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2020年2月14日,在斯诺克威尔士公开赛中,中国小将颜丙涛5-2击败希金斯闯进四强。关于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台球比较小,所以一定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B. 颜丙涛在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C. 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D. 颜丙涛在分析如何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看物体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主要作用还是起次要作用,如颜丙涛在击球时,需要考虑球的旋转情况,因此不能把台球看成质点,故AB错误;
C.当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只需说明球的行进轨迹,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故C正确;
D.当丁颜丙涛分析进球路线时需要考虑击球部位造成的旋转情况对路线的影响,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因此不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2.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v=2t+4(m/s),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情况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大小为2m/s B. 加速度大小为
C. 在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m/s D. 在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m/s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根据
可知,质点的初速度为4m/s,加速度为2m/s2,故AB错误;
CD.在3s末,瞬时速度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图像和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在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B. 内乙的加速度不变
C. 第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D. 内甲的位移大小为,乙的位移大小为0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图象甲可知,3s末甲回到出发点。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0-2s内,甲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4s内沿负向做匀速直线运动。4-6s内又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s末回到出发点,由图知,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4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2 4秒内乙的加速度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第3秒内甲物体速度方向为负,乙物体速度方向为正,两者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符合题意;
D.2 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
△x=|4m-(-4m)|=8m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乙的位移大小为0m,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二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内下落高度相同,所以每次频闪时的位置相同,并且每两次频闪间隔内的位移逐渐增大。
故选C。
5. 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弹簧可能是压缩状态,也可能是拉伸状态。设绳子的拉力,地板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为F。分情况讨论:(1)如果弹簧是压缩状态时,A、B受力图如图所示
对物体A
对物体B
由于
、、
计算可得
,
(2)如果弹簧是拉伸状态时,图中的F分别反向。对物体A
对物体B
计算可得
,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 马车在我国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在现在还有一些地方还在使用.如图所示,已知拖车的质量为500kg,马匹的质量为400kg,拖车受到马的拉力为1000N、阻力为500N,则马匹的加速度和拖车对马匹的拉力各为( )
A. 1.25m/s2、1000N B. 1.25m/s2、500N
C. 1.00m/s2、1000N D. 1.00m/s2、500N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拖车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马匹的加速度与拖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马匹的加速度为;拖车对马匹的拉力与马对拖车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大小相等,所以拖车对马匹的拉力为1000N.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二、实验题
7.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①. (1)AB ②. (2)0.80 ③. 0.40
【解析】
【详解】①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B正确;本实验中只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只要能让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故C错误;由C的分析可知,只要摩擦力恒定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B.
②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
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
【点睛】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知道本实验中只需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可,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三、解答题
8. 原地纵跳摸高是篮球和羽毛球重要的训练项目.已知质量m=60 kg的运动员原地(不起跳)摸高为2.05米,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米,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85米的高度.假设运动员起跳过程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求:
(1)该运动员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力;
【答案】(1)4m/s (2)1560N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开始起跳到脚离开地面重心上升h1=0.5m,离开地面到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心上升距离h2=0.8m,由运动学知识
0-=-2gh2
解得
v==m/s=4m/s
(2)脚未离开地面过程中
v=
运动员起跳过程的加速度
a==16m/s2
对运动员受力分析有
FN-mg=ma
解得
FN=mg+ma=15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对地压力大小也是1560N,方向竖直向下.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2020年2月14日,在斯诺克威尔士公开赛中,中国小将颜丙涛5-2击败希金斯闯进四强。关于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台球比较小,所以一定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B. 颜丙涛在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C. 解说员在解说进球路线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D. 颜丙涛在分析如何击球时可以把台球看成质点
2.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2t+4(m/s),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情况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速度大小2m/s B. 加速度大小为
C. 在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m/s D. 在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m/s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图像和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在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
B. 内乙的加速度不变
C 第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D. 内甲位移大小为,乙的位移大小为0
4. 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6. 马车在我国古代是主要交通工具,在现在还有一些地方还在使用.如图所示,已知拖车的质量为500kg,马匹的质量为400kg,拖车受到马的拉力为1000N、阻力为500N,则马匹的加速度和拖车对马匹的拉力各为( )
A. 1.25m/s2、1000N B. 1.25m/s2、500N
C. 1.00m/s2、1000N D. 1.00m/s2、500N
二、实验题
7.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
8. 原地纵跳摸高是篮球和羽毛球重要的训练项目.已知质量m=60 kg的运动员原地(不起跳)摸高为2.05米,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米,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85米的高度.假设运动员起跳过程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求:
(1)该运动员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