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水中的动物第3课时(课件)(共40张PPT)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水中的动物第3课时(课件)(共40张PPT)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3 09: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苏科版 生物(7年级下)
第五单元 第10章
水中的生物
第1节 水中的动物
第3课时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体表—
侧线—
鳍—
鳃—
鳔—
纺锤形
颜色背深腹浅有鳞片且分泌黏液
特殊的水中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运动器官。胸鳍、腹鳍(各一对,偶鳍)--维持身体平衡背鳍、尾鳍、臀鳍(各一个,奇鳍)尾鳍---控制鱼体前进方向。
水中呼吸器官。由许多鳃丝构成,上有许多毛细血管。
控制鱼体在水中的位置
减小水的阻力
生殖—
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巩固复习
躯干
尾部
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如图是鱼鳃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下列标号的名称:
[1]______,[2]______。
(2)鱼的鳃是红色的,这是因为鳃里含有丰富的_________,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
(3)当血液流出鳃部毛细血管后,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4)由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_________含量增多了。
鳃盖
鳃丝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二氧化碳
鱼类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
心脏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第1节 水中的动物
(第3课时)
1.了解河蚌的形态和结构,了解河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2.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明确软体动物的水生适应性。
3.了解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学习目标
你知道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水域中吗
观察河蚌
河蚌
水中的动物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的底部,身体柔软身体表面有两个厚厚的贝壳,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阅读课本P45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河蚌属于___________,它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的底部,身体柔软,身体外表有两片厚厚的________,起到了________作用。
软体动物
贝壳
保护
观察河蚌
观察河蚌的外形
活动要求:
全班同学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取一只河蚌,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观察河蚌
方 法
1.辨认前端与后端?贝壳起什么作用?
2.河蚌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运动?
3.河蚌的鳃有几片?斧足有几个?
观察河蚌
方 法
认识河蚌
贝壳的作用:外套膜分泌物形成,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
后端(稍尖)
前端
(钝圆)
贝壳
斧足(运动器官)
观察河蚌的外形
观察河蚌
方 法
1.辨认河蚌的前端与后端,想想贝壳有什么作用?
贝壳
斧足
(运动器官)
观察河蚌的外形
观察河蚌
方 法
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可以随着生态的生长而长大,壳面上的许多环纹是逐渐形成的。
1.辨认河蚌的前端与后端,想想贝壳有什么作用?
河蚌的前段钝圆,后端稍尖。
河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贝壳能够保护柔软的身体。
观察河蚌的运动
活动要求:
认真观察玻璃缸中河蚌的运动情况。
观察河蚌
方 法
安静的环境
受惊扰的环境
河蚌在安静的环境中,通过斧足进行运动。
观察河蚌
观察河蚌
方 法
2.观察河蚌怎样运动的?想一想河蚌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能运动?观察贝壳内面的珍珠层。
珍珠层
(外套膜的分泌物)
斧足(1个)
运动器官
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
用斧足插入泥沙中缓慢运动
河蚌在安静的环境中运动。
(2对4片)

高级饰品
名贵的中药材
自古以来,珍珠就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品,你知道晶莹剔透的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观看视频
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
活动要求:
取一只河蚌,用解剖刀打开贝壳,观察内面的珍珠层,用解剖剪剪去一侧的外套膜,对照图10-5,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河蚌的鳃有几片?斧足有几个?
观察河蚌
方 法


斧足
外套膜
前闭壳肌
后闭壳肌
触唇
(一个)
(四片)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
(分泌物能形成内面光滑的珍珠层)
观察河蚌
方 法
3.用解剖刀打开贝壳,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看看河蚌的内部结构都有哪些器官?
贝壳

斧足

外套膜
观察河蚌





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
(2对4片)
(分泌物能形成内面光滑的珍珠层)
辨别图中的名称:
1.河蚌和鱼的呼吸器官一样吗?
2.河蚌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
讨论
河蚌和鱼的呼吸器官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用鳃呼吸。
身体有两片厚厚的贝壳。前端钝圆,后端稍尖;两片贝壳内侧贴着一层外套膜包裹着柔软的身体;用鳃呼吸;用斧足插入泥沙中缓慢运动;身体前端有口,滤食水中食物。
河蚌适应水底生活的特点
1.河蚌有适应水中呼吸的器官____。
2.有适应水底行走的器官______。
3.有_______保护柔软的身体。
4.身体前端有口,滤食水中食物。

斧足
贝壳
讨论
河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点:
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用鳃呼吸。
用斧足插入泥沙中运动。
身体前端有口,滤食水中食物。
动动脑
1. 你能区分出河蚌的前端和后端吗
2. 你认为河蚌的贝壳起什么作用 它是怎样形成的 呼吸器官什么?运动器官是?珍珠怎样形成的?
河蚌的前段钝圆,后端稍尖。
河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贝壳能够保 护柔软的身体。
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
斧足是河蚌的运动器官。
1.蜗牛、贻贝、乌贼也是软体动物,它们与河蚌有哪些相似的基本特征呢?
软体动物的特征:
身体柔软的;有外套膜;身体表面有贝壳(或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大多用鳃呼吸。
讨论
除了河蚌,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属于软体动物
蜗牛
章鱼
乌贼
软体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腮进行呼吸。
讨论
特征: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2.软体动物:河蚌、蜗牛、鱿鱼、章鱼等。
讨论
海洋中的水生动物
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鲨鱼
带鱼
鲳鱼
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黄姑鱼
比目鱼
1. 我国的海洋江河湖泊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鱼类有_____多种。
2. 我国淡水养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作“四大家鱼”。
3.有许多软体动物也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蜗牛、田螺、__________、扇贝等。
4. 人们利用河蚌人工培育__________,主要因为其既是高级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
200
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河蚌
乌贼
贻贝
鲍鱼
珍珠
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阅读课本P47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考考你
阅读课本P48,说一说“四大家鱼”混合养殖在一个池塘里,有什么好处
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饲养鱼,以达到高产的目的。这种养殖方法被世界公认为生态养鱼的杰作。
国家一级保护水生无脊椎动物:
红珊瑚(左下图)
鹦鹉螺(右下图)
库氏砗磲(右上图)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工养殖
观赏
海洋、江河、小溪,原本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然而,人类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正在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大量水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
水域环境的保护
昔日鱼米之乡
今日臭味远扬
1.河蚌
有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
用鳃呼吸
用斧足插入泥沙中运动
身体前端有口,滤食水中食物
2.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课堂小结
3.混合放养:
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被世界认为生态养鱼的杰作
1.下列哪项不是河蚌、蜗牛的共同特征( )
A.身体柔软 B.有外套膜
C.体表有贝壳 D.生活在水中
D
巩固练习
2.河蚌的贝壳是由下列哪一结构分泌形成的( )
A.外套膜 B.斧足
C.鳃 D.唾液腺
A
3.“五岛一湾”是湛江著名的旅游景区,其海鲜很有名,下列哪组海鲜属于软体动物(  )
A.红鱼,牡蛎 B.章鱼,乌贼
C.龙虾,大闸虾 D.鲍鱼,海蜇
4.河蚌是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伪足 B.腕足 C.斧足 D.腹足
5.下列哪项不是河蚌、蜗牛的共同特征(  )
A.身体柔软 B.有外套膜
C.体表有贝壳 D.生活在水中
B
C
D
6.下列器官中,适于在水中进行呼吸的是(  )
A.肺 B.气囊 C.气管 D.鳃
7.四大家鱼中,最典型的草食性鱼是(  )
A.青鱼 B.鲢鱼 C.鳙鱼 D.草鱼
D
D
大多数的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但也有少量软体动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