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史学视野
【主题1】隋唐开明的民族政策
材料 唐朝时期在民族关系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羁縻府州的设置。唐代在周边民族的内附部落设置都护府、都督府、都督、刺史、县令,管辖原来部落的领地。唐让这些首领保持原有的称号与权力,并自理内部矛盾斗争。同时,羁縻府州不必承担赋役。这是唐朝在民族地区实行的自治性较大的开明统治办法。它适应了唐代边疆各族都已进入阶级社会,大部分已建立政权,经济、人口都已有较大发展的客观形势,对边疆有效地进行了管辖。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解读】羁縻府州制度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唐朝边疆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主要统辖于单于、安北、北庭、安东、安西、安南六大都护府。其中,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管辖西域,安北、单于两大都护府管辖北疆,安东大都护府管辖东北,安南大都护府管辖南疆。
【主题2】隋唐时期区域开发与城市发展
材料 隋朝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的局面,国家的统一,经济的一度恢复发展以及大运河的沟通都为繁荣城市经济创造了条件。隋初按规划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大兴城长安城及东部洛阳,到唐朝时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隋唐时期城市与区域开发之间的联动主要有:(一)发达的陆路交通带动中心城市与腹地经济;(二)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三)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联动海港城市及腹地经济 ;隋唐时期的城市的建立和选址目的各有不同,但其经济和城市基本是按照城市-腹地互动的模式,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才全面发展的。
——高长虹《隋唐时期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
【解读】隋唐盛世包括: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异彩纷呈;民族政策开明;对外交流频繁。主题2主要是从经济要素着手,突出商业发展、城市发展、区域开发等。一是中心城市带动城市: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二是大运河牵引的城市,例如镇江、常州、苏州、杭州是江南运河线上四座商业繁荣的城市。三是海外贸易联动海港城市,例如南北两大航线城市、主要的海港城市有沧州、莱州、海州、楚州、扬州、台州、明州和泉州等。从高长虹《隋唐时期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分析,隋唐时期区域开发与城市发展,也是隋唐盛世的表现之一。
二、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
按课标要求,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只需要达到“了解”的程度,“了解”即“记忆”或“回忆”。我们在教学中一是突出隋朝的盛极一时,重点突破洛阳城、大运河联动的城市发展;二是突出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从这两个角度体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按课标要求,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要达到“认识”的高度,教学中,重点是讲透通过“认识”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怎样促进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交融,一是学生能利用课本的相关文字叙述、地图来说明隋唐时期民族交融或者边疆治理的途径、方式和表现;第二方面能通过课本和教师适当的补充史料解读民族交融原因、特点以及意义,这就达到课标要求。所以,我们要把握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解读民族交融的途径、方式、手段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民族交融”“边疆治理”,以及认识隋唐盛世的出现,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子目“隋朝的兴亡”,选取隋朝的建立,主要介绍隋朝的广建仓库、兴建洛阳城、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三征高丽、隋朝灭亡。
教材第二子目“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主要分两个层次介绍,一层次是介绍了贞观之治、武周政权、开元盛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写的主线是国家管理制度和政策。第二层次是介绍了唐朝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与突厥、吐蕃、靺鞨族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融。
教材第三子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主要介绍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及其之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黄巢起义及其朱温降唐,镇压起义,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后周实力增强为北宋结束分裂奠定基础,内容比较杂,比较多,需要资源整合。
四、学情分析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60年后周灭亡,朝代涉及隋、唐、五代十国,学生不易“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历史地图来落实朝代的更迭。
人物多: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 历史事件:开通大运河、大兴土木、三征高丽;政治制度类名词:禅让制、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甲骨文、金文(铭文)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学生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多,教师要基于课标要求有选择使用。
对高一学生来说容量大,朝代更迭,人物多,名词多,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动图、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来再现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力。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教材,学生能绘制时空图,并在图上标注隋唐统一、五代十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基本了解隋唐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研读教材关于乡间义仓、洛阳城、大运河、大兴土木、三征高丽的相关史料,学生能归纳隋朝的盛极一时的原因。
3.通过研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学生能以贞观之治、武周、开元盛世的不同政策的对比为主线,分析唐朝前期的社会高度繁荣的共同原因。
4.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教材和补充史料,学生能归纳唐朝开明民族政策体现的不同途径和民族政策的特点。
5.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感受隋唐的盛世,树立民族自豪感;同时,分析隋唐的灭亡的原因,在今天民族复兴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时刻,居安思危,树立一定的民族忧患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皮日休《汴河怀古其二》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皮日休《橡媪叹》
两首唐朝皮日休关于隋朝灭亡和唐末衰落的诗歌,导入隋唐兴衰和五代十国的新课。
【设计意图】选取同一诗人对不同时空尺度的描写的诗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学习新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计知识时序图,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制作通史时空图:见下图示1。了解隋唐朝的基本情况(建立时间、国号、统一时间)、五代十国的王朝更迭的脉络。 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自主梳理教材知识。 高一学生,主要了解基本史实,掌握通史体系。落实教学目标1。
通过课本和图片让学生了解隋朝的建设,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创设情景,学生思考:隋朝盛极一时的原因? 列举课本的建设措施:仓库、洛阳城、大运河;分析隋朝盛极和灭亡的原因。 落实基础知识,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实现教学目标2。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以课本为材料,进行如何阅读材料、如何提取历史信息、如何解释课本等历史信息的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 信息:书本知识 解释: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文化: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民族关系: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师补充,实现教学目标3和教学目标5。
展示材料一、二、三: 材料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郭沫若 材料二 她执政五十年间,国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太宗初,人口三百万户,女皇晚期,增加到六百一十五万户。618年,米每斗几百文,武则天时,斗米只五文左右。她执政期间,没有发生大的农民起义。许多国家朝贡称臣,乾陵旁肃立的六十一座石像,一个石像代表一个国家。她几次下诏求贤,肯定 “十室之邑,忠信尚存, 三人同行,我师犹在”,给五品以上官员下达任务,每人必须举贤荐才。她主持编纂了世界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文馆词林》和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何必如《财税演义》 问题2:从材料一、二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概括唐武则天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 信息:①人口增加;②朝贡;③求贤。 解释: ①人口迅速增加;②物价稳定;③社会安定;④国库充足、国力增强;⑤重视人才,出现文化的繁荣。 通过补充武则天政启开元的材料,突破教材的“史论脱节”局限;通过唐朝盛世的延续性来深化学生对教材结论的理解。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问题3:说明武则天“政启开元”,与唐玄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综观贞观之治、武周、开元盛世得出什么结论? 解释: 共同之处: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结论:唐前期盛世局面,社会空前繁荣,民族政策开明。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实现教学目标3。
问题4:结合所学知识的材料和《职贡图》,概述唐朝通过哪些方式或途径来实现民族交融?民族政策有什么特点? 信息:表格形式呈现: 策 略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西突厥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设置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吐 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评 价①有利于中央加强对边疆的管辖,民族团结,政权巩固;②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解释:民族政策特点:开明、灵活。 通过对民族交融不同途径和唐朝民族政策特点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实现教学目标4。
材料展示四: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 问题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末统治统治的表现。 表现:①安史之乱;②宦官专权;③朋党之争;④黄巢起义。 通过唐末的史实的恰当分析,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延续。
图片展示:图示2(见下) 问题6: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制作五代十国朝代更迭图,教师展示。 知道五代十国朝代更迭的史实 学生对隋唐繁荣和变化反思,汲取经验教训,客观认识社会。实现目标5。
图示1:
图示2
五 代
后梁(开封) 后唐(洛阳) 后晋(开封) 后汉(开封) 后周(开封)
901-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1-960
十 国
前蜀(成都) 后蜀(成都) 吴 (江都) 吴越(杭州) 闽 (长乐) 楚 (长沙) 南汉(兴王) 南平(江陵) 南唐(江宁) 北汉(太原)
891-925 925-965 892-937 893-978 893-945 895-951 905-971 907-963 937-945 951-979
思维拓展
古代边疆治理内涵:中央到边疆地区的管理体制;边疆的行政建置;边防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经济开发政策及近代以来与边界交涉相关的外交政策等;古代边疆治理外延:与治边思想有关的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以及边疆政策有关的人、事、地、物研究等。
解读:民族政策是古代边疆治理的内涵之一,也是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议题。隋唐开明和灵活的民族政策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的进程,同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制度自信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时便将民族区域自治上升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受到了宪法的保护。而无论是美国的“肯定性行动”,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实践,本质上讲就都是针对少数人群体权利的平权政策措施,是一项公共政策,而非一项政治制度,至少它不是国家层面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以实现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平等为核心理念的民族政策,实现各民族文化地位的平等只是其中一项政策目标或内容。虽然多元文化主义民族政策也涉及到了对不同族裔群体在教育、就业、选举等方面权利平等的促进措施,但它涉及的民族平等在内容上仍然是有限的;1931年《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亦有涉及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法律地位的多部相关法律文件相继出台,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行,标志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法制化阶段。
——摘编自杨须爱《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7:根据材料一,对比西方民族政策,概括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在哪些方面。
讲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上升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平等为核心理念的民族政策内容全面;中国目前已基本建立起实行处理民族事务的法律体系。
问题8: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讲解: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归纳小结
七、学业评价
1.(水平1-2)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上的共同趋向是( )
A.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B.建立本民族的政权
C. 接受唐朝的领导 D.与唐朝皇室通婚
评价目标:能够从所获得的史实“唐朝”、“少数民族首领”、“共同”中提取有关的信息,主要是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的史实。
答案解析:本题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政策的史实的分析,“共同”的趋向是接受唐朝的领导。
2.(水平3-4)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要意义是( )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国家大一统
评价目标:能够把握相关史事时间、空间的联系,对隋朝大运河作用的加以理解和说明。
答案解析:本题选C。从材料中的“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信息判断这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3.(水平3-4)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常痛“炀帝骄暴而亡”,而谓侍臣“常宜为朕思炀帝之亡。”这反映出( )
A.唐太宗对炀帝亡而伤感 B.初唐统治者的忧患意识
C.唐太宗对侍臣的重用 D.唐太宗继承隋朝的制度
评价目标:能够表现出对隋朝灭亡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认识历史与唐朝现实的社会问题结合。
答案解析:本题选B。从材料“常痛”、“常宜”等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通过“以史为鉴”、“以隋为鉴”,具有忧患意识,求统治者的长治久安,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唐太宗对炀帝这个人亡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对侍臣的重用,排除C项;材料信息涉隋朝,但并非指隋朝的制度,排除D项。
4.(水平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即某甲外族不独与唐室统治之中国接触,同时亦与其他外族有关,其他外族之崛起或强大可致某甲外族之灭亡或衰弱,期间互相之因果……而唐遂受其兴亡之强弱之影响……盖中国与其所接触者,常为多数外族间之连环性,而非中国与某甲外族间之单独性。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论述稿》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8分)
评价目标: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
答案解析:所学知识可得“政治、经济、民族政策”方面的原因;材料中“多数外族间之连环性”、“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可得,周边民族势力的变化,也是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经济上,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政治上,唐朝前期皇帝采用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国家统一。③统治者民族政策正确,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④唐周边的民族势力的变化。(8分)
5.水平(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宋王朝羁縻政策,一方面,在羁縻州县任用土官以维护其有效统治的同时,又惟恐土官势力膨胀,将其调离本土;另一方面,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对付共同的潜在威胁,中央王朝与诸族建立程度不一的合作,又利用各少数民族来征讨“异已”,达到以夷制夷、以蛮制蛮的目的;宋朝羁縻州、县、洞的设置远远多于唐代,所涉及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更为广泛。羁縻制的设置也具有强制性,具体的规定了土官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严密的土官承袭法,从而完善和发展了羁縻政策。唐代羁縻府州任用的都督、刺史都由本土、本族人担任,不利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在宋代,为了防止地方少数民族势力的膨胀,往往将少数民族首领调离本土,使其失去依恃。
——摘编自袁波澜等《唐、宋民族政策 ——羁縻问题之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朝与宋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羁縻府州设置积极作用。(6分)
评价目标: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术语,对唐朝、宋朝羁縻府州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解释,并指出积极的作用。
答案解析:(1)根据材料一“不易其俗,不易其宜”可知唐朝羁縻府州设置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和政治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根据材料“百余年,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可以得知设置羁縻府州的时间跨度大,数量大;根据所学知识,羁縻府州的设置是随着唐朝版图的增大而不断扩大着区域的;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的羁縻府州需要以承认中央王朝统治为前提,具有高度的自治性。材料二中“维护统治的同时又唯恐势力膨胀”可知统治少数民族政策的矛盾性;“所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广”可知普遍性和强制性等。(2)通过羁縻府州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承认中央政府,扩大了所统治的区域;减少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冲突,加强了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边疆得以稳定,同时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社会的稳定也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得以保证。
参考答案:(1)唐朝时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宋朝时特点:政府统治少数民族过程中的矛盾性;普遍性和强制性;隶属性。(12分)(2)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交融,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国防,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地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