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
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1921)
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严峻的内忧外患(三年国内战争)
①外:苏联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退出一战,引起帝国主义的仇恨,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工人、农民不满(波罗的海水兵叛乱)
1921《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目的
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工业
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
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评价
积极
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①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消极
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特点
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通过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实质),从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结果并未成功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斯大林模式”( 20世纪20—50年代)
“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2.斯大林模式
⑴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⑵特点:高度集中
⑶表现:经济上 :
①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 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
③以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⒊评价:
“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它存在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①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被经济危机的阴云所笼罩时,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有可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斯大林模式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②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当然,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定。
③思想: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三、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1.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内容:
(1)经济
①农业(突破口)
原因:苏联的农业形势已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措施:a、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c、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②工业: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
(2)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前夕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批判。但赫鲁晓夫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大权在握之后,他也搞起了“一言堂”,使苏联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
评价:
①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结果失败
2.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985~1991
(1)经济:实施“加速战略”,并试图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由于困难重重,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奏效,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
(2)政治: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③1990年,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④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与此同时,早已积重难返的民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为了防止联盟解体,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客观:体制僵化,阻力很大;民族矛盾长期存在。
主观:①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
②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放弃了党的领导,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4.苏联解体:1991.12.25
⑴过程:
①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②1991年 “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落入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联共产党不仅被排挤出政权,而且组织彻底瓦解,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
③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订了《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④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⑵评价:
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
在发展中自我完善。
②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最后却解体了,这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⑶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斯大林体制下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纠正
②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③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④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
⑷启示: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③改革必须必须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④改革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现象中与这一模式相符合的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D.重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它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 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经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5、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
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6、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A.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里根改革;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 D.美国里根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
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
A.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 B.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
C.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9、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百分比)
年代
1956~1960
1966~1970
.1971~1975
1986~1900
国民收入
8.7
7.7
5.7
1.3
工业总产值
10.4
8.4
7.4
2.5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苏联的经济体制活力严重衰退 B.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
C.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 D.发展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援助
10.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
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
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的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11.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度过饥荒。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的口号,这表明:
A.农民从根本上反对苏维埃政府 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思想觉悟不高
C.农民要求恢复沙皇专制统治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14、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很大区别,也有联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15.“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任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16.1921年,某国规定:对于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燃料和粮食的中小企
业给以支持。允许把国家企业租让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这个国家是
A.苏俄 B.美国 C.中国 D.英国
17.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 一定限度内发展商品经济
C. 无产阶级已经掌握国家政权 D. 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8.右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
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A.1918—1920年 B.1921—1924年
C.1925—1936年 D.1985—1991年
二、判断题
1、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在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2、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1921年苏俄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苏俄
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5、右图漫画《片面的经济》形象地反映了苏联长期实行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
模式。
三、材料解析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和美国都对各自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二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是指美国面临的什么境况?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对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不断恶化的经济、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由自由放任转为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2)材料二表明苏俄对以往哪一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据材料概括其调整的目的。
余粮收集制(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农业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如答为了摆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亦可得分)。
(3)据材料一、三所反映的时代,分别指出苏联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突出特点。
苏:利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1分)美: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4)以上材料体现了美、苏经济体制的成功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或方式;经济发展模式要因时而变。(写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