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 BBBAB 6-10 CCACC
11-15 AACCB 16-20 BBCCC
21-25 ACBCD 26-30 DBDCD
31-35 BCDCC 36-40 BABAC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1.自交 F2 1:2:2:4 自由组合 16
42.(1) 脱氧核糖 蛋白质
(2) D 4 H是F的主要载体
43.(1) 翻译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2) mRNA(信使RNA) b
(3)A
44.(1) 翻译 3 mRNA
(2)ACCCGATTTGGC
(3) 丙氨酸 脱水缩合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物试题
注意:本试卷共9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①
2.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被称之为相对性状。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 B. 人的体重与身高
C. 豌豆的红花与白花 D. 水稻的糯性与非糯性
3.某育种专家用纯种白颖和黑颖两种燕麦杂交,所得F1全是黑颖;F1自交得F2,其中黑颖416株、灰颖106株、白颖36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颖色遗传受同一对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4种,且数量比均接近1:1:1:1
C. F2中黑颖植株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体约占
D. F2中灰颖植株通过连续自交可不断提高子代中杂合体的比例
4.a基因控制狗的毛皮表现为有色,其等位基因A存在时会因无法合成色素使狗的毛色表现为白色。B和b基因分别控制黑色和棕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白色狗交配,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 12:3:1 B. 9:6:1 C. 13:3 D. 9:3:4
5.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最终得出遗传学的两大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免去人工授粉的麻烦
B. 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C. 黄色圆粒(YyRr)豌豆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
D.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因此选择其作为实验材料
B. 对母本去雄应该在豌豆开花后进行
C. 测交实验能检测出F1的遗传因子组成
D. 孟德尔根据豌豆的表现型来判断其是否纯合
7.园艺工作者在栽培开黄花的兰花品种时,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白花的兰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白花性状的基因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
B. 白花植株和黄花植株存在着生殖隔离
C. 白花植株的自交子代开出黄花,则白花植株为杂合子
D. 快速繁育白花品种,应取白花植株的种子进行繁殖
8.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B.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D.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9.研究小组对古华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基因C与c的关系是( )
①等位基因 ②复等位基因 ③完全显性 ④不完全显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0.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为A型血
B. 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 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A型血
D. 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不能生出AB型血的孩子
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完成11~12题。
图1
11.三个细胞内有关结构和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B.乙图有4条染色体
C.丙图含有4个DNA分子 D.三个图中都没有染色单体
12.关于三个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乙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C.乙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 D.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3.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前后代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①有丝分裂 ②无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④受精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
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B.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提出的
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
15.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6.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7.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人类男女性别比例1︰1,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
A. 减数分裂过程中 B. 受精作用过程中
C. 个体发育过程中 D. 精细胞形成过程中
18.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19.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20.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验;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22.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A.细胞核 B.核糖体 C.细胞质 D.蛋白质
2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DNA中A+T的数量一定等于G+C的数量
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24.图2中能够正确表示连接成核苷酸的是
A B C D
图2
25.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复制模板:DNA分子两条链 B. 复制结果: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
C. 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 复制原料:核糖核苷酸
26.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DNA酶 C.DNA解旋酶 D.DNA聚合酶
27.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A. 1/2,1/4 B. 1/4,1/8 C. 1/4,1 D. 1/8,1/8
28.一个噬菌体同时被32P和35S标记,这个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释放出大量子代, 则其中大部分子代噬菌体内可检测到( )
A.32P B.35S C.32P 和35S D.32P 和35S 皆无
29.实验小组用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子代噬菌体,沉淀物的放射性来自亲代噬菌体
B.甲组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内含32P的噬菌体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含有32P
C.乙组沉淀物的放射性低于上清液的,甲组的则相反
D.乙组的上清液中由35S标记的噬菌体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少数含有35S
30.DNA分子可以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的原理是( )
A.不同人体内的DNA含有的碱基不同 B.不同人体内的DNA含有的磷酸不同
C.不同人体内的DNA含有的五碳糖不同 D.不同人体内的DNA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31.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B.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C.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就相对越大
D.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了氢键
32.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若模板DNA的部分碱基序列是5′—TGCAGT—3′,则由其转录形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是( )
A.5′—ACGTCA—3′ B.5′—ACGUCA—3′
C.5′—ACUGCA—3′ D.5′—ACTGCA—3′
33.如图是中心法则图解,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个过程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c 过程还需要 tRNA 和核糖体参与
C.某些病毒增殖时可发生 d 过程,需逆转录酶
D.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a 和 b、c 三个过程均可发生
34.tRNA为三叶草型,一端为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称作反密码子。已知某种tRNA的反密码子为GAU,则其携带的氨基酸应为( )
A.苏氨酸(ACG) B.天冬氨酸(GAU) C.亮氨酸(CUA) D.异亮氨酸(AUC)
35.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的是( )
A.DNA中相令的三个碱基 B.转运RNA中相令的三个碱基
C.信息RNA中相令的三个碱基 D.基因中相邻的三个碱基
36.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存在于( )
A.DNA和RNA B.mRNA和tRNA
C.tRNA和mRNA D.DNA和tRNA
37.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R/r控制,其中圆粒豌豆种子产生的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需依赖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C.基因R指导分支酶合成过程中,只有mRNA、tRNA参与
D.过程②的mRNA上的每三个相邻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38.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影响生物体的相关性状
B.生物体的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9.水稻的Ghd7基因中某个位点发生三个碱基对的替换,使Ghd7基因编码的Ghd7酶的功能改变,不仅影响水稻的开花,还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有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Ghd7基因发生甲基化修饰不会影响Ghd7酶的合成
B.Ghd7基因突变后编码Ghd7酶时翻译过程可能提前终止
C.该实例说明一个基因可以影响生物体的多个生物性状
D.该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40.下图表示某基因及其转录的mRNA的部分碱基序列,已知mRNA含有1200个碱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mRNA上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64种
B.图示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共有5种
C.组成图示基因的两条链中,G与C之和所占比例相等
D.mRNA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第二卷 (共40分)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请结合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如图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及现象,补充完成下列图解过程。图中①代表的过程为 ______ 。
(2)图中②可用符号 ______ 来表示。
(3)假设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则②中黄圆性状四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的比例为 ______ 。
(4)孟德尔对图中实验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______ 。
(5)受精作用时,F1产生的各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共有结合方式 ______ 种。
42.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G是_______。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共有_______种。F与H的关系是_______。
43.下图是真核细胞中某多肽链合成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为核糖体上结合tRNA的3个位置,a、b均是由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填名称)。
(2)图中长链④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中的__________(填“a”或“b”)是密码子。
(3)图中⑤一端的反密码子是CUU,则其携带的氨基酸是 (括号内为密码子)。
A.谷氨酸(GAA) B.亮氨酸(CUU) C.赖氨酸(AAG) D.苯丙氨酸(UUC)
44.如图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1)图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示并参考上表分析:[1]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接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