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水中的动物物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水中的动物物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3 10:2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苏科版 生物(7年级下)
第五单元 第10章
水中的生物
第1节 水中的动物
第2课时
复习巩固
动物的类型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鱼 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 纲
哺乳纲
腔肠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
身体背腹扁平;
两侧对称;
有口无肛门。
有三个胚层
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 和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第 10章
第1节 水中动物
第2课时
1.“探究鱼适合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活动。
2. 说出鱼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概述鱼类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呢p51?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信 息 库
通过对鲫鱼的观察,结合阅读51页资料,分析鲫鱼的体型、体色、体表以及内部结构都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鲫鱼的身体外部结构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鱼眼没有眼睑
鲫鱼的体色有什么特征?想一想,这种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


外部形态的观察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背部颜色较深,腹部白色,这种体色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是一种保护色。
外部形态的观察
鲫鱼的身体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身体纺锤形,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适应水中生活。
看一看鲫鱼体表,再用手摸一摸,想一想体表有什么特点?这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外部形态的观察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体表被鳞,鳞表面有粘液,可减少游泳阻力。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鱼的眼睛没有视觉,测线是鱼的特殊的感觉器官,它和神经相连,有感之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的作用,可以帮助鱼避开障碍物。
鲫鱼的身体两侧在鱼鳞上的小孔形成了两条测线,测线有什么作用?
测线
超 链 接
观察内容 观察结论 与水中生活的关系
体形
体色
体表特点
梭形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背面颜色较深色,
腹面白色
不易被水上和水
下的敌人发现
有鳞片,鳞片上有黏液、测线。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测线是感觉器官。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1
2
3
4
5
6
7
8
侧线
鳃盖
鳞片
胸鳍
腹鳍
臀鳍
背鳍
尾鳍
鱼的运动器官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其中背鳍对维持平衡最关键。尾鳍决定运动方向。

偶鳍:胸鳍、腹鳍
单鳍:臀鳍、尾鳍、背鳍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尾部与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提出问题
鲫鱼具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形态特征呢?
鲫鱼在水中游泳靠的是鱼鳍
鲫鱼有鳃,所以能在水中呼吸
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作出假设:分析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结构特征,尝试作出假设。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做出假 设1
做出假 设2
做出假 设3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制定计划
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选定其中的一个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实施计划
根据制定的实验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得出结论
小组探究得出结论是什么?与假设一致吗?
实验方案1:鲫鱼在水中游泳靠的是鱼鳍
木条和纱布分别固定鱼鳍,固定后静置1-2分钟观察,记录鱼的运动情况。
小提示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实验方案2:用鳃呼吸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观察记录现象。
小提示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实验方案3:侧线与感知水流方向有关
1.在侧线上涂抹凡士林,因为凡士林有隔水作用。
2.玻璃棒搅动清水,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观察鱼的运动情况。
小提示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实验方案3:侧线与感知水流方向有关
鱼的眼睛没有视觉,测线是鱼的感觉器官
小提示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外部形态的观察
鲫鱼的内部器官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特点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内部结构的观察
雌雄的区别:
鲫鱼的内部器官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特点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内部结构的观察
鳃耙
鳃弓
鳃丝(密布
毛细血管)
鳃盖
鳃丝
鱼类在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内部结构的观察
1.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鳃由鳃丝、鳃耙和鳃弓组成。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鳃耙
鳃丝
鳃弓

鱼类在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超 链 接
说一说
溶解有
氧的水

鳃丝中的毛细血管
鳃孔
二氧化碳
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
氧气
鲫鱼在水中如何呼吸?
氧气 →全身各处
二氧化碳←全身各处


鱼类在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1.水如何进入鱼鳃,又从什么地方流出?
2.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 有变化吗?为什么?

鳃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从口进入,从鳃孔流出
鱼类在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鲫鱼在水中如何呼吸?

3.鲫鱼体内有鳔,有什么作用。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内部结构的观察
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下, 使鱼能够在不同的水层停留。
鱼的生殖适于水中生活特点
4.鱼体外受精,雌性卵巢发达,产生许多卵细胞。
卵巢
探究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内部结构的观察
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体色
体表
运动
呼吸
侧线
背深腹浅,保护色
梭形,减少游泳时阻力
有粘液,减少水的阻力
鱼鳍

感知水流变化
鲫鱼有哪些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讨论
鲫鱼有哪些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身体呈梭形,减少阻力
背面深色,腹面白色
有鳞片,分泌黏液
测线是感觉器官
用鳍运动
用鳃呼吸
用鳔协调水中的位置。
用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鱼类
刺魨tún
海 马
蝴蝶鱼
多种多样的鱼类:
海龙
中华鲟
你还知道哪些鱼类
多种多样的鱼类:
鱼类的主要特征(45页)
脊柱:由多块脊椎骨构成,对身体 起支撑作用。
鱼属于脊椎动物
脊柱
鱼类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
心脏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国家一级保护鱼类:
新疆大头鱼(左下图)
中华鲟(右上图)
达氏鲟 白鲟(右下图)
珍贵稀有的鱼类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体表—
侧线—
鳍—
鳃—
鳔—
纺锤形
颜色背深腹浅有鳞片且分泌黏液
特殊的水中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
运动器官。胸鳍、腹鳍(各一对,偶鳍)--维持身体平衡背鳍、尾鳍、臀鳍(各一个,奇鳍)尾鳍---控制鱼体前进方向。
水中呼吸器官。由许多鳃丝构成,上有许多毛细血管。
控制鱼体在水中的位置
减小水的阻力
生殖—
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小结
躯干
尾部
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
1.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是因为( )
A.鱼类有鳍,运动灵活
B.鱼类有鳔,能够停留于不同水层
C.鱼类有脊柱,由脊椎骨组成
D.鱼类有鳞片,能减少游泳阻力
C
2.下列哪项与鲫鱼的水中生活无关( )
A.身体呈梭形  
B.身体上长有鳍
C.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D.用鳃呼吸
C
3.我国的鱼类种数位居世界前列。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A.鱿鱼 B.鲍鱼 C.鲸 D.鲨鱼
4.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是( )
A.胸鳍和腹鳍 B.背鳍和尾鳍
C.背鳍和臀鳍 D.胸鳍和尾鳍
D
A
5.海马是一种鱼,请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它的特征( )
A.用鳃呼吸
B.用鳍游泳
C.生殖方式是卵生
D.体型是梭形
D
6.鱼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下列不是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是( )
A.用鳍游泳 B.身体呈流线形
C.用鳃呼吸 D.身体背部有脊柱
D
7.用吸管吸取一些红墨水,把红墨水慢慢的滴在鱼口的前方,观察墨汁的流动情况是( )
A.墨水由鱼的口流入腮,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B.墨水由鱼的口流入腮,而后由口流出
C.墨水由鳃盖的后缘流入,由口流出
D.墨水不流动
A
8.如图是鱼鳃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下列标号的名称:
[1]______,[2]______。
(2)鱼的鳃是红色的,这是因为鳃里含有丰富的_________,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
(3)当血液流出鳃部毛细血管后,
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4)由鳃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_________含量增多了。
鳃盖
鳃丝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二氧化碳
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鳍是主要的运动器官。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