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 一年级
《爬行与游戏》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以“给蜘蛛小姐送信”为情境教学主线,设境激趣,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乌龟爬、蚂蚁爬和蜘蛛爬的动作,适时以故事情境启发诱导学生在学练中面对困难险阻,敢于挑战,互相鼓励,团结合作,达到寓教于乐、育体育人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一、一年级《爬行与游戏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的动作方法,能够做到手脚并用,协调用力爬行,发展学生身体的上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为后续匍匐、跪姿和手脚并用、膝盖不着地爬行动作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对单一重复的活动容易失去兴趣,身体协调性较差,容易出现手脚不协调、爬行速度慢等问题。通过本课的教学,在满足学生爬行意愿的基础上,以多变的练习内容和有趣的故事情境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好奇心和高昂的学练状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手脚协调能力,并在蚂蚁搬家游戏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时身体的触地和用力部位。
2.约95%的学生能够模仿出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的动作;约60%的学生能够做到手脚并用,协调用力,爬行速度较快。
3.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五、重难点
重点:形象地模仿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的动作。
难点:手脚并用,全身协调用力,爬行速度较快。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情境教学、启发诱导和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
学法:观察、思考、体验、模仿、自学、合作学习。
教学流程
教学要求
1.课前检查场地,带领学生布置场地时注意选择平整的场地、较软的爬爬垫,保证安全。
2.课中要求学生用安全合理的学过的爬行动作爬过山洞、高山、独木桥等障碍,保证学生在一定区域内充分活动、有序活动、安全活动,保持间距,避免冲撞。
3.学练过程中多采用情境故事、游戏竞赛等方法,语言精练、形象生动,使课堂更有趣。
教学特色
本课整合利用学生家里的闲置资源——爬爬垫设置爬行场景:动物的家、高山、山洞、独木桥、小溪等,贯穿“给蜘蛛小姐送信”的情境主线,为了爬过各种障碍,将信安全送达,学会了乌龟爬、蚂蚁爬和蜘蛛爬的本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练兴趣。
爬行:各种姿势的爬行 游戏:蚂蚁搬家 实践课教案
课时: 1/5 水平一 一年级 学生人数:自然班 授课教师:王雪姣 时间:2021年5月27日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时身体的触地和用力部位。2.约95%的学生能够模仿出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的动作;约60%的学生能够做到手脚并用,协调用力,爬行速度较快。3.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
教学内容 1.爬行:各种姿势的爬行。2.游戏:蚂蚁搬家。
重点难点 重点:形象地模仿乌龟、蚂蚁和蜘蛛爬行的动作。难点:手脚并用,全身协调用力,爬行速度较快。
安全预案 课前检查场地是否平坦,有无坚硬物品、石子等,让学生将发卡、眼镜、衣兜里的物品放在活动区域外,做好脚、膝、踝等关节的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约7分钟︶ 一、课堂常规二、创设情境1.情境导入。2.慢跑热身。3.《十二生肖操》 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和要求。4.安排见习生。1.创设“给蜘蛛小姐送信”的情境。2.引导学生慢跑,穿插仿生练习。3.引导学生模仿十二生肖动物。 1.体委整队。2.师生问好。3.认真听记。4.见习生随堂听课。(图1)1.认真听讲,融入情境。2.一路纵队,绕垫慢跑,模仿小鸟、大象、青蛙、螃蟹等。3.听音乐模仿鼠、牛、虎、兔等。(图2) 图1 图2要求:动作舒展、有力、形象逼真。 2-31-2 1- 21-2 小中
设计意图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给蜘蛛小姐送信”的情境,路途偶遇各种小动物,引导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练兴趣。
基本部分︵约29分钟︶ 学习乌龟爬行1.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要领:顶肩立臂,重心平稳。2.合作爬行。3.长距离爬行。学习蚂蚁爬行1.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要领:顶肩立臂,蹬地提膝,重心移动。2.滚爬同速。学习蜘蛛爬行1.讲解示范,模仿练习。要领:仰面反撑,手脚着地,臀部抬起。2.变换方向爬。六、串联三种爬行动作。七、游戏:蚂蚁搬家。八、素质课课练:钻过去跳过来。 1.启发学生模仿乌龟爬,变换速度、方向爬行。2.组织学生2人、4人、8人一组合作爬行。3.设置障碍,加长距离爬行。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模仿蚂蚁爬行。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爬行。1.引导学生模仿蜘蛛爬行。2.组织学生变换方向进行蜘蛛爬。1.组织学生遇到不同的垫子,模仿不同的动物爬行。1.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提出要求,组织学生游戏。1.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钻过去跳过来。 1.发挥想象,模仿乌龟变换速度向前爬、向后退。2.结伴2人、4人、8人合作,依次由后向前抓前面同伴的脚踝爬行。(图3)3.8人一组,组长带领依次爬过五组垫子。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模仿蚂蚁爬。2.一人蚂蚁爬行,一人直体滚动。(图4)1.自主模仿练习,思考触地部位。2.模仿蜘蛛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圈爬。(图5)1.分成五组,跟音乐有序依次爬过每一组垫子。1.八人一组,一角一人,一边一人,举垫合作走。(图6)1.四人一组,两两结合,合作练习。 图3要求:积极模仿,手膝脚着地。要求:克服困难,坚持爬回自己的垫子。 图4要求:积极练习,学会合作,互帮互助。图5要求:手脚着地,仰面反撑,臀部抬起。图6要求:团结协作,整齐有序。 8-98-91-28-92-36-81-21-21-27-8 111-211-211-21-21-21-2 小中大中大中大大大中
设计意图 围绕乌龟爬、蚂蚁爬、蜘蛛爬三种动物的爬行特点,从速度、方向、距离等层面,变换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二人合作、四人合作、八人合作爬行,并从坡度、高度、宽度等方面设置障碍,增加爬行难度,激发学生不断挑战困难,爬行练习中针对乌龟坚持到底的毅力、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蜘蛛挑战自我的信念,适时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渗透以体育人。
结束部分︵约4分钟︶ 九、放松操:《你笑起来真好看》。十、总结。 1.组织学生听音乐模仿教师动作进行放松练习。1.完成送信任务,分享信的内容,总结三种动物爬行的特点。2.布置家庭作业。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1.跟随音乐模仿教师动作,边唱边做动作。(图7)1.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说出三种动物的爬行特点。2.记住家庭体育作业。3.与教师再见,收还器材。 图7要求:动作舒展身心放松。 6-8 1-2 小
设计意图 课的结束,播放舒缓的音乐,愉悦身心,充分放松。通过分享大树爷爷写给蜘蛛小姐的信,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学会分享、互帮互助、挑战自我品质的教育,使课堂得以升华。
场地器材 20×25米长方形场地一块,爬爬垫30块,动物头饰8个,动物贴纸5个,音箱一台。 预计练习密度:50—55%。预计平均心率:140-145次/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