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23.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2 17: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案
【学习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维持稳定性的条件。
通过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能够理解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80~83页,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 ,一旦受到 或 因素的影响,这种稳定性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影响到生物的生活。
(2).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 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 。
(3).由于人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了。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 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 ,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 和 的状态。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 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
(2)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 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另一类是 因素,主要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状态造成的破坏。此外, 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
(3)人类毁林开荒,对森林过度砍伐,草原上过度放牧等,都会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系统失去 。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的,一旦干扰因素超过调节的力,生态系统会失去它的 。因此,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内探究】
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
2.分析一类生物灭绝,被食生物的数量变化。
【效果评价】
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  )
A.动物的数量会不断增多
B.动物的数量会不断减少
C.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
D.各种生物的数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几乎被虫吃光,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
A.植物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3.草原上,夏季雨水充沛,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多被吃掉;但过一段时间后,野兔的数量下降,草又多起来。其原因是 ( )
A.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草大量减少野兔饿死
C.兔子减少了生育数量 D.草比原来长得快
4.在”植物→雷鸟→猛禽”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离,雷鸟的数量会(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5.下列哪种措施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封山育林,禁止随意打猎 B.减少使用农药,控制环境污染
C.大量植树 ,增加绿地面积 D.毁林开荒, 增加耕地面积
6.下列哪些不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人为因素 ( )
A.环境污染 B.火山喷发
C.过度放牧 D.外来物种入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