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共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gǎo zhǐ jìn zhí tí jiào jǐng jiè zhōng hòu
kuáng fèi pì rú jú cù áng shǒu mǐn jié
二、选择题(共10分)
2.下面读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欺侮(rǔ) 哺育(bǔ) 啼哭(tí) 即将 从容不破
B.屏息(bǐnɡ) 忧虑(lǜ) 犬吠(fèi) 警戒 引吭大叫
C.供应(gòng) 窥伺(kuī) 可恶(wù) 跌倒 扬常而去
D.尽管(jǐn) 奢侈(chǐ) 折断(shé) 严厉 如怨如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岁的妹妹整天无忧无虑地玩耍。
B.我们正步走时要向前看,不能左顾右盼。
C.他性格开朗,不怕生人,总是局促不安地和别人交谈。
D.这个推销员三番五次来我家,我不胜其烦,就买了他的东西。
4.下面语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是( )
A.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B.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D.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5.下列句子中,冒号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B.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C.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D.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6.下列有关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中的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什么都怕却又非常勇敢,因此作者说它有些“古怪"。
B.《白鹅》一文开篇点明了白鹅的来历,并简要介绍了白鹅给人的初步印象一高傲, 然后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写鹅的“高傲”。
C.《母鸡》全文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自然流畅,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D.《猫》的作者是老舍,《母鸡》和《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这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填空题(共12分)
7.辨字组词。
付( ) 汤( ) 勃( ) 捷( )
附( ) 场( ) 脖( ) 睫( )
8.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2)它立刻警戒起来。( )
(3)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
9.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替换画线的部分
如怨( )( ) ( )( ) 凝视 左顾( )( ) ( )( )多端
局促( )( ) ( )( )不迫 ( )( )其烦 一丝( )( )
(1)它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
(2)我们忍受不了侍候鹅吃饭的麻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 ( )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________性格和满月小猫的_________,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______之情。
(2)《母鸡》这篇课文以_________为线索,记述了一只母鸡保护照顾养育鸡雏的事,刻画了母鸡___________的形象,赞扬了母鸡___________的品质,歌颂了伟大而崇高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_________之情。
(3)《白鹅》这篇文章通过刻画白鹅郑重严肃的_______,大模大样的________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_______。表现了白鹅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______之情。
四、信息匹配(共13分)
11.读句子,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我厌恶(wù è)凶恶(wù è)的狼。
(2)猫把院子里的花草折(zhē shé)腾得枝折(zhē shé)花落。
(3)大家都在猜测角(jiǎo jué)落里的他在这出戏里扮演什么角(jiǎo jué)色。
(4)我看(kàn kān)见一只白鹅在家门口看(kàn kān)守门户。
(5)小明这两天总是闷(mèn mēn)闷不乐,一天到晚闷(mèn mēn)在家里不出来。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②头绪;③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1)饭前,我把菜端到桌子上。( )
(2)猫的叫声丰富多腔,变化多端。( )
(3)同学们端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地听讲。( )
13.选词填空。
①老黄牛 ②小蜜蜂 ③纸老虎 ④应声虫 ⑤变色龙
(1)爸爸做事勤勤恳恳,是单位里的( )。
(2)敌人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的( )罢了。
(3)妹妹做事情不知道自己拿主意,别人说什么她都说好,真是个( )。
(4)小明非常勤劳,是班里的( )。
(5)人前和人后,他简直判若两人,真是个典型的( )。
五、语言表达(共10分)
14.按要求写句子。
(1)小猫那么可爱,我怎么会不喜欢它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仿写句子,写出人或物的双重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性学习。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好像作者不喜欢这个小动物,实际上却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请你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颈子来咬你一口。
1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选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 两个方面描写了白鹅。
(2)作者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_________”进行比较,表现了鹅的叫声_________的特点;把鹅和________的_________叫声进行比较,写出了鹅__________的特点。
17.第2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在选文中起______作用。你从“更”字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想象一下,若鹅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综合训练。
痴鸡(节选)
①那年春天,我家的一只黑母鸡正趴在鸡蛋上想孵小鸡。但母亲并不打算让它孵,给了我一根竹竿,让我把它吓醒。
②我跑过去将黑母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挥着竹竿在后面追。从屋前追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我追赶的速度不断加快,黑母鸡的速度却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下来,还不时跌倒。见竹竿挥舞过来,它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③我终于筋疲力尽地瘫坐在草垛底下。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将自己藏到傍晚。第二天,它“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但它一下子就瘦损下来,似乎只剩下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失了血色,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失去了光泽。
④其他鸡趁机捉弄它,它们不是群起而追之,便是群起而啄之。它毫无反抗的念头,也无反抗的能力,在追赶与攻击中,只能仓皇逃窜,最后蜷缩在角落里。
⑤过不几天,大姨妈家送孵出的小鸡来了。
⑥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追着了,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了怀里。那被罩住的小鸡,就在黑暗里惊叫,然后用力地钻出来,往人腿下跑。它东追西撵,弄得四下里一片“叽叽叽”的惊叫。
⑦母亲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将这小旗缚在黑母鸡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
⑧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光喘气。可是,黑母鸡依旧痴心不改。
⑨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见到它的踪影。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再寻声望去,眼前的情景把我俩惊呆了。
⑩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来到一棵柳树下。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照眼,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都已显出羽色了,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的,又紧密又有光泽。
19.读第①~⑧段,黑母鸡因“发痴”而吃了许多苦头,请抓住关键词概括,完成思维导图。
20.短文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黑母鸡因“发痴”而吃的苦头,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必须先吃苦头
B.表达了作者对伤害动物的行为的谴责,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C.表达了“我们”一家对黑母鸡的无比厌恶
D.表现出黑母鸡对做母亲的执着,赞颂母爱的伟大
21.读第⑥段两个画“______”的句子,注意加点字,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短文中前后两次写到黑母鸡的样子,请用“﹏﹏”画出来。这样前后对比,突出了黑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说一说你对短文题目“痴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4.习作
生活中总有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小动物,它的外形、脾气、生活习性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把你知道到的有条理地写下来。要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稿、啼、警、厚、譬、昂、敏、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
认真分析读音和字形,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选项。
A.有误,欺侮(rǔ)——欺侮(wǔ);
从容不破——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B.正确。
C.有误,供应(gòng)——供应(gōng );
扬常而去——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D.有误,“折断”的“折”应读zhé,读shé时意思是亏损。
严厉——严厉:严肃而厉害。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项“无忧无虑”意思是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B项“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C项“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与前面提到的“性格开朗,不怕生人”矛盾。D项“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意思是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4.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四个选项的句子均出自课文《白鹅》,课文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
A.句子将鹅的大叫和狗的狂吠相比较,说明鹅的叫起来的声音很响。
B.句子将鸭和鹅的步调进行比较,突出鹅的步调从容。
C.句子只是描写了鹅在看到人时的反应,并没有与其他事物相比。该句子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D.句子将狗和鹅吃饭的情况进行对比,说明了鹅吃饭时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吃饭时十分循规蹈矩。
选项C的句子没有运用对比手法。故选C。
5.D
【详解】本题考查了冒号的运用与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练习和积累。
冒号(:)的运用分类如下: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根据以上冒号的运用分类,A项冒号的作用是用于“说、想、是”等词后面,提起下文。
B项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C项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D项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A、B、C三项都是提起下文的作用,只有D是总结上文,故选D。
6.D
【详解】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对课文内容做到熟练掌握。
D选项有误,《猫》和《母鸡》的作者是老舍。《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三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7. 付出 鱼汤 勃起 便捷 附近 场地 脖子 睫毛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付:支付、托付;附:附和、附件。
汤:汤水、米汤;场:操场、沙场。
勃:蓬勃、生机勃勃;脖:鸭脖、脖颈。
捷:敏捷、快捷;睫:眉睫、倒睫。
8. 骄傲 警惕 奇怪。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1)高傲:(形)自高自大,极其骄傲。近义词:傲慢、自傲。
(2)警戒:(动)①告诫,使注意改正错误。②军队为防备敌人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的警卫保障措施。近义词:警惕、小心。
(3)古怪:(形)特别,不一般,使人觉得奇怪。近义词:怪僻、稀奇。
9. 如 诉 屏 息 右 盼 变 化 不 安 从 容 不 胜 不 苟 屏息凝视 不胜其烦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如怨如诉的意思是好像在倾诉,又好像在怨恨。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
屏息凝视,指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
变化多端,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从容不迫,指镇定沉着,形容遇事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不胜其烦,胜:禁得起;烦:烦琐。意思是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一丝不苟,意思是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从“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可知是:屏息凝视。
(2)从“忍受不了侍候鹅吃饭的麻烦”可知是:不胜其烦。
10. 古怪 淘气可爱 喜爱 作者的情感变化 伟大 勇敢 母爱 赞颂 叫声 步态 吃相 高傲 喜爱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猫》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2)课文《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3)课文《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从作者的描述中,不难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令人讨厌,而是可爱有趣,让人发笑的。文章结构严谨,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过渡句)。语言风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表现鹅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贬实褒”的表达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1.(1)wù è
(2)zhē shé
(3)jiǎo jué
(4)kàn kān
(5)mèn mēn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1)厌恶,拼音:yàn wù。
凶恶,拼音:xiōng è。
(2)折腾,拼音:zhē teng。
枝折花落,拼音:zhī shé huā luò,形容房屋萧条或者形容一个人的身败名裂。
(3)角落,拼音:jiǎo luò。角色,拼音:jué sè。
(4)看见,拼音:kàn jiàn,意思就是看到。
看守,拼音:kān shǒu。
(5)闷闷不乐,拼音:mèn mèn bù lè。意思是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闷,读音:mēn,在屋里呆着,不到外面去。
12. ③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1)“我把菜端到桌子上”指用手把菜放在桌子上。端: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2)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端:指头绪。
(3)端坐:端正地坐着。端:端正。
13. ① ③ ④ ② ⑤
【详解】本题考查用动物比喻人的三字词语。完成本题,首先要结合生活体验或查阅资料理解选项中的词语,其次是读句子结合语境进行选择。“老黄牛”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小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应声虫”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变色龙”比喻在生活中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或者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结合释义和语境完成选择即可。其中第(1)题和第(4)题都是形容人做事勤恳,但是根据句中人物年龄、特征的不同,前者选填“老黄牛”,后者选填“小蜜蜂”。
14. 小猫那么可爱,我喜欢它。 这次考试我非得考上第一名不可。 广场上的人多得连针都插不进去。 妹妹什么都不怕,看见什么都想去摸一摸。可是她又那么胆小,晚上一关灯她就哇哇大哭。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否定词“不喜欢”改为肯定词“喜欢”,将反问语气词“怎么会”与疑问助词“呢”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本题使用“非……不可……”是表示双重否定的关联词。如:我非把毛笔字练好不可。
(3)本题考查仿写夸张句。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如:那房子连蚂蚁都进不去。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怕”和“勇猛”写出了猫的双重性格。
本题仿照例句,写出人或物的双重性格即可。如:他非常坚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能克服。可是他又那么脆弱,一听到奶奶病重的消息便伤心不已。
15.我的弟弟是个淘气包,没有一分钟能消停。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本句是正话反说,表面上句子的意思是这个小动物派头很大,吃饭都需要有人侍候,但这正写出了小动物的可爱,写出了作者对小动物的深深喜爱之情。
正话反说就是用一个看起来是贬义的词,表示褒义,这样更能突出情感。
16. 叫声 步态 狂吠 大、严肃 鸭子 步态 傲慢(或步调从容) 17. 过渡 体会到了鹅的步态比叫声还要傲慢。 18.你是谁啊,离我远点儿,别靠近我的地盘。
【解析】16.(1)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可知,选文主要从叫声、步态两方面描写白鹅。
(2)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
结合选文内容可知,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进行对比,写出了鹅的叫声严肃郑重的特点,把鹅和鸭子的步态进行对比,写出了鹅的傲慢特点。
17.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在文中起到了过渡作用。“更”是更加的意思,这里是与上文“鹅的叫声”进行比较,同时也为下文写“鹅的步态”做铺垫,所以这个“更”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更”让我们体会到鹅的步态比叫声还要傲慢。
18.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和续写能力。
原文: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突出了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所以若鹅会说话,它一定会捍卫自己的领地,宣誓自己的主权:你是谁?这里是我的家,谁让你进来了呀?快点出去!
你是谁呀,这是我的地盘,离这里远一点!走开!
19.被同伴捉弄; 被毛头对付
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发疯似的跑 20.D 21.句中加点字是对黑母鸡动作的描写,体现了黑母鸡想做鸡妈妈、想保护孩子的急切心情。 22.但它一下子就瘦损下来,似乎只剩下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失了血色,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失去了光泽。 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的,又紧密又有光泽。 成为鸡妈妈后神态安详的样子,与之前的状态完全不同 23.示例:“痴”指痴迷,“痴鸡”这个题目体现了文中黑母鸡一心只想孵小鸡,为孵小鸡而不顾一切,也表达了作者对黑母鸡的欣赏和赞美。
【分析】19.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和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短文的第①~⑧段,从描写黑母鸡吃的苦头和黑母鸡的表现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进行概括。吃的苦头要对黑母鸡被谁怎样整治进行概括,黑母鸡的表现主要抓住描写黑母鸡动作的词句进行概括。
20.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通读短文,就能知道短文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黑母鸡因“发痴”而吃的苦头,目的是突出黑母鸡为了做鸡妈妈,不怕“我”、同伴、毛头的整治,表现出它对做鸡妈妈的执着,赞颂母爱的伟大,所以D项是正确的。
21.本题考查形成解释和品析字词的能力。“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追着了,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了怀里。”这两句话是在突出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就精神百倍地去追,想保护它们。“直、跑、追、罩”这四个字更突出了黑母鸡想做鸡妈妈,保护孩子的心情。
2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前文描写的是没有孩子时的“痴鸡”的样子,这时的黑母鸡身心疲惫。后面描写的黑母鸡,是它做了妈妈后,神态安详、焕发出独特光彩的样子。前后的对比,突出了黑母鸡成为鸡妈妈后,状态与之前完全不同。
23.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和内容的理解。本文中,作者看到黑母鸡无私地照顾小鸡,心生敬畏,被黑母鸡想做妈妈的意志所感动。“痴鸡”这个题目体现了作者对黑母鸡的欣赏和赞美。答题时首先要理解题目里的“痴”的含义,再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4.例文:
小乌龟
我家养了一只小乌龟。
它非常可爱,头小小的,像一块小橡皮,嵌着一对黑溜溜的绿豆般大小的眼睛。嘴巴也很小,听说小嘴巴很厉害,能把铁丝咬断。最引人注目的是背上很硬很硬,一块一块的六边形花纹,边上,有很多很多像齿轮一样的刺。下面腹部又光滑又平展,四只有模有样的小短腿,尾巴又细又长。它是个慢跑冠军,天生胆小鬼,遇到敌情,迅速把头、四肢、小尾巴缩进壳里,躲上半天,甚至几天不吃不喝,任凭你怎样摔,它都若无其事,最后探出小脑袋,嘲笑你一番,把你气个半死。
有一次,我把小乌龟和小蜗牛放在洗衣板上,左、右、中间,放上二条绳子,远处放上乌龟饲料和葡萄,我把它们放在跑道上让它们俩比赛。小蜗牛伸出头来,看见葡萄,闻到诱人的香味,不顾一切努力地蠕动庞大的身躯,近了,更近了,离终点只有几厘米,冠军属于小蜗牛喽!我真为小乌龟捏一把汗,小乌龟闻到了饲料的香味,趴着一动不动,半天也不见动静,四周静悄悄的,探出脑袋向四周侦探,急忙伸出头来,很迅速地跑去。小蜗牛眼看就要赢了,结果被小乌龟反超。
我喜欢小乌龟,喜欢小乌龟的忍耐,喜欢小乌龟的慢性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习作能力。
本题为话题作文,要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介绍出来,可从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文章的介绍,表达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开头:简单的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中间:着重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与活动特征。写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就是要从观察中发现,比如吃饭的动作,睡觉的样子,生活的规律等。还可以讲一些自己与这只小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在具体的事例细节里,加入一些动物的动作与形态,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动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在写事例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展示出你对动物的感受,喜爱,生气,疑惑,还是又爱又恨。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