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 )
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的( )
A.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 B.经济困难和国内外武装干涉
C.政治危机和国内外武装干涉 D.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团
3.下列选项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
A.把农民的余粮全部征集到国家手中
B.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C.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
D.商品可以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
4.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后,列宁一直在探索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依据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经济政策。在1922年初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小商贩在自由市场出售面包 B.工人到市场购买粮食
C.征粮队在挨家挨户征集粮食 D.资本家经营鞋帽厂
6.苏俄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指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改革
7.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8.领导苏联人民由经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为世界一流工业强国的是( )
A B C D
9.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实施第“十一五”规划。以“五年”为一阶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 )
A.美国 B.苏联 C.中国传统 D.英国
10.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在欧洲所占位次
2
1
在世界所占位次
5
3
2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促进
11.斯大林上台执政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集中 B.广泛民主 C.极度分散 D.高度自治
12.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
A.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
B.伊万生活的窘迫
C.伊万老婆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D.余粮收集制严重的影响了百姓的生活
13.与左图中的人物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巴黎公社成立 ②带头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
③“一五”“二五”计划的完成 ④“大清洗”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大国风云录》指出:“苏联的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功的光芒掩盖了快速工业化背后的问题。”文中“快速工立化背后的问题”中最大的隐患是 ( )
A.国民经济发展比例长期失调 B.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C.忽视产品质量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5.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的创建有其必要性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九年级(1)班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写了一篇“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小论文。其中写道:
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列宁领导下,开展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请你指出文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错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阅读下列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实施的?其“新”在何处?
(2)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
(3)“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4)上述材料给我国的建设留下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