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019湘教版
综合思维
说明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构想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区域认知
能够结合某区域具体的环境问题实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
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素养目标
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米。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究,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 4 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 8 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 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12页)
1.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该岛形状近似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地理环境封闭;②亚热带气候,受信风影响显著;土壤以砂砾、岩石为主;③动植物较为匮乏,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④海洋资源丰富。
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米。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究,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 4 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 8 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 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12页)
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公元4世纪,岛上居民可以利用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3.在该岛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其环境是如何变化的?议一议,应该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加上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必定会产生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识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可利用资源变得更有限。若超过了资源本身再生速度,会产生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12页)
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米。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究,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 4 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 8 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 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
1.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人类为中心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与资源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环境要素。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引起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环境与资源
资源与环境
一.环境问题概述
环 境
环 境
人类社会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生产活动
消费活动
一.环境问题概述
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
与人类。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环 境
环 境
人类社会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生产活动
消费活动
一.环境问题概述
4.环境问题:
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一.环境问题概述
5.环境问题的分类(按成因)
(1)原生环境问题:
(2)次生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属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失调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枯竭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次生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概述
5、环境问题的分类
森林减少
水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短缺等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大气、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等
生态破坏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 ②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
③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
④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
漠化。
⑤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①③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它们是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②④⑤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它们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土地次生盐渍化
火山喷发
草原荒漠化
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
地震
地震引起水质恶化
(13页)
总结提升:环境问题概述
环境问题
按成因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全球性环境问题
水资源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森林毁坏
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14页)
人们通常将各种污染源对社会公共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称为“公害”。由于这类“公害”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侵害到每个人的利益,因此易被我们所察觉和认识。而一些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等,所带来的后果在短期内不易被察觉,或者由于它们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人们对其危害的认识就远不如生活中的“公害”那样深刻。实际上,全球性环境问题与生活中“公害”一样,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与连续性。身边的环境污染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往往以区域性“公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生活中的“公害”和全球性环境问题
(14页)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1.根据图1—11,描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
的相互关系。
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新陈代谢产生,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或对立统一)。
2.结合身边实际,举例说明环境问题是如何
产生的?
人类在利用资源时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产生生态破坏、自然资源衰竭等环境问题。人类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二.环境问题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倘若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二.环境污染
(一)水污染
1.成因:
当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
2.分类:按照人类活动方式: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按照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3.水污染源
自然原因——自净能力:水量(水域)大小、气温高低、流动快慢、水草多少、与外界水域交换的程度。
人为原因:
①工业污水:无节制或处理不到位、不彻底的排放。
②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垃圾、粪便。
③农业污水:被化肥、农业等污染的农田退水或随雨水入河。
④石油污染
二.环境污染
(一)水污染
4.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
5.治理措施: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境意识。
(15页)
按污染物的不同,水污染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判断下列材料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水污染,并填入表中。
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二.环境污染
(二)大气污染
1、成因:
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大量粉尘和废气进入大气层,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若超过一定标准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大气污染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
2、污染物: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烟尘。不少严重的大气污染灾难,比如伦敦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等,都与煤炭使用有关。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的废弃物,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下易形成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二.环境问题
(二)大气污染
3.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二.环境问题
(二)大气污染
4.危害:
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水体、生物、,腐蚀建筑物。
5.治理措施: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新能源;
发展洁净煤技术;
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合理布局工业生产
(17-18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
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其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畜患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1.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2.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3.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17-18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
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其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畜患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1.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洛杉矶城市规模大,住宅郊区化,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且位于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系统发达;城市人口众多,市民收入水平高,燃油价格低,拥有小汽车数量多。
(17-18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
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其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畜患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2.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洛杉矶市区西临大洋,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海风易形成逆温现象;盆地地形使得汽车尾气、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难以扩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多晴朗无风天气。
(17-18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面平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一座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
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其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畜患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3.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对我国有何启示?
措施:①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以实现联防联控;②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用市场手段治理空气污染;
③开发空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
启示:①制定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②建立跨区域治理机构;③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④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⑥发展公共交通;⑦做好城市规划等。
二.环境污染
(三)固体废物污染
1.来源: 生产与消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危害: (1)固体废物倘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2)固体废物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3.治理措施: 填埋、焚烧、堆肥、分立处理并回收利用
开矿产生的矿渣
生活消费产生的固体废物
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
(1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我国每年都要产生夫量的固体废物。2017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3.2亿吨,危险废物0.69亿吨。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矿业和冶金业产生的固体废物要占到80%以上,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炉渣为主。
尾矿 煤矸石 炉渣
与煤层伴生,含碳量低,黑灰色,坚硬的岩石。
固体废物的分类
二.环境污染
(四)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主要有:
①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导向,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
②工业企业布局适度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
③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借助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风能发电
(20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10千米,于2007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图1—16 河北唐山司家营铁矿地理位置
(1)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
(2)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和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20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10千米,于2007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图1—16 河北唐山司家营铁矿地理位置
(1)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
①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②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填充采煤沉陷区和填海造陆的成本。
(20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10千米,于2007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图1—16 河北唐山司家营铁矿地理位置
(2)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可能会。
措施: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像一圈帷幕一样将地下水系同矿坑完全切断,这就是帷幕注浆工程,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对采场排水及尾矿回水综合利用先后采取了新水分离改造、尾矿库回水管路改造、冷却水回收利用改造等多种措施,充分使用尾矿回水和采坑涌水,将新水用量降低至最低。
(20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10千米,于2007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和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建议:①对矿区进行绿化和复垦;②对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治理,完全符合或者低于国家有关标准,达标排放;③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断地依托科学技术实施流程改造,优化工艺,做到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
总结提升:
环境污染
水污染
按污染物不同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按人类活动方式
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
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
按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SO2和烟尘---烟雾、酸雨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产生的污染物---光化学反应
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丢弃的固体废弃物
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土地
污染大气、水、土壤-健康
环境污染
三.生态破坏
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比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破坏湿地、开矿修路等,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严重失调,产生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滥伐森林
过度放牧
三.生态破坏
1.概念: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减。
2.类型: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3.水土流失的后果
①直接后果:破坏土地资源。
②间接后果:长远来看,在流域源头和上游,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的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一)土地退化
种植防风林:在农田边缘种植高大乔木,构筑防风林,用以抵御风蚀,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
保护性犁地:犁地时将原先的庄稼茬、秆和根保留在土层里,借此提高土层的稳固性,改良土壤的结构。
修建梯田 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阶梯式农田,以利于蓄水保土,治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轮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一种耕作方式。
带状耕种和沿等高线犁地 庄稼沿土地的斜坡、地形的边缘弯曲排列种植,在平缓的斜坡地上沿等高线犁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
(22页)
读图1—20,完成相关任务。
1、以某一水土流失区为例,说明主要侵蚀类型、水土流失特点和典型景观特征。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主要为流水侵蚀;水土流失特点:流失量大;侵蚀强度大;流失面积广;时空分布集中。
典型景观: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三.生态破坏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危害:会减弱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并威胁到系统的稳定性。
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都会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迁地保护→建立动植物园→保护濒危动植物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川金丝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随着全面禁止砍伐天然林,川金丝猴的栖息地逐渐得到了保护。
(23页)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历史上农业生产落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I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大多数居民维持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土豆的高产,使爱尔兰人口从1660年起的180多年里增加了l7倍,达到800多万。
爱尔兰选择土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缓解了人口和粮食压力,却明显降低了当地农业抵御病虫害的能力。1845年,一种引发土豆枯萎病的真菌首次侵袭爱尔兰。由于爱尔兰的土豆品种不多,缺乏抵御真菌病等的基因,土豆病害很快肆虐全国,造成历史上有名的大饥荒,近100万人死于饥馑和饥荒带来的疾病,超过150万人被迫移民。阅读教材P22“活动”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简要分析爱尔兰谷物农业产量低的自然原因。
2.查阅有关土豆习性的资料,说明爱尔兰适宜土豆生长的自然条件。
3.议一议,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区域生态系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3页)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历史上农业生产落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I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大多数居民维持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土豆的高产,使爱尔兰人口从1660年起的180多年里增加了l7倍,达到800多万。
爱尔兰选择土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缓解了人口和粮食压力,却明显降低了当地农业抵御病虫害的能力。1845年,一种引发土豆枯萎病的真菌首次侵袭爱尔兰。由于爱尔兰的土豆品种不多,缺乏抵御真菌病等的基因,土豆病害很快肆虐全国,造成历史上有名的大饥荒,近100万人死于饥馑和饥荒带来的疾病,超过150万人被迫移民。阅读教材P22“活动”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简要分析爱尔兰谷物农业产量低的自然原因。
主要因为爱尔兰南部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较低,热量不足,且阴雨天过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2.查阅有关土豆习性的资料,说明爱尔兰适宜土豆生长的自然条件。
土豆性喜温凉,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爱尔兰气候温凉湿润,土壤肥沃,适合土豆生长。
(23页)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历史上农业生产落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被广泛种植。到I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大多数居民维持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土豆的高产,使爱尔兰人口从1660年起的180多年里增加了l7倍,达到800多万。
爱尔兰选择土豆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缓解了人口和粮食压力,却明显降低了当地农业抵御病虫害的能力。1845年,一种引发土豆枯萎病的真菌首次侵袭爱尔兰。由于爱尔兰的土豆品种不多,缺乏抵御真菌病等的基因,土豆病害很快肆虐全国,造成历史上有名的大饥荒,近100万人死于饥馑和饥荒带来的疾病,超过150万人被迫移民。阅读教材P22“活动”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3.议一议,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区域生态系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它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以材料为例,如果土豆品种多,就可能存在抵御真菌病的基因,从而抵御病害的发生。
(24页)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尽管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7%,但所拥有的物种却占到地球物种总量的一半以上。热带雨林正在被大规模地毁坏。据保守估计,全球热带雨林年均损失约 0.6%,倘若照此速度,两个世纪内,地球上的热带雨林将损失殆尽。热带雨林的毁坏,直接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
图 1—22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
遭到毁坏的热带雨林
(三)我国环境保护的概况
1.我国环境保护的两大领域: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2.特点:
①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污染防治开始的;
②目前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3.生态保护的特点:
与污染防治相比,生态保护的范围要更宽泛,影响更广,任务更为艰巨,需要的时间更长,花费的资金也更多。
中国环保协会标志
三.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
次生盐碱化
沼泽化
成因分析、危害、治理措施
资源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工业化、城市化、植被毁坏---破坏生物栖息、繁殖环境;
过度捕猎;
总结提升:
环境污染答题思路
(1)污染源:分析人类活动(排放),找出污染来源
(2)分析污染形成的环境因素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工业、交通、生活、身体健康
减少污染物的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回收利用,减少排放。
降低污染物的浓度:稀释处理;达标排放。
政府、公众的参与: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境意识。
原因分析
危害分析
解决措施
当地+周边地区;自然+人文;
工程+生物+技术+管理
地形:封闭低洼的地形不利扩散
气候:风、对流、下沉、逆温
拓展提升: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是根据哪一种分类方法划分的( )
A.环境问题的性质 B.环境问题的轻重程度 C.生产类型 D.地理空间
2.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②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绝速度
③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缓慢的
④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目前出现的自然资源短缺甚至某些资源濒临枯竭的原因是( )
①人类对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的索取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速度
②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成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
③自然资源不能再生和循环再现
④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增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次生环境问题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生物物种锐减 B.火山喷发 C.酸雨 D.干旱
C
A
C
A
巩固练习
环污染治理----①提出具体针对性措施 ; ②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人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2分)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人该湖。(2分)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2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
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人湖废水排放量;
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
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巩固练习
谢谢观看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