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6-23 20:09:43

文档简介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合作展示 3)热带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三、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人口问题2、粮食问题自然因素社会因素3、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小结 图8.34热带草原旱灾与饥荒指导读图8.33分析出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人口增长快,粮食供应不足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低分析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增长快长期殖民统治造成的粮食不能自给,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引导阅读过度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认识荒漠化形成过程认识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2、粮食 分析能力合作自主学习综合概括巩固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习而后教 合作学习”三同课教案 教者:
课题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一) 课型 新课 学科 地理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知道本区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及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性,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
重点 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气候对生产、生活影响 教具 课件
难点 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们看过《海尔兄弟》吧?有一集用鼓声传递信息,你知道那是哪个地区的习俗么?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一、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置特点二、认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地形特点1)、地形区2)、主要河流3)、地形特点—高原大陆2、气候特点1)热带气候2)热带草原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非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黑人故乡。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进行介绍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引导归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和海陆位置特点。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尼罗河、刚果河分析图8.28“非洲的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讨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及影响讨论8.28 8.29图民居与气候关系,观察出发展情况。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草原广布 落后 创设情境种族平等尊重文化多样性读图能力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自主学习
自然环境特点
文化与习俗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人口增长快
粮食生产水平低
自然环境遭破坏
人口、粮食、环境
黑种人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