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名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名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21: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名师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群知能对标
专题分布 能力素养 命题热点
1.梳理本单元课文 2.概括选文观点态度 3.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4.议论文写作 1.关注本单元课文的名言警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分析概括,领会理解作者观点,并能够进行批判赏析,写出学习心得,提升整合与语理、欣赏与评价的素养。 2.通过仔细阅读选文,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概括,领会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并能够批判赏析,为我所用,提升整合与语理、欣赏与评价的素养。 3.通过对预设情境的思考与交流,恰当地分析概括,并进一步批判赏析和内化完善,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提升意识与态度、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关注与参与的素养。 4.对有关的已知知识加以分析概括和发现创新,为自己的观点态度找到恰当的证据,并进行合理的解释推断,写成文章,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升实证与推理、表现与创新、关注与参与的素养。 1.选文的词句主旨等精确理解 2.比喻论证 3.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4.议论文写作
学习任务群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的意义与门径
(1)把《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节选)》《读书:目的和前提》放在一起,画一个思维导图,看看它们分别解决了学习中的什么问题,每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思维导图的样式可自由设计。个人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品评、修改。
(2)本单元文章中,无论是《师说》还是《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都有不少关于读书求学、求师的描述或故事,哪些场景令你深有感触?请结合你的学习体验,也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描述一个情景。个人完成后,在班级召开一个小型分享演讲会。
2.开放的胸怀与眼光
(1)研读《拿来主义》,线上阅读梁实秋的《自信力与夸大狂》,探究鲁迅写作此文的背景,然后完成下表。
写作背景(针对性) 比照对象 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 作者观点 梁实秋文中恰好可以为鲁迅的观点进行佐证的现象
孱头
昏蛋
废物
“拿来主义”者
(2)请在自己的生活或阅读所见中举一个实例,分别包含鲁迅所批判的几种不正确态度中的一种,做出分析,不少于300字。
3.贵在一个“新”字
(1)梳理以上学习过程中涉及的有关“学习之道”的各种话题,分条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人完成一篇论述文,总主题是“‘劝学’新说”,具体写作时可另外拟题,做到切入口小,话题集中,有针对性,如《谈学校的“阅读节”》《机械重复性学习的意义何在?》《微信读书究竞有无价值》等。要求:恰当运用说理方法,有条理,逻辑分明,资料或材料依据要真实可靠。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各课堂环节所需的资料文档和PPT课件。
(2)策划课堂活动环节,编写活动方案。
2.学生准备(1)预习。
(2)分组。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任务群活动实践
一、教学导入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一篇议论文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恰当的论点;②有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③言之有理,合乎逻辑(论证)。
教学策略:课前导入课依据学情做具体调整,在尽量简单的沟通当中,争取让学生提升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学习之道”
1.设计表格,分类梳理。
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问题,阐述深刻的道理。如《劝学》强调
“学不可以已”,看似平淡,实含至理;《师说》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透辟而振聋发聩……
【多媒体展示】
课文内容梳理
课文 主要内容 主要观点 其他观点 名言警句
《劝学》 从学习意义、方法、态度等方面劝诫人们要不断学习 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习要善于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师说》 阐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应有态度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反对八股文》(节选) 揭露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党八股脱离实际,危害很大,要抛弃党八股,树立马列主义文风。 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 从人民群众中学语言,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事物本质。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拿来主义》 阐明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拿来主义,即正确继承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 既反对无原则地全盘西化,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教学策略: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情境,梳理本单元文章的关键信息。
教学策略:学生在分类梳理汇总过程中,回顾“中心论点”“分论点”等知识,梳理学习心得,锻炼信息提取、分析概括、内化完善等能力。
【多媒体展示】
课文拓展
课文及拓展材料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经历 比较分析,总结“学习之道”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股》(节选)
《拿来主义》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其他
2.品名言警句,写心得体会。
【多媒体展示】
心得体会
名言警句 心得体会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人各有所长,可以相互学习。人们学习有先有后,所学的专业也各有不同,但只要这个人有你所不会的学问,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反对党八股》(节选)】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拿来主义》)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文章内容观点、名言警句等,再次强调学习和读书的意义,突出单元主题,在锻炼学生分析概括、内化完善等能力的同时,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二)理解概括拓展材料中的观点、态度
1.读出下列材料中的观点态度。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点拨 概括主要内容题,首先要找出概括的对象也就是语段内容的核心是什么,即“对别国国名的翻译”的问题。其次要找出其表达的观点“怎么样”,即“中文翻译较外文翻译更能表达美好的感情”。答题时要强调中文翻译的感彩优势。另外,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压缩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明确 (示例)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教学策略:由教师出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运用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让同学们把握选段的观点态度等。
2.读出画面中的观点态度。
(1)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标题(不超过8个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
【多媒体展示】
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题目:盘根错节,人机难离。寓意:手机已经生根于身体,人已经异化为手机的奴隶。
(2)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说出漫画的寓意。
【多媒体展示】
漫画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内容:地上有一个钱包,一个人走到钱包前却又绕道而行,走过去后又回头看那个钱包,他在想这是不是一个陷阱。寓意: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是社会(道德、伦理、诚信意识)发展的陷阱。
3.读出图表中的观点和态度
为了了解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日前,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多媒体展示】
问卷调查
问题 是 一点点 否
对新大纲中的学生课外阅读要求是否了解? 41.8% 45.46% 12.7%
知道课外必读哪些名著吗? 38.2% 52.7% 9.1%
是否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 72.7% 20% 1.8%
子女是否爱好课外阅读? 45.6% 50.9% 3.6%
认为课外阅读是否有益? 49% 38.2% 7.2%
经常与子女交流读书情况吗? 34.5% 60% 5.4%
是否辅导您子女的课外阅读? 29.1% 60% 10.9%
请根据以上调查数据中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12字以内);并据此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分析图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注意整体阅读,得到观点源头;②重视数据变化,从中找到规律;③搜索有效信息,简要归纳概括。本图表的几项调查,“否”一栏中都很低,“是”一栏中普遍不高,只有第三条达“72.7%”,
似乎能让人高兴,而第五条的“49%”又使家长的态度充满了变数:一旦与考试成绩挂钩,恐怕就不会有更多的支持了。可见,总的来说,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不认同的。建议可针对调查栏目中的具体内容谈。
明确 结论: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不认同。建议:①向家长宣传新大纲对中学生有课外阅读的要求。②让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③引导家长在课外阅读方面多和中学生沟通交流。
(三)恰如其分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
1.读材料,提炼观点。
(1)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①必须原创;②60字左右。)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点拨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要求深入理解四句话中处世态度的内容,给出个人观点及理由。
明确 示例一:我更推崇孔子的处世态度。孔子希望在自己得到重用时施行主张,而在自己得不到重用时,就选择韬光养晦、安贫乐道甚至归隐,更能体现出文人的尊严与操守。
示例二:我更推崇孟子的处世态度。孟子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得到重用,把主张推广到天下。他更有舍我其谁的自信与担当,即使不得志也能坚守主张,独自践行。
教学策略:由教师出示材料,设置提炼观点的情境,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当中所蕴含的情感、观点、态度,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学科能力:信息提取能力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讨论交流,这个过程可以提高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体验与感悟、选择与继承的学科素养。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发表你的看法。
据媒体报道,河北某中学推出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制度,打破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学校每个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位学生,在办公室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有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种做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让学生随时处于教师的“监控”之下并不是一种能起到良好教育作用的做法……
你对该中学的这一做法有什么看法?
明确 这一做法能方便老师更好地管理班级。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这一做法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监督管理班级的学习,这无论是对全班还是对那些主动性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都有帮助。此外,这一做法还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并处理班级的其他问题,比如各种意外或偶发、突发事件。
(3)阅读下面一则微博,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不超过60个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一词已扩大了语境,不再局限于教育行业,人们已经习惯称“夸父老师”“嫦娥老师”“赵匡胤老师”“武则天老师”“科比老师”“李娜老师”……我们的“老师”遍天下。
明确 示例一:反对将“老师”泛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称呼各界的人为老师,是对“老师”的曲解。
示例二:赞同。各行业都有优秀人才,在某些方面胜于我们,出于尊重称其为“老师”是可以的。
(4)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土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多媒体展示】
甲、乙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得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18字以内(不含标点)。
明确 示例一:颜色能让人产生重量感。
示例二:人们对上浅下深习以为常,反之则感觉不快。
示例三:美的形体含有一个原则:平衡或匀称。
2.以求异思维,表达观点和态度。
以“像蜘蛛结网一样”为开头,分别写出一句含褒义、含贬义且语意完整的话。
(1)褒义:像蜘蛛结网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贬义:像蜘蛛结网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示例)(1)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直到圆满完成
(2)网住了别人,也网住了自己
教学策略:教师提出问题,或出示材料,设置问题情境,运用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领会议论的针对性,不说空话、大话、套话,明确具体地表明自己的思考,提炼观点。
(四)明确议论要有针对性
1.什么是议论要有针对性?
所谓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写议论文时要考虑针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些事、现象的根源或危害性是什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议论要有的放矢、针砭时弊、惩恶扬善,写出的文章要有现实性和时代感,传递社会正能量。
《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反对党八股》(节选)批评的矛头指向当时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
强调议论的针对性,不等于只能把议论局限于某时某事。《拿来主义》有感于《大公报》的报道,却不局限于评论“发扬国光”的“送去主义”,所论的“拿来主义”更具有超越一时一事的认识价值。
学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要努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提取观点态度,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升分析概括、应用交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写作指导:
(1)要关注和思考现实生活。
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存在争议的某个说法中发现问题所在,挖掘议论的对象,进而分析论证,作出正确的判断,启发人们深入思考。
如吴晗的《谈骨气》写于1961年春,最初发表在同年3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其时,正当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艰难途程即将结束的时刻。在这之前,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谈骨气》阐发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号召人民团结奋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学习针对某对象表达观点,领会论证过程的分析,提升思辨力,同时也提升交流与语境、实证与推理、体验与感悟、意识与态度、关注与参与的学科素养。
(2)要有读者意识。
①谈话引导:
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
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的罪状之一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写作前要仔细思考:
a.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
b.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
c.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
d.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
②范文点评:
每隔一段时间,“读书无用”的论调就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鼓吹者们言之凿凿地举出不少例子:隔壁村的张二,小学都没毕业,生意照样做得有模有样;刻苦用功十多年的老同学,还是个拿死工资、从牙缝里省钱还房贷的小职员。底气之足,让人瞠目结舌。在他们看来,如果“读书无用”风行,那么每多一个信奉者,自己就少一个对手。如果班上的同学都不读书,那么寥寥无几的保研名额非他莫属。如果同年进单位的新人都不读书,那么获提拔擢升的更有可能是自己。目光灼灼地盯着一己之位,置社会风气于不顾,是为自私。比自私更浓烈的,是自卑的心理底色。这种人看似很有“谋略”,其实最没用,他不敢光明正大地迎接任何一种透明公开的挑战与竞争,只能动用这样的手腕,遮掩迫切求胜的病态竞争心理。
点评:作者针对预想中的读者,即那些主张“读书无用”的人发表议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分享和交流情境表达、写作实践
活动一:完成演讲,分享学习之道
1.以《“劝学”新说》为题,发表演讲。
2.撰写演讲稿流程指导。
【多媒体展示】
撰写流程
列举身边的同学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对现象及问题作出分类,确定主要论述对象 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概括根本特征 提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建议 列出拟采用的论证方法,并说明理由 列出拟采用的演讲稿结构及语调口吻
教学策略: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想象问题所在的情境,运用启发教学法,让学生体会议论的准确、鲜明,努力做到明确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二:写作实践
1.训练感知。
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规,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遗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的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是( )
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从失主的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是否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贴人心,我支持!
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孔子曾经说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点拨 此类题目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A.“似乎是人之常情”表意不鲜明,态度不明朗,且语言不生动;B.观点不鲜明,“值得思考”未明确态度;C.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D.“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合情理,另外,使用网络用语,文白夹杂,表述不规范。正确答案为C。
2.学写颁奖词。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攻击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有技巧地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
其实,我国有多位作家曾离诺贝尔文学奖很近,如鲁迅、沈从文、巴金等,但因种种原因,均与其擦肩而过。假设你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请任选其中一个作家,结合其作品特征,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词。
明确 鲁迅:他将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卓越的创作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以峭拔、洗练而不乏幽默的笔锋,毫无忌惮地批评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深刻地揭露出国民的劣根性。
沈从文:他将写实、纪梦、象征诗意地融合在一起,在古朴格调的语言中,融入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构筑出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巴金:他将生命中的热情、忧患和良知与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热烈、明快流畅、秀朗又饱含人文主义情怀的笔调,展现出善良民众在黑暗统治下的苦难意识与抗争热情。
3.学写议论文。
中高考考场上的“八股文”有怎样的表现?其本质特征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请借鉴《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和方法,写一篇文章,阐释你的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演讲稿,组织辩论,讨论拾金不昧问题等,领会议论的针对性,加深对论证过程的体验,提升思辨力,也可以提升交流与语境、实证与推理、体验与感悟、意识与态度、关注与参与的学科素养。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