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 发展。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 技术进一步发展。
1、雕版印刷术
686年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局部)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材料2: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以下两则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2)雕刻版费工费时。
(1)需要大量木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材料1: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 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 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对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
省时省力省钱,活字可以反复使用,印刷效率高。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演变史
隋唐
宋代
宋代
元代
元朝
雕版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术(毕昇)
木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王祯)
铜活字印刷术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体现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和研究的发明历程
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
铜活字印刷术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 《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 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 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 则极为神速”。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司南
罗盘
指南针的演变史
战国
宋代
北宋末年
司南(天然磁铁)
罗盘(人造磁铁)
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1、指南针的演变史
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 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
材料研读
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影响: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的演变史
唐朝
唐末
元末
南宋
元朝
发明火药
开始运用于军事
广泛用于战争
发明了突火枪
发明了火铳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2、火药的演变史
突火枪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非洲
大洋洲
欧洲
波斯
元
在13世纪
传入阿拉伯地区
火药
14世纪初
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 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火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促使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 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 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 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商人,在元世祖忽必烈时到达中国(元朝),口述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阅读课本63页元朝交通路线图,思考:马可·波罗可以通过哪些道路从威尼斯来到千里之外的元朝大都?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上交通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②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③元代陆路交通的路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 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 400 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
元代急递铺令牌
特快专递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海上交通
①宋代海路形成多条航线: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④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③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
为什么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如此发达?
(1)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使用指南针、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2)宋代南方地区相对统一稳定,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
(3)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为中外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影响
双向交往 互通有无
西方的药物、 天文、历法、数学等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
中国
外国
影响:发达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
宋元时期科技远超西方的原因?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2023年, “一带一路”发展蓝图起笔有力,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一带一路”的发展暖流从太平洋涌向世界,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