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初统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初统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22 15:30:5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初统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1.(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倾角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小车,与小车相连的两根轻绳绕过两个光滑定滑轮,分别悬挂质量为2m的物体A和质量为m的物体B,所有物体均保持静止,与小车相连的a段轻绳竖直,b段轻绳与斜面平行。将A、B位置互换,小车在新的位置再次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的质量为4m
B.A、B位置互换后a段轻绳垂直于斜面
C.A、B位置互换后两绳对小车拉力的合力变小
D.A、B位置互换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增加为原来的2倍
三、实验题
2.(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1)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拉伸橡皮条,只需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间距离适当大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要与木板保持平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必须让两弹簧测力计互相垂直,以便于求合力
(2)某同学实验操作规范,用和表示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F表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与的合力,则下列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
A. B.
C. D.
3.(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图中气垫导轨已调至水平。
(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时,实验前先用天平测出木盒、砝码及气垫片的总质量M和   的总质量m,并保证满足   。
(2)如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则打下D点时木盒的瞬时速度   m/s;木盒的加速度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通过加减砝码改变木盒砝码及气垫片的总质量M,测量并记录木盒加速度a及其质量M。甲同学利用实验数据作出木盒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像,然后由图像直接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乙同学则认为,应该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a与其质量倒数关系图像,然后再由图像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   同学的方案更加合理。
四、解答题
4.(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该舰配备的电磁弹射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舰载机起飞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舰载机自身发动机启动的同时,弹射装置也启动,舰载机从静止开始加速;第二阶段,舰载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域后,仅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继续加速至离开甲板起飞。在某次起飞过程中,第一阶段加速时间与第二阶段的加速时间均为t,舰载机自身发动机提供的推力恒为F,弹射器提供的推力恒为2F,舰载机的质量为m,忽略一切阻力,起飞过程舰载机可视为质点。求:
(1)舰载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域时的速度大小;
(2)舰载机在甲板上加速的距离L。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B,C
【解析】【解答】A.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
A符合题意;
B.A、B位置互换后b绳的拉力为
a绳的拉力为
由平衡条件可知
此时a段轻绳应垂直于斜面,B符合题意;
C.A、B位置互换后,两绳夹角变大,两绳对小车拉力的合力变小,C符合题意;
D. A、B位置互换前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为
A、B位置互换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为
A、B位置互换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增加为原来的 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
2.【答案】(1)BC
(2)A
【解析】【解答】(1)A.本实验采用“等效法”,为了使两次拉伸橡皮条的效果相同,要求两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其结点拉至同一个位置,A项错误;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间距离适当大些,其作图的时候产生的角度误差会减小,B项错误;
C.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项正确;
D.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两测力计之间不一定垂直,合力是通过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到的,D项错误。
故答案为:BC。
(2)用 和 表示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F表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 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 与 的合力,所以其F为实验的实验值,即F应该沿AO方向,而 为以 和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故答案为:A。
【分析】
3.【答案】(1)砂桶和砂;
(2)0.16;0.40
(3)乙
【解析】【解答】(1)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时,实验前先用天平测出木盒、砝码及气垫片的总质量M和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并保证满足 ,为的是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来替代绳子对木盒的拉力时误差更小。
(2) 打下D点时木盒的瞬时速度可用CE的平均速度进行替代,即
由逐差法可知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甲同学利用实验数据作出木盒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通过图像并不能直接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乙同学作出a与其质量倒数 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够直观的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故乙同学的方案更加合理。
【分析】
4.【答案】(1)解:舰载机在弹射区域中,由牛顿第二定律
离开弹射区域时的速度
解得
(2)解:舰载机离开弹射区域后
起飞速度为
第一阶段走过的位移
第二阶段走过的位移
起飞甲板的总长度
解得
【解析】【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初统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1.(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倾角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小车,与小车相连的两根轻绳绕过两个光滑定滑轮,分别悬挂质量为2m的物体A和质量为m的物体B,所有物体均保持静止,与小车相连的a段轻绳竖直,b段轻绳与斜面平行。将A、B位置互换,小车在新的位置再次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的质量为4m
B.A、B位置互换后a段轻绳垂直于斜面
C.A、B位置互换后两绳对小车拉力的合力变小
D.A、B位置互换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增加为原来的2倍
【答案】A,B,C
【解析】【解答】A.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
A符合题意;
B.A、B位置互换后b绳的拉力为
a绳的拉力为
由平衡条件可知
此时a段轻绳应垂直于斜面,B符合题意;
C.A、B位置互换后,两绳夹角变大,两绳对小车拉力的合力变小,C符合题意;
D. A、B位置互换前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为
A、B位置互换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为
A、B位置互换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增加为原来的 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
三、实验题
2.(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1)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拉伸橡皮条,只需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间距离适当大些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要与木板保持平行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必须让两弹簧测力计互相垂直,以便于求合力
(2)某同学实验操作规范,用和表示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F表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与的合力,则下列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__。
A. B.
C. D.
【答案】(1)BC
(2)A
【解析】【解答】(1)A.本实验采用“等效法”,为了使两次拉伸橡皮条的效果相同,要求两次拉橡皮条时必须将其结点拉至同一个位置,A项错误;
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间距离适当大些,其作图的时候产生的角度误差会减小,B项错误;
C.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项正确;
D.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两测力计之间不一定垂直,合力是通过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到的,D项错误。
故答案为:BC。
(2)用 和 表示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F表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的拉力,用 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 与 的合力,所以其F为实验的实验值,即F应该沿AO方向,而 为以 和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故答案为:A。
【分析】
3.(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图中气垫导轨已调至水平。
(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时,实验前先用天平测出木盒、砝码及气垫片的总质量M和   的总质量m,并保证满足   。
(2)如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则打下D点时木盒的瞬时速度   m/s;木盒的加速度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通过加减砝码改变木盒砝码及气垫片的总质量M,测量并记录木盒加速度a及其质量M。甲同学利用实验数据作出木盒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像,然后由图像直接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乙同学则认为,应该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a与其质量倒数关系图像,然后再由图像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   同学的方案更加合理。
【答案】(1)砂桶和砂;
(2)0.16;0.40
(3)乙
【解析】【解答】(1)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关系时,实验前先用天平测出木盒、砝码及气垫片的总质量M和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并保证满足 ,为的是用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来替代绳子对木盒的拉力时误差更小。
(2) 打下D点时木盒的瞬时速度可用CE的平均速度进行替代,即
由逐差法可知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甲同学利用实验数据作出木盒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通过图像并不能直接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乙同学作出a与其质量倒数 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够直观的得出“a与M成反比”这一结论,故乙同学的方案更加合理。
【分析】
四、解答题
4.(2023高一下·青岛开学考)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该舰配备的电磁弹射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舰载机起飞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舰载机自身发动机启动的同时,弹射装置也启动,舰载机从静止开始加速;第二阶段,舰载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域后,仅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继续加速至离开甲板起飞。在某次起飞过程中,第一阶段加速时间与第二阶段的加速时间均为t,舰载机自身发动机提供的推力恒为F,弹射器提供的推力恒为2F,舰载机的质量为m,忽略一切阻力,起飞过程舰载机可视为质点。求:
(1)舰载机离开电磁弹射区域时的速度大小;
(2)舰载机在甲板上加速的距离L。
【答案】(1)解:舰载机在弹射区域中,由牛顿第二定律
离开弹射区域时的速度
解得
(2)解:舰载机离开弹射区域后
起飞速度为
第一阶段走过的位移
第二阶段走过的位移
起飞甲板的总长度
解得
【解析】【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