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上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后,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经过40多年,美国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千米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原因是( )
A.国内市场的需要 B.联邦政府的支持 C.加强国防的需要 D.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2012年4月,雅西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从雅安到西昌的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大大缩短到3小时,西昌旅游收入增加了124亿元,多个国内外知名康养企业落户西昌,建成了各类物流中心,对凉山农特产品资源“走出去”起了重要作用。这说明了交通的进步( )
A.促进了贸易网络的建立 B.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带动了地区和域市发展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旬距昆明659公里,山高陆深,经济落后,但投资2.56亿元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凋( )
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
4.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
5.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启动设计、审批,1969年年初正式交付使用,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有“争气桥”之称。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表明( )
A.苏联的经济援助助力中国经济建设 B.桥梁建设未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C.桥梁工人发挥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 D.城市化进程加快助推基础设施完善
6.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
A.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中德贸易扩大
B.国家实力对比决定商品交易种类
C.交通线路演进助力国际贸易发展
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7.到2020年,中国国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规模达到3.9万公里,继续领跑世界。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省会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道路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各省会城市已实现交通通达
C.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加强区域联系 D.高铁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8.1950年3月27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同年7月1日,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的成立对当时新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初步建立了一套有关航空经营管理的制度 B.便利了中国与苏联的往来
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 D.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人员
9.下表是某学者对天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所作的阶段划分。其意在说明( )
时间 演变
1840年—20世纪初 步行时代——双中心沿河轴向生长
20世纪初—新中国成立 电车时代——单中心双带状蔓延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末 公共交通时代——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对独立生长
20世纪末— 综合交通时代——“双城双港(河港、海港),相向拓展”
A.出行方式决定城市空间形态 B.交通系统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C.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D.交通发展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10.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1914年运河开通后,纽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16%,利物浦至旧金山的航程缩短43%,而纽约至悉尼的航程也缩短28%,意义非凡。这说明巴拿马运河( )
A.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 B.使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标志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11.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 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 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
A.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交流 B.国家实力的对比决定商品种类
C.交通网络发展助力国际贸易 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
12.如表是建国初期到1992年国内交通发展情况表(部分),据如表可知,我国( )
建国初 1992年
公路里程铺有路面的 39.5% 87.7%
铁路复线(双线铁路)率 4% 25.5%
电气化铁路 无 占营运里程15.66%
水深1米以上的内河航道 32.9% 56%
A.已经建立起完善的运输体系 B.运网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
C.已经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 D.交通运输布局已得到优化
13.《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记载道:“城旦、鬼薪疬,可(何)论 当迁疬迁所。"该史料可以说明秦代( )
A.已实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制度 B.改变了人类对传染病束手无策的状态
C.已建立起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 D.尚未认识到“疬”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14.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突飞猛进,很多领域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可以说明的史实有
①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②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国际领先
③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④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5.1910年东北爆发鼠疫,清政府任用伍连德运用近代公共卫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防治,清朝各级政府设立了疗病院、防疫院及隔离所等救治染疫者,仅用四个月就扑灭百年不遇的大瘟疫。这反映了
A.当时已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B.防治疫病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普及
C.中国从清朝末年开始重视防疫工作
D.政府治理能力影响疫病的防治效果
16.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用于公路目的税收,此条款打破了美国国会不将税收专门用于指定目的的惯例。据此可知,美国
A.三权分立体制有所调整 B.联邦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建设 D.税收政策为国防而服务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山东、天津、吉林、湖北、湖南,以及苏州、杭州、镇江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据统计,1895~1900年间,各地先后开业的小轮船运输业约100家,加上原来的一些商轮企业,除去中途停业者外,到1900 年继续营业的约有80家,轮船约有440艘,总吨数约10 000吨。如果连同招商局和挂洋旗的华商轮船一并计算,中国所有的轮船航运业估计达480艘,总吨数约7万吨。1901~1911 年,先后创办的大中型轮船企业46个,到宣统三年底能够继续运营的有31个,这是一个跨越性的进步。这11年间新创内河轮船企业合计达405家,资本总额580多万元,轮船630余艘,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充,除去中途停闭者,到宣统三年共有500余家企业,资本约800万元,拥有小轮船900多艘,这样就大致形成了遍及。上海、长江干支流,以及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航运网络。
——摘编自刘凝凡《近代中国航运业之演进研究》
材料二 据2004年数据统计,我国现有港口1 460个,国际海运船队为3 700多万载重吨,位列世界第五位。2002 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 700万标准箱,年增长35%。为适应集装箱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重点加强了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上海、宁波、深圳等都在兴建大型深水集装箱专用泊位,尤其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和长江深水航道治理工程。2002 年底,我国已与66 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海运及河运协定批准设立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和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20多家,70多家境外航商在我国港口开辟了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2004 年1月1日起施行的《港口法》,是我国第一部对港口事业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自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活动。我国鼓励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拓展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苏新刚《新世纪中国航运业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初我国航运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推动21世纪中国航运业发展的策略。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材料提供了现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的相关信息,蕴含了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总统艾森 豪威尔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这是出于加强国防的考虑,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总统为提高军队机动性而大力支持建设州际高速公路,没有体现国内市场的需要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D项;联邦政府的支持是原因之一,但是题干的主旨是加强国防军事的需要,排除B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雅西高速公路极大缩短了雅安到西昌的时间,推动了西昌旅游收入的增加和企业在西昌的落户,同时对凉山农特产品的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雅西高速带动了西昌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交通的进步能够带动地区和城市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仅涉及雅西公路一条公路的影响,不能体现贸易网络的形成,排除A项;题干中涉及雅西公路带来的经济上的影响,并未体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排除B项;题干中强调的是整体经济的发展,并未具体体现人们生活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产业转型升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是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日本电车的发展,铁路公司对电车的出发、到达都提出了精准的时间要求,这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以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运行,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规划、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交通建设。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被称作“争气桥”,这说明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参与桥梁建设的工人发挥了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C项正确;南京长江大桥是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苏联没有给予援助,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的桥梁建设没有受到“文革”的冲击,排除B项;材料没有论及城市化进程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题干2011年通车的渝新欧国际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火车上两个方向运输的产品存在不同,由此可知该铁路的修建推动了中德之间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柏林墙倒塌是在1989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中国和德国之间两个方面的产品中都有科技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电子产品等,不能提现国家实力与商品 种类的差别,排除B项;“一带一路”建设是2013年提出,晚于题干中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国内高速公路和高铁迅速发展,“将实现省会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达、区际之间高效便捷相连”可知基础设施建设利于加强区域联系,C项正确;根据材料“位居世界第一”“领跑世界”可得出中国道路修建技术领先世界,但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材料主要意思是加强区域联系,排除A项;“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可知目前各省会城市未实现交通通达,排除B项;“最主要”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在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协定,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根据所学知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敌对政策,此时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建立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产物,有利于打破西方对中国对外航空交通的封锁,C项正确;题干仅涉及一个民用航空公司,不能体现一套航空经营管理的制度,排除A项;便利了中国与苏联的往来是中苏民用航空公司的一个影响,但并非重要意义,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得出,步行时代,天津的城市空间范围较小。而到了综合交通时代,城市的空间范围已经向其他城市延长,这说明交通的发展拓展了城市的空间,B项正确;决定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人们的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材料意在说明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缩短了各地的航程,大大便利了经济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巴拿马运河并未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A项;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得益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标志是第二次革命的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 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可知,国际铁路交通网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国际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两极格局瓦解是1991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与德国的国家实力对比,排除B项;“一带一路”是2013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到1992年,我国的公路里程,铁路,电气化铁路,以及内河航道,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体现了运网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B项正确;我国的运输体系仍不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交通运输的质量改观,并不是布局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材料“城旦、鬼薪疬,可(何)论 当迁疬迁所。"大意为:城旦、鬼薪得了麻风病,该如何处置?应迁往麻风隔离区,这说明秦代已实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制度,A项正确;B项“改变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C项“完善”的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强调将麻风病人进行隔离,说明已经认识到“疬”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其成就有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国际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①②④正确;英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即英吉利海峡隧道,③错误。由此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任用伍连德运用近代公共卫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防治,清朝各级政府设立了疗病院、防疫院及隔离所等救治染疫者”,可知清政府在任用抗疫人才和建立抗疫医疗设施的问题上对迅速扑灭疫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明政府治理能力影响疫病的防治效果,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就医学理念对抗疫的作用进行具体说明,排除B项;我国古代已经高度重视防疫抗疫工作,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根据“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可以看出,美国政府重视国家公共交通的建设,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调整,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税务政策是为国家服务,并不仅仅只为国防,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7.(1)特点:创办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的范围扩大;船厂和轮船数量增加。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的推动。
(2)表现:航运业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外航运关系越来越紧密;颁布法律法规保障航运业的发展;采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策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积极主动融入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航运业发展的质量。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895年,浙江宁波绅商最先创办了对外海商轮局和永安商轮局,得以航行沿海和内河。此后,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山东、天津、吉林、湖北、湖南,以及苏州、杭州、镇江等地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相继开办”可知,创办商轮公司或轮船局的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据统计,……轮船630余艘”可知,船厂和轮船数量增加。原因:结合所学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的推动的角度分析。
(2)表现:根据材料二“据2004年数据统计,……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和长江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可知,航运业规模的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根据材料二“2002 年底,……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可知,中外航运关系越来越紧密;根据材料二“2004 年1月1日起施行的《港口法》,是我国第一部对港口事业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自实施以来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活动”可知,颁布法律法规保障航运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我国鼓励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拓展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空间。”可知,采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策略:根据材料“政府重点加强了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可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根据材料二“我国已与66 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海运及河运协定批准设立外商独资船务公司和集装箱运输服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120多家,70多家境外航商在我国港口开辟了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可知,积极主动融入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我国鼓励国内港口及航运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运输业,拓展我国海运业的发展空间”可知,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航运业发展的质量。
18.启示:发展铁路事业,建设交通强国。
道路通,百业兴。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铁路建设,成立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事业的发展。将铁路交通建设纳入国家计划体制中,铁路职工同广大军民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建宝成、鹰厦等多条铁路,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的落后面貌,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了内陆边疆与沿海地区的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为铁路建设提供稳定发展的平台,尤其重视科技引领作用,取得了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高铁日益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助力于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综上,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新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成为交通强国。
【详解】依据材料“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得出发展铁路事业,建设交通强国。
阐述:从铁路的重要性分析,得出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依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得出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铁路建设,成立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事业的发展。将铁路交通建设纳入国家计划体制中,铁路职工同广大军民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建宝成、鹰厦等多条铁路,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的落后面貌,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了内陆边疆与沿海地区的交流。依据材料“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得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为铁路建设提供稳定发展的平台,尤其重视科技引领作用,取得了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高铁日益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助力于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最后总结,得出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新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成为交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