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7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建立之初,在首都大马士革集中了许多学者进行翻译研究工作,之后,多位哈里发采取各种措施奖励、鼓励翻译活动,如欧麦尔二世命令马希尔朱韦西把一本用叙利亚文写的医学书籍译成阿拉伯文。这体现了当时阿拉伯帝国( )
A.医学成就低于同期主要文明 B.民众生活依赖外来文化
C.翻译活动成为学者主要工作 D.对学习先进文化的渴求
2.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关于西亚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B.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D.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3.12-13世纪,阿拉伯哲学家的著作传入欧洲,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科书。这表明中世纪( )
A.阿拉伯文化促进文艺复兴的到来 B.阿拉伯文化的传入推动欧洲社会发展
C.阿拉伯哲学比欧洲哲学更加先进 D.西方教育发展取决于阿拉伯文化传入
4.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
C.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5.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带有神秘色彩
6.《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规定"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反映了法典
A.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B.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
C.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 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7.现在世界最广泛的文字语言是英语,作为一种字母文字,他最早的起源是
A.古埃及文字 B.中国甲骨文
C.西亚腓尼基文字 D.古罗马拉丁文字
8.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埃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
B.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
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
D.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
9.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材料表明( )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10.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11.右图反映了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变化状况,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促进人口流动 B.垄断组织控制经济命脉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D.福利国家提供社会保障
12.下图是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该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 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绝灾难
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减少 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13.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脏卜内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期的出土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卜辞。其中对“脏卜卜辞”史料价值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 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
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 D.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
14.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欧洲移民表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 3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 1800~1939 1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 520万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 B.洪水泛滥 C.军事扩张 D.历法计时需要
16.有学者认为:“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公元8—10世纪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它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又将其再度传回欧洲。”据此可知巴格达翻译运动( )
A.推动了阿拉伯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B.为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创造条件
C.体现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碰撞 D.造就了拜占庭帝国文化繁荣局面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16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时代,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的的交往和交流。来华传教士把他们发现的儒家思想文化传播到欧洲。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孔子与儒家思想理性化和理想化,作为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论证新文化理想的根据和证明。教士们把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近代科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中国知识界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新式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图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周报鹤《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阿拉伯文化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西思想文化交流。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1.D
【详解】根据材料“在首都大马士革集中了许多学者进行翻译研究工作”,并且“多位多位哈里发采取各种措施奖励、鼓励翻译活动”可知,当时阿拉伯帝国重视文化交流,十分渴求外来先进文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统治者重视外来医学书籍的翻译,但不等于阿拉伯帝国医学成就低于同期主要文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7世纪阿拉伯帝国翻译外来著作,有利于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但不能表明民众依赖外来文化,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材料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建立之初“集中了许多学者进行翻译研究工作”可知翻译活动由学者参与,但翻译活动只是学者工作的一部分,并非主要工作,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中,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B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而《罗摩衍那》史诗是古印度文学,排除A项;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在古代希腊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对欧洲经院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被西方称为阿维罗伊的伊本·鲁世德影响最大,他的著作被规定为巴黎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可得出阿拉伯文化传入欧洲,被欧洲人重视及使用,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文艺复兴是14世纪,材料没有涉及到文艺复兴,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谁的更先进,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新成就,反映出阿拉伯文化具有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阿拉伯文化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排除A项;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在“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据材料“太阳神‘拉‘曾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等信息可以看出,统治者极力宣扬君权神授学说,王权带有神秘色彩,故D项正确;由材料无法看出君主专制开始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王权的神化,无法看出君主至上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有关官僚机构的信息,故C项错误。
6.A
【详解】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说明其保护私有财产,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各阶层义务,B错误;材料未涉及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C错误;材料未涉及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只是强调"自由民犯盗窃罪而被捕者,应处死",D错误。
7.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语作为一种字母文字,最早的起源可以溯源到西亚的腓尼基文字,故选C;古埃及文字和中国甲骨文都是象形文字,和字母文字无关,排除AB;古罗马的拉丁文字也是由腓尼基文字演变来的,排除D。故选C。
8.C
【详解】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导致了纸莎草造纸术的失传,C项正确;纸莎草是尼罗河特产,是埃及的主要出口物资,排除A项;中国造纸术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并非通过中埃双方的商业贸易,排除B项; “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9.C
【详解】古代埃及人认为法老发号命令,掌握知识,控制正义,表明古代埃及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C项正确;古埃及人崇拜神灵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法老崇尚理性在材料虽没有体现,B项错误;法老以法治国与法老以口舌发号施令和任意独断不符,D项错误。
10.D
【详解】《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地区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11.C
【详解】从时间来看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增加是由于工业革命造成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世纪中期已经没有黑奴贸易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经济命脉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福利国家是在二战之后,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2.B
【详解】根据题干“1493—1570年人口变化”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到北美洲,因为战争、屠杀、疾病等原因,造成人口急剧下降,B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18、19世纪,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16C--19C西方进行的三角贸易,欧洲把廉价的商品带到非洲,非洲大量的奴隶被运往美洲,美洲把黄金和原料返回欧洲,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题干信息与西班牙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D
【详解】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旨在考查正确认识历史史料价值的能力。古代两河流域通用楔形文字,故排除A项;B项中“人神关系”的表述与现实不符,故排除;C项的表述与汉谟拉比法典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出土于两河流域的占卜文献属于直接真实反应古代两河流域历史面貌的原始资料,故本题应选D项。
14.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是美国,故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故②③正确;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的,故④错误,排除;因此答案为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欧洲的移民潮
15.A
【详解】苏美尔人将其发明的六十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等,说明推动这一数学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洪水泛滥不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因素,B项错误;军事扩张不是促使苏美尔人发明六十进位制的主要因素,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历法计时的需要”是苏美尔人发明六十进位制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1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从古希腊到阿拉伯地区,从古代到近代,巴格达翻译运动在人类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近代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巴格达翻译运动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而不是阿拉伯文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巴格达翻译运动为文艺复兴在欧洲兴起创造条件,而不是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流碰撞,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巴格达翻译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保存了中世纪失传的古代希腊文化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2)评析:中国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转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儒家思想传入西欧,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西学东渐促进了近代科学向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国民近代意识的觉醒;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中世纪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得出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根据材料“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得出保存了中世纪失传的古代希腊文化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
(2)评析:根据材料“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转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孔子与儒家思想理性化和理想化,作为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论证新文化理想的根据和证明”,得出儒家思想传入西欧,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根据材料“教士们把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近代科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新式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改造、丰富和发展了中图文化的结构”,得出西学东渐促进了近代科学向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国民近代意识的觉醒;综合材料信息,可知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18.观点:各区域人类的早期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
论述:大河流域由于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人类早期,更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由此决定了各区域人类最早的文明往往诞生在各大河流域。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就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他们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其中有大量的“大麦”和“鱼”的文字,《吉尔伽美什》中著名的洪水故事,则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则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其莎草纸文书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他们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对后世历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大河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往往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详解】根据“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等信息可概括得出观点为各区域人类的早期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论述时可从大河流域在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进行理解。最后再进行总结可得出大河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往往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