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 3-期中分题型复习
一 、实验题
1.沙芥属植物是高原沙地重要的防风固沙、药用、饲用蔬菜,是亚洲中部蒙古高原沙地特有属,其中 斧翅沙芥已被列入濒危物种。人们尝试用飞机播种手段进行沙芥属植物的恢复生长,发现飞机播种后 种子萌发率较低。科学研究小组猜想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于是进行如下实验。
选取沙芥种子和斧翅沙芥种子若干, 每组均分 25 粒种子, 以 5×5 的方阵形式摆在垫两层滤纸的培养 皿中, 以后每天观察萌发情况, 记录胚根长度大于 2 毫米的种子数量, 共观察 10 天, 计算不同光照条
件下种子萌发率如表(P 表示光强, 数据越大,光照越强)。
光照强度(P) 沙芥 斧翅沙芥
24 小时持续光照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 24 小时持续光照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
0 84% 84% 81% 81%
25 0 3% 6% 45%
100 0 0 0 1%
200 0 0 0 1%
400 0 0 0 0
(1) 在本实验中种子萌发的界定标准是 。
(2) 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 研究人员查阅资料发现: 飞机播种的种子常落在沙地表面,该地区风通常出现在春季, 风是沙层 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请阅读资料, 结合本实验研究对飞机播种沙芥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 2.为了探究“碳酸饮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 20 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为 2 组,每组 10 粒,
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 页(共 15 页)
(1) 甲、乙两组构成对照实验, 乙组 A 表示 。
(2) 几天后, 甲组中只有 1 粒种子未萌发, 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空气不足
B.水分太多
C.该粒种子太饱满
D.该粒种子的胚已死亡
(3) 每组实验用 10 粒种子而不用 1 粒, 是为了 。
(4) 本实验的结论是该碳酸饮料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绿豆种子萌发。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不同的植物, 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 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天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 株高达 3~5 米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 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 1 米即可开花。
(1) 无论花的形态怎样,花的主要结构是 。
(2) 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和 。
(3) 通过对小麦种子的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小麦属于 (填“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4.百合是著名观赏花卉,具有较强的栽培价值。百合的种子萌发后,先形成小鳞茎,一段时间后,再 长出绿叶, 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百合培育成功率的影响,取 300 粒某品种百合 种子经过 24 小时浸种后,平均分成 6 组,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土壤的容器中,后将容器放置在不同温度
恒温环境中,分别记录各组萌发的种子数量及 50 天生叶的鳞茎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萌发种子数 量/粒 0 1 14 44 31 2
50 天生叶鳞 茎数量/个 未生叶 未生叶 未生叶 25 29 未生叶
培育成功率 0% 0% 0% 50% 58% 0%
(1) 兴趣小组以“鳞茎生叶”作为培育成功依据的原因是 。
(2)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小明利用 300 粒百合种子、若干恒温箱进一步探究百合鳞茎生叶的最佳温度, 第 2 页(共 15 页)
请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 。
5.2,4 ﹣ D 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探究 2,4 ﹣ D 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
作用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浓度(克/升) 清水 2.55×10 ﹣ 7 2.55×10 ﹣ 5 2.55×10 ﹣ 3 2.55 × 10 ﹣ 1
处理前胚轴的 平均长度(厘米) 3.27 3.16 3.40 3.20 3.21
5 天后胚轴的平均伸 长量(厘米) 0.69 1.36 1.71 0.95 0.41
(1) 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 。
(2) 该实验是通过测定 来比较 2,4 ﹣ D 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作用。
(3) 根据 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2,4 ﹣ D 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 有抑制作用。
(4) 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6.在探究影响小鸡孵化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萱同学做了如下对照实验。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条件 1 受精卵 5 只 受精卵 5 只 受精卵 5 只 非受精 卵 5 只
第 3 页(共 15 页)
条件 2 光线充足、温度不 恒定 光线暗、温度恒为 20 ℃ 光线暗、温度不恒 定 光线暗、温度恒为 20 ℃
条件 3 静放三周 静放三周 静放三周 静放三周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丙、丁都没有小鸡出生,而乙的 5 只鸡蛋都孵出了健康的鸡宝宝。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要探究温度对小鸡孵化的影响可选择 作对照组。
(2) 通过本次实验你认为小鸡正常孵化主要应具备的条件是 。 7.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 在不同条
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全部萌发 没有萌发
(1) 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 进行实验。
(2) 实验设计中, 实验甲组和 组不能形成对照, 原因是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
(3) 若继续培养, 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 组。
(4)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 干重(有机物质量) 和湿重(有机物和水分总质量) 都发生了变化, 如图中
能代表种子干重变化的曲线是 ,ac 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细胞进行旺盛的 呼吸作用。而 cd 段上升说明幼苗开始进行 使有机物得以增加。
第 4 页(共 15 页)
8.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 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 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1) 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 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 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 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2)取 5 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 106 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 皿中滴入 0.1 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 37℃的恒温箱中培养 24 小时.结果
记录如下:
培养皿编 号 1 2 3 4 5 6 7
甘草酒精 浸出液的 质量分数 0 1% 2% 4% 8% 16% 32%
抑菌圈直 径(mm) 0 2.88 4.25 6.01 5.99 6.00 6.01
查阅资料: 酒精露置在空气中很容易挥发,酒精对某些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根据以上实验, 请回答:
(1) 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 实验中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
(3) 实验中设置第 1 组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4) 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9.盐度, 即水体中的含盐量, 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 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 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2) 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 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 100 粒、清水、10%食盐水
(4) 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 A.B 两组, 其中 A 组浸泡在 10%的食盐水中, B 组浸泡在 中。
第 5 页(共 15 页)
均相同条件下浸泡 6 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 A.B 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 与 B.再将 A.B 塑料袋放置 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 A.B 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 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组,对照组是 组。
③两天后, 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 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 A>B,说明 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如果种子萌发数 A<B,说明 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 A 与 B 相差无几, 说明 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 。(提示: 以上三空选 填“无影响”“促进”“抑制”)
10.草地早熟禾是一种常见的草坪草,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地下滴灌的方式来满足种子萌发所需水 分。为了探究不同灌水量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 7 个相同培养皿,分别平铺上 100 颗草地早熟禾种子(如图甲)。
② 往 各 组 培 养 皿 中 加入 不 同 灌 水 量 的 清 水 (规 定 : 种 子 刚 好 浸 没 时 的 灌 水 量 为 100% )。
③将各组培养皿同时置于温度适宜的室内进行培养,6 天后观察并记录结果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灌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种子萌发 的数量 (颗) 11 29 56 62 72 67 58
(1) 实验中, 对所选用的种子的要求有 。(列举 2 点)
(2) 分析实验数据,本实验的结论是 。
第 6 页(共 15 页)
(3) 实际草坪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多种草坪草混合播种的方式进行培育。如图乙所示为三种草坪草 在灌水量为 40%的情况下的累积萌发率, 已知一种草坪草的数量过多, 会导致其余品种的草较难存活。 为使生产出来的草坪中三种草的数量基本相同,请据图分析,播种时,三种草坪草种子数量的大小关 系为 。
1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 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 1:取菜豆种子 1000 粒,平均分成五组, 浸入水中 24 小时, 让其萌发。
步骤 2:选择其中四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除去子叶,
步骤 3: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 称量干重(主要是有机物的质量),所得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2
二 在萌发的第 4 天除去子叶 0.6
三 在萌发的第 7 天除去子叶 1.7
四 在萌发的第 10 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 13 天除去子叶 4.2
(1) 第一组实验中设置不除去子叶, 其目的是 。
(2) 菜豆种子浸种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种子会因缺少 而死亡。
(3) 由表格可知, 在种子萌发第 天时除去子叶, 对幼苗的生长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1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妍和小柯一起设计了如下实验:在 A.B、C、D 四个培养皿内分别 放入等量的棉花,再在棉花上各放大小相近的 30 粒菜豆种子, 然后将 4 组种子放在不同条件下培养,
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黑暗中 日光下 黑暗中
温度 25°C 25°C 25°C 25°C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适量水 分) 潮湿(含适量水 分) 干燥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7 28 0 0
第 7 页(共 15 页)
(1)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 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 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这个说 法并说明理由 。
(3)关于种子萌发的营养来源,小柯认为:“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容易发芽。”小妍认为:“不管是 在肥沃的土壤还是在贫瘠的土壤中, 种子都容易发芽。”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们利用 60 颗菜豆种子 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在铺有棉花的 A.B 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 30 颗大小相近的菜豆种子;
步骤二:在适宜温度下, 定期给 A 培养皿中的种子浇适量的土壤浸出液(含植物所需的营养),给 B 培 养皿中的种子浇等量的蒸馏水。
根据你所学习的知识,预测 A.B 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情况: 。
第 8 页(共 15 页)
0.实验题 3-期中分题型复习答案解析
一 、实验题
1. 【分析】(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一般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且渡过休眠期。
【解答】解:(1)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由题干可知,在实验过程, 每天观察 萌发情况, 记录胚根长度大于 2 毫米的种子数量, 共观察 10 天。所以, 在本实验中种子萌发的界定标 准是: 胚根长度大于 2 毫米。
(2) 对比表格中的数据会发现: 在光照强度是 0 时,大部分种子均能萌发。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种 子萌发的数量在不断减少。所以,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会抑制沙芥属种子的萌发。 (3)通过题干中的表格,我们知道了光照会抑制沙芥种子的萌发。而飞机播种无法实现避光这一过程, 而该地区风通常出现在春季,通过风的作用带动沙层的移动,可将种子埋入沙中,达到避光的目的,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所以,飞机播种选择在春季。因为在风沙的帮助下,播下的种子会被埋入沙中, 避光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故答案为: (1) 胚根长度大于 2 毫米。
(2) 光照会抑制沙芥属种子的萌发。
(3) 飞机播种选择在春季。因为在风沙的帮助下,播下的种子会被埋入沙中,避光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2.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 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 行处理的, 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乙两组实验, 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碳酸饮料, 图中的 A 是等量的碳酸饮料。 (2) 甲组中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备了,而组中有 1 粒种子没有萌发,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 条件不具备,即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
(3) 1 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 多。因此“每组用 10 粒种子,而不用 1 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误
第 9 页(共 15 页)
差。
(4) 根据实验结果甲组种子大部分萌发,乙组种子没有萌发,本实验的结论是碳酸饮料能够抑制绿豆 种子萌发。
故答案为: (1) 等量
(2) D
(3) 减小实验的误差
(4) 抑制
3. 【分析】1.植物的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
2.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解答】解:(1)由花的发育可知,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花中主要的结构是花 蕊.
(2) 从题干“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 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 对这类植物来说, 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 为开花必需的条件; 美洲烟草在夏季长日照下,株高达 3m ﹣ 5m 也不能开花, 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 照时间短, 植株高不到 1m 即可开花”可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时间。
(3) 小麦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因此,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 故答案为:
(1) 花蕊。
(2) 光照时间。
(3) 单子叶植物。
4.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 交流。
2、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
第 10 页(共 15 页)
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
【解答】解:(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 “鳞茎生叶”作为培 育成功依据的原因是:鳞茎生叶后,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维持自身的正常生长。
(2)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鳞茎生叶的最佳温度在 20℃~30℃之间。因此, 只需缩小温度梯度即可找到 取佳温度。所以,实验设计与操作不变,将温度设置为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故答案为:
(1) 鳞茎生叶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维持自身的正常生长
(2) 实验设计与操作不变,只需缩小温度梯度即可找到取佳温度 5. 【分析】在设计该项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同时要 遵循对照性原则,此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2,4 ﹣ D 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的影响”。实验 中设置 A 组用蒸馏水实验的对照组, 比较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的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解答】解:(1)大豆种子最主要的结构是胚,胚由胚轴,胚芽, 胚根,子叶组成,是种子的主要结 构,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大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在萌发时所需的营 养物质来自于子叶。
(2) 根据表格信息: 需要在实验开始前测量胚轴的平均伸长量来比较 2,4﹣D 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 的生长作用。
(3) 根据 A 组和 B (或 C、D)组 5 天后胚轴的平均伸长量对比可以看出低浓度的 2,4 ﹣ D 能够促进生 长; 根据 A 组和E 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2,4 ﹣ D 超过一定浓度时, 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 有抑制作用。
(4)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 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两侧有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的生理作用相同。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 结论是低浓度的 2,4 ﹣ D 促进胚轴生长, 高浓度的 2,4 ﹣ D 抑制胚轴生长。
故答案为:
(1) 子叶
(2) 胚轴的平均伸长量
第 11 页(共 15 页)
(3) A.E
(4) 低浓度的 2,4 ﹣ D 促进胚轴生长,高浓度的 2,4 ﹣ D 抑制胚轴生长
6.乙、丙 受精卵和温度恒为 20℃
7. 【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据此答题。
【解答】解:(1) 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则光照是变量,应选用甲组和丙组;从实验 结果看,甲组和丙组的种子都萌发, 所以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2) 实验设计中, 实验甲组和丁组不能形成对照, 原因是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
(3) 若继续培养, 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甲组。原因是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4)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因此干重比湿重小,所以如图 1 所示中能代表种子干重变
化的曲线是 B.“a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水膨胀萌发”,细胞进行旺盛的呼吸作用使有机物减少。 而 cd 段上升说明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使有机物得以增加。
故答案为:
(1) 甲组和丙组
(2)丁
(3)甲
(4) B;光合作用
8. 【分析】本实验以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考查学生的 实验探究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解答】解:(1)本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抑菌圈的直径的大小,来说明不同甘草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抑菌作用。
(2) 培养液的浓度受溶质和溶剂的变化影响,所以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培养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避 免酒精挥发,引起酒精浸出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3) 实验中设置第 1 组,其甘草溶液的浓度为 0,与其他组作对照,是排除酒精自身的抑菌作用。 (4) 通过比较培养皿中滴入 0.1 毫升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的恒温箱中培养 24 小时.结果记录: 浓度 1%时抑菌圈直径为 2.88mm,浓度 2%时抑菌圈直径为 4.25mm,浓度 4%时抑菌 圈直径为 6.01mm,浓度 8%时抑菌圈直径为 5.99mm,可以得出结论: 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 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
第 12 页(共 15 页)
故答案为:
(1) 抑菌圈的直径。
(2) 避免酒精挥发,引起酒精浸出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3) 排除酒精自身的抑菌作用。
(4) 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
9. 【分析】(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 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 行处理的, 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4) 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 A.B 两组, 其中A 组浸泡在含 10%的食盐水中, B 组浸泡在清水中。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 6 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 A.B 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黑色塑料袋中,注明 A 与 B.再将 A.B 塑料袋 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 A.B 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 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其中实验组是 A 组。 B 组是对照组。
(5) 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的得出必须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必须围绕做出的假设 来得出结论,因此①如果种子萌发数 A>B,说明 10%的食盐水可以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②如果种子 萌发数 A<B,说明 10%的食盐水抑制大豆种子的萌发;③如果种子萌发数 A 与 B 相差无几, 说明 10% 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 (4) ①清水; ②A B
(5) ①促进; ②抑制; ③无影响
10.【分析】①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 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 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 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 种子萌发的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所以实验中,
第 13 页(共 15 页)
对所选用的种子的要求有种子必须完整, 具有活力的胚, 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灌水量为 20%,种子萌发的数量 11 颗,灌水量为 30%,种子萌发的数量 29 颗, 灌水量为 40%,种子萌发的数量 56 颗,灌水量为 600%,种子萌发的数量 62 颗, 灌水量 60%,种子 萌发的数量 72 颗, 灌水量为 70%,种子萌发的数量 67 颗, 灌水量为 80%,种子萌发的数量 58 颗,本 实验的结论是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灌水量为 60%左右萌发率最 高。
(3) 观乙图可知,黑麦草的发芽率最高, 其中是草地早熟禾,发芽率最低的是高羊茅,所以播种时, 为使生产出来的草坪中三种草的数量基本相同,三种草坪草种子数量的大小关系为高羊茅>草地早熟 禾>黑麦草。
故答案为: (1) 种子必须完整, 具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2)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灌水量为 60%左右萌发率最高; (3) 高羊茅>草地早熟禾>黑麦草。
11. 【分析】(1)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 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 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1)子叶储存着营养物质, 本实验设置了以去除子叶时间不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实 验方案中, 第一组没有除去子叶,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2) 玉米种子萌发时, 胚乳提供营养物质,供胚利用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 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浸种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种子会因缺少空气死亡。
(3) 由表格可知, 在种子萌发第 13 天时除去子叶,对幼苗的生长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故答案为:
(1) 进行对照
(2) 空气
(3) 13
12. 【分析】(1)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胚是完 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第 14 页(共 15 页)
(2)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由表分析可知,温度同在 25℃下,变量为水分和光照,所以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 了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 1 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 适量, 因此不同意该同学说法。
(3) 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的子叶,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预测 A.B 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情况基本相同。
故答案为:
(1) 水分。
(2) 不同意; 1 粒种子具有偶然性, 实验结果不可靠。
(3) A.B 培养皿中种子的萌发情况基本相同。
第 15 页(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