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干燥(zào) 灼伤(zhuó) 合适(shì)
B.高雅(y ) 吻合(w n) 大概(kài)
C.逆风(nì) 超过(chāo) 空隙(xī)
D.掀起(xiān) 一副(fú) 钳子(qián)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B.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C.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D.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3.排列句子顺序,下面答案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②小溪的一边是果园。
③小溪的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金灿灿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④春天,花儿盛开;秋天,果实累累。
⑤溪水是那么明净,水里的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⑥田野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浪。
⑦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A.① ② ⑤ ③ ⑥ ⑦ ④ B.① ⑤ ④ ② ③ ⑦ ⑥
C.① ⑤ ② ④ ③ ⑥ ⑦ D.① ⑤ ② ④ ③ ⑦ ⑥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但我们也一定要保证质量地完成任务。
B.我们只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这项成果不是他一个人取得的,而是大家团结合作取得的。
D.如果这个周末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玩。
5.下列加点字的音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燥热——暴躁 灼热——斟酌 B.芬芳——纷飞 大概——灌溉
C.副手——一幅 路途——涂抹 D.阻止——沮丧 搏斗——渊博
6.读下面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其姿态就像不同的狮子,在百年大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有生机。
A.假山上为什么会有石头?
B.假山上石头的姿态为什么会像不同的狮子?
C.这儿为什么会有百年大树?
D.有生机的是大树还是狮子?
7.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每天除了做家务,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照管)
B.他上课总是左顾右盼,不认真听讲。(转过头说话)
C.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拜访)
二、填空题
8.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ānɡ sū xǐnɡ xiū jiàn mì fēnɡ
( ) ( ) ( ) ( )
cuò wù jiǎn chá biàn rèn qiánɡ liè
( ) ( ) ( ) ( )
9.照例子,加偏旁,再组词。
长(张)(张开)(胀)(饱胀)
佥( ) ( ) ( ) ( )
舌( ) ( ) ( ) ( )
夆( ) ( ) ( ) ( )
分( ) ( ) ( ) ( )
且( ) ( ) ( ) ( )
10.为加点词语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为了证实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
(2)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
(3)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
1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蜜蜂飞得很低,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
(2)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
(3)这些小虾通体透明。( )
(4)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
(5)昙花晚上九点左右悄悄绽开。( )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________;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下午五点,紫茉莉_______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_______;夜来香在晚上八点_______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
(2)《花钟》一文先写了__________,接着写了________,最后写了__________
(3)《蜜蜂》一文中,法布尔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蜜蜂辨认方向____________
(4)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照样子,写一种其他花开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飞得很低,可以大概这样减少阻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用加点字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國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14.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
A.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没有趣。
B.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C.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很有趣的。
16.关于这个片段,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关系密切,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也不同。
B.白天气温高,睡莲的花瓣又大又娇嫩,会被灼伤。深夜气温过低也不适宜。
C.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开出花来,开花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吻合。
课外阅读。
翠 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爪子 橄榄色的( )
( )的花纹 浅绿色的( )
( )的眼睛 赤褐色的( )
从这些短语中,你发现翠鸟长得( )。
18.“疾”字在字典中有如下几种解释: A.疾病;B.痛苦;C.痛恨;D.急速,猛烈。在“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中,联系上下文可知,“疾”取( )的意思。
19.认真读句子,回答问题。
(1)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眨眼”的意思是( ),这说明翠鸟( )。
(2)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一动不动”的意思是( ),这说明翠鸟( )。
(3)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这句话中的动词( ),从这些动词你发现了翠鸟的特点是( )。
(4)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想一想,这句话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念头”的意思是( ),在这个句子中,“这个念头”是指( )。
“我们”的脸为什么会“发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写作。
同学们,你们都做过手工小制作吧?想一想你是怎么做的,把你的制作过程写清楚,也可以把你制作的感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要求:把过程写清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中注音全对的是A项。
B项:大概kài——gài
C项:空隙xī——xì
D项:一副fú——fù
2.A
【详解】本题考查判断比喻句的能力。判断句子是否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主要看句子中是否有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的特点:①不是同一类事物;②有相似之处。
A项中,“好像”表示猜测。
B项中,把照在水面的阳光比作“圆镜”
C项中,“东西长安街”比作“大海”。
D项中,“小露珠”比作“钻石”。
3.C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句子的排列顺序。一般解答这种题目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他们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照什么顺序排列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是按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方位,还是视角的变化?
第四步,按照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
第五步,按排好顺序仔细阅读两遍,如果发现句子排的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指导这句话通顺为止。
文段讲的是村子里的小溪,先按照总分的顺序来写,再按照空间顺序来写:小溪——溪的两边——田野的尽头。阅读文段可知讲述小溪,所以第一句为①,其次就介绍小溪,故第二句为⑤,接下来就是溪的两边,所以第三句为②,介绍果园的春天和秋天,即第四句为④,第五句为③,田野的尽头可知第五句为⑥,第七句为⑦,即正确的顺序因为①⑤②④③⑥⑦,选择C项。
4.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辨析关联词是否运用得当。
A项第一句和第二句是转折关系,所以本题关联词“尽管……但……”运用正确。
B项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条件关系,所以本题“只要……才……”运用不正确,应改为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
C项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并列关系,所以本题关联词“不是……而是……”运用正确。
D项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假设关系,所以本题关联词“如果……就……”运用正确。
综上,关联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5.A
【详解】本题考查音序。
A项,燥,读音:zào。躁,读音:zào。酌,拼音:zhuó。灼,拼音:zhuó。音序:Z。
B项,芬,拼音是fēn。纷,拼音是fēn。音序:F。概,拼音是gài。溉,拼音是gài。音序:G。
C项,副,拼音是fù。幅,拼音是fù。音序:F。途,拼音是tú。涂,拼音是tú。音序:T。
D项,阻,读音:zǔ。音序:Z。沮,拼音是jǔ。音序:J。搏,读音为bó。博,拼音bó。音序:B。
故选A。
6.B
【详解】本题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做本题的时候首先应该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明白句子的重点是什么,然后根据句子的重点提出最恰当的问题。
本题所给的句子描写的对象是“假山上的石头”,“石头”的特点是“姿态像不同的狮子”,句子后半句“在百年大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有生机”依然是在描写“姿态像狮子的假山上的石头”。由此可见,本句的重点在前半句“假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其姿态就像不同的狮子”,所以,我们提出问题时应针对此部分内容来提问。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符合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B。
7.B
【详解】考查学生对于多义字的理解,这类题首先要先从句子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词语从整体进行理解再做细致推敲。
照顾:考虑(到);注意(到);照料;特别注意,加以优待;商店或服务行业等管顾客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叫照顾。 其中“顾”是照管的意思。
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出自晋·左思《咏史》。 其中“顾”是看的意思。
三顾茅庐: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其中“顾”是拜访的意思。
8. 芬芳 苏醒 修建 蜜蜂 错误 检查 辨认 强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苏、醒、修、建、蜜、蜂、错、检、辨”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9. 脸 脸蛋 检 检查 括 括号 话 说话 峰 山峰 蜂 蜜蜂 芬 芬芳 份 一份 组 组长 阻 阻止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的识记,需要学生在课外不断积累和练习。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佥+刂 = 剑可组词为:刀剑;佥+扌=捡可组词为:捡到。
舌+刂 = 刮可组词为:刮刀;舌+忄=恬可组词为:恬静。
夆+钅=锋可组词为:刀锋;夆+辶=逢可组词为:恰逢。
分+目=盼可组词为:期盼;分+山=岔可组词为:岔路。
且+力=助可组词为:帮助;且+犭=狙可组词为:狙击。
10. 证明 推断 大约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
(1)证实:证明其属实。近义词:证明、说明
(2)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来猜想和判断不知道的。近义词:估计、猜想、料想
(3)大概:(副)很可能。近义词:可能、或许、大抵
11. 增加 熟悉 浑浊 附近 合拢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思相反的词语。
减少,去掉一部分。反义词是增加;
陌生,生疏,不熟悉。反义词是熟悉;
透明,意思是物质透过光线的性质或情况,形容能透过光的。反义词是浑浊;
遥远,指很远;距离长远,时间久远。反义词是附近;
绽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反义词有合拢、闭拢、紧闭、闭合、并拢等。
12.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从梦中醒来 开花了 欣然怒放 苏醒过来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开花 含笑一现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植物学家修建“花钟” 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1)本题出自课文《花钟》,原句是: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2)本题出自课文《花钟》,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9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3)本题出自法国法布尔《蜜蜂》,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最后得出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4)本句出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全诗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 早晨七点,芍药露出了娇羞的笑脸。 蜜蜂飞得很低,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只要明天不下雨,我就去公园玩。
【详解】(1)本道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学生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即可。
即:凌晨一点,桃花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带着娇羞的神色对着蓝天梳妆。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
词序混乱。可以改为:蜜蜂飞得很低,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3)本题考查造句的能力。
只要……就……属于条件关系。可以造句:只要你可以起来,我们就去公园。
14.花钟 15.C 16.B
【解析】1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这个片段选自课文《花钟》。《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是和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的活动有关,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赞扬了植物学家高超的园艺技巧和聪明的智慧。
1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这句话是反问句,意思是: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很有趣的。C选项正确。
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
A.从句子“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本句叙述正确。
B.从句子“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可知本句叙述错误。
C.从句子“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可知本句叙述正确。
17. 红色 头巾 翠绿色 外衣 透亮灵活 衬衫 非常漂亮 18.D 19. 时间很快 灵巧、动作轻快 专心致志 捕鱼经验丰富 蹬、飞、叼、贴 擅长捕鱼、身姿灵巧 不可以,这个句子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动作有多么快。 想法 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因为我们听完老渔翁的话,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翠鸟朋友。 20.向大家介绍这种聪明可爱的鸟,让读者意识到要和鸟类平等相处。
【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完成填空。
从第一段的句子“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可知是红色的小爪子、橄榄色的头巾、翠绿色的花纹、浅绿色的外衣、赤褐色的衬衫。
从第二段的句子“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可知是锐利的眼睛。由此可以总结翠鸟长得非常漂亮。
18.本题考查了学生多义字知识。
“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本题句子中的“疾飞"意思是急速地飞翔,“疾”是“急速,猛烈"的意思,故选D。
19.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1)一眨眼:比喻极短的时间。从“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可以看出翠鸟停在苇秆上的时间很快,这说明了翠鸟非常灵活、灵巧,动作很轻巧。
(2)一动不动:意思是形容毫不移动。这里形容翠鸟专心致志。
从“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可知翠鸟捕鱼的经验丰富。
(3)动词: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句中“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的动词有“蹬、飞 叼 、贴、飞”。这些动词体现了翠鸟擅长捕鱼,飞行的速度快,动作很轻巧,可以归纳出擅长捕鱼、身姿灵巧。
(4)文段主要是对翠鸟捕鱼的场面进行了描写,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翠鸟动作快而敏捷的特点。从“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可以知道,翠鸟捕鱼的速度是极快的。所以不能去掉。
(5)念头:,即大脑里出现的想法,情绪,记忆,画面,等的瞬间。“念头”一词在文中就是指文中“我”的想法,从“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可知我们的念头就是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当我们有这个“念头”后,老渔翁对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因此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20.本题是理解作者的感情。
我们结合全文的语句进行分析。第一段对翠鸟外形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写得翠鸟非常美丽。第二三段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敏捷、快速,都可以看出作者喜爱翠鸟,通过“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真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等语句也可以看出来向大家介绍这种聪明可爱的鸟,让读者意识到要和鸟类平等相处。
21.参考范文:
记一次手工制作
今天,我在家里闲着没事干,突然眼睛一亮,何不做手工呢?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乐趣无穷呢!今天,我就要制作“直升飞机”。呵呵,还真别说,手工制作的乐趣可不小呢!
下面就由我来给你介绍整个过程:我先准备好工具:剪刀、胶水等,然后阅读了制作说明。根据说明图,我先拿起剪刀在印有“直升飞机”的纸板上沿虚线剪开,剪了十多分钟,还有一大半没剪下来,我开始不耐烦了。再看看前面剪下来的,该齐的不齐,该圆的不圆,就像是小狗啃得一样。我急了,不剪了,就跑去求助爸爸。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做什么都要有耐性、有毅力,你这点‘芝麻’小的事都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成就大事了。”我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又过了二十多分钟,我终于剪完了。
下面开始拼装。首先把机身折叠粘好,再把尾翼粘到机身后面。“咦,机翼应怎样安装呢?”我自言自语道。根本没有安装机翼的位置了。于是我又去求助爸爸,哪知爸爸还是那句话,给我顶了回去。我想了想爸爸的话,似乎明白了那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拿起参考书,仔细地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怎么安装了。原来是插装的,怪不得有一个小孔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继续耐心地做下去,遇到困难我就仔细研究,一一排除。最后,一架直升飞机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做得不十分精美,但是,是我自己用心去做的。看着眼前的飞机,心里美滋滋的。
哈哈,手工制作乐趣多。记住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要求写你做过的益处手工制作。
写我们的小制作,首先要介绍我们小制作的材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有一定的时间顺序的词,例如,要用到“我制作的是……,是这样做的……,先……,再……,接着……,最后……。
(1)以总分总为序:先一句话说明你制作的东西,然后分步骤说明你的制作要用到的材料,还有制作步骤,最后说明你制作后的收获。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其次要抓住特点。状物时只有抓住物品的特点,才能使人未见其物,如看其物。那怎样才能抓住自己制作物的特点呢?首先物品是同学们自己制作的,同学们很了解物品的属性,例如,制作一枚书签,书签有很多种,材料,形状,颜色都可以不一样,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明白书签的特点,你制作的书签,哪里与众不同,在写的过程中就可以突出特点。总之,可以从物的种类、大小、形状、色彩描写特点。
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亲切的拟人、有力的反问、动人的夸张,以及引用美妙的传说,这样写会更加生动优美,更加吸引读者。
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得感受。
开头:点明你制作的是什么。
中间部分:分步骤说明你的制作要用到的材料,还有制作步骤。
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得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