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历史转折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30 23: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3.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广东
B.深圳
C.海南
D.浦东
4.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
小岗村农民。
A.徽肥西
B.徽凤阳
C.北沧州
D.州关岭
5.村改革以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下分析其原因的表述中,你认为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村人民公社是吃大锅饭
B.村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C.村民劳动一年,收入却不多
D.村民文化思想素质较低
二、填空题
1.______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个开放的“窗口”。 21教育网
2.______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三、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B 3.C 4.B 5.D
二、
1.深圳
2.上海浦东开发区
三、
材料一反映了朱元津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
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树,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 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有:长期以来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和国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