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4章 第1节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同步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4章 第1节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同步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18 09:17:0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4章 第1节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2八下·崇阳期中)《红楼梦》中,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从科学的角度看,他们相爱却不宜结婚,其理由是(  )
A.林黛玉出身卑微,非门当户对
B.他们是近亲,后代不符合优生原则
C.贾宝玉已有妻室,不符合《婚姻法》的规定
D.自由恋爱有违父母之命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得多,因为近亲男女之间具有的相同基因比较多,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题干中,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属于近亲,所以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优生优育,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2.(2022八下·潮安月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优生优育措施的是(  )
A. 禁止孕妇运动 B.提倡遗传咨询
C.禁止近亲结婚 D.提前产前诊断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A、孕妇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孕妇和胎儿的生殖发育,有利于胎儿健康出生,因此孕妇可以适量运动,因此禁止孕妇运动不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A符合题意。
B、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
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禁止近亲结婚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D、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优生优育的措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3.(2021八下·昌黎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B.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人口数量多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A说法错误。
B、人口急剧增长会使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B说法正确。
C、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比如:住房、交通等,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最终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说法正确。
D、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难度不大,熟记: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
4.(2021八下·沧县期末)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
B.乱占用土地,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播种优质小麦种子,增加产量
D.私家车数量飙升,尾气排放量增大,污染空气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如乱砍乱伐,最终导致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土地沙化面积增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A不符合题意。
B.人口的急剧膨胀占用了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植被面积减少,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加剧,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种植优质小麦种子,减少成本、增加产量,可以缓解人口增多带来的粮食压力,C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这些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一些问题,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交通拥挤、森林破坏、环境恶化、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等。
5.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造成资源消耗加快 B.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C.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D.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加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粮食匮乏、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环境问题,最终导致环境容纳量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6.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的提高 B.死亡率的降低
C.科技的发展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疾病难以控制等原因,人口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基础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使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51年时间,人口就达到了13亿。可见,出生率的提高、死亡率的降低和科技的发展都是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D
【分析】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粮食匮乏、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7.(2018八下·东区期中)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
A.地震因素 B.人为因素 C.火山因素 D.战争因素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
2、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乱砍乱伐、乱捕滥杀、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8.(2018八下·卫辉期中)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其本国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而他们的公司却在中国大量推销、制造含磷洗涤剂,这给我们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A.土地沙化 B.水质恶化 C.空气污染 D.垃圾增多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与绿色植物被破坏严重有关,不符合题意;
B、磷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越来越频繁的水华和赤潮现象,造成水质恶化,符合题意;
C、空气污染与我们的工业发达,排放的气体污染环境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主要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导致的垃圾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磷在水中,会使河水富营养化,导致水草过度生长,从而河水缺氧,导致其他鱼类、水生植物死亡,从而水质恶化,污染环境.
9.(2017八下·潮阳期末)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持续出现了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A.大气污染 B.火山喷发
C.植被遭受破坏 D.土壤污染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可知“沙尘暴”是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植被遭到破坏,形成干旱的沙漠,大风吹起细纱,漫天飘着细沙.
故答案为:C
【分析】“沙尘暴”虽然使司机师傅看不清道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但它对治理酸雨有帮助,能起到中和的作用. 沙尘暴”是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植被遭到破坏,形成干旱的沙漠,大风吹起细纱,漫天飘着细沙引起的.
10.(2017八下·阜阳期末)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
A.包装生活垃圾 B.不处理就扔掉
C.打结后再扔掉 D.经回收再利用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家实施“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所以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经回收再利用.
故答案为:D.
【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据此解答.
11.(2017八下·虞城期末)控制人口数量的最终目的是(  )
A.消灭饥饿
B.使人类有足够的水源
C.减少能源的消耗,以期长效利用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要求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D.
【分析】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空前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2.(2017八下·普宁期末)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的香味 B.厨房烹饪时的油烟
C.瓷砖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氡 D.油漆中含有的甲醛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是无毒的,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中有使人致癌的成分,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容易使人致癌,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包括:一是室内装修、家具涂料、建筑材料带来的污染物,如甲醛、放射性气体氡等;二是室外流入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三是家庭利用燃料煮食物、取暖等形成的污染物,如油烟.
13.(2017八下·路南期末)下列各项属于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水资源被污染 B.靠天养畜,过度放牧
C.工厂废气的污染 D.农田施用化肥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植被被破坏,是土地沙沙漠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也能造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哪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B正确。
故选:B
14.(2017八下·柘城期末)控制人口增长最有效的选择是(  )
A.降低出生率 B.降低死亡率
C.提高优生率 D.提高生育年龄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15.(2017八下·南江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能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A错误.
B、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B错误.
C、人类的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C错误.
D、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16.(2017八下·南江期末)酸雨的危害极大,它是因为大气中含有较多的下列哪些物质引起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盐酸 D.磷酸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溶于雨水生成强酸而引起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会形成酸雨;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B正确.
故选:B.
【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17.(2017八下·路南期末)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将会导致(  )
①粮食匮乏
②交通拥堵
③水资源短缺
④住房紧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将会导致①粮食匮乏、②交通拥堵、③水资源短缺、④住房紧张,D正确。
故选:D
18.下列有关生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多子多福
B.孕妇可以适当吸烟、喝酒,这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C.晚生不如早生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A、多子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对个人来说不利于工作学习,不符合题意.
B、孕妇不可以吸烟、喝酒,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要做到优生、优育,不符合题意.
C、晚生不如早生的说法不对,要晚婚、晚育,不符合题意.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9.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下列哪些列为基本国策(  )
A.环境保护 B.计划生育 C.粮食生产 D.土地保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政策,据此解答.
20.既有利于青年人健康生活,又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是(  )
A.晚婚、少生 B.晚婚、优生 C.晚婚、晚育 D.少生、优生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故选:A.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1.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是(  )
A.因为地球的空间有限,不让人口发展
B.稳定世界人口,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
C.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贫困地区必须保证人口不增长
D.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总量还会增长,度过高峰期后,人口的总数才会下降,但人口素质不高的情况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可见D正确.
故选:D
【分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2.我国现在提倡的晚婚年龄是(  )
A.男28周岁,女26周岁 B.男22周岁,女20周岁
C.男25周岁,女23周岁 D.男30周岁,女28周岁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2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小明的妈妈采取结扎输卵管的措施,这种措施能(  )
A.使卵细胞不能形成 B.使卵细胞不能受精
C.使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 D.使性激素不能分泌
【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的.把输卵管结扎,这样就阻止了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因而不能完成受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故选:B
【分析】结扎要达到阻断精卵结合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24.(2017八下·江津期中)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导致物种减少的是(  )
A.草原过度放牧 B.砍伐森林
C.排放污水 D.退耕还林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答】解:A、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物种会减少.A不符合题意;
B、毁林开荒,使森林面积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物种减少.B不符合题意;
C、排放污水会造成水污染,造成物种减少.C不符合题意;
D、草原植物贴地生长,能够很好地覆盖地面.由于草原上的植物根系发达,因而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和草原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草原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物种会增加,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5.(2017八下·盐都期中)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9.92:100.如果让这一现象持续下去,将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当禁止的做法是(  )
A.进行婚前检查 B.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
C.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D.产前进行性别鉴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我们要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优生措施有:进行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等,但严禁鉴定胎儿性别.
故选:D
【分析】我国人口众多,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为了提高人口素质,要注意优生措施.
26.(2017八下·泗阳期中)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产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氟制剂会随大气的对流,进入臭氧层,分解、破坏臭氧结构,使臭氧层变薄,进而产生“空洞”。
故答案为:B
【分析】氟利昂易挥发,进入大气层的平流层后,能破坏臭氧层.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27.(2016八下·房山期中)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侵袭 B.过度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答:A、北方寒流的侵袭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故错误.
B、黄土高原因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故正确.
C、黄土高原没有出现长年旱灾,赤地千里的现象,故错误.
D、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原因是植被过度的开垦,不是地壳运动,故错误.
故选:B.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限度.(2)黄土高原由于人们对当地的植被过度的开发,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28.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  )
A.粮食 B.土地 C.淡水 D.能源
【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的能量来源,没有粮食人类就不能生存,故粮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符合题意;
B、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而不是物质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体生命活动和工业发展都离不开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此题要求回答的是物质条件,而不是能源,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有关知识点.
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已经趋于老龄化,因此,国家正在逐渐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CO2的大量排放,使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形成了酸雨
C.水中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A错误.
B、硫酸厂和居民燃烧煤排放的气体中含SO2气体,溶于水形成显酸性的雨水,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酸雨.B错误.
C、水中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
D、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0.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
C.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
【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到大江或大海中,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会破坏当地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较少污染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这样使植物类型变得相对单一,更容易被破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某学习小组对城市A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统计数据见下图。请你帮他们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段时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   趋势(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   这一基本国策。
(3)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   ,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1)1964-1982
(2)逐渐减缓;计划生育
(3)优生;近亲结婚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1)由题图可知,该城市人口数量在1964-1982年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2)由题图可知,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逐渐减缓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3)减少人口增长速率的关键措施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优生;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故答案为:(1)1964-1982;(2)逐渐减缓;计划生育;(3)优生;近亲结婚
【分析】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3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 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 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1)从以上数据看,我省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接近1:1,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   染色体。
(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人口增长幅度不大,说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在发挥作用,计划生育国策中不属于控制人口数量的是 (  )
A.优生 B.少生 C.晚婚 D.晚育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也是调查,下列有关人口普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必须明确调查目的 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不必逐个调查,可采用抽样法 D.必须明确调查对象
【答案】(1)性
(2)A
(3)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1)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故选A。
(3)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故C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性
(2)A
(3)C
【分析】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人口普查属于调查,要注意调查的注意事项,逐一分析解答。
33.请观察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数据:
年代(公元) 人口(亿) 年代(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49 5.4
1578 0.6 1989 11.0
1764 2.0 2000 12.95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
(2)我国从    年到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这时人口数量翻一番用了不到    年.请你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    .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如果她们都到25岁才生孩子,那么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1600﹣1700
(2)1949;1989;40;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3)2400万人;800万人
(4)计划生育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
(2)从1949年﹣1989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这时人口数量翻一番用了不到40年.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2400万人,如果有晚育要求,都到25岁时才生孩子,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只有20岁的女性800万人生育,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800万人.
(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故答案为:(1)1600﹣1700;
(2)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3)2400万人;800万人
(4)计划生育.
【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4.根据下列我国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大约用了    年.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又用了    年.
(2)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变化?   .你能推测其中的原因是    .
(3)假设有4万对24岁的新婚夫妇,不考虑死亡问题且每代中的男女比例相等.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生两个孩子,那么,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    代,人口总数会多增加    万;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那么,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    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   、   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答案】(1)1600﹣1700;85
(2)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3)1;8;8;晚育;少生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又用了85年.
(2)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3)一对25岁生育的夫妇及其子孙均生两个孩子,150年后,人口增加6代;而一对30岁生育的夫妇及其子孙均生两个孩子,150年后,人口增加5代.因此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1代;一对夫妇1代多2人×4万=8万.
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50年后,那么多两代人,如果都生2个,4万对将多生16万人;如果都生1个,4万对将多生8万人;因此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8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晚育、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故答案为:(1)1600﹣1700;85;
(2)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3)1;8;8;晚育;少生.
【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八下第24章 第1节 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 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2八下·崇阳期中)《红楼梦》中,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从科学的角度看,他们相爱却不宜结婚,其理由是(  )
A.林黛玉出身卑微,非门当户对
B.他们是近亲,后代不符合优生原则
C.贾宝玉已有妻室,不符合《婚姻法》的规定
D.自由恋爱有违父母之命
2.(2022八下·潮安月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优生优育措施的是(  )
A. 禁止孕妇运动 B.提倡遗传咨询
C.禁止近亲结婚 D.提前产前诊断
3.(2021八下·昌黎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B.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4.(2021八下·沧县期末)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
B.乱占用土地,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播种优质小麦种子,增加产量
D.私家车数量飙升,尾气排放量增大,污染空气
5.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造成资源消耗加快 B.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C.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D.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加
6.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的提高 B.死亡率的降低
C.科技的发展 D.以上说法都对
7.(2018八下·东区期中)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
A.地震因素 B.人为因素 C.火山因素 D.战争因素
8.(2018八下·卫辉期中)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其本国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而他们的公司却在中国大量推销、制造含磷洗涤剂,这给我们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A.土地沙化 B.水质恶化 C.空气污染 D.垃圾增多
9.(2017八下·潮阳期末)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持续出现了多起扬沙和沙尘暴天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  )
A.大气污染 B.火山喷发
C.植被遭受破坏 D.土壤污染
10.(2017八下·阜阳期末)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
A.包装生活垃圾 B.不处理就扔掉
C.打结后再扔掉 D.经回收再利用
11.(2017八下·虞城期末)控制人口数量的最终目的是(  )
A.消灭饥饿
B.使人类有足够的水源
C.减少能源的消耗,以期长效利用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2017八下·普宁期末)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的香味 B.厨房烹饪时的油烟
C.瓷砖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氡 D.油漆中含有的甲醛
13.(2017八下·路南期末)下列各项属于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水资源被污染 B.靠天养畜,过度放牧
C.工厂废气的污染 D.农田施用化肥
14.(2017八下·柘城期末)控制人口增长最有效的选择是(  )
A.降低出生率 B.降低死亡率
C.提高优生率 D.提高生育年龄
15.(2017八下·南江期末)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
B.人类能够改变环境,所以人越多越好
C.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D.人口过度增长是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
16.(2017八下·南江期末)酸雨的危害极大,它是因为大气中含有较多的下列哪些物质引起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盐酸 D.磷酸
17.(2017八下·路南期末)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将会导致(  )
①粮食匮乏
②交通拥堵
③水资源短缺
④住房紧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下列有关生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多子多福
B.孕妇可以适当吸烟、喝酒,这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C.晚生不如早生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
19.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下列哪些列为基本国策(  )
A.环境保护 B.计划生育 C.粮食生产 D.土地保护
20.既有利于青年人健康生活,又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是(  )
A.晚婚、少生 B.晚婚、优生 C.晚婚、晚育 D.少生、优生
21.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是(  )
A.因为地球的空间有限,不让人口发展
B.稳定世界人口,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
C.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贫困地区必须保证人口不增长
D.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我国现在提倡的晚婚年龄是(  )
A.男28周岁,女26周岁 B.男22周岁,女20周岁
C.男25周岁,女23周岁 D.男30周岁,女28周岁
2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小明的妈妈采取结扎输卵管的措施,这种措施能(  )
A.使卵细胞不能形成 B.使卵细胞不能受精
C.使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 D.使性激素不能分泌
24.(2017八下·江津期中)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导致物种减少的是(  )
A.草原过度放牧 B.砍伐森林
C.排放污水 D.退耕还林
25.(2017八下·盐都期中)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9.92:100.如果让这一现象持续下去,将导致男女性别严重失调.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当禁止的做法是(  )
A.进行婚前检查 B.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
C.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D.产前进行性别鉴定
26.(2017八下·泗阳期中)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产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27.(2016八下·房山期中)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侵袭 B.过度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地壳运动频繁
28.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  )
A.粮食 B.土地 C.淡水 D.能源
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已经趋于老龄化,因此,国家正在逐渐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B.CO2的大量排放,使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形成了酸雨
C.水中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30.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
C.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
二、综合题(共4题,共40分)
31.某学习小组对城市A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情况进行了研究,相关统计数据见下图。请你帮他们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在哪段时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2)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   趋势(填“匀速增长”或“逐渐减缓”)。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   这一基本国策。
(3)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   ,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3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 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 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1)从以上数据看,我省人口性别比例基本接近1:1,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   染色体。
(2)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人口增长幅度不大,说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在发挥作用,计划生育国策中不属于控制人口数量的是 (  )
A.优生 B.少生 C.晚婚 D.晚育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人口普查也是调查,下列有关人口普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必须明确调查目的 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不必逐个调查,可采用抽样法 D.必须明确调查对象
33.请观察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数据:
年代(公元) 人口(亿) 年代(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49 5.4
1578 0.6 1989 11.0
1764 2.0 2000 12.95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年.
(2)我国从    年到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这时人口数量翻一番用了不到    年.请你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    .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如果她们都到25岁才生孩子,那么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    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34.根据下列我国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大约用了    年.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又用了    年.
(2)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变化?   .你能推测其中的原因是    .
(3)假设有4万对24岁的新婚夫妇,不考虑死亡问题且每代中的男女比例相等.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生两个孩子,那么,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    代,人口总数会多增加    万;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那么,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    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   、   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得多,因为近亲男女之间具有的相同基因比较多,带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题干中,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属于近亲,所以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优生优育,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A、孕妇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孕妇和胎儿的生殖发育,有利于胎儿健康出生,因此孕妇可以适量运动,因此禁止孕妇运动不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A符合题意。
B、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
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禁止近亲结婚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D、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属于优生优育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优生优育的措施,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3.【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人口数量多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A说法错误。
B、人口急剧增长会使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B说法正确。
C、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比如:住房、交通等,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最终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说法正确。
D、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难度不大,熟记: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
4.【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如乱砍乱伐,最终导致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土地沙化面积增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A不符合题意。
B.人口的急剧膨胀占用了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植被面积减少,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加剧,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种植优质小麦种子,减少成本、增加产量,可以缓解人口增多带来的粮食压力,C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这些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一些问题,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交通拥挤、森林破坏、环境恶化、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等。
5.【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粮食匮乏、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环境问题,最终导致环境容纳量减少。
故答案为:D
【分析】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6.【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疾病难以控制等原因,人口死亡率较高,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营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口出生率较高的基础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使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51年时间,人口就达到了13亿。可见,出生率的提高、死亡率的降低和科技的发展都是导致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D
【分析】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粮食匮乏、交通堵塞、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甚至会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7.【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故答案为:B
【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越强。反之,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
2、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乱砍乱伐、乱捕滥杀、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8.【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与绿色植物被破坏严重有关,不符合题意;
B、磷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元素,含磷洗涤剂会导致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越来越频繁的水华和赤潮现象,造成水质恶化,符合题意;
C、空气污染与我们的工业发达,排放的气体污染环境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主要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导致的垃圾增多。
故答案为:B
【分析】磷在水中,会使河水富营养化,导致水草过度生长,从而河水缺氧,导致其他鱼类、水生植物死亡,从而水质恶化,污染环境.
9.【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可知“沙尘暴”是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植被遭到破坏,形成干旱的沙漠,大风吹起细纱,漫天飘着细沙.
故答案为:C
【分析】“沙尘暴”虽然使司机师傅看不清道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但它对治理酸雨有帮助,能起到中和的作用. 沙尘暴”是人们过度砍伐树木,植被遭到破坏,形成干旱的沙漠,大风吹起细纱,漫天飘着细沙引起的.
10.【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家实施“限塑令”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所以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塑料袋,使用塑料袋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经回收再利用.
故答案为:D.
【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据此解答.
11.【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要求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D.
【分析】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空前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2.【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室内摆放的水果散发出的香味是无毒的,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中有使人致癌的成分,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容易使人致癌,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健康,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包括:一是室内装修、家具涂料、建筑材料带来的污染物,如甲醛、放射性气体氡等;二是室外流入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三是家庭利用燃料煮食物、取暖等形成的污染物,如油烟.
13.【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植被被破坏,是土地沙沙漠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也能造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哪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B正确。
故选:B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15.【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能为人类发展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源,A错误.
B、人口过度增长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B错误.
C、人类的活动受环境的影响和限制,C错误.
D、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16.【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溶于雨水生成强酸而引起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会形成酸雨;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B正确.
故选:B.
【分析】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17.【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将会导致①粮食匮乏、②交通拥堵、③水资源短缺、④住房紧张,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A、多子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对个人来说不利于工作学习,不符合题意.
B、孕妇不可以吸烟、喝酒,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要做到优生、优育,不符合题意.
C、晚生不如早生的说法不对,要晚婚、晚育,不符合题意.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政策,据此解答.
20.【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故选:A.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这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的总量还会增长,度过高峰期后,人口的总数才会下降,但人口素质不高的情况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可见D正确.
故选:D
【分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2.【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晚婚指的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育是指提倡婚后推迟2﹣3年再生育.少生是指稳定一个低生育水平.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据此答题.
23.【答案】B
【知识点】受精过程;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精子与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在输卵管,精子从阴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相遇而完成受精过程的.把输卵管结扎,这样就阻止了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因而不能完成受精,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故选:B
【分析】结扎要达到阻断精卵结合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24.【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人类的生存依赖与生物圈
【解析】【解答】解:A、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物种会减少.A不符合题意;
B、毁林开荒,使森林面积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物种减少.B不符合题意;
C、排放污水会造成水污染,造成物种减少.C不符合题意;
D、草原植物贴地生长,能够很好地覆盖地面.由于草原上的植物根系发达,因而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和草原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草原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物种会增加,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5.【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解: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生是指通过婚前检查、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的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疾病的孩子.我们要加强婚育新观念教育,优生措施有:进行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等,但严禁鉴定胎儿性别.
故选:D
【分析】我国人口众多,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为了提高人口素质,要注意优生措施.
26.【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氟制剂会随大气的对流,进入臭氧层,分解、破坏臭氧结构,使臭氧层变薄,进而产生“空洞”。
故答案为:B
【分析】氟利昂易挥发,进入大气层的平流层后,能破坏臭氧层.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27.【答案】B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答:A、北方寒流的侵袭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故错误.
B、黄土高原因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故正确.
C、黄土高原没有出现长年旱灾,赤地千里的现象,故错误.
D、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原因是植被过度的开垦,不是地壳运动,故错误.
故选:B.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限度.(2)黄土高原由于人们对当地的植被过度的开发,是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28.【答案】A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解:A、“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的能量来源,没有粮食人类就不能生存,故粮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符合题意;
B、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而不是物质条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体生命活动和工业发展都离不开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此题要求回答的是物质条件,而不是能源,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及影响等有关知识点.
29.【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环境污染及其控制;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A错误.
B、硫酸厂和居民燃烧煤排放的气体中含SO2气体,溶于水形成显酸性的雨水,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酸雨.B错误.
C、水中和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
D、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D正确.
故选:D
【分析】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30.【答案】C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A、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磷等,不经过处理就排到大江或大海中,会污染水环境,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们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会破坏当地的环境,B不符合题意;
C、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较少污染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
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这样使植物类型变得相对单一,更容易被破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
31.【答案】(1)1964-1982
(2)逐渐减缓;计划生育
(3)优生;近亲结婚
【知识点】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1)由题图可知,该城市人口数量在1964-1982年间的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2)由题图可知,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增长呈逐渐减缓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已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
(3)减少人口增长速率的关键措施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优生;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故答案为:(1)1964-1982;(2)逐渐减缓;计划生育;(3)优生;近亲结婚
【分析】人口过度增长将会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对于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缓解人口过剩带来的粮食、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加速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32.【答案】(1)性
(2)A
(3)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1)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2)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持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故选A。
(3)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故C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性
(2)A
(3)C
【分析】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人口普查属于调查,要注意调查的注意事项,逐一分析解答。
33.【答案】(1)1600﹣1700
(2)1949;1989;40;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3)2400万人;800万人
(4)计划生育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我国的生育政策
【解析】【解答】(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
(2)从1949年﹣1989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这时人口数量翻一番用了不到40年.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2400万人,如果有晚育要求,都到25岁时才生孩子,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只有20岁的女性800万人生育,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800万人.
(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故答案为:(1)1600﹣1700;
(2)1949;1989;我国是1949年1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致使人口不断增加;
(3)2400万人;800万人
(4)计划生育.
【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4.【答案】(1)1600﹣1700;85
(2)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3)1;8;8;晚育;少生
【知识点】人口增长问题
【解析】【解答】(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又用了85年.
(2)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3)一对25岁生育的夫妇及其子孙均生两个孩子,150年后,人口增加6代;而一对30岁生育的夫妇及其子孙均生两个孩子,150年后,人口增加5代.因此他们都是25岁生育与都是30岁生育相比,150年后,人口会多增加1代;一对夫妇1代多2人×4万=8万.
如果每对夫妇及其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50年后,那么多两代人,如果都生2个,4万对将多生16万人;如果都生1个,4万对将多生8万人;因此他们都生两个与都生一个相比,50年后,人口总数会多增加8万.从上述推算可以依次看出,晚育、少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
故答案为:(1)1600﹣1700;85;
(2)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3)1;8;8;晚育;少生.
【分析】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