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习题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习题 (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3 22:12: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019年中考益阳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现在,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华声文萃》2018年11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段写生活中一些人没有耐心的现象,目的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B.第④段的画线句意在说明耐心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C.“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不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D.本文的结构模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其中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 ② 。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③(A述说 B展示 C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君子的担当。
B.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③处选择的词语是: 。
5.本文运用最多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简述其作用。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答案
【2019年中考益阳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现在,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②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⑤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⑦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华声文萃》2018年11期)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段写生活中一些人没有耐心的现象,目的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B.第④段的画线句意在说明耐心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C.“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句话不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D.本文的结构模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其中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
【参考答案】1.“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或者“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2.首先提出本段论点(全文分论点)——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然后,运用讲道理、摆事实的方法(引用哲人的话和举滴水穿石、铁杵磨成针等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回扣论点:通过文火慢炖、细水长流,人的意志品质得到锤炼和塑造(耐心成就意志之美)。3.C【试题分析】1.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第③段“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分析概括中心论点: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六段,运用首先,其次,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把该段得主要内容链接即可。如:本段首先提出“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论点,然后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最后得出“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的结论。3.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能证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所以这句话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 。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 ② 。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③(A述说 B展示 C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
A.君子的担当。
B.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2.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根据文意,在文中两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③处选择的词语是: 。
5.本文运用最多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简述其作用。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总结。中心论点的总结有以下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章题目,二是文章开头,三是文章结尾。由首段“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以及二至五段对“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的分析,可知本文是围绕“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来写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我们应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A项,错误。选项不是完整的句子,排除,B项,错误。围绕“君子”来谈,与文章不符合。C项,错误。谈担当的重要性,过于片面。D项,正确。故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再分析各段所论述的观点,看看这个论据与哪一段的观点一致即可。【甲】对应第三段,讲的是“担当是一种责任,身处困境仍依靠责任感克服困难”,与①句司马迁的事例相对应。【乙】对应第五段,讲的是“担当是一种境界,心怀天下的境界”,与③句中杜甫遭遇困苦依然心忧天下相符合。故选①③,即B。
3.(1)担当是一种勇气。
(2)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提示,①处填写的句子要与“担当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一种境界”的句式一致。分析第四段的内容,可知此段的中心词是“勇气”,所以①处可填写句子为:担当是一种勇气。②处是对该段内容的总结,根据此段的内容,可填写为: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地保家卫国。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近义词的不同意思。“述说”指叙述说明。“展示”指的是摆出来让人看。“诠释”指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根据第五段的内容可知③处填写“诠释”一词较合适。故选C。
5.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更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通读全文,可知作者在论述“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时,列举了玄奘、林则徐、谭嗣同、范仲淹等名人的事例进行论证。所以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