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历史上的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3 07: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第14课《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与影响;
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重难点】
了解古代疫病的防治措施,知道中医药的主要成就,理解疫病产生的影响
【名词解释】
1.明末鼠疫:又是指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明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
2.黑死病:爆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使欧洲大伤元气,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西方学者认为它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3.中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
4.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西方近代医学带到中国,但影响有限,鸦片战争后,教会医生与军医追随殖民者而来。
5.教会医院:基督教利用医药作为在中国推行文化的方式。传教士在中国举办医疗事业在客观上曾把西方的医术和西药以及近代医院制度、医学教育(包括护理教育)传入了中国。黄宽于1857年从美国留学回到广州在博济医院行医,成为中国第一代西医。进入二十世纪后,在华主要教会大学都先后设置医学院,多数教会医院都附设护士学校,中国大部分西医人才都出自教会医学院校。
【问题引领】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古代的疫病,回答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古代主要疫病的流行概况及影响。
2、古人有哪些防止疫病的措施值得借鉴?
二、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简述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三、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概况。
2.西医的传入有何意义?
【课后小练】
1.《汉书五行志》载:“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黔”。《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上述材料体现了
A.古代统治者推崇“外儒内法”使得刑法严苛 B.严刑峻法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C.古代统治者重视以法律手段防范疫病流行 D.法律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曾亲至刑场,观察人体脏器,发现古书所绘与实际不符之处,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他还在医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新说。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医学的经验性特征 B.西学东渐影响医学发展
C.中医医学的近代化趋向 D.经世致用成为时代精神
3.表1
元初六年(119年)“遣光禄大夫将太医循行疾病” 卷5
元嘉元年(151年)“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 卷7
建宁四年(171年)“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熹平二年(173年)“使使者巡行,致医药”;光和二年(179年)“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卷8
表1是摘自《后汉书》的资料。这反映了东汉时(  )
A.人们的健康状况比较差 B.朝廷重视医药学的发展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D.政府积极应对疾疫发生
4.下表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部分成就。这可用来说明,中国古代
成就 简介
《诊籍》 我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为汉代著名医学家淳于意所著。淳于意曾做过齐国太仓长,人称“太仓公”
《诸病源候论》 我国最早一部关于病源症候学专著,为隋代医学家巢元方等编著,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
《脉经》 西晋时期的王叔和著,王叔和曾任太医令
A.官僚体制推动了医学发展 B.部分官僚对医学理论的重视
C.医者十分注重医术的传承 D.基层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完备
5.它诞生于战乱和疾病流行的背景下,它既是对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创新。“它”指(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6.在古代中国,疾疫往往被认为是鬼神的作为或阴阳失序(疫气说)所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长,疫气说则呈递减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这些变化表明
A.国人普遍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鬼神致疫说已被医学界遗弃
C.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 D.晚清政府重视公共卫生教育
7.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措施 出处
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 《汉书·平帝纪》
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 《后汉书·皇甫规传》
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
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
8.王延庆在《瘟疫与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一文中指出,罗马历史上有三次记录详细的瘟疫:公元65年的瘟疫、皇帝马可·奥勒留统治期间的“安东尼瘟疫”(又称“盖伦医生疫病”)和公元250年的西普里安瘟疫。当然,除了这三次瘟疫外,罗马还发生过多次瘟疫。瘟疫对罗马的影响有
①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大量减少和人们体质下降②导致了罗马经济的衰退
③严重削弱了罗马的军事实力④造成罗马帝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
⑤改变了以后西方的医学史⑥导致西罗马帝国走向灭亡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
9.人类与瘟疫的抗争从未停止,一些世界名画记录了“战疫史”。意大利画家皮耶特·布鲁格尔在1562年绘制的板面油画《死亡的凯旋》,记录了这场让人类历史陷入绝望的黑死病瘟疫。这场疫情对欧洲历史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许多人开始信奉科学胜过信奉上帝 B.欧洲社会从中世纪走向了文艺复兴
C.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方向 D.使人们更加信仰天主教的说教
10.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26岁来杭州,创办了广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81至1926年任院长。图为梅医师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对相关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此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
B.反映出中国资本输出的时代潮流
C.这一经典医患关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
D.上述材料反映出在近代中外文明的交融中西方文化被中国完全同化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古代的疫病,回答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古代主要疫病的流行概况及影响。
(1)天花:古埃及时期,天花流行。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中国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
(2)鼠疫:中国明朝末年鼠疫;14世纪时,欧洲鼠疫流行(黑死病)。 后果:使欧洲人口减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多地发生严重饥荒。
3、影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许多重要人物丧命,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积累了大量疫病防治经验;逐渐重视公共卫生。
2、古人有哪些防止疫病的措施值得借鉴?
(1)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古罗马修建饮水道、下水道;中国古代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等。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提到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中国古代为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明中期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2)建立救治机构:西汉晚期的隔离;南齐时设立“六疾馆”;隋唐时期设立“病坊”;古罗马的医院。
二、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简述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1、四诊法:战国,扁鹊四诊法。
2、《黄帝内经》:汉代,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4、针灸学:北宋针灸铜人,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留下了大量的针灸典籍。
5、《唐本草》:唐《新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6、《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方药学巨典”。
三、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概况。
(1)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西方医学带到中国,但影响有限。
(2)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医生与军医在中国内地建立教会医院,通商口岸最为集中。
(3)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西医成就相继被引入中国。
2.西医的传入有何意义?
(1)西医院校随教会医院在中国落成,培养了大批西医人才。
(2)西方公共卫生措施逐渐被引进中国,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中国大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兴起、成为政府的公共职能。
1.C材料中对乱扔垃圾的人处以“黥”“杖六十”,而乱扔垃圾容易导致疫病流行,因此 材料体现了古代统治者注重以法律手段维护环境卫生,防范疫病流行,C正确;秦朝并不是实行的“外儒内法”,排除A;B与题无关,排除;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2.C科学近代化,不仅指科学发现和科学成果,更是指科学研究方法。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理论科学,王清任的医学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特点,C项正确;材料体现实验和观察,A项排除;材料未能体现受到西方影响,B项排除;经世致用是为学求务实、以济世安民为己任,D项排除。
3.D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政府派遣光禄大夫、中谒者、常侍等重要官员到全国各地“巡行”,送医送药,这反映了东汉时期政府积极应对疾疫的发生,故选D项;政府送医送药并不能说明民众健康状况比较差,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医药的学术研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的监察,排除C项。
4.B由材料“淳于意曾做过齐国太仓长”、“巢元方曾任太医博士”、“王叔和曾任太医令”可知,古代医学理论的发展得益于部分官僚的努力,故选B;A项以偏概全,淳于意、巢元方、王叔和不代表整个官僚体系,排除;材料没有提及淳于意、巢元方、王叔和三人的师承关系,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古代基层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5.B根据材料“它既是对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B正确;《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而且其主要内容主要是本草药学而非临床技能,排除C;D与中医学无关排除。
6.C根据“国人自办刊物中,微虫(细菌)致疫的解释日益增长,疫气说则呈递减趋势,鬼神致疫说则基本绝迹了”可得出,新的思想认识主要是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因此体现了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传统认知,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国人的态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医学界的态度,排除B;材料与政府的措施无关,排除D。
7.D根据“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腾空房舍,为置医药”“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可得出这些措施都是隔离救治措施,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8.D ⑤是对西方医学史的影响,不符合题干设问“对罗马的影响”,排除;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排除⑥;①②③④都是瘟疫对罗马的影响,故D正确,排除ABC项。
9.D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的蔓延,大量人口死亡,人们陷入绝望,对天主教的说教产生了怀疑,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0.C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进行了社会习俗的改革废除了鞠躬等礼仪,所以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所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应为外国向中国的资本输出,所以B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所以不正确。所以选C。
11.(1)特点: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