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运动和力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运动和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06 18:23:00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运动和力
一、单选题
1.(2022·衢州)“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过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被泼出后惯性变大 B.用力泼水能增大水的惯性
C.落到地上的水不再具有惯性 D.泼出的水由于惯性能继续运动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惯性的认识判断。
【解答】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故A、B错误;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
泼出去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继续向前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答案】D
【知识点】惯性;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运动状态不变包括:①静止;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高度减小质量不变,则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改变,即动能不断改变,所以机械能改变,故C错误;
D.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3.(2022·舟山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①当物体向下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摩擦力f=G=mg;
②当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与向上的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F=G+f=2mg。
故选B。
4.(2022·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的一种展品“惯性车”。它在平直轮道上匀速行驶,当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惯性车”,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B.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C.小球落回小孔是因为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的作用
D.小球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它在水平方向保持与“惯性车”相同的速度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原来小球和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相同。小球从小孔弹出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因此相对于“惯性车”,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只在竖直方向上先向上运动,再向下运动,故A错误;
相对于地面,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运动,因此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故B错误;
小球能够落回原孔,是因为它有惯性,它在水平返现上保持与车相同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2022·杭州模拟)田径比赛中,接力跑比赛万众瞩目,观众在家就能看到实时赛况,得益于会跟着运动员“跑”的轨道摄影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奔跑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运动员奔跑时后脚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
C.运动员奔跑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影机是静止的
D.运动员握紧接力棒时,握力越大,接力棒所受摩擦力越大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惯性的特点判断;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解答】A.一切物体都由惯性,故A错误;
B.运动员奔跑时,后脚向后蹬地,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后脚受到向前的摩擦力,故B正确;
C.运动员奔跑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的位置不断改变,则它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接力棒始终在手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重力与手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接力棒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2022·温州模拟)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探究机械能转化的实验装置,将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带槽的斜面底端,弹簧上端处于斜面A点处;将一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小球经过斜面A点后压缩弹簧,在斜面C点停止:;然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运动到斜面的D点,接着再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几次后小球在斜面的B点静止,那么小球第一次下降经过斜面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
A.A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分析小球在O到A、A到B、B到C过程中受力情况,判断出合力与运动方向的关系,从而得出物体速度最大的位置,即为小球动能最大的点。【解答】从O到A的过程中,小球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大于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合力沿斜面向下,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大于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弹力之和,合力沿斜面向下,小球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由题意可知,小球最后在斜面的B点静止,小球在该点受到的合力为零,此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小于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弹力之和,合力沿斜面向上,小球做变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在C点瞬时静止,
故选B。
7.(2022·镇海模拟)如图是一瓶洗手液。当用手挤压瓶体时,瓶内空气可通过出液管 挤出,液面会被挤高;当用手向下挤压液管顶部时,储液桶中的洗手液会从出液管流出;松手时,由于储液桶中气压低,洗手液会进入储液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洗手液瓶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洗手液瓶受到支持面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用手挤压瓶体时,瓶底受到洗手液的压强一定不变
D.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断;
(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A.该洗手液瓶子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正确;
B.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洗手液瓶受到支持面的支持力等于瓶子的重力与手施加的压力之和,则支持力和重力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用手挤压瓶体时,洗手液的液面升高,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瓶底受到洗手液的压强增大,故C错误;
D.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手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8.(2022·余姚模拟)2021年6月22日,宁波一工地起桩机倒塌砸中轿车致一对父女不幸离世。根据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桩机倒塌是由于 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起桩机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轿车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施力物体判断;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3)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4)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
【解答】A. 起桩机倒塌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轿车有惯性,故C错误;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者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9.(2022·文成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擦窗机器人静止停在竖直窗户玻璃上,当小文向左匀速拉动窗户时,擦窗机器人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擦窗机器人在玻璃上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2022·鹿城模拟)2022年3月22日,中国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天宫课堂”.下列实验在空间站能正常完成的是(  )
A.粗盐提纯实验
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太空中的“失重”状态分析判断。
【解答】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即只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无法完成。
粗盐提纯时,要使用天平测量质量,还要对液体进行过滤,这些都要利用重力,故A、B不合题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可以完成,故C符合题意;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这些都无法进行,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2022·龙港模拟)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就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否则无法进行比较。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可知,“千里”为路程,而“一日”为时间,因此可以确定速度的大小,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12.(2022·嵊州模拟)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以任何初速度下滑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结论的认识判断。
【解答】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每次实验时,小车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从而保证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错误;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不能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还需要进行科学推理,故D错误。
故选A。
13.(2022·衢江模拟)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评论员讲评围棋时,棋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如图),围棋棋子不掉下来的原因是(  )
A.棋盘对棋子的磁力 B.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
C.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 D.空气对棋子的大气压力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当棋子静止在竖直的棋盘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2022·江山模拟)如图为一架直升飞机,直升飞机能垂直升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对直升飞机的重力 B.空气对直升飞机向上的作用力
C.空气对直升飞机的浮力 D.直升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力差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对飞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判断。
【解答】直升飞机升空时,它的机翼高速旋转,对空气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同时,空气对机翼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当作用力大于重力时,它就会升高,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2022·江山模拟)在2022年冬奥会冰壶运动中,为了改变冰壶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运动员常用冰壶刷刷冰(如图所示),其作用是(  )
A.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B.减小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C.增大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D.增大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
【解答】在2022年冬奥会冰壶运动中,为了改变冰壶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运动员常用冰壶刷刷冰,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增大冰壶的内能,提升冰壶的温度,这样冰面吸热后会熔化成一层水,从而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2022·常山模拟)小科沿水平方向用力推木箱,没能推动,下列关于力的大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推力小于箱子的重力 B.水平推力等于箱子的重力
C.水平推力等于箱子的摩擦力 D.水平推力小于箱子的摩擦力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解答】小科用力推箱子,但是箱子保持静止状态,即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箱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相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7.(2022·常山模拟)小科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乘坐公交车回家,关于车速、惯性、质量进行了讨论,正确的是(  )
A.公交车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公交车行驶时具有惯性,停车时没有惯性
C.汽车超速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公交车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是因为公交车有惯性,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则公交车行驶时和停车时都有惯性,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正确。
故选D。
18.(2022·慈溪模拟)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王亚平老师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神奇的“浮力消失实验”。对杯中乒乓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浮力消失”即没有受到浮力
B.受到的重力为零
C.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悬浮
D.上下表面几乎没有受到压力
【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
(2)根据“失重”状态判断;
(3)根据受力情况判断;
(4)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
【解答】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在杯子中没有重力,自然不会对乒乓球上下两个表面产生压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F浮力=F下-F上可知,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为零,故A正确不合题意;
在失重状态下,乒乓球的重力为零,故B正确不合题意;
由于乒乓球不受重力,也不受浮力,即乒乓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悬浮,故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19.(2022·奉化模拟)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为队员唐佳丽射门的瞬间,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受脚对球施加的力的大小决定
D.踢球时,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2)平衡状态包括: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4)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
【解答】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它有惯性,故A错误;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只受到地面的阻力,做减速运动,没有受到平衡力,故B错误;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由脚对球施加力的方向确定,故C错误;
D.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0.(2022·衢州)注射器在科学实验中用途广泛。小科利用注射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气球   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是模拟潜水艇浮沉的实验。当缓慢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将玻璃球内的水从底部小孔压出,玻璃球就上浮。玻璃球能上浮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总重力。活塞被向内推时,受到筒壁对它向   的摩擦力。
【答案】(1)变大
(2)大于或>;外或左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气球总是向气压减小的一侧膨胀。
(2)根据浮沉条件解答。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1)如图甲,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则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于是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玻璃球能上浮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总重力。活塞被向内推时,受到筒壁对它的摩擦力
的方向与其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向外或向左。
21.(2022·舟山模拟)如图,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右侧的小磁针会   (顺、逆)时针转动。慢慢向上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桌面上的条形磁体依然保持不动,此过程条形磁体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逆;减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2)首先分析电磁铁磁场强弱变化,然后确定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变化,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1)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小磁针逆时针方向转动。
(2)当向上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即电磁铁的磁场变弱,则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排斥力减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排斥力,因此摩擦力减小。
22.(2022·慈溪模拟) 2021年3月23日,排水量为22万吨的长赐号货轮途径苏伊士运河时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长赐号货轮搁浅前受到的浮力是   N,搁浅后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2.2×109;变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计算出浮力;
(2)对货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1)货轮在搁浅前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mg=22×107kg×10N/kg=2.2×109N;
(2)搁浅后,船底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此时G=F浮+F支持,因此此时浮力将变小。
23.(2022·镇海模拟)武石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它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市与鄂州市、黄石市的快速城际铁路,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走廊.铁路线全长95km,动车直达运行时间仅为30min,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   km/h.为了节能,车靠站前可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在车速逐渐减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    仍将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把动车的   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答案】190;惯性;机械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全程的平均速度:;
(2)在车速逐渐减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惯性仍将继续行驶。
(3)带动电机逆向发电,把动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24.(2022·余姚模拟)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2021年9月12日第14号台风“灿都”登陆宁波,宁波市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I级。
(1)“灿都”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距离250公里开外的舟山群岛。“灿都” 预计   h后到达舟山群岛。
(2)为防止台风引起的强降雨导致地面积水,淹没车辆,市民们纷纷将家用轿车有序地停在高架上,已知一辆小型轿车的质量约为1.5 t,每个轮子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 ,那么这辆车对高架路面的压强为   。
【答案】(1)12.5
(2)1.5×107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台风的到达时间;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出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1)台风到达的时间为:;
(2)轿车对地面的压力:F=G=mg=1.5×103kg×10N/kg=1.5×104N;
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25.(2022·北仑模拟)如图是宁波隧道建设的场景,其使用的盾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盾构机前段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   。刀盘旋转击碎后的石料由传送带运输,当石料与传松带一起匀速水平前进时,石料   (选填“有”或“没有”)受到摩擦力。
【答案】增大压强;没有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强;②减小接触面积;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盾构机前段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2)石料和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石料没有受到摩擦力。
26.(2022·龙港模拟)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   。
(2)近年来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这一珍惜物种, 科研部门于今年3月在武汉放流5万尾中华鲟,放流前,鱼体要浸泡在食盐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该食盐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钠   千克。
(3)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如图乙所示,为研究信号处理其洄游情 况,科研入员在鱼体内植入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器,通过监测船上的听简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稳定声波确定鱼的相对距离,若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则以岸上群山中华鲟为参照物,此时中华鲟可能的运动情况为:   (选填“水平向左运动”、“静止”或“水平向右运动”)。
【答案】(1)种群
(2)1
(3)水平向左运动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参照物及其选择;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以及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析。
(3)参照物一般指参照系。 参照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解答】(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种群。
(2)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溶剂为49千克水,
则溶液质量为49千克÷(1-2%)=50千克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则所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千克-49千克=1千克。
(3)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说明监测船和中华鲟之间距离不变,则中华鲟也是水平向左运动。
27.(2022·开化模拟)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啦!
(1)在太空舱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冰墩墩将   (选填“保持静止”或“曲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
(2)天地互动环节,同学们问 “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吗”?翟志刚老师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   。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上弦月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月相
【解析】【分析】(1)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月相是月球形态的圆缺变化,是地、月、日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变化一个周期。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我们能看到被照亮的半个地球形状是一个整圆,上弦月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此时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球的形太是一个半圆弧面向西。
【解答】(1)在太空舱中,冰墩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冰墩墩将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上弦月。
28.(2022·江山模拟)如图冰墩墩正协助王亚平完成“天宫课堂"中太空抛物实验。
(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   。
(2)王亚平将冰墩墩平推给叶光富,冰墩墩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而是沿着推出的方向在做近似匀速前进。
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   。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   。
【答案】(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惯性;冰墩墩(几乎)不受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①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②在地面附近,由于重力作用,所有的物体都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2)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惯性。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冰墩墩(几乎)不受重力。
29.(2022·鄞州模拟)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在“冰面”(LED 屏)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的造型。
(1)冰车装有车轮的目的是   。
(2)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1)减小摩擦
(2)非平衡力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
(2)平衡状态包括: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1)冰车装有车轮的目的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
(2)匀速行驶的冰车,它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没有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
三、实验探究题
30.(2022·衢州)小明观看北京冬奥会滑雪比赛时,突发奇想:如果运动员从斜坡滑道上自由滑下,怎样才能滑得更远呢?于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跟小车的下滑高度、小车总质量、水平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小车下滑高度/cm 水平面材料 车上钩码个数 小车在水平面上骨行的最大距离/cm
1 3 木板 1 50
2 3 木板 2 50
3 3 木板 3 50
4 6 木板 3 100
5 6 棉布 3 60
6 6 毛巾 3 30
(1)每次实验中,都应让小车从相应高度由   状态开始沿斜面下滑。
(2)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根据上述第3、4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小车总质量和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下滑高度成正比。小明这样就得出结论不合理,请你对其实验提出改进建议:   。
【答案】(1)静止
(2)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总质量无关。
(3)保持水平面材料和车上钩码个数与第3、4次实验相同,多次改变小车下滑高度,进行实验。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还与开始下滑时的初速度有关。为了排除初速度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必须控制小车从斜面上静止状态开始下滑。
(2)当小车的质量发生改变时,如果小车的滑行距离也不同,那么二者存在关系;否则,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3)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每次实验中,都应让小车从相应高度由静止状态开始沿斜面下滑。
(2)分析实验1、2、3可知,当小车上的钩码个数增大时,小车的质量增大,但是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变,那么得到结论: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总质量无关。
(3)小明根据上述第3、4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小车总质量和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下滑高度成正比。小明这样就得出结论不合理,提出改进建议:保持水平面材料和车上钩码个数与第3、4次实验相同,多次改变小车下滑高度,进行实验。
31.(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使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B.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全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
C.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的惯性大小不同
(2)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
   。
(3)在小车内放入质量为m的小铁块,仍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同一水平木板上运动,发现小车停止的位置比之前在木板上停止的位置远很多。多次实验还是如此。是否可得出结论: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答案】(1)A;B
(2)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不正确,因为f不同,不能用S反应动能的大小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①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
②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③根据惯性的影响因素判断。
(2)根据图片可知,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则如果没有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据此确定它的运动状态;
(3)小车中放入铁块后,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增大,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此时就无法通过距离s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使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故A正确;
B.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则它的动能相等。当小车静止下来时,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故B正确;
C.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的质量不变,则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故选AB。
(2)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我认为不能得到这个结论,理由是:因为f不同,不能用s反映动能的大小。
32.(2022·鄞州模拟)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左侧面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机,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1 0.60 1 0.70
2 0.60 2 0.82
3 0.60 3 0.95
4 1.20 1 1.30
(1)比较第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2)第4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答案】(1)压力大小
(2)0.1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重力是否有关;
(2)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1)在实验1、2、3中,木块的重力相同,螺杆旋转的圈数越多,则压力越大,此时测力计的示数越大,那么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测力计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即F=G+f。在第4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G=1.3N-1.2N=0.1N。
四、解答题
33.(2022·舟山模拟)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若每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体积为6.3×104m3,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请回答:
(1)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节密封沉管,受到海水对它的浮力为多大?
(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不变后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3)要使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则需至少注入多少kg的海水?
【答案】(1)密封沉管的重力为:G=mg=6×107kg×10N/kg=6×108N,
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6×108N;
(2)B
(3)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
此时沉管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6.3×104m3=6.3×108N,
因此时沉管处于悬浮状态,
所以F浮=G总=G+G水,
则G水=F浮-G=6.3×108N-6×108N=0.3×107N,
需注入的海水的质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沉管的重力,再根据漂浮条件计算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沉管受到浮力的变化;
(3)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求出此时沉管受到的浮力,此时沉管处于悬浮状态,沉管和海水的重力之和等于受到的浮力,据此求出注入海水的重力,根据G=mg求出需注入海水的质量。
【解答】(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先增大后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选B。
34.(2022·鹿城模拟)在项目化学习中,小明设计了一款蔗糖溶液密度控制装置(如图甲)。其工作原理为:质量为0.16千克、体积为100cm3的A物体浸没在蔗糖溶液中,R为定值电阻,RF为力敏电阻,当蔗糖溶液密度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中央处理器借助传感器判断电流大小,从而控制水泵工作,使蔗糖溶液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已知电源电压恒为12伏,力敏电阻RF的阻值与其受到轻质细线拉力的大小关系如图乙:当电
路中的电流I≥0.048安时,水泵向容器中注水;当I≤0.04安,水泵停止注水。(物体 A始终浸没在溶液中;传感器电阻不计;水加入容器后能与蔗糖溶液立刻混合均匀)
(1)向容器内注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若该装置控制的蔗糖溶液密度最大值为1.3×103kg/m3,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应为多少欧
(3)小明画出了在定值电阻为R时,该装置所控制的蔗糖溶液的密度范围,如图丙所示,A、B点分别表示此装置所能控制的最小和最大的蔗糖溶液密度。后因定值电阻R损坏,他将其换成了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R1,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更换定值电阻后,此装置所能控制的蔗糖溶液的密度范围,并分别用C、D标记出最小和最大蔗糖溶液密度。
【答案】(1)增大
(2)由题意可知I=0.048A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大。
G=mg=1.6N
F浮=pgv=1.3×103千克/米3× 10N/kg×100×10-6米3=1.3N
此时轻质细线.上的拉力: F最小=G-F=1.6N-1.3N=0.3 N
根据图乙可知,当拉力为0.3N时,RF=200Ω
R总=U/I=12V/0.048A= 250Ω
定值电阻: R=R总-RF=250Ω-200Ω=50Ω
(3)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重力产生,据此分析注入水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变化,再分析受到压强的变化;
(2)根据G=mg计算出物体A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F最小=G-F浮 计算出细线上的拉力,接下来根据图乙确定此时传感器的阻值。根据公式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最后根据 R=R总-RF 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3)根据题目条件,计算出原来定值电阻为R时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然后与图片比较,从而确定纵轴上蔗糖密度的分度值。根据图片确定R1的大致阻值,然后分别计算出此时蔗糖溶液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然后在图片上完成标注即可。
【解答】(1)向容器内注水过程中,由于水的重力增大,因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将增大。
(3)①根据(2)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R=50Ω;
当电流I=0.04A时,此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小。
此时的总电阻:;
此时传感器的电阻:RF'=R总-R=300Ω-20Ω=250Ω;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压力:F=0.5N;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6N-0.5N=1.1N;
则此时溶液的最小密度:;
与图片比较可知,AB的密度差为:1.3×103kg/m3-1.3×103kg/m3=0.2×103kg/m3;
则纵轴上蔗糖密度的分度值为:.
②根据图片可知,R1的阻值大约为R的2倍,即R1=100Ω;
当电流I=0.048A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大。
此时传感器电阻:RF''=R总-R1=250Ω-100Ω=150Ω;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压力为0.2N,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6N-0.2N=1.4N;
此时蔗糖溶液的最大密度:;
当电流I=0.04A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小。
此时传感器电阻:RF'''=R总'-R1=300Ω-100Ω=200Ω;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压力为0.3N,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6N-0.3N=1.3N;
此时蔗糖溶液的最小密度:;
则作图如下:
五、综合说理题
35.(2022·文成模拟)地漏是连接室内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的接口,是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如图所示为浮球式密封型地漏,它由壳体、浮球、篦子、排水口组成,浮球由密度略小于水的材料制成且球体表皿光滑。当地面有积水时,浮球式密封型地遍能自动排水,没有水时可实现目动封闭排水口阻止排水管内的污浊气体进入室内。该型地漏具有排水快、防堵塞、防臭味、易清理等优点。
请结合上述信息,解释浮球式密封型地漏如何实现自动排水、防堵塞和防臭味的功能。
【答案】浮球用密度略小于水的材料制成:当无水时,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堵封住排水口,起到了排水管内的污浊气体浸入室内的作用;当有水进入地漏时,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排水管即可实现自动排水,而且排水管无储水弯管设计,属于直通排水特点,所以排水速度快,更不易被堵塞。当排水管堵塞时,只要拿掉篦子和浮球,就能进行疏通,也更易清理。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据此分析无水时浮球堵住排水口的原因。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面漂浮,据此分析有水时排水口打开的原因;
(2)比较直管和弯管的不同,确定对排水速度的影响;
(3)根据地漏的结构,说明容易清理的原因。
36.(2022·鹿城模拟)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让世人叹为观止。越野滑雪是世界运动史上最古老的运动项日之一。滑雪赛道的设胃和运动员的姿势能够影响到滑雪速度。
资料1: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赛道的设置
①如甲图为某越野滑雪场所处区域的等高线图,虚线处设置为滑雪赛道。
②赛道表面雪的厚度需达到6-8米。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滑雪时,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
资料2:滑雪运动员的姿势。滑雪过程中,运动员通过一个凹形轨道助滑后,在起跳的瞬间用力一蹬伸展身体,调整好姿势在空中飞行,飞行至项端时身休与滑板构成上表面凸起的流线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越野滑霄赛道的设置以及滑雪运动员的姿势能够影响滑雪速度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满分示例:该等高线图可以看出地形为山地,在高处运动员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下滑时能够转化为较大的动能,适合作为滑雪赛道:当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空气被逼出时,形成了气垫,滑雪板与地面脱离接触,减少了摩擦力;运动员起跳要用力蹬,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跳得更高;在空中形成表面凸起的流线型,减小了空气阻力,且上表面流速大于下表面,得到了大气向上的托力,可以飞行的更久。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①根据等高线图的知识判断滑雪场所处的地形特点,从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对滑雪运动的影响;
②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注入润滑油;④改变接触面;
③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37.(2022·衢江模拟)“天宫课堂”上,三位“太空教师”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小科对翻跟头的“冰墩墩”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亚平水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 “冰墩墩”并没有下坠,而是慢慢飘向一两米开外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间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请用科学原理解释以上现象。
【答案】空间站处于微重 力环境下,重力可忽略不计。“冰墩墩” 没有下坠,它处于失重状态。冰墩墩受到推力向前运动,因为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由于冰墩墩具有惯性,离开手后,_保持了离开手时的初速度,沿力的方向.上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冰墩墩合外力近似为零,符合牛顿第一定律,不下坠,不向左偏,也不向右偏,作匀速直线运动,慢慢飘向另一人。“翻跟头”,因为“冰墩墩”其中一部分受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另一部分因为惯性保持静止,就旋转翻起了“跟头”。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析】【分析】①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④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据此分析解答。
1 / 1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运动和力
一、单选题
1.(2022·衢州)“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过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被泼出后惯性变大 B.用力泼水能增大水的惯性
C.落到地上的水不再具有惯性 D.泼出的水由于惯性能继续运动
2.(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如图所示为冬奥会的一些运动项目,关于这些项目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3.(2022·舟山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4.(2022·慈溪模拟)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的一种展品“惯性车”。它在平直轮道上匀速行驶,当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惯性车”,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B.相对于地面,小球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C.小球落回小孔是因为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前的力的作用
D.小球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它在水平方向保持与“惯性车”相同的速度
5.(2022·杭州模拟)田径比赛中,接力跑比赛万众瞩目,观众在家就能看到实时赛况,得益于会跟着运动员“跑”的轨道摄影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奔跑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运动员奔跑时后脚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
C.运动员奔跑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影机是静止的
D.运动员握紧接力棒时,握力越大,接力棒所受摩擦力越大
6.(2022·温州模拟)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探究机械能转化的实验装置,将一弹簧下端固定于带槽的斜面底端,弹簧上端处于斜面A点处;将一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小球经过斜面A点后压缩弹簧,在斜面C点停止:;然后在弹力的作用下小球再向上运动到斜面的D点,接着再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几次后小球在斜面的B点静止,那么小球第一次下降经过斜面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
A.A B.B点 C.C点 D.D点
7.(2022·镇海模拟)如图是一瓶洗手液。当用手挤压瓶体时,瓶内空气可通过出液管 挤出,液面会被挤高;当用手向下挤压液管顶部时,储液桶中的洗手液会从出液管流出;松手时,由于储液桶中气压低,洗手液会进入储液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洗手液瓶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洗手液瓶受到支持面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用手挤压瓶体时,瓶底受到洗手液的压强一定不变
D.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
8.(2022·余姚模拟)2021年6月22日,宁波一工地起桩机倒塌砸中轿车致一对父女不幸离世。根据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桩机倒塌是由于 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起桩机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轿车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9.(2022·文成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擦窗机器人静止停在竖直窗户玻璃上,当小文向左匀速拉动窗户时,擦窗机器人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10.(2022·鹿城模拟)2022年3月22日,中国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天宫课堂”.下列实验在空间站能正常完成的是(  )
A.粗盐提纯实验
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D.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1.(2022·龙港模拟)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的诗句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12.(2022·嵊州模拟)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以任何初速度下滑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13.(2022·衢江模拟)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评论员讲评围棋时,棋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如图),围棋棋子不掉下来的原因是(  )
A.棋盘对棋子的磁力 B.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
C.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 D.空气对棋子的大气压力
14.(2022·江山模拟)如图为一架直升飞机,直升飞机能垂直升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对直升飞机的重力 B.空气对直升飞机向上的作用力
C.空气对直升飞机的浮力 D.直升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力差
15.(2022·江山模拟)在2022年冬奥会冰壶运动中,为了改变冰壶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运动员常用冰壶刷刷冰(如图所示),其作用是(  )
A.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B.减小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C.增大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D.增大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16.(2022·常山模拟)小科沿水平方向用力推木箱,没能推动,下列关于力的大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推力小于箱子的重力 B.水平推力等于箱子的重力
C.水平推力等于箱子的摩擦力 D.水平推力小于箱子的摩擦力
17.(2022·常山模拟)小科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乘坐公交车回家,关于车速、惯性、质量进行了讨论,正确的是(  )
A.公交车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公交车行驶时具有惯性,停车时没有惯性
C.汽车超速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8.(2022·慈溪模拟)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王亚平老师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神奇的“浮力消失实验”。对杯中乒乓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浮力消失”即没有受到浮力
B.受到的重力为零
C.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悬浮
D.上下表面几乎没有受到压力
19.(2022·奉化模拟)2022年2月6日晚,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为队员唐佳丽射门的瞬间,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受脚对球施加的力的大小决定
D.踢球时,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
二、填空题
20.(2022·衢州)注射器在科学实验中用途广泛。小科利用注射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气球   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如图乙是模拟潜水艇浮沉的实验。当缓慢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将玻璃球内的水从底部小孔压出,玻璃球就上浮。玻璃球能上浮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总重力。活塞被向内推时,受到筒壁对它向   的摩擦力。
21.(2022·舟山模拟)如图,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右侧的小磁针会   (顺、逆)时针转动。慢慢向上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桌面上的条形磁体依然保持不动,此过程条形磁体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2.(2022·慈溪模拟) 2021年3月23日,排水量为22万吨的长赐号货轮途径苏伊士运河时船体偏离航道触底搁浅。长赐号货轮搁浅前受到的浮力是   N,搁浅后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2022·镇海模拟)武石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它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市与鄂州市、黄石市的快速城际铁路,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走廊.铁路线全长95km,动车直达运行时间仅为30min,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   km/h.为了节能,车靠站前可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在车速逐渐减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    仍将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把动车的   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24.(2022·余姚模拟)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2021年9月12日第14号台风“灿都”登陆宁波,宁波市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I级。
(1)“灿都”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距离250公里开外的舟山群岛。“灿都” 预计   h后到达舟山群岛。
(2)为防止台风引起的强降雨导致地面积水,淹没车辆,市民们纷纷将家用轿车有序地停在高架上,已知一辆小型轿车的质量约为1.5 t,每个轮子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 ,那么这辆车对高架路面的压强为   。
25.(2022·北仑模拟)如图是宁波隧道建设的场景,其使用的盾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盾构机前段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   。刀盘旋转击碎后的石料由传送带运输,当石料与传松带一起匀速水平前进时,石料   (选填“有”或“没有”)受到摩擦力。
26.(2022·龙港模拟)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   。
(2)近年来野生中华鲟数量急剧下降,为保护这一珍惜物种, 科研部门于今年3月在武汉放流5万尾中华鲟,放流前,鱼体要浸泡在食盐水中消毒,欲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该食盐水溶液,可向49千克水中加入氯化钠   千克。
(3)中华鲟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如图乙所示,为研究信号处理其洄游情 况,科研入员在鱼体内植入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器,通过监测船上的听简接收信号发射器发出的稳定声波确定鱼的相对距离,若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则以岸上群山中华鲟为参照物,此时中华鲟可能的运动情况为:   (选填“水平向左运动”、“静止”或“水平向右运动”)。
27.(2022·开化模拟)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啦!
(1)在太空舱中,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冰墩墩将   (选填“保持静止”或“曲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
(2)天地互动环节,同学们问 “空间站上看到的月亮和地球上看到的是一样的吗”?翟志刚老师说:“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   。
28.(2022·江山模拟)如图冰墩墩正协助王亚平完成“天宫课堂"中太空抛物实验。
(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   。
(2)王亚平将冰墩墩平推给叶光富,冰墩墩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而是沿着推出的方向在做近似匀速前进。
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   。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   。
29.(2022·鄞州模拟)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如图所示为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在“冰面”(LED 屏)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的造型。
(1)冰车装有车轮的目的是   。
(2)匀速行驶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30.(2022·衢州)小明观看北京冬奥会滑雪比赛时,突发奇想:如果运动员从斜坡滑道上自由滑下,怎样才能滑得更远呢?于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跟小车的下滑高度、小车总质量、水平面粗糙程度是否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小车下滑高度/cm 水平面材料 车上钩码个数 小车在水平面上骨行的最大距离/cm
1 3 木板 1 50
2 3 木板 2 50
3 3 木板 3 50
4 6 木板 3 100
5 6 棉布 3 60
6 6 毛巾 3 30
(1)每次实验中,都应让小车从相应高度由   状态开始沿斜面下滑。
(2)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根据上述第3、4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小车总质量和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下滑高度成正比。小明这样就得出结论不合理,请你对其实验提出改进建议:   。
31.(2022·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使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B.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全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
C.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的惯性大小不同
(2)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
   。
(3)在小车内放入质量为m的小铁块,仍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同一水平木板上运动,发现小车停止的位置比之前在木板上停止的位置远很多。多次实验还是如此。是否可得出结论: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32.(2022·鄞州模拟)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测力计下,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左侧面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机,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通过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测力计示数(N)
1 0.60 1 0.70
2 0.60 2 0.82
3 0.60 3 0.95
4 1.20 1 1.30
(1)比较第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2)第4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
四、解答题
33.(2022·舟山模拟)港珠澳大桥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隧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然后让其漂浮在海面上,再用船将密封沉管拖到预定海面上,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若每一节密封长方形沉管的体积为6.3×104m3,总质量为6×107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请回答:
(1)漂浮在海面上的一节密封沉管,受到海水对它的浮力为多大?
(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不变后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3)要使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则需至少注入多少kg的海水?
34.(2022·鹿城模拟)在项目化学习中,小明设计了一款蔗糖溶液密度控制装置(如图甲)。其工作原理为:质量为0.16千克、体积为100cm3的A物体浸没在蔗糖溶液中,R为定值电阻,RF为力敏电阻,当蔗糖溶液密度改变时,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中央处理器借助传感器判断电流大小,从而控制水泵工作,使蔗糖溶液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已知电源电压恒为12伏,力敏电阻RF的阻值与其受到轻质细线拉力的大小关系如图乙:当电
路中的电流I≥0.048安时,水泵向容器中注水;当I≤0.04安,水泵停止注水。(物体 A始终浸没在溶液中;传感器电阻不计;水加入容器后能与蔗糖溶液立刻混合均匀)
(1)向容器内注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将   。(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若该装置控制的蔗糖溶液密度最大值为1.3×103kg/m3,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应为多少欧
(3)小明画出了在定值电阻为R时,该装置所控制的蔗糖溶液的密度范围,如图丙所示,A、B点分别表示此装置所能控制的最小和最大的蔗糖溶液密度。后因定值电阻R损坏,他将其换成了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R1,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更换定值电阻后,此装置所能控制的蔗糖溶液的密度范围,并分别用C、D标记出最小和最大蔗糖溶液密度。
五、综合说理题
35.(2022·文成模拟)地漏是连接室内地面与排水管道系统的接口,是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如图所示为浮球式密封型地漏,它由壳体、浮球、篦子、排水口组成,浮球由密度略小于水的材料制成且球体表皿光滑。当地面有积水时,浮球式密封型地遍能自动排水,没有水时可实现目动封闭排水口阻止排水管内的污浊气体进入室内。该型地漏具有排水快、防堵塞、防臭味、易清理等优点。
请结合上述信息,解释浮球式密封型地漏如何实现自动排水、防堵塞和防臭味的功能。
36.(2022·鹿城模拟)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让世人叹为观止。越野滑雪是世界运动史上最古老的运动项日之一。滑雪赛道的设胃和运动员的姿势能够影响到滑雪速度。
资料1: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赛道的设置
①如甲图为某越野滑雪场所处区域的等高线图,虚线处设置为滑雪赛道。
②赛道表面雪的厚度需达到6-8米。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滑雪时,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
资料2:滑雪运动员的姿势。滑雪过程中,运动员通过一个凹形轨道助滑后,在起跳的瞬间用力一蹬伸展身体,调整好姿势在空中飞行,飞行至项端时身休与滑板构成上表面凸起的流线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越野滑霄赛道的设置以及滑雪运动员的姿势能够影响滑雪速度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37.(2022·衢江模拟)“天宫课堂”上,三位“太空教师”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小科对翻跟头的“冰墩墩”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亚平水平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 “冰墩墩”并没有下坠,而是慢慢飘向一两米开外的叶光富,叶光富接住后,又将其推向王亚平,冰墩墩在两人间画出了一条漂亮的直线。请用科学原理解释以上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惯性的认识判断。
【解答】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故A、B错误;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
泼出去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继续向前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惯性;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运动状态不变包括:①静止;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高度减小质量不变,则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冰球在水平冰面滑动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改变,即动能不断改变,所以机械能改变,故C错误;
D.冰壶运动员掷出去的冰壶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
【解答】①当物体向下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与重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摩擦力f=G=mg;
②当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受到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与向上的拉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F=G+f=2mg。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原来小球和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相同。小球从小孔弹出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因此相对于“惯性车”,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只在竖直方向上先向上运动,再向下运动,故A错误;
相对于地面,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运动,因此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故B错误;
小球能够落回原孔,是因为它有惯性,它在水平返现上保持与车相同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1)根据惯性的特点判断;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4)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解答】A.一切物体都由惯性,故A错误;
B.运动员奔跑时,后脚向后蹬地,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则后脚受到向前的摩擦力,故B正确;
C.运动员奔跑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的位置不断改变,则它是运动的,故C错误;
D.接力棒始终在手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重力与手的摩擦力相互平衡。接力棒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分析小球在O到A、A到B、B到C过程中受力情况,判断出合力与运动方向的关系,从而得出物体速度最大的位置,即为小球动能最大的点。【解答】从O到A的过程中,小球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大于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合力沿斜面向下,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大于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弹力之和,合力沿斜面向下,小球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由题意可知,小球最后在斜面的B点静止,小球在该点受到的合力为零,此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沿斜面向下重力的分力小于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弹力之和,合力沿斜面向上,小球做变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在C点瞬时静止,
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
(2)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3)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断;
(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A.该洗手液瓶子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正确;
B.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洗手液瓶受到支持面的支持力等于瓶子的重力与手施加的压力之和,则支持力和重力肯定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用手挤压瓶体时,洗手液的液面升高,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瓶底受到洗手液的压强增大,故C错误;
D.用力向下挤压出液管顶部时,手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施力物体判断;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3)惯性是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4)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
【解答】A. 起桩机倒塌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汽车被起桩机压成严重变形,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B正确;
C.轿车刹车时没有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轿车有惯性,故C错误;
D.起桩机对汽车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者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擦窗机器人在玻璃上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太空中的“失重”状态分析判断。
【解答】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即只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都无法完成。
粗盐提纯时,要使用天平测量质量,还要对液体进行过滤,这些都要利用重力,故A、B不合题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与物体的重力无关,可以完成,故C符合题意;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需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这些都无法进行,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可知,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就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否则无法进行比较。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可知,“千里”为路程,而“一日”为时间,因此可以确定速度的大小,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根据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和结论的认识判断。
【解答】A.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作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每次实验时,小车必须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从而保证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故B错误;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错误;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不能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还需要进行科学推理,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当棋子静止在竖直的棋盘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对飞机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分析判断。
【解答】直升飞机升空时,它的机翼高速旋转,对空气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同时,空气对机翼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当作用力大于重力时,它就会升高,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A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
【解答】在2022年冬奥会冰壶运动中,为了改变冰壶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运动员常用冰壶刷刷冰,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增大冰壶的内能,提升冰壶的温度,这样冰面吸热后会熔化成一层水,从而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6.【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
【解答】小科用力推箱子,但是箱子保持静止状态,即它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箱子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相等,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7.【答案】D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公交车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是因为公交车有惯性,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则公交车行驶时和停车时都有惯性,故B错误;
C.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乘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
(2)根据“失重”状态判断;
(3)根据受力情况判断;
(4)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判断。
【解答】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因此水在杯子中没有重力,自然不会对乒乓球上下两个表面产生压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F浮力=F下-F上可知,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为零,故A正确不合题意;
在失重状态下,乒乓球的重力为零,故B正确不合题意;
由于乒乓球不受重力,也不受浮力,即乒乓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它可以在水中任意位置悬浮,故C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2)平衡状态包括: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4)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
【解答】A.球离开脚后还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它有惯性,故A错误;
B.球在场上滚动时只受到地面的阻力,做减速运动,没有受到平衡力,故B错误;
C.球的运动方向主要由脚对球施加力的方向确定,故C错误;
D.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球受到脚的作用力,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20.【答案】(1)变大
(2)大于或>;外或左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气球总是向气压减小的一侧膨胀。
(2)根据浮沉条件解答。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1)如图甲,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则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于是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玻璃球能上浮是因为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总重力。活塞被向内推时,受到筒壁对它的摩擦力
的方向与其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向外或向左。
21.【答案】逆;减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再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确定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2)首先分析电磁铁磁场强弱变化,然后确定条形磁铁受到磁力的变化,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解答】(1)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小磁针逆时针方向转动。
(2)当向上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即电磁铁的磁场变弱,则条形磁铁受到向左的排斥力减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排斥力,因此摩擦力减小。
22.【答案】2.2×109;变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浮沉条件计算出浮力;
(2)对货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1)货轮在搁浅前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则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mg=22×107kg×10N/kg=2.2×109N;
(2)搁浅后,船底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此时G=F浮+F支持,因此此时浮力将变小。
23.【答案】190;惯性;机械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惯性;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3)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全程的平均速度:;
(2)在车速逐渐减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惯性仍将继续行驶。
(3)带动电机逆向发电,把动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24.【答案】(1)12.5
(2)1.5×107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台风的到达时间;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计算出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1)台风到达的时间为:;
(2)轿车对地面的压力:F=G=mg=1.5×103kg×10N/kg=1.5×104N;
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25.【答案】增大压强;没有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强;②减小接触面积;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解答】(1)盾构机前段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通过减小受力面积而增大压强;
(2)石料和传送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即二者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石料没有受到摩擦力。
26.【答案】(1)种群
(2)1
(3)水平向左运动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参照物及其选择;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以及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析。
(3)参照物一般指参照系。 参照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解答】(1)长江流域所有的中华鲟构成种群。
(2)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溶剂为49千克水,
则溶液质量为49千克÷(1-2%)=50千克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则所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千克-49千克=1千克。
(3)此时监测船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处理后发现接收到的声音的响度和音调保持不变,说明监测船和中华鲟之间距离不变,则中华鲟也是水平向左运动。
27.【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2)上弦月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月相
【解析】【分析】(1)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月相是月球形态的圆缺变化,是地、月、日三者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变化一个周期。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我们能看到被照亮的半个地球形状是一个整圆,上弦月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此时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球的形太是一个半圆弧面向西。
【解答】(1)在太空舱中,冰墩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轻轻一推,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微小的重力,冰墩墩将匀速直线运动;
(2)如果某时刻太阳、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如图所示,航天员看到的月相为上弦月。
28.【答案】(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惯性;冰墩墩(几乎)不受重力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①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②在地面附近,由于重力作用,所有的物体都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王亚平轻轻地用食指弹了一下冰墩墩,冰墩墩就做起了空翻动作,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2)①冰墩墩被推出后,继续前进,因为它具有惯性。
②冰墩墩被推出后并没有像地面上那样下坠,这是因为冰墩墩(几乎)不受重力。
29.【答案】(1)减小摩擦
(2)非平衡力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1)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改变接触面;④注入润滑油;⑤变滑动为滚动。
(2)平衡状态包括:①静止状态;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1)冰车装有车轮的目的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力;
(2)匀速行驶的冰车,它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没有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平衡力。
30.【答案】(1)静止
(2)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总质量无关。
(3)保持水平面材料和车上钩码个数与第3、4次实验相同,多次改变小车下滑高度,进行实验。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还与开始下滑时的初速度有关。为了排除初速度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必须控制小车从斜面上静止状态开始下滑。
(2)当小车的质量发生改变时,如果小车的滑行距离也不同,那么二者存在关系;否则,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3)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每次实验中,都应让小车从相应高度由静止状态开始沿斜面下滑。
(2)分析实验1、2、3可知,当小车上的钩码个数增大时,小车的质量增大,但是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变,那么得到结论: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总质量无关。
(3)小明根据上述第3、4两次实验得出结论:当小车总质量和水平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与小车下滑高度成正比。小明这样就得出结论不合理,提出改进建议:保持水平面材料和车上钩码个数与第3、4次实验相同,多次改变小车下滑高度,进行实验。
31.【答案】(1)A;B
(2)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不正确,因为f不同,不能用S反应动能的大小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①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与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
②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③根据惯性的影响因素判断。
(2)根据图片可知,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运动的越远,则如果没有阻力,那么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据此确定它的运动状态;
(3)小车中放入铁块后,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增大,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此时就无法通过距离s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使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故A正确;
B.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则它的动能相等。当小车静止下来时,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等,故B正确;
C.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的质量不变,则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故选AB。
(2)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我认为不能得到这个结论,理由是:因为f不同,不能用s反映动能的大小。
32.【答案】(1)压力大小
(2)0.1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重力是否有关;
(2)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1)在实验1、2、3中,木块的重力相同,螺杆旋转的圈数越多,则压力越大,此时测力计的示数越大,那么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测力计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滑动摩擦力,即F=G+f。在第4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G=1.3N-1.2N=0.1N。
33.【答案】(1)密封沉管的重力为:G=mg=6×107kg×10N/kg=6×108N,
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6×108N;
(2)B
(3)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
此时沉管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6.3×104m3=6.3×108N,
因此时沉管处于悬浮状态,
所以F浮=G总=G+G水,
则G水=F浮-G=6.3×108N-6×108N=0.3×107N,
需注入的海水的质量:.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G=mg计算出沉管的重力,再根据漂浮条件计算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沉管受到浮力的变化;
(3)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求出此时沉管受到的浮力,此时沉管处于悬浮状态,沉管和海水的重力之和等于受到的浮力,据此求出注入海水的重力,根据G=mg求出需注入海水的质量。
【解答】(2)在对密封沉管灌水使其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先增大后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故选B。
34.【答案】(1)增大
(2)由题意可知I=0.048A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大。
G=mg=1.6N
F浮=pgv=1.3×103千克/米3× 10N/kg×100×10-6米3=1.3N
此时轻质细线.上的拉力: F最小=G-F=1.6N-1.3N=0.3 N
根据图乙可知,当拉力为0.3N时,RF=200Ω
R总=U/I=12V/0.048A= 250Ω
定值电阻: R=R总-RF=250Ω-200Ω=50Ω
(3)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由重力产生,据此分析注入水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力的变化,再分析受到压强的变化;
(2)根据G=mg计算出物体A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计算出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F最小=G-F浮 计算出细线上的拉力,接下来根据图乙确定此时传感器的阻值。根据公式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最后根据 R=R总-RF 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3)根据题目条件,计算出原来定值电阻为R时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然后与图片比较,从而确定纵轴上蔗糖密度的分度值。根据图片确定R1的大致阻值,然后分别计算出此时蔗糖溶液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然后在图片上完成标注即可。
【解答】(1)向容器内注水过程中,由于水的重力增大,因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将增大。
(3)①根据(2)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R=50Ω;
当电流I=0.04A时,此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小。
此时的总电阻:;
此时传感器的电阻:RF'=R总-R=300Ω-20Ω=250Ω;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压力:F=0.5N;
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6N-0.5N=1.1N;
则此时溶液的最小密度:;
与图片比较可知,AB的密度差为:1.3×103kg/m3-1.3×103kg/m3=0.2×103kg/m3;
则纵轴上蔗糖密度的分度值为:.
②根据图片可知,R1的阻值大约为R的2倍,即R1=100Ω;
当电流I=0.048A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大。
此时传感器电阻:RF''=R总-R1=250Ω-100Ω=150Ω;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压力为0.2N,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6N-0.2N=1.4N;
此时蔗糖溶液的最大密度:;
当电流I=0.04A时,蔗糖溶液密度最小。
此时传感器电阻:RF'''=R总'-R1=300Ω-100Ω=200Ω;
根据图像可知,此时压力为0.3N,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6N-0.3N=1.3N;
此时蔗糖溶液的最小密度:;
则作图如下:
35.【答案】浮球用密度略小于水的材料制成:当无水时,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堵封住排水口,起到了排水管内的污浊气体浸入室内的作用;当有水进入地漏时,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浮起,排水管即可实现自动排水,而且排水管无储水弯管设计,属于直通排水特点,所以排水速度快,更不易被堵塞。当排水管堵塞时,只要拿掉篦子和浮球,就能进行疏通,也更易清理。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据此分析无水时浮球堵住排水口的原因。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面漂浮,据此分析有水时排水口打开的原因;
(2)比较直管和弯管的不同,确定对排水速度的影响;
(3)根据地漏的结构,说明容易清理的原因。
36.【答案】满分示例:该等高线图可以看出地形为山地,在高处运动员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下滑时能够转化为较大的动能,适合作为滑雪赛道:当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空气被逼出时,形成了气垫,滑雪板与地面脱离接触,减少了摩擦力;运动员起跳要用力蹬,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跳得更高;在空中形成表面凸起的流线型,减小了空气阻力,且上表面流速大于下表面,得到了大气向上的托力,可以飞行的更久。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①根据等高线图的知识判断滑雪场所处的地形特点,从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对滑雪运动的影响;
②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注入润滑油;④改变接触面;
③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37.【答案】空间站处于微重 力环境下,重力可忽略不计。“冰墩墩” 没有下坠,它处于失重状态。冰墩墩受到推力向前运动,因为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由于冰墩墩具有惯性,离开手后,_保持了离开手时的初速度,沿力的方向.上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冰墩墩合外力近似为零,符合牛顿第一定律,不下坠,不向左偏,也不向右偏,作匀速直线运动,慢慢飘向另一人。“翻跟头”,因为“冰墩墩”其中一部分受力的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另一部分因为惯性保持静止,就旋转翻起了“跟头”。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解析】【分析】①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④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据此分析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