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14海峡两岸的交往
时期 史实
三国
隋
元
明清
回顾所学知识,填写下表,了解历史上的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1885年,清朝设台湾省,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回顾旧知
目 录
01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02
日益密切的交往
第一章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一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
——邓小平
材料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应坚决反对。 ——江泽民
阅读材料回答:
(1)以上材料说明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有什么变化?
(2)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一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二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三
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
——邓小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后不久,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材料四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应坚决反对。
——江泽民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退役老兵何文德捐赠“想家”字样夹克衫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夹克衫上写着“想家”两字。何文德等台湾退役老兵自发组成“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统一身着“想家”字样的夹克衫到达大陆。他们谒黄陵,登长城,并把台湾的泥土和特产送给在北京的乡亲。
台湾退役老兵何文德捐赠“想家”字样夹克衫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台湾退役老兵何文德捐赠“想家”字样夹克衫
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汪辜会谈是两岸落实“九二共识”的重要成果,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汪辜会谈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
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双方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胡锦涛会见连战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举行历史性会面,双方充分肯定了“九二共识”。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第二章
日益密切的交往
2008年12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三通”终于实现。
思考:实现两岸之间的“三通”有什么益处?
日益密切的交往
数读两岸往来规模变化 年份 台胞来大陆 大陆居民赴台
1988年 约45万人 仅几百人次
2008年 436万人次 28万人次
2014年 537万人次 404万人次
数读两岸往来规模变化 年份 台胞来大陆 大陆居民赴台
1988年 约45万人 仅几百人次
2008年 436万人次 28万人次
2014年 537万人次 404万人次
益处:为两岸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
日益密切的交往
2018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2262亿美元,同比上升13.2%。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86亿美元,同比上升10.6%;自台进口1775亿美元,同比上升13.9%;我对台贸易逆差1289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思考:两岸人员来往频繁,交往密切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日益密切的交往
日益密切的交往
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2018年1-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2262亿美元,同比上升13.2%。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86亿美元,同比上升10.6%;自台进口1775亿美元,同比上升13.9%;我对台贸易逆差1289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日益密切的交往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有助于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1.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
思考: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日益密切的交往
2.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4.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有利因素
①海峡两岸交往密切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③“一国两制”政策的巨大感召力;
④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⑤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现状
人心所向
榜样借鉴
政策保障
根本保证
历史依据
思考:分析有利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陈水扁: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李登辉:鼓吹“两个中国”“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台湾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拒谈“九二共识”。发动了“去蒋”、“去孙”、“去孔子”等一连串“文化台独”运动,继此前不祭拜黄帝陵,现在连“七七抗战”纪念周年展也宣布停办。
●2015年12月16日,美国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2010年1月6日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
●2010年1月28日 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对台军售报告。
●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进行军事演习,假想“大陆进攻台湾”与美军协同作战。……
台独分子和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不利因素
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要坚决反对他国干涉中国内政;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
对于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坚持什么立场?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包括
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
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有了长足发展。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终将得到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 D.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里的“重大变化”主要是指( )
A.发动战争解放台湾 B.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政府 D.苏联的斡旋
B
B
随堂练习
3.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对台基本方针是( )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解放 D.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4.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国两制”的出台
B.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C.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B
C
5.“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B
6.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该事件”是( )
A.汪辜会谈 B.海协会的成立
C.海基会的成立 D.八面主张的提出
A
7.江泽民同志曾这样评价“汪辜会谈”:“汪辜会谈是成功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里的“历史性一步”是指( )
A.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B.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话创造了条件
C.促使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对遏制“台独”势力的扩张起到了积极作用
A
8.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