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5 10:1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
生物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 细菌固定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
C. 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D. 食物网中的青蛙只处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
2.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戊是分解者
C. 由图可知,乙和丁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
D. 由图可知,若乙、丙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也会减少
3.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落叶树与该甲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
B. 该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C. 不能在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中找到该甲虫
D. 应在落叶稀少的区域调查该甲虫种群密度
4. 如图是一条食物链(包含三个种群)在一年内能量流动的部分统计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Ⅱ在该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
B. 种群Ⅲ同化的能量不会流入下一营养级
C. 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
D. 种群Ⅱ中所有个体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少于5.45×107kJ
5. 下图为某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营养级不同
B.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3.27×106J流入植食动物
C.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D. 枯枝中的碳最终以CO2的形式流入非生物环境
6. 某兴趣小组通过调查森林中动植物绘制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狐狸食物网中占据4个营养级
B. 灰喜鹊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入狐狸
C. 狐狸体重增加1kJ,至少需要消耗树木25kJ
D. 图示生物中树木含有的镉等重金属的量最多
7. 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在水稻和卷叶螟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
B. 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其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
C. 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2中的M2表示
D. 图1中的细菌、蚯蚓等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
8. 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制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
B. 酶制剂能够完全代替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C. 酶制剂处理后的废弃物能更好的为农作物提供能量
D. 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
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B. 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C. 生产者经光合作用等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 大力提倡素食能够降低人类所处的营养级,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能量
10. 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为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重金属含量(ug/kg鲜重) 0.0037 0.0036 0.035 0.036 0.34
A. 甲和乙可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B. 丙和丁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中
C. 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都具有三个营养级
D. 种群戊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11. 雄狮经常会在领域边界排尿,以警告其他雄狮和食肉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种行为可能会减少雄狮之间的冲突次数
B. 信息传递在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间都能进行
C.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行为信息只能来自生物体
D. 雄狮通过尿液传递给其他动物的信息为行为信息
12.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搭配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 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后,即使不继续输入能量也能保持稳定
C. 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后,依然能够保持清澈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13. 某同学向苹果汁中加入适量体积分数为3%的乙醇,利用高产菌株酿制苹果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酵液中乙醇的浓度过高会抑制醋酸菌的繁殖
B. 醋酸菌可以将加入苹果汁中的乙醇转化为醋酸
C. 发酵时需要保持通气,温度控制在30~35℃
D. 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的pH将逐渐增大
14. 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接种量的多少不影响发酵时间的长短
B. 密封发酵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
C. 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对发酵最有利
D. 密封发酵开始后需要定期打开排气阀进行排气
15.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食品制作中发酵条件合理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夏天制作腐乳时需要适当对环境进行降温处理
B. 果酒发酵前需要将发酵瓶和果汁进行高温蒸煮
C. 制作泡菜时注意保持坛盖边沿的水槽中始终有水
D. 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一次的发酵物可提高发酵速度
16.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叙述,错误的是( )
A. 未密封的果酒表面形成的白膜是由醋酸菌增殖形成的
B. 酒精发酵过程中密闭缺氧的环境对酵母菌影响不大
C. 参与果醋和泡菜制作的主要微生物的呼吸类型相同
D. 泡菜腌制过程中食盐用量过高易造成泡菜咸而不酸
17.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毛霉为主的多种原核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B. 密封瓶口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可防止污染
C. 加盐腌制后,毛霉可产生更多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D. 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味道更鲜美,但不便于保存
18. 袋装酸奶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注明“胀袋勿食”。某同学选择一过期的胀袋密封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奶胀袋是酸奶中的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
B. 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
C. 图中过期酸奶中的菌种被稀释了104倍
D. 推测图中用到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19.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时要将pH调至中性或弱酸性
B. 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都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C. 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培养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外,还受pH、渗透压等的影响
20. 当肠黏膜被破坏时,肠道内的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生的毒素可能进入人体内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科研人员进行了青霉素和某种噬菌体对粪肠球菌杀灭效果的相关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设置3组培养对象,分别是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加青霉素、粪肠球菌加噬菌体
B.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至菌落数量稳定后进行计数并比较
C. 粪肠球菌加噬菌体组平板上最终获得的菌落数明显大于粪肠球菌培养组的菌落数
D. 提倡用噬菌体治疗粪肠球菌导致的疾病,是因为青霉素的使用会导致耐药菌增加
21. 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三孢布拉氏霉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表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紫外线照射能诱导菌种发生定向突变从而转化为实验所需的目的菌
B. 多次重复③④操作,可以使目的菌种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越来越高
C. 重复③操作时,优先选择黄色区域较大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D. 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以用平板划线法进行②操作接种后再培养
22. 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在长期使用尿素肥料的农田土壤中采集土样
B. 分离菌种所采用的培养基需添加尿素为唯一氮源
C.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种时常用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
D. 实施本实验时所用平板和试管的数目不多而且耗时也较短
23. 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取少量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再放上4片含有链霉素(抗生素的一种)的圆形滤纸,然后在无菌适宜条件培养12~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圈(简称抑菌圈,见下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为倒平板操作,需等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完成
B. 图2中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能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和冷凝水珠冲散菌落
C. 图3中Ⅳ号纸片上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圈中的菌种具有链霉素抗性
D. 将链霉素换成青霉素进行上述实验,Ⅳ号纸片上的区域仍会出现相应的菌落
24. 某研究小组为调查湖水中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用过的带菌培养基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倒掉
B.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计数
C. 对照组设置可在另外培养基上接种等量无菌水
D. 可以根据菌落和代谢特征对细菌种类进行鉴定
25. DMF(一种含碳有机物)是一种优良的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制革、化工、医药、农药等各个生产行业。含DMF的废水毒性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某实验小组尝试筛选分离得到能够高效降解DMF的菌株,用于DMF的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筛选目的菌所需要的培养基应该以DMF为唯一氮源
B. 最终平板上出现的能降解DMF的菌落可能不止一种
C. 从化工厂排污口附近的污水中取样更容易分离到目的菌
D. 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目的菌时需要多次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二、非选择题
26. 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组分A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碳在图1中D和B之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
(2)图2中鹰占有第________营养级。从能量传递效率的角度分析,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其他不变,只是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食性昆虫减少,短期内____________数量将锐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7. 下图1、图2均可以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1中W1=A1+B1+C1+D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图1中的W1、A1、B1、C1、D1分别表示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kJ,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率是______________。
28. 乌鱼能治疗各种痔、湿痹及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实验小组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回答下列问题:
表1
胃中残渣 生物 泥鳅 水蚤 小球藻
乌鱼 √
河蚌 √
泥鳅 √ √
水蚤 √
表2
太阳能 光合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水蚤 河蚌
109 2% 10% 105 105
(1)据表1分析,水蚤和泥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该污染物是一种不易降解和排出体外的化合物,能够被鱼塘中的动植物吸收。据表分析,污染物进入乌鱼体内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乌鱼的药用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
(3)在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能量数值(单位:kJ)如表2所示。乌鱼能从鱼塘中获取的能量是________kJ。
(4)鱼塘中某植物被食草昆虫取食后,能放出特殊香味吸引该昆虫的天敌,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的功能,上述实例体现出该功能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由于塘主疏于管理,导致鱼塘水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塘主在鱼塘中种植了一些本地的水生植物,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控制。塘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鱼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___,因为鱼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
29. 回答下列与发酵有关问题:
(1)马奶酒是牧民们经常喝的发酵饮品,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之一。马奶酒是酵母菌在_____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发酵获得的,该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特木尔同学设计的制作马奶酒的简易发酵装置,主要结构包括A、B、C、D四部分,据图分析,A、B结构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酵前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处理。
(3)腐乳制作过程中,参与发酵的微生物会分泌______________酶等,将豆腐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更易于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腐乳坯发酵过程中会长出许多白色的“长毛”,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生长繁殖的结果。
(4)腌制泡菜时,通常只将泡菜坛装至八成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有时泡菜液表面会长一层白膜,主要原因是_______。泡菜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但腌制成功的泡菜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据此推测,从开始腌制泡菜到泡菜腌制成功的过程中,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某科研团队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出降解玉米秸秆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实验过程中为避免杂菌污染,取样时应注意___________(答具体措施,答出一点)。
(2)调查发现,由于某化工厂长期偷排化工废水,造成周边农田中玉米秸秆内一种环境污染物A(一种含有C、H、O、N的有机物,且极难降解)严重超标。为了分离获得能降解A的细菌的单菌落,研究人员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成分 无机盐 淀粉 A 琼脂 水
培养基甲 ﹢ ﹢ ﹢ ﹣ ﹢
培养基乙 ﹢ ﹢ ﹢ ﹢ ﹢
①据表判断,其中成分A是作为_______________起作用的,培养基__________(填“甲”或“乙”)可用于分离能降解A的目的菌。
②在3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92、236、178。该过程中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1mL原土壤样液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个;与活菌实际数目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活细菌数较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
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D ②.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 ③. 含碳有机物##有机物
(2) ①. 三、四、五、六
②. 植物→老鼠→老鹰 (3)增加
(4) ①. 食虫昆虫 ②. 食虫昆虫的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传递 ②. 转化散失
(2) ①.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②. 呼吸作用消耗 ③. 未被利用 ④. 流向分解者 ⑤. 流向下一营养级
(3) ①. 1250 ②. 15%
【28题答案】
【答案】(1)竞争和捕食
(2) ①. 小球藻→水蚤→泥鳅→乌鱼,小球藻→泥鳅→乌鱼 ②. 直接
(3)1.81×107
(4) ①. 信息传递 ②.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 ①. 自生和协调 ②. 低 ③. 物种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无氧 ②. 酒精和CO2
(2) ①. 先通气再封闭 ②. 用于排出CO2 ③. 70%的酒精
(3) ①. 蛋白酶、脂肪酶
②. 发达白色菌丝的毛霉
(4) ①. 菜料装至八成满时,要注入盐水,使盐水没过菜料,防止菜料变质腐烂;如果菜料装的太满,盐水就会太少盐水浓度不够,不利于发酵催熟,还容易起白花等 ②. 产膜酵母的繁殖 ③. 先增加后减少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②. 高压蒸汽灭菌法 ③. 除土样外,其他器材均需严格灭菌;取样和稀释土样时应在火焰旁进行
(2) ①. 氮源 ②. 乙 ③.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④. 2.02×108 ⑤. 低##少 ⑥. 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同课章节目录