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2 16:27:31

文档简介

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年度3月联考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15:50一17:05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左右深度的地下城中,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
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
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1~
2题。
1.“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适中的日地距离
D.稳定的太阳光照
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下图为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100
3562
3654
3732
r1200r(.1
3500
23000

90)
-0.3
152500
2403
2217
2176
2000
450
500D
560
-0.2
1500
0.127
0.120
0.118
1000
30)
2”3
50

(0
201.5
202)
2025(预测(年)
■人均粮食消费量
一人均耕地而积
*人口数
-·-承载人口数
3.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4.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A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高一地理试题4-1
台湾以闽南人居多,保存有许多古老的闽南文化,建筑
文化是闽南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环,其中闽南传统的土木砖
瓦结构三合院建筑(下图)最有代表性。现今,台湾的闽南
传统三合院正面临消失或转型的问题。据此完成5一7题
5.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台湾三合院建造时考虑较少的因素是
A.采光
B.通风
C.避寒
D.防震
6.台湾传统三合院不易保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人口外流严重
B.自然灾害频繁
C.生态破坏加剧
D.全球气候变暖
7.台湾闽南传统三合院最合理的转型方向或保护措施是
A.保存所有的传统三合院
B.增建新式的闽南三合院
C.改造周边地区配套设施
D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
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89题。




8区域具有特色文化、代表性建筑,图示第③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
A.内蒙古
B.上海
C.四川
D.吉林
9.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读某地各年龄段农业劳动力净转出占当年净转移总量比重图,完成10~11题。
1995-2000:2000-2005■2005-2010 2010-2015
2(00
150
100
50



-50
年龄段
-100-
-150

bZ-OZ
352-09
女女6

10.据图可知,该地
A.25-29岁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
B.45-49岁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少
C.中青年劳动力减少,老年劳动力增加
D.中青年劳动力增加,老年劳动力减少
1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主要是因为
A.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
B.农村人口寿命延长
C.年轻农业劳动力转移
D.老年农业人口回流
高一地理试题4-2十堰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年度3月联考
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C B D C D C C A C B A
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
(1)风力堆积;西北风(每空2分)
风力侵蚀;西北地区(每空2分)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每点3分,共6分)
17.(23分)
(1)海拔高,大气稀薄 降水少/晴天多 纬度低 (每点2分)
(2) 弱 弱(每空2分)
(3) 河谷地区 (1分) 气温 地形 水源(每空2分)
(4)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深化民族文化交流,带动产业发展。(每点2分,任意3点即可)
18.(18分)
(1)文教 住宅 (每空2分)
(2)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动量大 (每点2分)
(3)① (2分) 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每点2分)
(4)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每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