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4.14《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 赋予(yǔ) 夔门(kuí)
B.渲染(xuàn) 柏树(bǎi) 颐和园(yí)
C.暮霭(ǎi) 真挚(zhì) 掠影(lüě)
D.朝霞(zhāo) 熟悉(shú) 沁园春(qì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自 祟高 关键 独创 B.画意 灵魂 真挚 辉惶
C.朴素 惨淡 意境 有赖于 D.碧空 观查 搏斗 扬州
3.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C.小明看了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虛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B.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是山水画的灵魂。
B.要深刻认识观察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才能获得意境。
C.中国画不强调“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画家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时间会影响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的表现。
D.画画光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9.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这个句子的谓语是“表达”)
B.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这个句子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彩相同)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10.李可染, 人。中国杰出的 家,齐白石的弟子。
二、阅读理解
11.(2019·蚌埠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拯救“失写症”
①在2301人的调查中,只有38.1%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写字,62.8%的受访者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困扰,85.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有必要强调手写字的重要性,可见,“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
②拯救“失写症”,需要在传承中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发展,让汉字焕发魅力。这是汉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大动力。
③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汉字不只是书写和表达工具。古人造字时,把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融入其中,方正的汉字满整端直、安静敦重。“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原则,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
④当下社会充满着变化和诱惑,浮躁已经成为当前文艺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这种氛围导致人们坐不稳、静不下。当此之时,接触优雅的汉字、养心的书法,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
⑤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打着“创新书法”的旗号刻意求怪、博出位,所书的汉字给人以歪歪扭扭、龇牙咧嘴的印象,看不懂、摸不透。这就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造成了错误印象和行为引导,开始萌生“写不好也罢了”“不写也罢了”的想法。
⑥可见,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试看中国历代优秀书法,哪个不是眉目清秀、结构匀称 历史上每次被人们认同的书体创新,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又哪个不是讲究“法度”和线条美 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
⑦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
⑧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相关。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3)第⑥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阅读文章第③~⑦段,简要概括中国书法所具有的作用。
(5)结合全文,谈谈如何才能拯救“失写症”
12.(2018九上·莆田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刘诗瑶
①随着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从而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②什么是量子呢?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由量子组成的。量子的奇妙之处首先在于它的奇妙特性——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
③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因此,对物质的测量意味着扰动,会改变被测量物质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
④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科学家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将甲地某一粒子的未知量子态,在乙地的另一粒子上还原出来。
⑤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拓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
⑥以往用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传递信息极易遭遇窃听,但通过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能够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这就是量子通信。
⑦量子保密通信,就好比一个人想要传递秘密给另外一个人,需要把存放秘密的箱子和一把钥匙传给接收方。接收方只有用这把钥匙打开箱子,才能取到秘密。没有这把钥匙,别人无法打开箱子,而且一旦这把钥匙被别人动过,传送者会立刻发现,原有的钥匙作废,再给一把新的钥匙,直到确保接收方本人拿到。
⑧据专家介绍,量子卫星发射后,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统将投入正式运行,而“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
⑨大规模推广量子通信应用后,将极大提高人们信息传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建好“量子互联网”后,人们不用再担心任何信息泄露,从而避免恶意攻击和欺诈行为。
⑩得益于这种绝对安全性,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对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变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围绕“首颗量子卫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率先在世界上发射了量子通信实验卫星。
B.量子叠加态就像小说中孙悟空的分身术那样,一个量子能同时在多个地方出现。
C.到今年下半年,量子通信技术将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
D.理论上讲,量子通信有绝对的安全性。
(4)文章的③④⑤⑥段先介绍量子叠加原理与量子纠缠,再介绍量子通信。请你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5)结合短文内容,概括说明量子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1)作者探讨山水画的意境,观点很鲜明,请你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2)作者以古诗词为例来谈山水画的意境,请你举例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鲜明。
(4)根据第三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分析诗中所包含的意境。
三、综合应用
14.(2017·随州)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你一定收获很多。请以“语文学习之旅”为话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抒情性文字。(不少于50字)
15.学习了本文,你一定对古诗的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请你对下面这首诗进行赏析。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呜。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6.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②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③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④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17.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品名胜古迹的意蕴……
(1)【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夏天是个好季节。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 ,我 。
(2)【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
下联:盛世 山高 声随月亮 歌 临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BD注音完全正确。C.“掠”应读lüè。故C不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2.【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祟”应为“崇”。故A错误。
B.“惶”应为“煌”。故B错误。
C.正确。
D.“查”应为“察”。故D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此类题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平时要适当拓宽阅读面,要辨明字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辨析的过程中就可以正确答题。
3.【答案】A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有误,“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一般指向具体的环境、场所。句中要求别人设想处在自己的地位上或处境中,替自己着想,应用成语“设身处地”。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语境进行分析判断.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4.【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段的话题是马远画山水画的风格特点。首先说的是大体的绘画风格,此句与③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再根据②⑤④⑥句具体介绍《寒江独钓图》,以及①句与②⑤④⑥句之间的总分关系,可确定顺序为①②⑤④⑥。根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句连贯、衔接恰当的能力。通读整段文字,根据标点符号和各个小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A.有误,应将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B.有误,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故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正确;D.有误,逗号应在引号外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6.【答案】A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成语使用恰当。故A正确。
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小偷偷入家中与学问没任何关系,所以与语境不符。故B不正确。
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含贬义。“他”面对别人的嘲笑能不懈努力,应用褒义词,属于感彩不当。故C不正确。
D项,“风声鹤唳”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不能用作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所以与语境不符。故D不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想准确地辨析词语的正误,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彩等,然后结合所给语境去判断正误。
7.【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C.动宾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
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8.【答案】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C中国画不强调“光”,是因为中国画重在表现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对光的要求并不高。故C错误。 ABD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9.【答案】C
【知识点】褒义词;主谓句;假设复句;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 “狂澜”,是指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也可来比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属于中性词。“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彩。“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属于褒义词。“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属于褒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成分、辨析复句类型、辨析词语的感彩已经辨析病句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词语或句意的基础上再根据平时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判断。
10.【答案】江苏徐州;画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这篇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注意不要张冠李戴。
故答案为:江苏徐州;画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积累。回答此类问题,主要看平时的积累情况。学习中,要对重要作家作品和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加强记忆并做好积累,适当做一些强化练习。
11.【答案】(1)A
(2)拯救“失写症”的关键是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3)举例论证。 列举了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中国书法要继承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的观点。(意思对即可)
(4)①体现出了 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②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③体现了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④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5)①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 ;②书法创新不刻意求怪、博出位;③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举例论证;文章结构方式
【解析】【分析】(1)第1段提出问题,“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2—7段分析问题。第8段归纳出论点并收束全文。所以选A项。
(2)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本文可提取文末“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一句作为中心论点即可。
(3) “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中的“例如”就是举例论证方法标志性的词语。而论证的观点就是紧接着的下文“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4)通读第3—7段,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根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3段可提取“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4段可提取“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6段可提取“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7段可提取“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5)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能表达这种内容的关键句。如3段的“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6段的“可见,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8段的“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结合原文分析使用。
故答案为:⑴A;
⑵拯救“失写症”的关键是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⑶举例论证。 列举了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中国书法要继承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的观点。(意思对即可);
⑷①体现出了 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②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③体现了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④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⑸①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 ;②书法创新不刻意求怪、博出位;③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论证思路的把握,需要首先分清楚层次,然后概括每层的内容,最后用标志性词语概括解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提取(概括)能力,需要通读全文,找出作者的观点的集中体现;
⑶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要点,答题时应注意,看到题目首先在审题后确定答题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的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⑸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题目要求,写出身边敬业的人的事例,合情合理即可得满分。
12.【答案】(1)选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叫量子、量子叠加原理、量子纠缠、量子通信及运用、未来的前景。
(2)打比方。通俗形象地说明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3)C
(4)这里是按照从原理到运用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5)量子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以后,在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准确快捷等方面都会发挥作用,对公民个人及产业界、科技界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把握说明顺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打比方
【解析】【分析】(1)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量子通信之后,第②段的“什么是量子呢”,介绍了什么叫量子,第③段的“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介绍了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第④段的“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介绍了什么是量子纠缠,第⑤段“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和第⑥段“这就是量子通信”,介绍了什么是量子通信,第⑦段“量子保密通信”,介绍了量子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第⑧段“正式运行”“交付”和第⑨段“应用后,将极大提高”,介绍了量子通信的运用,第⑩段“不仅应用于”“也可用于”“还可应用于”介绍了量子通信的广阔的未来前景。
(2)画线句子把“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比作“双胞胎”,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整个句子来看,“心电感应”“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写出了量子纠缠的特性。答题模式: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使说明事物的特性更浅显易懂,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3)C项是错误的,因为第⑧段中提到,只是“‘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而并非大规模推广应用。
(4)文章第③段“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介绍了量子叠加原理,第④段“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介绍了量子纠缠,第⑤段“适用于实际应用的”“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和第⑥段“这就是量子通信”介绍了量子通信是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特性的实际应用,是按照由原理到运用的顺序来说明的,是逻辑顺序。先要认识事物的原理,才能进行实际应用,这样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5)把握全文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定位到第⑥⑨⑩段,抓住关键词句回答即可。如定位到第⑥段“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说明量子通信在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准确快捷等方面的作用,第⑨段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说明量子通信技术可以保障信息安全的特点;第⑩段“不仅应用于”“也可用于”“还可应用于”“势必对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变革”说明量子通信技术对公民个人及产业界、科技界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最后精炼的整合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⑴选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叫量子、量子叠加原理、量子纠缠、量子通信及运用、未来的前景。
⑵打比方。通俗形象地说明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⑶C;
⑷这里是按照从原理到运用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⑸量子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以后,在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准确快捷等方面都会发挥作用,对公民个人及产业界、科技界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内容概括,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段意,整合信息,归纳回答。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先来判断说明方法,熟记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在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其总用;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章内容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⑷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的判断能力。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把握全文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即可作答,注意答案的简洁性。
13.【答案】(1)略
(2)作者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结合李白诗中的具体诗句,具体形象地论述了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能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证明了古诗里的意境是通过写景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
(3)B
(4)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景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悠然、宁静。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1)本文的论题是“山水画的意境”,选文第一段作者就明确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这句话即: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 这篇文章提出观点后,首先论证意境的概念: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为了论证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内容里,作者以古诗的意境来举例论证,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结合这首诗中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体形象地论述了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能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证明了古诗里的意境是通过写景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
(3)ACD理解正确。B“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理解错误, 山水画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
(4) 第三段的观点是: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然后再根据平时对古诗的积累举出一个例子并分析诗句中所包含的意境。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景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悠然、宁静。
故答案为:⑴ 略
⑵ 作者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结合李白诗中的具体诗句,具体形象地论述了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能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证明了古诗里的意境是通过写景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
⑶ B
⑷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景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悠然、宁静。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能力。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
⑵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然后认真研读所给内容,辨明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最后围绕中心论点或本段论点,并结合这种论证方法本身的特点,分析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注意补充的事例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
14.【答案】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我收获颇多,欣赏了风景,采撷了知识,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了解了如何把握课文内容,在《朝花夕拾》里我理解了鲁迅行先生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在古体诗中,我听到了历代先贤渴求报国的心声。
【知识点】语言生动;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本题要求以“语文学习之旅”为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字作答,同时注意语句简洁、通顺。
【点评】此师属综合读写题 ,解答此题,要弄清写作出发点,写作要求,如本题要求以“语文学习之旅”为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字。
15.【答案】此诗描绘了一幅意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知识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感悟文章意境
【解析】【分析】结合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景物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都是写景,写的是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 此诗描绘了一幅意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点评】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①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②展开联想想象;③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
16.【答案】①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③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④堂皇:气势宏大。
【知识点】解释;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这几个词语都是《 山水画的意境 》里面的,先理解句意,再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意思。根据平时积累及语境可知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为:①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③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④堂皇:气势宏大。
故答案为: ①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③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④堂皇:气势宏大。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17.【答案】(1)画家;就要用一幅长卷来描绘它的鸟语花香
(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防写句子的能力。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根据画线句子的特点,诗人对应的是写诗赞美,再扣住“夏天是个好季节”这个中心句,从画家、作曲家、雕刻家等角度展开,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联的掌握能力。对联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由对联知识可知,“把洒”对“临风”,“问鲶鱼”对“歌盛世”,后面剩下的相对应,且语意要通畅。
故答案为:(1)画家;就要用一幅长卷来描绘它的鸟语花香;
(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点评】(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结构、对应的词语结构相同,内容相近或相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4.14《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chóu) 赋予(yǔ) 夔门(kuí)
B.渲染(xuàn) 柏树(bǎi) 颐和园(yí)
C.暮霭(ǎi) 真挚(zhì) 掠影(lüě)
D.朝霞(zhāo) 熟悉(shú) 沁园春(qìn)
【答案】C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ABD注音完全正确。C.“掠”应读lüè。故C不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自 祟高 关键 独创 B.画意 灵魂 真挚 辉惶
C.朴素 惨淡 意境 有赖于 D.碧空 观查 搏斗 扬州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祟”应为“崇”。故A错误。
B.“惶”应为“煌”。故B错误。
C.正确。
D.“查”应为“察”。故D错误。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此类题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平时要适当拓宽阅读面,要辨明字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辨析的过程中就可以正确答题。
3.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C.小明看了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答案】A
【知识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有误,“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一般指向具体的环境、场所。句中要求别人设想处在自己的地位上或处境中,替自己着想,应用成语“设身处地”。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和语境进行分析判断.成语中的语境是经过命题者强化了的语境,是命题者根据所考的成语的一些特殊点设计的,所以要详审语境,注意到其整体性和联系性.要能从句子中找到语境(命题者)的暗示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虛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段的话题是马远画山水画的风格特点。首先说的是大体的绘画风格,此句与③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再根据②⑤④⑥句具体介绍《寒江独钓图》,以及①句与②⑤④⑥句之间的总分关系,可确定顺序为①②⑤④⑥。根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句连贯、衔接恰当的能力。通读整段文字,根据标点符号和各个小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B.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A.有误,应将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B.有误,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故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正确;D.有误,逗号应在引号外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答案】A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分析】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成语使用恰当。故A正确。
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小偷偷入家中与学问没任何关系,所以与语境不符。故B不正确。
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含贬义。“他”面对别人的嘲笑能不懈努力,应用褒义词,属于感彩不当。故C不正确。
D项,“风声鹤唳”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不能用作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所以与语境不符。故D不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想准确地辨析词语的正误,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彩等,然后结合所给语境去判断正误。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C.动宾搭配不当,“突破”改为“实现”;
D.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是山水画的灵魂。
B.要深刻认识观察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才能获得意境。
C.中国画不强调“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画家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时间会影响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的表现。
D.画画光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答案】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C中国画不强调“光”,是因为中国画重在表现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对光的要求并不高。故C错误。 ABD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9.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号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这个句子的谓语是“表达”)
B.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这个句子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彩相同)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答案】C
【知识点】褒义词;主谓句;假设复句;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 “狂澜”,是指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也可来比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属于中性词。“沉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表达消极的感彩。“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属于褒义词。“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属于褒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成分、辨析复句类型、辨析词语的感彩已经辨析病句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词语或句意的基础上再根据平时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判断。
10.李可染, 人。中国杰出的 家,齐白石的弟子。
【答案】江苏徐州;画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这篇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注意不要张冠李戴。
故答案为:江苏徐州;画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积累。回答此类问题,主要看平时的积累情况。学习中,要对重要作家作品和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加强记忆并做好积累,适当做一些强化练习。
二、阅读理解
11.(2019·蚌埠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拯救“失写症”
①在2301人的调查中,只有38.1%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写字,62.8%的受访者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困扰,85.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有必要强调手写字的重要性,可见,“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
②拯救“失写症”,需要在传承中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发展,让汉字焕发魅力。这是汉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大动力。
③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汉字不只是书写和表达工具。古人造字时,把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融入其中,方正的汉字满整端直、安静敦重。“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原则,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
④当下社会充满着变化和诱惑,浮躁已经成为当前文艺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这种氛围导致人们坐不稳、静不下。当此之时,接触优雅的汉字、养心的书法,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
⑤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打着“创新书法”的旗号刻意求怪、博出位,所书的汉字给人以歪歪扭扭、龇牙咧嘴的印象,看不懂、摸不透。这就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造成了错误印象和行为引导,开始萌生“写不好也罢了”“不写也罢了”的想法。
⑥可见,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试看中国历代优秀书法,哪个不是眉目清秀、结构匀称 历史上每次被人们认同的书体创新,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又哪个不是讲究“法度”和线条美 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
⑦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
⑧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相关。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3)第⑥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阅读文章第③~⑦段,简要概括中国书法所具有的作用。
(5)结合全文,谈谈如何才能拯救“失写症”
【答案】(1)A
(2)拯救“失写症”的关键是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3)举例论证。 列举了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中国书法要继承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的观点。(意思对即可)
(4)①体现出了 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②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③体现了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④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5)①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 ;②书法创新不刻意求怪、博出位;③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举例论证;文章结构方式
【解析】【分析】(1)第1段提出问题,“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2—7段分析问题。第8段归纳出论点并收束全文。所以选A项。
(2)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本文可提取文末“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一句作为中心论点即可。
(3) “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中的“例如”就是举例论证方法标志性的词语。而论证的观点就是紧接着的下文“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4)通读第3—7段,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根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3段可提取“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4段可提取“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6段可提取“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7段可提取“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5)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到能表达这种内容的关键句。如3段的“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6段的“可见,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8段的“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结合原文分析使用。
故答案为:⑴A;
⑵拯救“失写症”的关键是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⑶举例论证。 列举了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具体生动地论证了中国书法要继承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的观点。(意思对即可);
⑷①体现出了 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②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③体现了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④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⑸①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 ;②书法创新不刻意求怪、博出位;③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论证思路的把握,需要首先分清楚层次,然后概括每层的内容,最后用标志性词语概括解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提取(概括)能力,需要通读全文,找出作者的观点的集中体现;
⑶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要点,答题时应注意,看到题目首先在审题后确定答题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的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语句提取出来作答;
⑸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题目要求,写出身边敬业的人的事例,合情合理即可得满分。
12.(2018九上·莆田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秘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刘诗瑶
①随着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从而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②什么是量子呢?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由量子组成的。量子的奇妙之处首先在于它的奇妙特性——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
③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就是说,量子有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只有在被观测或测量时,才会随机地呈现出某种确定的状态,因此,对物质的测量意味着扰动,会改变被测量物质的状态。这就好比孙悟空的分身术,一个孙悟空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孙悟空的各个分身就像是他的叠加态。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在量子世界里,作为一个微观的客体,它同时出现在许多地方。
④而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就像有心电感应的双胞胎,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应”对方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科学家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将甲地某一粒子的未知量子态,在乙地的另一粒子上还原出来。
⑤随着这两种特性被科学家不断认识,适用于实际应用的新技术也被逐渐开拓出来,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
⑥以往用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传递信息极易遭遇窃听,但通过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能够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这就是量子通信。
⑦量子保密通信,就好比一个人想要传递秘密给另外一个人,需要把存放秘密的箱子和一把钥匙传给接收方。接收方只有用这把钥匙打开箱子,才能取到秘密。没有这把钥匙,别人无法打开箱子,而且一旦这把钥匙被别人动过,传送者会立刻发现,原有的钥匙作废,再给一把新的钥匙,直到确保接收方本人拿到。
⑧据专家介绍,量子卫星发射后,天地一体化量子科学实验系统将投入正式运行,而“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
⑨大规模推广量子通信应用后,将极大提高人们信息传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建好“量子互联网”后,人们不用再担心任何信息泄露,从而避免恶意攻击和欺诈行为。
⑩得益于这种绝对安全性,量子通信不仅应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电、煤气等能源供给和民生网络基础设施的通信保障,还可应用于国防、金融、商业等领域,势必对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变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围绕“首颗量子卫星”,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率先在世界上发射了量子通信实验卫星。
B.量子叠加态就像小说中孙悟空的分身术那样,一个量子能同时在多个地方出现。
C.到今年下半年,量子通信技术将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
D.理论上讲,量子通信有绝对的安全性。
(4)文章的③④⑤⑥段先介绍量子叠加原理与量子纠缠,再介绍量子通信。请你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
(5)结合短文内容,概括说明量子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选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叫量子、量子叠加原理、量子纠缠、量子通信及运用、未来的前景。
(2)打比方。通俗形象地说明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3)C
(4)这里是按照从原理到运用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5)量子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以后,在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准确快捷等方面都会发挥作用,对公民个人及产业界、科技界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把握说明顺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打比方
【解析】【分析】(1)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量子通信之后,第②段的“什么是量子呢”,介绍了什么叫量子,第③段的“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介绍了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第④段的“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介绍了什么是量子纠缠,第⑤段“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和第⑥段“这就是量子通信”,介绍了什么是量子通信,第⑦段“量子保密通信”,介绍了量子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第⑧段“正式运行”“交付”和第⑨段“应用后,将极大提高”,介绍了量子通信的运用,第⑩段“不仅应用于”“也可用于”“还可应用于”介绍了量子通信的广阔的未来前景。
(2)画线句子把“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比作“双胞胎”,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结合整个句子来看,“心电感应”“不管两个人的距离有多远,当哥哥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弟弟的状态也跟着发生一样的变化”写出了量子纠缠的特性。答题模式: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使说明事物的特性更浅显易懂,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3)C项是错误的,因为第⑧段中提到,只是“‘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今年下半年交付”,而并非大规模推广应用。
(4)文章第③段“什么是量子叠加原理”介绍了量子叠加原理,第④段“所谓的量子纠缠,则意味着”介绍了量子纠缠,第⑤段“适用于实际应用的”“量子通信就是其中之一”和第⑥段“这就是量子通信”介绍了量子通信是量子叠加原理和量子纠缠特性的实际应用,是按照由原理到运用的顺序来说明的,是逻辑顺序。先要认识事物的原理,才能进行实际应用,这样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5)把握全文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定位到第⑥⑨⑩段,抓住关键词句回答即可。如定位到第⑥段“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说明量子通信在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准确快捷等方面的作用,第⑨段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说明量子通信技术可以保障信息安全的特点;第⑩段“不仅应用于”“也可用于”“还可应用于”“势必对产业界和科技界产生巨大变革”说明量子通信技术对公民个人及产业界、科技界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最后精炼的整合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⑴选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叫量子、量子叠加原理、量子纠缠、量子通信及运用、未来的前景。
⑵打比方。通俗形象地说明了量子纠缠的特性,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⑶C;
⑷这里是按照从原理到运用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⑸量子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以后,在保障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准确快捷等方面都会发挥作用,对公民个人及产业界、科技界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内容概括,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段意,整合信息,归纳回答。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⑵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先来判断说明方法,熟记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在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章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其总用;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文章内容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⑷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的判断能力。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把握全文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即可作答,注意答案的简洁性。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1)作者探讨山水画的意境,观点很鲜明,请你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2)作者以古诗词为例来谈山水画的意境,请你举例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鲜明。
(4)根据第三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分析诗中所包含的意境。
【答案】(1)略
(2)作者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结合李白诗中的具体诗句,具体形象地论述了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能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证明了古诗里的意境是通过写景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
(3)B
(4)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景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悠然、宁静。
【知识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1)本文的论题是“山水画的意境”,选文第一段作者就明确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这句话即: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 这篇文章提出观点后,首先论证意境的概念: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为了论证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内容里,作者以古诗的意境来举例论证,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结合这首诗中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体形象地论述了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能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证明了古诗里的意境是通过写景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
(3)ACD理解正确。B“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理解错误, 山水画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
(4) 第三段的观点是: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然后再根据平时对古诗的积累举出一个例子并分析诗句中所包含的意境。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景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悠然、宁静。
故答案为:⑴ 略
⑵ 作者以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结合李白诗中的具体诗句,具体形象地论述了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色,能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证明了古诗里的意境是通过写景来充分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
⑶ B
⑷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如水,似乎将诗人的心灵也一并洗净了;山泉淙淙,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切烦恼。此时此刻,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静谧、幽远的山景之中,景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悠然、宁静。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能力。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
⑵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然后认真研读所给内容,辨明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最后围绕中心论点或本段论点,并结合这种论证方法本身的特点,分析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补充恰当的事例,注意补充的事例要典型,要能够证明论点。
三、综合应用
14.(2017·随州)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你一定收获很多。请以“语文学习之旅”为话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抒情性文字。(不少于50字)
【答案】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我收获颇多,欣赏了风景,采撷了知识,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了解了如何把握课文内容,在《朝花夕拾》里我理解了鲁迅行先生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在古体诗中,我听到了历代先贤渴求报国的心声。
【知识点】语言生动;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本题要求以“语文学习之旅”为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字作答,同时注意语句简洁、通顺。
【点评】此师属综合读写题 ,解答此题,要弄清写作出发点,写作要求,如本题要求以“语文学习之旅”为题,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字。
15.学习了本文,你一定对古诗的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请你对下面这首诗进行赏析。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呜。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幅意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知识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感悟文章意境
【解析】【分析】结合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景物所蕴含的作者的感情。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都是写景,写的是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 此诗描绘了一幅意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点评】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①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②展开联想想象;③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
16.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②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③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④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答案】①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③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④堂皇:气势宏大。
【知识点】解释;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这几个词语都是《 山水画的意境 》里面的,先理解句意,再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意思。根据平时积累及语境可知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为:①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③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④堂皇:气势宏大。
故答案为: ①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③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④堂皇:气势宏大。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17.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品名胜古迹的意蕴……
(1)【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夏天是个好季节。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 ,我 。
(2)【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
下联:盛世 山高 声随月亮 歌 临风
【答案】(1)画家;就要用一幅长卷来描绘它的鸟语花香
(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知识点】续写式仿写;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防写句子的能力。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根据画线句子的特点,诗人对应的是写诗赞美,再扣住“夏天是个好季节”这个中心句,从画家、作曲家、雕刻家等角度展开,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联的掌握能力。对联的基本要求: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由对联知识可知,“把洒”对“临风”,“问鲶鱼”对“歌盛世”,后面剩下的相对应,且语意要通畅。
故答案为:(1)画家;就要用一幅长卷来描绘它的鸟语花香;
(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点评】(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对联要求上下联的字数、结构、对应的词语结构相同,内容相近或相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