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6.21《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6.21《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9 19:27:2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6.21《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邹(zōu)忌 昳(yǐ)丽 燕(yān)国
B.孰(shú)与 弗(fú)如 入朝(cháo)
C.窥(kuī)镜 期(qī)年 纳谏(jiàn)
D.间(jiān)进 旦(dàn)日 规劝(quàn)
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   
②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   
3.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4.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5.下列句子中划线 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
6.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8.朗渎下面的文言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9.(2022九下·京山月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 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序和表都是古代的文体。序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戏剧文学即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10.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雅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 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劝谏齐王时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人深。
1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该书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   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12.按要求默写填空。
(1)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    ”。
(2)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的看法的语句是“    ”。
(3)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时的情景的语句是“    ”。
(4)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的语句是“    ”。
(5)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1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了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窃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
【注】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秦、赵为一,天下服矣   
②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③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④臣窃为王患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臣之使秦 年且九十
B.无妨于赵之伐燕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C.国小而地无所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D.臣窃为王患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4)选文中的燕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说服的方式,有何不同?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①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③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禄秩:俸禄秩爵。②规:贪求。③公仪休:战国时鲁相。公仪,复姓。休,名。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之妻私臣 私:   
②皆以美于徐公 以:   
③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④一朝彰露 朝:   
⑤性嗜鱼 嗜: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②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请你分别谈谈从【甲】【乙】两文中获得的启示。
三、综合应用
16.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17.《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请你为下面的对联写一则下联。
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
下联:   
18.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   
(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
(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昳”应读“yì”;C项,“期”应读“jī”;D项,“间”应读“jiàn”。
故答案为: B。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答案】土地方圆;地点、处所;议论;诽谤,讥讽;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方位词
【知识点】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①“今齐地方千里”的意思是: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故“地方”的古义是土地方圆的意思。今义是地点、处所。②“能谤讥于市朝”的意思是: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故“谤讥” 的古义是议论,今义是诽谤、讥讽。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的意思是: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故“左右”的古义是君主左右近侍之臣,今义是方位词。
故答案为:土地方圆;地点、处所;议论;诽谤,讥讽;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方位词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这样的词语在平时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老师都会进行总结,因此一定要牢固记忆,但又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地基础上记忆,这样答题的时候就能结合语境准确的解释这类词语了。
3.【答案】D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项,邹忌听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当然不相信,所以他要亲自看看,所以徐公来后他就仔细观察,验证妻、妾、客说的是不是真的,因此“孰”解释为“仔细”是正确的。
B项,这是邹忌的妾说的话,她明知道自己的丈夫没有徐公美,但因为惧怕邹忌,就奉承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美呀,因此“及”解释为“赶得上”是正确的。
C项,这是齐威王下的一道命令,他鼓励群臣吏民赏谏,群臣吏民能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受上赏,因此“刺”解释为“指责”是正确的。
D项,齐威王的意思是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因此,“谤”不应该解释为“诽谤”,而应解释为“指责、议论”。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词不离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记,效果更佳。
4.【答案】A
【知识点】倒装句式
【解析】【分析】A“忌不自信”是“忌不信自”的倒装,宾语前置。BCD都不是倒装句,是正常句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式的掌握。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答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判断。
5.【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均为“早晨”的意思;B.间或、偶然/参与;C.谁;哪一个/同“熟”,仔细;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千里马”。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修长,仪表堂堂。“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情况。这里,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之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语气由重到轻对应的人物:妻、妾、客,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体会句子的语气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在阅读中可以采用依据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彩强烈的句子等方法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入情入境,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7.【答案】B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美:赞美/认为……美,这里属于词类活用。ACD中的“美”都是美丽的意思。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
8.【答案】C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这句话的大意是: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根据大意可知,本题可以这样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中间应停顿。故C错误。AB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断句。
9.【答案】B
【知识点】变色龙;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辨析。B:表: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0.【答案】B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本,结合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B:不正确。“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说法错误。不是由衷的赞美,原因分别是:吾妻之美我者,私吾也;吾妾之美我者,畏吾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结合选项的说法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11.【答案】战国策;刘向
【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掌握情况,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故答案为:战国策;刘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12.【答案】(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故答案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虽欲言,无可进者(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点评】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13.【答案】(1)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比得上;同“熟”,仔细;偏爱;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3)①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
(4)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5)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①这句话的大意是: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主谓之间应断句,故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 吾妻/之美我者。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主谓之间应断句,故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及”“私”“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孰”属于通假字;“蔽”属于词类活用。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修:长,这里指身高。昳丽:光艳美丽。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邹忌本来没有徐公美,但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但邹忌并没有沉浸在赞美之中,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夜晚仔细的思索原因,最后悟出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反过来说,如果邹忌没有保持情形的头脑,而是就相信了他们的话,那么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由此邹忌悟出这样的道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5)文中的齐王听从了邹忌的进谏,于是就果断采取措施: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反过来说,如果齐王不听从邹忌的谏言,认为邹忌简直是胡说八道,把邹忌赶出去甚至杀掉,那从此以后齐国就没有人敢说真话了,齐国很快会走向覆灭。因此 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⑵比得上;同“熟”,仔细;偏爱;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⑶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
⑷ 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⑸ 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⑵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求准确并符合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背诵,尤其注意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必须重点记忆,答题时可按记忆回答。课下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⑸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解答时,只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从选文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1)顺服,顺从,服从;释放,使离去;同“拒”,抗拒;忧虑,担忧
(2)C
(3)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遣我带着千金来祝贺。
(4)燕使从对方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来进行劝说;邹忌以自身经历类比进行劝说。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秦国和赵国联合,诸侯都服从。服:顺服,顺从,服从。
②句意为:赵王以为说得对,就开释了燕国使臣。遣:释放,请离去。
③句意为: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距通“据”抗拒。
④句意为:我暗自为大王担忧。患:忧虑,担忧。
(2)①A项,前句句意为:况且,我出使秦国。且:<连>而且;况且;并且。表示递进关系。后句句意为: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且:<副>将要;将近。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②B项,前句句意为:并不妨碍赵国进攻燕国啊。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句句意为:让我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它。之:指示代词,它。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③C项,前句句意为: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而:连词,表递进关系。后句句意为: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而:连词,表递进关系。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④D项,前句句意为:我暗自为大王担忧。为:<介>wèi替,给。后句句意为:从前即使死了也不接受。为:wéi<连>即使;假如。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本题要求选择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综上,本题答案为C项。
(3)重点词语有:窃:<副>私下里,私自。表示个人意见或行为的谦词。句意为: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4)邹忌用类比的手法,设喻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而燕使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地进行劝说
故答案为:(1)①顺服,顺从,服从②释放,请离去。③通“据”抗拒。④忧虑,担忧;
(2)C;
(3)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4)燕使从对方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来进行劝说;邹忌以自身经历类比进行劝说。
【点评】(1)解答本类题目,除了熟知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外,对需要解释的词语进行基本的语法分析,并且联系上下句思考推断,是十分重要的;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解答时应从语境、语法、句位、语气等方面推断;
(3)本题考查短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依据前后句或全文来解释词语、理解句意来翻译;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即可解答。
15.【答案】(1)偏爱;认为;土地方圆;有一天,一天;特别喜爱
(2)①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②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3)【甲】文运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乙】文中唐太宗以公仪休不贪人鱼而保住自己的禄位的例子,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
(4)【甲】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
【知识点】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私”“地方”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蔽:蒙蔽,这里指指受蒙蔽。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 ②且:如果。丧:丧失。亡:丢失。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邹忌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乙】文唐太宗举公仪休喜欢吃鱼,但却不受人鱼,因此他能长久的吃鱼的故事,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可分别从邹忌和齐王的角度谈自己受到的启示,邹忌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齐威王就接受了邹忌的劝谏,这说明我们劝说别人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从齐王的角度分析,齐王善于接受臣下的谏言,广开言路,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这说明我们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文中唐太宗以公仪休不贪人鱼而保住自己的禄位的例子,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这也启示我们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
故答案为:⑴偏爱;认为;土地方圆;有一天,一天;特别喜爱
⑵ ①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②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⑶ 【甲】文运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⑷ 【甲】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
【点评】⑴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求准确并符合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背诵,尤其注意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必须重点记忆,答题时可按记忆回答。课下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⑶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说理方式的能力。说理方式就是论证方式,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分析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附参考译文】
【乙】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曾说过贪婪的人并不懂得如何爱财。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俸禄数目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事情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哪里是懂得爱财?(这是)因贪小而失大。以前的公仪休生性喜爱吃鱼,但他从不接受别人送给他的鱼,所以他能长久地吃到鱼。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16.【答案】①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齐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知识点】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由文章得到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可从邹忌的进谏和威王的纳谏两个角度谈谈对生活的启示。
故答案为:①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齐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筛选,简要表达。
17.【答案】示例一:威王下令改过失 示例二:威王纳谏成伟功
【知识点】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故答案为:“示例一:威王下令改过失 示例二:威王纳谏成伟功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18.【答案】(1)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有利;不良;引领;引导
【知识点】表述题;补写对联;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内容补写对联,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邹忌和齐王,一个是臣子,一个是君王,一个善于进谏,一个善于纳谏,上联写的是邹忌的特点,下联应该对齐王的特点,另外注意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如: 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本题要求劝说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要阐明“开设信箱”目的和意义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甲】网络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不良信息,而不是有利信息,故这句话不合逻辑,应将“有利”改为“不良”。【乙】动词“引领”和宾语“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搭配不当,应将“引领”改为“引导”。
故答案为:⑴ 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⑵ 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⑶有利;不良;引领;引导
【点评】⑴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⑶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6.21《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邹(zōu)忌 昳(yǐ)丽 燕(yān)国
B.孰(shú)与 弗(fú)如 入朝(cháo)
C.窥(kuī)镜 期(qī)年 纳谏(jiàn)
D.间(jiān)进 旦(dàn)日 规劝(quàn)
【答案】B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昳”应读“yì”;C项,“期”应读“jī”;D项,“间”应读“jiàn”。
故答案为: B。
【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   
②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今义: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今义:   
【答案】土地方圆;地点、处所;议论;诽谤,讥讽;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方位词
【知识点】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①“今齐地方千里”的意思是: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故“地方”的古义是土地方圆的意思。今义是地点、处所。②“能谤讥于市朝”的意思是: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故“谤讥” 的古义是议论,今义是诽谤、讥讽。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的意思是: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故“左右”的古义是君主左右近侍之臣,今义是方位词。
故答案为:土地方圆;地点、处所;议论;诽谤,讥讽;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方位词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这样的词语在平时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老师都会进行总结,因此一定要牢固记忆,但又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地基础上记忆,这样答题的时候就能结合语境准确的解释这类词语了。
3.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答案】D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今异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项,邹忌听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当然不相信,所以他要亲自看看,所以徐公来后他就仔细观察,验证妻、妾、客说的是不是真的,因此“孰”解释为“仔细”是正确的。
B项,这是邹忌的妾说的话,她明知道自己的丈夫没有徐公美,但因为惧怕邹忌,就奉承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美呀,因此“及”解释为“赶得上”是正确的。
C项,这是齐威王下的一道命令,他鼓励群臣吏民赏谏,群臣吏民能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受上赏,因此“刺”解释为“指责”是正确的。
D项,齐威王的意思是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因此,“谤”不应该解释为“诽谤”,而应解释为“指责、议论”。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词不离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记,效果更佳。
4.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答案】A
【知识点】倒装句式
【解析】【分析】A“忌不自信”是“忌不信自”的倒装,宾语前置。BCD都不是倒装句,是正常句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式的掌握。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答题时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判断。
5.下列句子中划线 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
【答案】A
【知识点】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A.均为“早晨”的意思;B.间或、偶然/参与;C.谁;哪一个/同“熟”,仔细;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千里马”。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6.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修长,仪表堂堂。“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情况。这里,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之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语气由重到轻对应的人物:妻、妾、客,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体会句子的语气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在阅读中可以采用依据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彩强烈的句子等方法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入情入境,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答案】B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词类活用;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B美:赞美/认为……美,这里属于词类活用。ACD中的“美”都是美丽的意思。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
8.朗渎下面的文言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答案】C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断句
【解析】【分析】这句话的大意是: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根据大意可知,本题可以这样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中间应停顿。故C错误。AB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断句。
9.(2022九下·京山月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 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序和表都是古代的文体。序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
C.《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戏剧文学即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答案】B
【知识点】变色龙;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辨析。B:表:一般用作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表: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也用以亲友离别赠言规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10.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邹忌劝谏齐王采纳雅言,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B.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
C.齐王纳谏, 颁布政令,并取得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
D.邹忌劝谏齐王时讲究策略,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人深。
【答案】B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理解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本,结合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辨析。B:不正确。“都是由衷赞美,语气也一致”说法错误。不是由衷的赞美,原因分别是:吾妻之美我者,私吾也;吾妾之美我者,畏吾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结合选项的说法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1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该书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   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答案】战国策;刘向
【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掌握情况,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故答案为:战国策;刘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12.按要求默写填空。
(1)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    ”。
(2)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的看法的语句是“    ”。
(3)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时的情景的语句是“    ”。
(4)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的语句是“    ”。
(5)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
【答案】(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故答案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妾之美我者,畏我也(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虽欲言,无可进者(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点评】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二、阅读理解
1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了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比得上;同“熟”,仔细;偏爱;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3)①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
(4)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5)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①这句话的大意是: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主谓之间应断句,故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 吾妻/之美我者。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主谓之间应断句,故这句话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及”“私”“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孰”属于通假字;“蔽”属于词类活用。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修:长,这里指身高。昳丽:光艳美丽。故此句可以翻译为: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邹忌本来没有徐公美,但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但邹忌并没有沉浸在赞美之中,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夜晚仔细的思索原因,最后悟出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反过来说,如果邹忌没有保持情形的头脑,而是就相信了他们的话,那么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由此邹忌悟出这样的道理: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5)文中的齐王听从了邹忌的进谏,于是就果断采取措施: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反过来说,如果齐王不听从邹忌的谏言,认为邹忌简直是胡说八道,把邹忌赶出去甚至杀掉,那从此以后齐国就没有人敢说真话了,齐国很快会走向覆灭。因此 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⑵比得上;同“熟”,仔细;偏爱;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⑶ ①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②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赏。
⑷ 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⑸ 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⑵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求准确并符合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背诵,尤其注意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必须重点记忆,答题时可按记忆回答。课下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⑷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⑸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解答时,只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从选文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窃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
【注】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秦、赵为一,天下服矣   
②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③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④臣窃为王患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臣之使秦 年且九十
B.无妨于赵之伐燕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C.国小而地无所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D.臣窃为王患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4)选文中的燕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说服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案】(1)顺服,顺从,服从;释放,使离去;同“拒”,抗拒;忧虑,担忧
(2)C
(3)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遣我带着千金来祝贺。
(4)燕使从对方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来进行劝说;邹忌以自身经历类比进行劝说。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秦国和赵国联合,诸侯都服从。服:顺服,顺从,服从。
②句意为:赵王以为说得对,就开释了燕国使臣。遣:释放,请离去。
③句意为: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距通“据”抗拒。
④句意为:我暗自为大王担忧。患:忧虑,担忧。
(2)①A项,前句句意为:况且,我出使秦国。且:<连>而且;况且;并且。表示递进关系。后句句意为:北山的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且:<副>将要;将近。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②B项,前句句意为:并不妨碍赵国进攻燕国啊。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后句句意为:让我写一篇文章来纪念它。之:指示代词,它。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③C项,前句句意为: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而:连词,表递进关系。后句句意为: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而:连词,表递进关系。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④D项,前句句意为:我暗自为大王担忧。为:<介>wèi替,给。后句句意为:从前即使死了也不接受。为:wéi<连>即使;假如。选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本题要求选择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综上,本题答案为C项。
(3)重点词语有:窃:<副>私下里,私自。表示个人意见或行为的谦词。句意为: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4)邹忌用类比的手法,设喻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而燕使从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地进行劝说
故答案为:(1)①顺服,顺从,服从②释放,请离去。③通“据”抗拒。④忧虑,担忧;
(2)C;
(3)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4)燕使从对方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来进行劝说;邹忌以自身经历类比进行劝说。
【点评】(1)解答本类题目,除了熟知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外,对需要解释的词语进行基本的语法分析,并且联系上下句思考推断,是十分重要的;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解答时应从语境、语法、句位、语气等方面推断;
(3)本题考查短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依据前后句或全文来解释词语、理解句意来翻译;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即可解答。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①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③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禄秩:俸禄秩爵。②规:贪求。③公仪休:战国时鲁相。公仪,复姓。休,名。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之妻私臣 私:   
②皆以美于徐公 以:   
③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④一朝彰露 朝:   
⑤性嗜鱼 嗜: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②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3)【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请你分别谈谈从【甲】【乙】两文中获得的启示。
【答案】(1)偏爱;认为;土地方圆;有一天,一天;特别喜爱
(2)①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②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3)【甲】文运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乙】文中唐太宗以公仪休不贪人鱼而保住自己的禄位的例子,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
(4)【甲】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
【知识点】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私”“地方”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蔽:蒙蔽,这里指指受蒙蔽。故此句可以翻译为: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 ②且:如果。丧:丧失。亡:丢失。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邹忌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乙】文唐太宗举公仪休喜欢吃鱼,但却不受人鱼,因此他能长久的吃鱼的故事,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甲】可分别从邹忌和齐王的角度谈自己受到的启示,邹忌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齐威王就接受了邹忌的劝谏,这说明我们劝说别人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从齐王的角度分析,齐王善于接受臣下的谏言,广开言路,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这说明我们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文中唐太宗以公仪休不贪人鱼而保住自己的禄位的例子,告诫君臣不要过度贪婪,贪婪则毁身。这也启示我们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
故答案为:⑴偏爱;认为;土地方圆;有一天,一天;特别喜爱
⑵ ①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②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⑶ 【甲】文运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以自己所受蒙蔽为喻,悟出妻、妾、客“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由己及国,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⑷ 【甲】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乙】不能过度贪婪,利令智昏而失去应有利益的行为是愚蠢的。
【点评】⑴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求准确并符合语言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背诵,尤其注意课下注释中出现的词语,必须重点记忆,答题时可按记忆回答。课下注释中没有的词语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⑶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说理方式的能力。说理方式就是论证方式,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分析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
⑷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
【附参考译文】
【乙】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我曾说过贪婪的人并不懂得如何爱财。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员,俸禄优厚,一年所得的俸禄数目很多。如果接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也不过数万,一旦事情败露,官职俸禄都被削夺,这哪里是懂得爱财?(这是)因贪小而失大。以前的公仪休生性喜爱吃鱼,但他从不接受别人送给他的鱼,所以他能长久地吃到鱼。如果做君主的贪婪,必定会失去他的国家;做臣子的贪婪,必定会丢掉他的性命。”
三、综合应用
16.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①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齐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知识点】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由文章得到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可从邹忌的进谏和威王的纳谏两个角度谈谈对生活的启示。
故答案为:①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齐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筛选,简要表达。
17.《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请你为下面的对联写一则下联。
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
下联:   
【答案】示例一:威王下令改过失 示例二:威王纳谏成伟功
【知识点】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故答案为:“示例一:威王下令改过失 示例二:威王纳谏成伟功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18.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   
(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不超过40个字)
(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答案】(1)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有利;不良;引领;引导
【知识点】表述题;补写对联;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内容补写对联,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邹忌和齐王,一个是臣子,一个是君王,一个善于进谏,一个善于纳谏,上联写的是邹忌的特点,下联应该对齐王的特点,另外注意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如: 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本题要求劝说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要阐明“开设信箱”目的和意义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甲】网络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不良信息,而不是有利信息,故这句话不合逻辑,应将“有利”改为“不良”。【乙】动词“引领”和宾语“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搭配不当,应将“引领”改为“引导”。
故答案为:⑴ 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⑵ 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⑶有利;不良;引领;引导
【点评】⑴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⑶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