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
1. 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时,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还有黄曲霉、光滑念珠菌等真菌以及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增大了治疗难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B. 新冠病毒、黄曲霉、光滑念珠菌、支原体均属于异养生物
C. 黄曲霉、光滑念珠菌以及支原体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D.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系统指生物体内的膜结构,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撑,维持着细胞的形态
B. 细胞骨架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活动密切相关
C. 内质网膜可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3. 细胞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核酸之间可以形成很多大分子复合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真核细胞中存在核酸-蛋白质、糖脂、糖蛋白等大分子复合物
B. 同一种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存在形态一定相同
C. 糖脂和糖蛋白复合物中的糖类分子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D. 若某核酸-蛋白质复合物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该复合物可能是核糖体
4. 某同学用黑藻、菠菜、番薯等植物叶片为实验材料,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情况,从而得出绿色植物的活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且细胞质都能流动这一结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可撕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用于观察
B. 实验前给予适宜光照或适当提高实验温度可以加快细胞质流动
C. 整个实验中要使叶片处于有水环境,否则叶绿体会收缩不便观察
D. 该同学实验结论的得出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5. 内皮素是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多肽,其中第1位和15位、第3位和11位的半胱氨酸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内皮素能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黑色素,这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竞争性地与内皮素受体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成1分子内皮素相对分子量减少360
B. 内皮素拮抗剂与内皮素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可用于美容
C. 内皮素分子不含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
D. 内皮素抗剂与内皮素的结构可能相同
6. 如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可分布于鸡血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质网膜上、线粒体基质
B. 步骤①是为了步骤⑤检测核糖体,步骤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C. 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步骤③得到的上清液中含有核糖体
D. 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标记法、差速离心法
7. 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成熟。野生型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正常,甲、乙型突变体分别是内质网膜结构异常、高尔基体膜结构异常而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可看做一个系统
B. 甲型突变体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C. 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分泌过程障碍导致其膜面积增大
D. 丙型突变体仍可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8. 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酒精、高温都能使蛋白质松散变性,可用于消毒、灭菌
B. ATP分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可以做DNA或RNA的合成原料
C. 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 微量元素可参与构成某些化合物,如Fe、Mg分别参与构成血红蛋白、叶绿素
9. 现将某植物三种成熟叶肉细胞a、b、c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都有活性)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 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 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 上述实验表明同一植物不同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
10.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B. 产物B与酶1变构位点结合是不可逆的
C. 产物B浓度高低变化可调节酶1活性,有利于维持产物B含量的稳定
D. 增加底物的浓度能解除产物B对酶1活性的影响
11. 某些植物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下列关于这类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天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B. 这类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可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
C. 光照适宜的白天,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含量会增加
D. 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可能是这类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12. 生活在寒冷条件下的北欧鲫鱼可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但其大多数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
B. ①②过程都只产生少量的[H]
C. 北欧鲫鱼无氧呼吸的产物有乳酸、酒精和CO2
D. 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转化为丙酮酸,避免了乳酸积累导致中毒
13.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核膜解体时可形成分散的膜小泡;重建细胞核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通过其表面的膜整合蛋白形成核膜小泡,最终核膜小泡融合形成细胞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膜解体形成的膜小泡几乎存在于整个有丝分裂过程
B. 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
C. 核膜小泡形成细胞核的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 核膜小泡中的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正在解螺旋
14. 下图为高等动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电子传递的示意图。有机物中的电子(e)经UQ、蛋白复合体(I、Ⅱ、Ⅲ、IV)传递给氧气生成水,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建立膜两侧H+浓度差,最终H+经ATP合成酶内部的通道流入B侧并促使ATP合成;电子还可直接通过AOX传递给氧气生成水,大量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该过程最终只产生极少量ATP。持续寒冷刺激时,UCP(离子转运蛋白)含量会增多,UCP可将H+通过膜渗漏到线粒体基质中,从而驱散膜两侧的H+梯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膜结构为线粒体内膜,B侧为线粒体基质,膜A侧的pH低于B侧
B. 电子在I、III、IV之间传递时有能量的转换
C. 若III、IV不能发挥作用,ATP的生成效率将降低
D. 在同等耗氧下,随着UCP含量的升高,热能的生成效率随之降低
15. 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脂肪干细胞(ADSCs)可在不同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DSCs具有分裂、分化能力,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
B. ADSCs分化形成的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中核DNA分子发生改变
C. ADSCs能定向分化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ADSCs能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说明ADSCs具有全能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 某同学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变形虫进行了核移植实验,A组和B组分别用3H和1H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培养液培养,一定时间后,将两组变形虫进行核质分离,并交叉进行核移植,结果如图所示(图中阴影表示放射性标记的RN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直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B. 若将实验中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换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C. 该实验说明RNA在细胞核内合成,随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质
D. 交叉核移植前应控制好培养时间,若时间太长则A2中也可能出现放射性RNA
17. 酵母菌液泡的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可进行细胞内“消化”。API蛋白是一种存在于酵母菌液泡中的蛋白质,前体API蛋白进入液泡后才能形成成熟API蛋白。已知前体API蛋白通过生物膜包被的小泡进入液泡途径分为饥饿和营养充足两种情况(如图),图中自噬小体膜的分解需要液泡蛋白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API蛋白的转移途径
B. 检测液泡中是否含有NADPH可以证明线粒体是否通过途径1进入液泡
C. 饥饿状况下和营养充足情况下,液泡中都可以检测到成熟的API蛋白
D. 加入液泡蛋白酶抑制剂,液泡中会出现自噬小体堆积的现象
18. 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细胞内的脂质PIP2可以活化感觉神经元上的TRPs通道,使其构象处于开放状态,引起Ca2+顺浓度梯度内流,参与疼痛的信号传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RPs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与电荷都有高度的选择性
B. PIP2活化TRPs通道的过程中,TRPs通道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C. Ca2+通过TRPs通道内流时,需要与TRPs通道蛋白结合
D. 呼吸抑制剂可以影响Ca2+通过TRPs通道的跨膜运输
19.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色素
B. 该反应体系中CO2的固定与还原需要多种酶参与,而光反应不需要酶参与
C. 该反应体系中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
D. 若突然将红光改为同等强度的绿光,会暂时引起该反应体系中ADP/ATP的值增大
20.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阶段,中心体负责纺锤体的组装,并受蛋白激酶(PLK4)的调控,多功能骨架蛋白(CEP192)参与纺锤体的形成。PLK4失活后,许多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可通过PLK4凝聚体招募其他成分充当中心体的作用,使细胞分裂可在无中心体复制的条件下进行。细胞中泛素连接酶(TRIM37)的含量过多会抑制PLK4凝聚、促进CEP192的降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PLK4的正常调控下,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的间期复制一次
B. PLK4失活后,非中心体型纺锤体的组装与TRIM37的含量水平有关
C. 在PLK4失活的情况下,TRIM37的含量减少可能使癌细胞分裂终止
D. 在TRIM37含量过多细胞中可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三、非选择题
21. 霍乱是因摄入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往往剧烈腹泻。霍乱弧菌可粘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霍乱肠毒素。霍乱肠毒素是一种蛋白质,由一个A亚单位和多个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又含有A1和A2两条多肽链,A1催化ADP-R的合成。ADP-R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霍乱弧菌与人体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霍乱肠毒素在核糖体上经过_____反应合成。
(2)据图分析: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细胞膜表面并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功能;B亚单位的作用是_____;ADP-R发挥作用并进一步引起患者腹泻的机理是_____。
(3)为了减少霍乱患者腹泻次数并有效缩短病程,临床上常使用多西环素、诺氟沙星等广谱杀菌药来清除病原菌。请结合题图信息,提出一个减轻霍乱患者腹泻症状的新思路_____。
22.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的现象称为溶血,溶血时间与水分进入红细胞的速度有关。溶血释放内容物后,剩余的部分称为“血影”。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P值)的变化曲线,N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
(1)“血影”的基本支架是_____,由于_____,所以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
(2)据图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_____mmol·L-1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将相同的猪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NaC1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甲的吸水能力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细胞乙,原因是_____。
(3)水通道蛋白位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速率。现将细胞内液体浓度完全相同的猪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时间少于肝细胞,其原因可能是_____。
(4)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处于室温条件,乙组低温处理,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等量的蒸馏水中,观察发现:甲组红细胞溶血时间较短。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3. 溶酶体的形成途径有多种,M6P(6-磷酸甘露糖)途径是溶酶体酶分选及形成溶酶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庞贝病患者溶酶体中缺少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糖原不能被分解,沉积在溶酶体中导致细胞损伤。下图为细胞内M6P途径分选溶酶体酶及形成溶酶体的过程。
(1)溶酶体水解酶合成后先在_____(场所)进行糖基化加工,然后在高尔基体经过_____过程形成M6P标记,通过与M6P受体的识别和结合,完成溶酶体酶的分选。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则被运往细胞膜。研究发现高尔基体中的M6P受体只分布在某个局部,这样分布的意义是_____,并使溶酶体酶被局部浓缩。
(2)M6P受体与溶酶体水解酶在酸性条件下易分离,由此推测,溶酶体膜上可能存在相应的载体蛋白,能够通过_____(运输方式)输入H+。与溶酶体水解酶分离的M6P受体可返回高尔基体循环利用,也可以_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_。
(3)科学家利用重组人酸性α-葡萄糖苷酶(rhGAA)对庞贝病患者进行酶替代疗法,特异性靶向细胞对酶的摄取,有效清除了糖原堆积。由此推测rhGAA可能是带有_____修饰的GAA,且经过_____(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并运输到溶酶体。
24. 水分和CO2浓度都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黄腐酸(FA)是易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参与调控植物的耐早性。科研人员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探究FA(700mg/L)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下表为干早处理5d后测定的相关生理指标。PEG及FA等处理对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忽略不计。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uL·m2·L-1) RuBP羧化酶活性(nmol·min-1·g-1)
对照 22.9 24.2 605 351 172
PEG -0.69 14.7 34 505 78
PEG+FA 11.7 20.3 108 267.8 119
注: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
(1)黄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有_____。正常条件下,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瓜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能够同时、快速、稳定进行的原因是_____。
(2)据表分析,干旱条件下喷施一定浓度的FA可以提高暗反应速率的原因是_____。
(3)在叶绿体中叶绿素水解酶与叶绿素是单独分布的。干旱会导致叶绿体大量变形、基粒片层完全解体,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据此分析,FA可通过_____提高光反应速率,进而提高黄瓜的净光合速率。
(4)研究人员探究了CO2浓度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将黄瓜幼苗分别进行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中培养60d,然后在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在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速率,结果乙组光合速率比甲组低,推测原因可能是长期高浓度CO2环境会降低RuBP羧化酶的活性。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推测,并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材料用具:甲、乙两组黄瓜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一定浓度的C5溶液,饱和CO2溶液,试管等)_____
25. 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细胞的生命历程大都短暂,却对个体的生命有一份贡献。某研究小组对细胞的生命历程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1)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选择分生区细胞的原因是_____,装片的制作流程为_____。
(2)丙脂草醚是一种常见的除草剂,为研究它对植物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小组统计不同浓度丙酯草醚处理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结果如下表。
丙酯草醚浓度(%) 0 0.0125 0.0250 0.0500 0.1000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18.3 8.5 6.2 4.2 3.9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
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断出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是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经丙酯草醚处理后,很多分裂期细胞停滞于有丝分裂中期,这说明丙酯草醚可能有_____的作用。
(3)细胞衰老机制的端粒学说认为: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会导致细胞衰老。已知端粒酶(含RNA模板和催化蛋白)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使端粒延长从而延缓细胞衰老,据此分析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肝细胞死亡,该过程称为_____;而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被机体清除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高一生物
一、选择题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题答案】
【答案】BD
【17题答案】
【答案】AC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CD
【20题答案】
【答案】ABD
三、非选择题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 脱水缩合
(2) ①. 选择透过性 ②. 和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GM1受体结合,同时将A亚基释放进入细胞内 ③. ADP-R与GS蛋白特异性结合,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促进无机盐排出,使肠腔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肠腔大量积液和腹泻。
(3)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或降低细胞内cAMP的含量或抑制细胞离子通道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细胞膜内部是疏水的
(2) ①. 150 ②. 小于 ③. 红细胞乙失水量多,细胞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3)红细胞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肝细胞细胞膜上无水通道蛋白
(4)低温会使水分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减慢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内质网 ②. 磷酸化 ③. 使溶酶体酶与其他蛋白分离
(2) ①. 主动运输 ②. 送到细胞膜 ③. 回收偶尔分泌到细胞外的磷酸化的溶酶体酶
(3) ①. 磷酸化 ②. 胞吞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②. NADP+与NADPH之间、ADP和Pi与ATP之间不断迅速转化,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2)FA增加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上升,RuBP羧化酶活性上升
(3)降低叶绿素水解酶活性
(4)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一定浓度的C5,溶液和等量的饱和C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甲组、乙组棉花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A、B两组溶液中C3的含量。预测结果:A组中C3的含量高于B组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分生区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 ②.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 ①.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②. 抑制着丝粒的分裂
(3)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一旦达到“关键长度”,细胞增殖就会结束,导致细胞衰老
(4) ①. 细胞坏死 ②.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