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教学理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使用“普遍的”、“全面的依存的”、“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世界市场”等概念,强调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之间具有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新航路开辟使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化,改变了许多国家、民族、地区的命运,故而讲授本课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而非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经济基础的发展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哥伦布大交换所致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的改变也在这一范畴之内,体现了对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教师与学生不应止步于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现象,而应深入了解食物物种交流之于人类、社会生活、国际关系、文明进程等带来的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并思考当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食物物种交流引发的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的变化。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立意:本课上承原始农业、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启第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人类在食物生产及储备等方面的进步,作为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第二个课例,本课内容为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科技文明提供了连接的桥梁,聚焦于世界范围内经济走向一体化、来自各大洲食物物种迁徙交流的大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人类历史文明所产生的巨深影响。
2.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本课分为三个子目,以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为背景,子目一介绍了原产美洲的物种外传的概况及影响,重点关注玉米、马铃薯、番茄等;子目二介绍了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的概况及影响,重点关注小麦、水稻等;子目三则总结了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推广所带来的多方面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授课时应当注重三个子目之间平行交融、因果递进的逻辑关系。
3.备考策略的考虑:新航路开辟是一定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开端、是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要事件,无论初高中阶段都把新航路开辟作为经典考点,学生掌握其基础史实尤为重要;另一方面,这一考点难度系数居中,学生并不难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和高一阶段学生早已接触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的基础史实,当联系生活实践学生对各类外来传入的食物物种、文化现象并不陌生,但多数学生对几百年来全球性食物物种交流的认识往往止步于“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的表象,对于食物物种交流而引发的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深影响未形成系统而理论化的认知,更缺乏对当下国际热点、未来人类命运与共的感悟,故授课时教师应多方搜集筛选资料,让历史照进现实、连接未来,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相信学生对这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也会心生向往。
四、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五、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以相关历史地图、概括性表格为切入,认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路径网络,按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掌握美洲食物物种外传、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美洲的基础史实,突破哥伦布大交换的概念,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深化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引用一系列丰富具体的文献史料与图像资料创设生动情境,思考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总体特征、历史影响,磨练阅读分析能力,锻炼史料实证意识与历史解释能力,提高答题技巧。
3.家国情怀:援引大豆成为全球范围内地位突出的国际贸易商品的史实,链接时政热点中美贸易战,感悟命运与共、共赢共享、协商合作的人类未来世界,涵养家国天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食物物种交流的主要表现及特点。(这是本课主要内容构成,也是必备的基础史实。)
2.教学难点: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影响。(学生对食物物种交流有所体会,但认识面较狭隘,未能自觉形成深刻的体会。)
七、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期教学进度、备考策略、每周课时总数与本课学习难度,本课预计占用一个课时,具体的教学设计环节如下:
1.课前活动:发放学案,包括一道高考材料题与一份时政材料,均以大豆为主角。时政材料不提出问题以免限制学生思考方向,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情境导入:以地瓜等外来物种传入古代中国的故事塑造情境,学生思考古代中国与周边进行物种交流的特点。
3.呈现教学目标:学生直观认识本课的学习任务和重难点,强化目标意识。
4.新授课例:以三个子目为序,呈现大量教学资源,塑造教学情境,学生认识并理解美洲物种外传状况、其他地区的物种在美洲的推广、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哥伦布大交换等及其带来的历史社会巨变。
5.课堂总结:运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6.真题演练、链接时政:以大豆为视角,认识大豆外传、并成为中美重要交易产品的世界意义,再结合时政热点中美贸易战,深化理解食物物种交流甚至影响国际关系、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巨深作用。
7.课后评价:筛选同步练习题,作为课后学生评价考核自己学习成果的依据、并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
八、教法学法
1.教法:史料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
2.学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学案法。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分析:新版电视剧《寻秦记》中,老夫妇送给古天乐饰演的项少龙一包地瓜用以充饥,这份善良让人感动,但这地瓜却被观众看成笑话。为什么?
原因:地瓜又名番薯,并非中国本土物产,在新航路开辟后/明朝后期才传入中国。该影视作品明显犯了史实错误。
2.新知索引:根据材料、教材及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物种交流的特点。
材料: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
——农史学家石声汉
概括古代物种交流的特点:交流物种较少;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洲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二)呈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直观认识本课的学习任务和重难点。
向学生解读课标要求,学习本课时关注突破以下问题:
1.食物物种交流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2.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巨深影响。
新授课例
呈现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温习新航路开辟前人类社会是分散孤立的、美洲与亚非欧被大洋隔绝、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亚欧非与美洲开始产生联系的基础史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插图
1.美洲物种的外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
材料: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思考:为什么玉米、甘薯能够在明代广泛种植?新粮食作物的引入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因:明朝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产量需求高;玉米、甘蔗具有耐旱耐瘠特点,适应不同土壤的环境。
积极影响: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产量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了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
【以练促学】下表是不同书籍中对于玉米的记载。据此可以被认定的史实是( )
著作 时间 记载内容
《滇南本草》 1396—1476年 “玉麦须,味甜,性微温”
《留青日札》 1522—1620年 “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
《农政全书》 1628—1639年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
A 明朝后期玉米已经来华 B 玉米原产地是西欧
C 传入之初玉米专供宫廷使用 D 玉米传入中国最早在云南
解析:由表中内容可知,明朝时期已经出现对玉米的记载,故选A。其他选项均无从材料中推论可得。借由此题强化学生关于“论从史出”、“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意识。
【以练促学】下图为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
B 工业革命工果向欧美各国扩展
C 中国被迫开放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玉米甘薯等作物经非洲流入亚洲
解析:由示意图标题与内容可知,欧、亚、非、美洲之间已有各类食物物种互通有无,至18世纪初世界市场不断发展,故选A。BC项均无法直接从材料中获得。D项路径与图示不符。
【历史趣话】“狼桃变美味”
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将番茄、辣椒等作物带回欧洲。因为番茄颜色艳美,人们将它作为庭院中的珍异观赏植物;又因其极易腐烂,加之其叶片和茎部具有浓烈的特殊气味,番茄被人们认为是有毒食物,一度被称为“狼桃”。
到了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禁不住诱惑,决心冒死尝一尝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后,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们的警告,仍不免心惊肉跳,于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时间在焦虑、恐惧中慢慢过去,12小时后,这位冒险的画家仍好好地活着,而且食欲大增,从此他忍不住经常吃起“狼桃”来,而这位画家不畏牺牲、勇敢尝试西红柿的趣话也在各地传播开来。
——据刘小方《可怖狼桃与洋柿子》等整理
2.其他地区的物种在美洲的推广:图片展示来自欧亚非洲、在美洲推广的食物物种,包括粮食类、蔬菜类、水果类、禽畜类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在美洲重要性突出。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主要粮食作物。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哥伦布大交换。
【概念突破】“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这是新旧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全球性、生态上的巨大转变。不同于以往洲际之间的交往,它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宗教、动物、植物、农作物、人种、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
查尔斯·曼恩认为全球化“根本”就是“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问题。
语言过渡:让我们来重点认识一下哥伦布大交换中的代表性物种。
⑴让世界上瘾的烟草:产自美洲的烟草在新航路开辟后传播到整个世界。
⑵养活了世界的土豆:产自美洲的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被引种到旧大陆,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养活了更多的人口。1845-1850年爱尔兰因土豆欠收而引发大饥荒就是最好的证明。
⑶导致人类大迁徙的甘蔗:产自亚洲的甘蔗被欧洲殖民者引种到美洲,由于美洲的人口被大量屠杀,殖民者用罪恶的三角贸易将非洲大量黑人贩卖到美洲从事种植园生产。
⑷掀起两场战争的茶叶:产自亚洲的茶叶在新航路开辟后大规模进入欧洲,成为获利重要商品。英国为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1773年通过《茶税法》,引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由于中英在长期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贩卖鸦片,并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语言过渡:先前我们回顾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进行物种交流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
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结合教材和以上材料概括特点: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就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语言过渡:那么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带来什么影响呢?阅读以下多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土豆耐寒,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饱腹感更明显。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福建松溪县发布劝农文告,点名要求当地农民大力种植“马铃薯”。在清朝,有玉米参加轮作复种的土地,比没有玉米轮作的土地增产四分之一,水稻亩产超过千斤是近几十年才实现的事,而甘薯亩产千斤在清代时就能轻松做到。
由以上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包括:⑴提高了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材料1:欧洲人已经如此彻底的接纳美洲食物,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有辣椒粉调味的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
——摘自《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2:明嘉靖《常熟县志》(1538)和王世懋《学圃杂疏》均有明确记载。《三农记》卷12亦云:“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过洋者移入百越,古因此名。初时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
材料3: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
——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
由以上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包括:⑵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饮食习惯,丰富了人们的营养构成,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材料1: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 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材料2:包谷:岁共出万余石,苗乡自食并缩酒卖甚众,贫民做耙卖,村市熬糖做粉卖,每石十大官斗,现价易制钱一十二文,较米每石十大官斗现价少易制钱四千六百文。
——宣统元年湖南《永绥直隶厅志》
由以上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包括:⑶推动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
材料1:明朝后期,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2: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当前,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物种多样性减少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的重要原因。外来物种入侵是一场生态灾难,现已成为全球问题。“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防治一样,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由以上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包括:⑷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造成乱砍滥伐,植被破坏,过度垦荒造田,水土流失,草原沙漠化严重等。
材料:可可豆(巧克力的原材料)、糖胶树胶(口香糖的原材料)等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剂,为喜爱它们的人带去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发挥着人际交往润滑剂的作用。橡胶可以制成汽车、飞机的轮胎,或者作为电器的绝缘材料,要是没有它,我们不可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植物的话,可以断定,我们的文明、饮食文化会呈现出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状态,而那样的社会绝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摘编自酒井伸雄《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由以上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包括:⑸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
(四)课堂小结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带给世界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从孤立隔绝的旧世界,到交流联系的新旧世界,迎向命运与共的未来世界!
(五)真题演练、链接时政
1.真题演练:结合学案,简要检验学生课前答题情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以通俗简易的语言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取概括信息技巧。
(2018全国Ⅱ卷)阅读材料,并完成问题。(25分)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解析】(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时政链接:结合时政热点中美贸易战,普及相关新闻资讯,激发学生思考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如何应对贸易战?邀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并进行辩驳。
2018年7月,中美贸易战打响,至今已有一年半,大豆作为中美贸易大宗商品受到各方重视,甚至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大因素。
材料1:2000年以来中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单位:万吨)
材料2:(2018年3月22日)美国大豆协会会长约翰(John Heisdorffer)说:“我是来自爱荷华州的一个农民,有人妨碍了我最大的市场,那真是令人沮丧。我们每年需要向中国出口1460亿美元的大豆,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客户。……我们当地的谷仓(运营商)一下午都在接电话,农民都希望今天就出售他们的粮食。”
材料3:新闻报道《中美表面看似对立,实则……》
日本《产经新闻》7月7日发表一篇观察报道称,中美在贸易争端背后互相依存。
报道称,到本月6日,中美贸易摩擦激化至开始互相发动关税制裁已有三年时间。如今,中美贸易随着经济好转得到恢复,双方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一面也有所显现。
报道指出,中美对立始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行的强硬政策。2018年7月,美国开始对中国发动所谓“关税制裁”,后期又分阶段加大了“制裁”力度。中国也用同样的手段予以回击。
报道注意到,随着中美经济逐渐恢复,两国的进出口额也在急剧增加,大有回到新冠疫情和关税战之前水平之势。
报道表示,在贸易战的最初期,有人预测这将导致两国贸易规模日趋缩减。不过,疫情危机令中美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浮出水面。
6月底,记者采访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位种植大豆和玉米的农场主时,这位农场主高兴地表示,今年粮食价格有所上涨,收益应该不错。
报道介绍,伊利诺伊州的大豆产量位列全美第一。占全州总产量六成的出口大豆中,有四成流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很早从疫情中恢复过来。随着中国的需求回升,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额“将在2021年度创新高”。这位农场主也通过购地、新增储藏设施等方式提前做好了准备。
2018年7月,共和党阵营的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所谓“关税制裁”,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发动报复性关税制裁。这位农场主称当时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言辞间毫不掩饰对当时政府强硬路线的质疑。
如今回忆三年来的历程,这位农场主心情复杂地表示,中国是不能失去的重要客户。
此外,中国的对美出口也迅速由降转升。
报道认为,中美表面看似对立,实则在共同探寻贸易层面的共存,两国正处于此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参考消息 2021年7月9日
材料4:面对美国挑衅,中国的选择与回答如下: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
十、教学评价设计
采用以下几道习题,检验巩固学生所学。
1.(2015·全国Ⅱ卷高考·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答案】D
【解析】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变化,故D项正确。
2.(2020·北京高考·20)(12分)“茶”字发音的传播史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 cha 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 tea 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tea。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1)读上图,cha与tea发音系统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4分)
(2)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8分)
【解析】(1)本题属于识图题,看清题目要求,找到cha和tea发音系统在地图中的分布位置即可。如cha发音系统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tea发音系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2)根据题意,不同的发音系统和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故回答不同的发音系统形成的原因即回答不同发音系统所走的贸易路线。根据材料一中“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 cha 发音系统”和材料二示意图中cha发音系统的分布区域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和cha发音传播路线,结合所学,这主要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有关,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cha发音系统还分布在东欧、葡萄牙,和新航路的开辟有关,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根据材料一中“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tea”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可知,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 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
【答案】(1)cha: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东欧、葡萄牙。tea: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
(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 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
3.(2015·四川高考·1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新世界”“旧世界”和帆船图片等信息可知其表达的是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一中新旧世界交流的主要事物从新航开辟的相关内容和历史意义这两个角度来解读作答。(2)结合美洲农作物的特点,从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人口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自然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解读: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4分)
(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分)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分)
十一、板书设计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十二、教学反思
新航路开辟作为中学历史课堂中的经典课例,教师可采用的图文素材十分丰富,可用于横向拓宽学生视野、纵向梳理历史脉络的知识要点也有多种选择。例如在完成课内教学目标后,不少教师会以生物学视角为拓展延伸,向学生补充普及食物物种交流的负面影响,例如个别外来物种的入侵严重破坏了本地生态平衡、造成难以挽救的生态资源损失等;然而经过深思,我转而选择了话题较为新颖的时政热点——中美贸易战,以一道以大豆为主角的高考真题和中美贸易战相关材料引发学生对物种交流之于人类历史、社会生活、外贸秩序乃至国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将本课的思想高度提升至国际合作共享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希冀将历史照进现实,引导学生基于历史课堂所学看待现实生活,涵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人文情怀、关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