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湖南省2023年生物中考二轮复习用卷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班级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选题
1.(2018七上·台商期末)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
2.()下列对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设计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意境
B.选种一些有环保作用的树种
C.减少地面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
D.一定要选种一些珍植物
3.(2016七上·容县期末)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淀粉
B.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C.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淀粉和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淀粉和氧气
4.种子的哪一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
A.胚芽 B.胚根 C.胚 D.胚乳
5.(2017·潍坊会考)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C.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D.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6.(2020·顺义模拟)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这一时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7.(2018八下·无锡月考)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无色液体的作用是( )
A.抗呼吸作用 B.抗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 D.增强蒸腾作用
8.(2017七上·槐荫期中)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中的一个装置,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其中正确的装置是( )
A. B.
C. D.
9.(2019七上·岐山期末)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来自种子的( )
A.胚芽和胚乳 B.胚芽或胚根
C.子叶或胚乳 D.子叶和胚轴
10.(2018七上·宝丰期末)夜间在室内不宜放置盆栽花卉,这主要是因为( )
A.增加了卧室内的温度 B.增加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
C.提高了卧室内的湿度 D.消耗了卧室内的二氧化碳
11.(2019八下·孝感月考)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时,在四个玻璃瓶中分别放人适量的纸巾,上面各撒100粒绿豆种子,按下表的条件进行培养,测发芽率.本实验能证实种子萌发需要①阳光②充足的空气③一定的水分④适宜的温度( )
瓶号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暗室中 暗室中
纸巾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温度 25℃ 25℃ 25℃ 0℃
发芽率 96% 0 97% 0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2021七上·云县期末)小明同学将玉米、苹果、松树分为一类,将紫菜、葫芦藓、肾蕨分为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水生或陆生 B.有根或无根
C.有果实或无果实 D.有种子或无种子
13.(2017七上·石家庄期中)藻类植物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联系,藻类植物能够( )
①释放氧 ②制作成为鱼饵 ③药用 ④食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2019·邵阳)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15.(2019七上·湘桥期末)除下列哪项外,其余现象均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
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D.堆放的水果散发出霉味
16.(2018七下·东区期中)人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糖类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能量
17.(2022·上蔡模拟)孟津梨是河南洛阳特产,栽培历史已有两千余年,古时曾为贡梨。梨的可食用部分由梨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 )
A.子房 B.胚珠 C.受精卵 D.子房壁
18.(2017七上·邹平期中)如图曲线表示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该曲线的分析,正确的( )
A.曲线AB 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19.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20.(2017·东营模拟)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
B.b点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二、读图理解题
21.(2022七下·凤凰月考)以下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实验步骤,图二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 。
(2)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几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 。
(3)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最后叶片变成 色。
染色:用碘液染色,预期结果是见光部分遇碘变蓝。
(4)结论:绿叶在 下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图一步骤G中遇碘变蓝的叶片部分,是在图二序号 所示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
三、资料分析题
22.(2021八上·云县期末)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二:大理苍山又称点苍山,因山色苍翠而得名。苍山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有云杉、松、柏、竹、茶花、杜鹃、兰花等名木花卉,把苍山装点得更加秀丽。苍山还盛产党参、贝母、木香等名贵的药材,为大理的经济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1)材料一中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但也是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导致我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有 (写出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2)材料二中提到的茶花属于 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苍山上多种植被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四、实验探究题
23.(2021七上·大庆期末)下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 A、B、C、D 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 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 装置。
(2)C、D 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五、综合题
24.(2021·港南模拟)如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种子、植株、花、果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当一粒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 (填标号)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的③和④。
(2)图乙中,⑤适于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尖的 。
(3)图丙中,⑦中的花粉落在 的柱头上,叫做传粉。
(4)图丁中,⑩是由图丙中的 (填中文名称)发育而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小麦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乳储存营养物质,胚由胚芽、胚轴、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一片,转运营养物质,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小麦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
故答案为:C
【分析】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小麦种子
胚都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2.【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校园绿化就是要设计出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不符合题意。
B.选择一些具有环保作用的植物,在校园里进行合理的规划,不符合题意。
C.在校园里进行绿化,是为了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不符合题意。
D.所中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但不一定要重视珍稀植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因此在进行校园经化设计时,尽量不要对林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应充分利用立休空间,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避免选择名贵树种,以减少开支,校园绿化设计不仅是园艺工人的事,每个学生也应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其中。
3.【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
4.【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其中,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结构,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5.【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因此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A不符合题意;
B、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B不符合题意;
C、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制造淀粉,因此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而叶片的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C符合题意;
D、本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6.【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调节气候,这是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据此作答。
7.【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进出的门户,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用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无色的物质,将其喷到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这样就使的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气则不能蒸发出去,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8.【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设计该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其中正确的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叶遮光: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
③光照处理:让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④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变成黄白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酒精脱色后清水漂洗,及滴加碘液后漂洗是为了排除酒精和碘液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⑤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淀粉遇淀粉变蓝):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清水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⑦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呈深蓝色.
9.【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中的营 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在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子叶中.玉米种子由种 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两片肥大的子叶组成,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 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在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来自胚乳中.所以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来 自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中.
故选:C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10.【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花卉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1.【答案】B
【知识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通过表格数据可知,甲乙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潮湿和干燥即水分不同,对照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甲丙不同的唯一变量是阳光下和暗室中即光照不同,对照可以得出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甲丁不同的唯一变量是25℃和0℃即温度不同,对照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乙丁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乙丁有三个变量,也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丙丁不同的唯一变量是25℃和0℃即温度不同,对照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本实验能证实种子萌发需要③一定的水分④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B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2.【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玉米、苹果属于被子植物,松树属于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而紫菜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这些都不能产生种子,依靠孢子繁殖。故小明的分类的依据是有种子或无种子。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13.【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仅给鱼类提供了饵料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从经济意义上说,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和医药上作用.
故答案为:D
【分析】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调节碳氧平衡.大都生活在水中.水生环境中的植物主要是藻类植物.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
14.【答案】A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大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所以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种皮和胚。
故答案为:A
【分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比较如下:
比较内容 双子叶植物(菜豆、大豆等) 单子叶植物(玉米、小麦等)
不同点 子叶数目 2片 1片
胚乳 大多数没有胚乳 绝大多数有胚乳
营养物质存储部位 子叶 胚乳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
15.【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蜡烛的火焰变微弱,是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的缘故,A符合题意;
B、潮湿种子堆周围的空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缘故,B符合题意;
C、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是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缘故,C符合题意;
D、堆放的白菜散发出霉气是霉菌大量繁殖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16.【答案】D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等。
17.【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所以,梨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是由梨花的子房壁发育而来。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8.【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A.曲线AB表示光照较弱时,呼吸作用释放CO2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A不符合题意。
B.BC段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B不符合题意。
C.B点植物总体吸收CO2为0,表示呼吸作用释放CO2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相等,C符合题意。
D.曲线从A到C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但是光照强度大于D后光合作用趋于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图可以知道:横轴代表光照强度,纵轴代表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其中B点为零界点,B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从A开始到B都有光,只是光越来越强,AB段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而BD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机物开始积累;点D以后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19.【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析】【解答】A、ab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错误;
B、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B正确;
C、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C错误;
D、cd短表示光合作用趋于稳定,D错误.
故选:B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0.【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从图示可以看出,在ac段,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A正确.
B、b点表示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B错误.
C、植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直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线较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出现图示中ab段的情况,C错误.
D、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植物体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关闭了部分气孔,使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了,D错误.
故选:A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变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21.【答案】(1)运走耗尽植物体内原来的有机物
(2)对照
(3)酒精;黄白
(4)光
(5)2和4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几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脱色是为了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根据碘遇到淀粉变蓝色的特性,通过实验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5)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图二中2叶肉细胞和4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因此图一步骤G中遇碘变蓝的叶片部分,是在图二序号2叶肉细胞和4保卫细胞所示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图二中:1上表皮,2叶肉,3下表皮,4保卫细胞,5叶脉,6气孔。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2)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2.【答案】(1)栖息地遭到破坏(或乱砍滥伐、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2)被子;间接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但也是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导致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遭到破坏、乱砍滥伐、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对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进行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茶花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题干中,苍山上多种植被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分析】(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②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生物入侵。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3.【答案】(1)A
(2)C;叶;提高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A、B两个装置,A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茎的基部,验证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而B中的塑料袋绑在了花盆上,塑料袋壁上的水珠不但有植物蒸腾作用蒸发的,还有花盆中土壤蒸发的。因此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A装置。
(2)C装置和D装置比较,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C中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旺盛,因此塑料袋上的水珠多,由以上现象可以得出: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4.【答案】(1)②
(2)成熟区
(3)雌蕊
(4)胚珠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并发育成植物的根,②胚芽发育成甲图中的③叶和④茎。
(2)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细胞壁薄、细胞质少,适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图乙中,⑤适于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3)图丙中,⑦花药中的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叫做传粉。
(4)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的变化:
可见图丁中的⑩种子是由图丙中的胚珠发育来的。
故答案为:(1)②;(2)成熟区;(3)雌蕊;(4)胚珠。
【分析】1、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子叶。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而发育成根,胚芽发育幼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房是由胚珠和子房壁两部分构成的。花授粉后,子房是会发育成果实的,子房壁发育成了果皮,里面含有的胚珠发育成为种子。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部分的这一段。根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可以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增加根尖的细胞数目,因而能使根不断地进行初生生长。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当根端向土壤深处生长时,可以起润滑的作用,使根尖较易在土壤中穿越。其外层细胞常遭磨损或解体死亡,而后脱落。
3、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传粉。花授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