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知识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知识探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2 21: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知识探究
学习目标分析
学科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1.通假字 2.比喻论证 3.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 4.理解特定词语的意思 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 1.通过观察记忆掌握学过的通假字,能写出本字并解释。 2.理解领会比喻论证的作用,并能够内化,为我所用。 3.通过研读分析,提取文中信息可以深入理解并概括选文所蕴含的意思。 4.对关键词语可以深入理解,领会其含义。 5.从文章整体上解释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能概括表达。 探究通假字、比喻论证。深入理解原文意思、概括作者观点。 提升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学科素养。
深度学习建议
1.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能够独立理解浅易文言文。
2.从整体上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3.理解体会立论、驳论的论证方式。
4.熟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并将学到的论证方法运用到写作当中。
5.努力避免“党八股”似的错误,领会“拿来主义”并联系实践,践行尊师重教、积极读书学习的价值观。
必备知识深度探究
探究点1: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作“本字”。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所以,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
我们是不是可以对所学的通假字进行汇总,然后梳理分类呢?如果要探究通假字与本字的字音、字形的关系,可以把通假字主要分为四类。
声、韵母都相同: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同“值”)。
②声母相同: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同“放”)。
③韵母相同: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
④形近通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
学科素养:从积累与语感角度考查对文言字词的掌握。
典例1:[观察记忆能力]
在1—4题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虽有槁暴( )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4.或师焉,或不焉( )
答案:1.“有”同“又
2.“知”同“智
3.“受”同“授”
4.“不”同“否
探究点2:《劝学》的比喻论证
《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容易接受。
如第二段,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地。
文中的比喻形式多样,有类比、有对比,有正面、有反面,综合运用。而且比喻和说理结合紧密,运用灵活,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还有的,先设一组比喻,隐含道理,然后再进一步,再来一组比喻,而且是正反对比地来进行深入论述。
同学们可以在文中找找。(提示:依次是第二、三、四段)同学们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回归教材的议论性散文,大胆借鉴《劝学》的方式,合理地运用比喻论证。
探究点3—5所用材料: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称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称为新文艺。
探究点3:深入理解原文的意思
阅读一篇文章当然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意思。往往有的时候,对于某句话,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如文中对待鱼翅的态度,作者说“只不用它来宴大宾”对这句该如何理解呢?
不用它招待贵宾,是不是舍不得呢?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来招待别人未免可惜,不如自己吃了吧。原本是一个穷青年,现在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是不是呢?
还是说用鱼翅宴大宾,这是显摆自己由穷青年变成了有钱人,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是,作者反对这种摆阔气、装门面的做法,而且还是用“拿来的贵重物品?
如何分析来自文中的词句,我们需要在文中找到它,然后联系上下文。大多数情况下,从上下文就可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句话的上文,有这样的话,对于鱼翅的态度,“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看来是可以和朋友分享的。以此来判断上述两种思路,很明显前者是错误的理解。
但对于后者,我们也还要仔细区分:虽说“摆阔气”必然会“招摇”,但深究起来,作者反对的是过于招摇这种做法的影响呢,还是直接反对这个做法本身?再联系上文的“平民化”“萝卜白菜”可知,作者反对的是把鱼翅当作尊贵的身份的象征。
再者,我们可以联系“鱼翅”的含义进行分析。本文所述“得了一所大宅子”,其实指的是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而其中的“鱼翅”本身是有养料的,但如果把它当成尊贵身份的象征,就相当于继承了文化遗产当中不平等的观念。作者批判旧的文化当中有钱有权的人所处的地位是骑在人民的头上,鱼翅也就成了他们作威作福的象征;但鱼翅确实有养料,也不能为了表示自己对尊贵地位的反对就扔掉,那样太可惜了。
以此来看,作者反对的是这种摆阔气、装门面的做法本身,而不是在意这种做法过于招摇。
在考试当中,往往一个选项对应文中的一句或一个句群,甚至还有的选项是总结全篇的,这无疑增加了难度。但无论如何,只要充分把握文章的意思,不脱离原文,细心地分析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探究点4:理解文中特定词语的意思
我们可以把文章里面的重点词语作为探究的对象,如探究点3中对“鱼翅”的理解。
这时候当然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并且,在充分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
有时候,这种理解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发生联系,会获得更高的领悟,非常有利于形成、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如“鱼翅”可联系到封建贵族的锦衣玉食,联系到《红楼梦》中的收租单,联系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蟠桃宴、玉液琼浆,还可以联系到立志复国报仇而“卧薪尝胆”的勾践,小儿因冻饿而死的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
探究点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
我们重点来分析第2段文字,探究作者叙述种种对“大宅子”的错误的做法,是要表达什么观点呢?
思考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具体来说,作者是对“送去主义”作深入批判,还是在隆重推出“拿来主义”的主张?很明显作者是在用比喻来论证,论证什么呢?是在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拿来主义”的实质吗?
通过研读第2段,我们发现,其中既没有说到“送去主义”,也没有介绍到“拿来主义”的做法。实际上“送去主义”是在文章的上文,选文没有;而“拿来主义”是在选文的第3段。
所以,作者这是在对后面介绍“拿来主义”做铺垫。我们知道,作者是在用“得了一所大宅子”来比喻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呢,作者认为第2段这样一些做法都是错误的,而正确的是即将展开叙述的第3段。于是,我们可知,第2段所表现的主旨,就是作者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
学科素养:从整合与语理角度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典例2:[领会理解能力]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的理解。通过分析课文可知,作者说理的目的在于论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题干的四个前调都是属于“生非异也”,却能做到“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等,这样就和说理的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答案:这样做是为了强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学科素养:从整合与语理角度考查对文段的信息把握。
典例3:[信息提取能力]
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错误,“必须”一词过于绝对化,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并非必须拥有,而是有了“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
答案:D
学科素养:从整合与语理角度考查对文段的信息把握。
典例4:[领会理解能力]
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就需要到文中圈出有关“注意力”重要性的内容,再分析选项。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说明注意力不能分散;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是说明注意力具有定向性,不能分散;D.“用心一也”也是表明注意力的指向性。只有B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注意力“定向性”不一致,不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
答案:B
学科素养:从整合与语理角度考查对文段的理解。
典例5:[解释推断能力]
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再分析选项。A项,“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错误。文章第一段只是把人类资源分为两个部分,而“注意力”和“物质、能量等资源”分属两大类,文中没有提到二者可以相提并论,选项前后内容之间强加因果。B项,“在任何时候……”错误,“任何时候”这一说法太绝对,扩大范围。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只是说“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并不能说明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答案:C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