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综合训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选择题
亚洲南部分布着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右图为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图。读图,完成1-3小题。
1.甲、乙、丙三个半岛中,热带季风气候显著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2.图中民居建筑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A.防台风 B.防洪涝 C.防海啸 D.防地震
3.应对景观图中自然灾害的最主要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利工程 C.加固房屋 D.水土保持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位置。读图回答4-6题。
4.乙公园所在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5.关于该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B.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
C.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6.洲界①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7.在亚洲,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长冬无夏,有的地方雨水丰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这些都说明亚洲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的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降水各月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有热带沙漠气候
8.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图、北美洲气候类型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两个大洲的气候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亚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北美洲缺失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所标注出的地区,气候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④中所标注的气候分布规律是(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经过大陆的西岸和内陆
C.中纬度西岸 D.中纬度东岸
11.图示四种气候中,亚洲独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解答题
12.读亚洲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____内,南部延伸到____以南。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F____洋,北临H____洋,西南濒临G____洋。
(3)亚洲西面以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____海和____海峡与B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运河与C____洲接壤:南面与E____洲隔海相望。
(5)亚洲东北以____海峡与D____洲为界。
(6)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主要从____位置和____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
13.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和“中亚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海上丝绸之路途经①是海峡,到达印度的第二大城市②是。
(2) 我国在中亚地区的邻国中, (填名称)是世界最大内陆国,③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该区多内流河湖的原因是。
(3) 中亚是世界主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据此推测中亚国家工业(工业生产部门)发达。
(4) ④山脉 是南亚与中国的天然屏障。
14.主题:亚洲人口与经济
资料一:亚洲经济发展
在古代亚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整个世界主要强国——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都位于亚洲。亚洲的农牧业可以维系世界大部分人口的生计。欧洲的最大帝国罗马帝国的主要粮食产地也位于亚洲。
资料二: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
(1)亚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
(2)由河流流向可知,亚洲的地势特征大致是____。
(3)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4)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差异较大,下列与B地居民的服饰特征相符的是( )
A.单衣、薄裙 B.白色织物裹着全身 C.和服 D.以皮衣、皮靴为主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亚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D 6.B 7.D
8.D 9.B 10.B 11.C
12.北极圈 赤道 太平 北冰 印度 乌拉尔 黑 土耳其 欧 苏伊士 非 大洋 白令 北美 纬度 海陆
13.(1)马六甲 加尔各答 (2)哈萨克斯坦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3)棉纺织 (4)喜马拉雅山脉
14.(1)北温
(2)中部高,四周低
(3)丁 丁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不适宜人类居住
(4)D
(5)发展迅速但不平衡,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