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驿路梨花》—优质课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驿路梨花》—优质课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3 21: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 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译文:白发将军武钜人老雄心在,收复西京(洛阳)昨夜把捷报传来。金兵竟敢梦想永占我中原,哪知上天回心转意佑我大宋安泰。我大宋王朝各任圣主仁泽深厚如雨露滋润,国家由衰转盛大赦天下的诏令快似疾风迅雷。料想明天在寒食节早上祭扫陵墓的使者,能欣赏到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的美景。
15 驿路梨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人物群像特点,梳理小说情节。
2.体会小说层层“设悬、解悬”的巧妙构思及效果,
3.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4.学习文中人物品质,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
文章背景
1977年秋(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重新号召学习雷锋。作者从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多年。1977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午睡刚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读《宋诗》,当读到陆游“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我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以及与梨花有关的许多特异人事,那都是我长久难以忘怀的美好生活。这时候,一种想用文笔描述那和谐过去的创作愿望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来抓笔创作。情之所钟,我的思绪完全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梨花林,以及那些朴素的哈尼族、瑶族人当中,文章写得很快,一个下午就完成了这篇《驿路梨花》。我这篇对善良、朴实、美好的人间情谊进行歌颂的文章,是想让人们把过去与“文革”对比,以鞭笞丑恶。(作者自述)
了解作者
彭荆风(1929-2018),作家。江西萍乡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绿色的网》《驿路梨花》等。
会读会写
qiào

pèn

jùn

niǎn


huǎnɡ hū
zhé
miè
陡峭
露宿
喷香
驿路
菌子
麂子
撵走
修葺
恍惚
折损
竹篾
香气四溢
kánɡ

( )喷薄
( )劳累
( )果实累累
( )喷香


( )日积月累
lèi
léi
lěi
pèn
pēn
多音字
俏( )
鞘( )
形近字
峭( )
陡峭
俏丽
刀鞘
qiào
qiào
qiào
莹( )
萤( )
荧( )
萤火虫
荧光
yíng
yíng
yíng
晶莹
小说常识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朝、结局
梳理情节
略读课文,圈出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梳理小说情节。
1.“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 (序幕)
3.“我们”错认小茅屋主人(瑶族老人) (发展)
4.“我们”再次错认小茅屋主人(哈尼小姑娘)(高潮)
5.哈尼小姑娘揭秘小茅屋。(解放军,梨花) (结局)
小说情节
2.“我”和老余夜宿小茅屋 (开端)
“我们”寻找小茅屋的主人。
小说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大家都是小茅屋的主人,他们都为小茅屋做了贡献。
你认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
塑造人物群像(助人为乐,雷锋精神)
特点一
体会构思
4.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这个故事,按正常时间顺序应该怎么写?
1.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2.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5.“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小说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课文的顺序好在哪里?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4.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课文顺序
时间顺序
4.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找出小说中误会和悬念, 体会构思的巧妙
第一次误会
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主人
第二次误会
认为哈尼族小姑娘是小茅屋主人
解开误会
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看小茅屋
悬念一:夜宿小屋,主人是谁?
悬念二:不是瑶族老人,谁是主人?
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建造小茅屋?
这样写,运用了层层设置悬念和解悬的手法
能使故事一波三折,
吸引人往下探究故事结局的兴趣,
显得构思巧妙,具有文学性。
说一说:课文顺序(构思)好在哪里?
构思巧妙:悬念误会(层层设悬、解悬)
特点二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发现小茅屋
学习雷锋
助人为乐
夜宿小茅屋,猜测主人
瑶族老人送粮,述说主人
修屋遇梨花之妹,揭秘小屋
引用诗句,讴歌梨花
课堂小结
小说通过叙述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情节,体会了小说构思的巧妙,
这节课我们来品析小说的环境,体会梨花的妙处、题目的妙处。
小说的典型环境是什么?
梨花
文中的梨花仅仅是自然环境中的梨花吗? 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指自然界的梨花,烘托了“我”和老余的欣喜心情,也为下文夜宿小茅屋作了铺垫。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指月光下飘落的梨花,营造了优美的意境,烘托了小屋的不平常,“白色”代表纯洁,喻指下文所写事美、人美,精神美。整句显得生动优美有画面感、含蓄委婉。
原来对门山头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指人物梨花姑娘,这是对梨花姑娘的直接描写,表达对梨花姑娘的热情赞美,给读者留下期待和想象。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营造了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即第二个误会的发生。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第一个梨花指自然界的梨花,以花映人,写出了花的美,更衬托了人的精神美。第二个梨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梨花,又指梨花精神,“处处开”指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句诗点明主题,深化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1.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以“驿路梨花”为题的含义和作用。
“驿路梨花”引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吸引了读者,也是全文的线索,既写出了在哀牢山那偏远、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边上盛开的梨花的美丽,又暗喻了梨花小姑娘的纯洁、美丽,象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揭示了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
题目妙处
2、文章题目为什么不叫“茅屋主人大揭秘”或“寻找茅屋主人”,而叫“驿路梨花”?标题有何妙处?
①文中的“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是小说的环境,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又是一个美好的人物的名字,也象征一种如梨花般美好的精神——甘于奉献、乐于助人雷锋精神。(2分)②文中的人事都发生在路途上,可扣“驿路”二字,且“驿路”的一站站、一路能象征文中歌颂的雷锋精神在个个、代代、族族及军民间的广泛流传。(2分)③以此为题,既关联了文章内容,暗喻了美好精神流传的主题,还因它取自古诗,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并极具艺术性。(1分)
课堂寄语
今天,我们跟随《驿路梨花处处开》走进了一片美丽的梨花林,感受了一个美丽温暖的传承故事,让我们也把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好精神传承下去,希望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驿路梨花处处开!
课下作业
搜集身边感人的“传承”美好的故事,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片段。
顺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一般包括时间的先后、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展的过程。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放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记叙顺序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插叙作用: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起到铺垫、照应、补充交代、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
本文的写作顺序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顺叙、插叙相结合。
本文的插叙
1、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遇见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
2、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
本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本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是哪种写人的方法 本文运用这种写人的方法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课后练习
A.竹篾(miè)  陡峭(qiào)  着急(zháo)
B.撵走(niǎn)  喷香(pēn)  菌子(jùn)
C.修葺(qì)  简陋(lòu)  相衬(chèn)
D.晶莹(yíng)  驿路(yì)  香气四溢(yì)
【解析】B项中,“喷”应读pèn。
B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茂密  修长  悠闲  歇气
B.瑶族  瞪眼  朝气  火糖
C.疲劳  照管  茅屋  折损
D.恍惚  简陋  花瓣  撕开
【解析】B项中,“火糖”应为“火塘”。
B
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
(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
(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    )
(4)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
拟人
外貌描写 
比喻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方法。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D.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D
【解析】A项中,顿号应为逗号;B项中,句号应为叹号;C项中,分号应为逗号。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请你为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根据课文内容和下联,补写上联。
上联: ;下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雷锋精神时时现
为弘扬雷锋精神,班级拟开展以“凡人善举·和你一起”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