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第三单元·第2课
激趣导入,感知“传统”
你和家人每年都一起过哪些节日呢?
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传统节日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chuán
传
tǒng
统
qiǎo
巧
宵
贴
tiē
xiāo
艾
ài
舟
zhōu
祭
jì
bǐng
郎
shǎng
赏
饼
láng
巷
xiàng
jú
菊
táng
堂
qǐ
乞
翘舌音
后鼻音
多音字学习
传
chuán
zhuàn
传奇
传记
运用
《水浒传(zhuàn)》里面有很多梁山好汉的传(chuán)奇故事。
多音字学习
重
chóng
zhòng
重来
重要
字歌
难得重(chónɡ)逢,
负重(zhònɡ )前行。
步履沉重(zhònɡ ),
重(chónɡ)新启程。
多音字学习
转
zhuǎn
zhuàn
转学
转盘
辨析
表示“旋动,改换方向或情势”“不直接地,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时,读zhuǎn,如,转身、 转达;
表示“旋转,绕着圈儿动,围绕着中心运动”“绕着某物移动,打转”“量词,绕几圈儿叫绕几转”时,读zhuàn,如,转盘、转圈。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传统 龙舟 赏菊 乞巧 祭扫
艾草 牛郎 巧妙 元宵 重阳节
月饼 课堂 大街小巷
(重复)
(重量)
chóng
zhòng
重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元宵节】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从唐代起,在这一天夜晚就有观灯的风俗。也叫灯节或上元节。
【大街小巷】大的街道,小的巷子。泛指城市的各处街巷。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词语解释
【端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叫端阳节。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牛郎织女】神话中的人物。比喻长期分居两地的夫妻。
词语解释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重阳节】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词语解释
欢笑——欢乐 热闹——吵闹
近义词
词语对对碰
香——臭 热闹——冷清
反义词
“大~小~”式成语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大呼小叫 大惊小怪
大题小作 大同小异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zhōu
龙 舟
jì
祭 扫
字形是一只手拿着肉,放在祭台上拜祭。
jiē
街 巷
含有双人旁的字大多与行走、行动、行人和道路有关。比如行、径、往、徙。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贝”字旁撇要长,最后一笔是点。左右等宽。
左中右结构,左、中高,右低,右边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贴
街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第一笔从竖中线起笔,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
舟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右边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
注意“车”的笔顺,右边专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敬
转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先外后内最后封口,“才”的竖钩压竖中线。
上下宽度一致,四点底宽而扁,四点间距均匀,高度一致。
团
热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先外后内,“门”的点在左上格,“市”的点、竖均在竖中线。
闹
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写舒展。
艾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读读课文,拿出铅笔圈画出来。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共有几个传统节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你知道这七个节日的时间吗?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4月5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精读课文,品味“传统”
我们每年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这个节日我们会做什么?
这些窗花有什么寓意呢?
祝福、智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精读课文,品味“传统”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期间我们还和家人一起做什么呢?
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包饺子,吃团圆饭,得压岁钱,看春晚……
品读“人欢笑”
精读课文,品味“传统”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宵:夜晚,元:初,
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吃千滋百味的元宵,
赏千姿百态的花灯。
精读课文,品味“传统”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天南海北的人们是怎样闹元宵的呢?
游花灯、舞龙灯、舞狮子、打树花
人们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争相观看。
精读课文,品味“传统”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清明节的习俗
忆古诗,理解传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这一天我们还会做什么呢?
远足,踏青,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最美人间四月天,美在这清明的天空,更美在我们陪伴亲人、思念故人的那份真情!
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正月十五的元宵,再到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日期,伴随着这些习俗,传统节日带着祝福、带着智慧,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
回顾与小结
布置作业
作业:
1.把这篇文章富有感情地朗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2.根据所学的生字,制作生词卡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