余力的同学两个题目都做,把在写脚本拍视频中获得的经验、悟得的写作方法用在自己的作文写作中。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节课是“寻找心动的风景”主题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尝试创作。
学习活动:笔尖上流淌的心动风景。请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进行创作。
1.确定主题,撰写散文小视频的制作脚本。
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五篇文章中,聚焦一个令你“心动”的情境画面,确定拍摄主题,撰写一个5分钟左右的视频拍摄脚本。
要求:
(1)明确主题,给散文小视频取一个诗意的名字。
(2)说明场景、镜头或画面顺序、意境;说明背景音乐、文字或朗诵等插入元素的呈现方式或播放效果。
(3)小视频脚本要力求表现出原作者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4)小视频制作课下完成,一周后参加年级举办的散文小视频展播评比赛——“寻找心动的风景”。
班级将根据你的选材视角、主题立意、语言表达等要素评出“最佳脚本”,并推送到班级公众号;将根据视频拍摄的画面图像、音乐背景、文字搭配、表达效果等综合要素评出“最佳视频”,并推荐到校园电台。
2.借鉴本单元的写法,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节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特点。“立春”“立夏”“夏至”“冬至”这些字眼都能引发很多遐想和回忆。请选择你自己喜欢节气,观察这个节气的景物特点,了解相关的人文习俗,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年级将评出优秀习作推送到文学社公众号;将根据优秀原创习作制成的配乐音画散文小视频送至学校电台。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参照评价量表中的要素,借鉴学过的多种写作方法。
(3)景物描写中要融入真实的情感,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设计意图
建议完成这活动的同学先组织在一起,经过讨论制订出“脚本”和“视频”评价量表。这个过程也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说明
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要素参照量表,参见“设计方案一”第九课时。
教师寄语
自然景物摇荡性情,故而人们才会形诸舞咏;自然景物为我们提供了创作源泉,所以文学作品才会拥有个体的生命意识。无论是喜乐悲欢,还是得失之思,都是一个个“我”的存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视频“心动点”的寻找以及散文小视频的制作,主要取决于对画面情境所投射的作者情感理解得是否准确,表现得是否到位。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时,这是一个理解美、感受美的过程;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自然和生活的美,用镜头去捕捉“心动点”,用手中的笔描摹自然,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这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大家要练就一支书写真情的妙笔,更要培养一颗善感万物的慧心。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